陈业伟:狂热的逐山者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业伟
  风光是许多摄影师最钟情的题材之一,或光影交错、或色泽艳丽、或风格简约,人们不断探索寻找未曾被发现的自然之美。在这些摄影师中,陈业伟将他对风光摄影的热爱表达到了极致。为了拍摄白雪皑皑的壮阔高山,他辞去了在金融领域的工作,历时十多年,走遍了从喜马拉雅到喀喇昆仑的所有山峰、冰川,成为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8000米级雪山的摄影家。
  登山不是一件易事,探险者需要克服各种自然考验,面对未知危险,负重前行。这对探险者的身体及心理形成极大挑战,许多人将生命永留于雪山之巅。在这样的条件下,摄影变成一件难度系数极高的事情,摄影师不仅需要克服登山本身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还要保证在极端自然环境下摄影器材的正常运行,并在有限的攀登时间中拍摄出满意的影像。
  近几年,陈业伟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游走于高山之间,他使用阿尔帕相机加飞思数码后背记录下自然的神韵与威严。出发前,他会提前设定好路线与拍摄目标,但也常常因天气和心情等因素临时改变计划。陈业伟说,他一直在追求未知的旅程,习B样才有新鲜感,才会有激情。在他的理念中,“激情很重要,人是如此,摄影更应该这样。”
  当然,激情与未知的背后,必然会伴随风险与意外。陈业伟发生过严重的高原反应、经受过高烧折磨,也曾为拍摄洛子峰遭遇了近30年珠峰南坡山区最大的一场雪暴。然而,每一次当他历经艰辛回到家中,当他思索是否需要暂时歇一歇的时候,重新上路的念头又会慢慢占据他的内心,成为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在陈业伟看来,大多数人都具备登山所需要的基本身体素质,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以及实践获取,但在雪山行摄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持之以恒与强大的心理素质。
  2014年,陈业伟将他十年雪山行摄的成果集结成一本书《因为山在那里》。书名的灵感来源于1924年,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在回答《纽约时报》的提问“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的一句回答。90多年后,这句话依旧激励着无数登山者追寻梦想,也成为陈业伟对自己的诠释。如今。这本书亦被翻译为英语、意大利语等版本,畅销海内外。
  如果不是出于对自然、对高山的深切热爱,人们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理由,来解释陈业伟对雪山摄影的狂热。也许,正如他的书名那样。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梦就在那里。
  是什么吸引你十多年来一直坚持雪山行摄?
  陳业伟:1990年代初,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相机——尼康FM10。在工作十多年后,我厌倦了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生活,便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空间,投入对摄影的热爱。2015年初,我辞去工作,当时只是想着先玩儿几年,等没钱了再重新找工作,不曾想从此一直在路上。
  登山是为了摄影,登高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对我来说,没有摄影的登山或者旅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这个人很内向,不善言辞,但却有着狂热的内心世界。摄影让我找到了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合适的方式。大自然,尤其是气势磅礴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风光吸引了我十多年的目光并为之艰辛付出。无论是登山,还是摄影,都源自我对山的热爱。
  在器材选择方面如何考虑?
  陈业伟:我的拍摄题材与环境对普通人来说,与之接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把每次拍摄都当作“唯一”来对待,因此,我不想在器材投入上留下遗憾,花自己花得起的钱,买最好的器材。
  附件方面比较复杂,比如太阳能充电器、滤镜、视频拍摄云台、2至3个三脚架等。我的相机包里还会带一套135相机,方便随手记录。此外,还有两台手机。
  能讲讲你喜欢的几张图片的背后故事吗?
  陈业伟:我从事摄影20多年,很难讲只喜欢某几张照片。但是,我喜欢的照片肯定是有故事的、包含着个人情感的,或者说是他人眼中有氛围的照片。2010年,在印度大吉岭拍摄的这张照片(图01)是我非常喜欢的照片之一,不是因为拍摄的是8000米干城章嘉雪山,而是由于在画面中,高冷的雪山与人居环境达到完美融合,人居有温情,雪山有温度。
  我不是为了拍山而拍山,我想通过照片表达我的思想或者情感。我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却不善于言语,摄影是我最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我的照片可能不讲究章法,但一定要有想法、有内容。至于别人喜欢与否,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照片拍的是我自己。比如夜宿喀喇昆仑这张照片(图07),在喀喇昆仑星空下孤寂的帐篷,那是我一直追求的完美的孤独,只有孤独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因为山在那里》出版后的社会反映如何?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反馈?
  陈业伟:这本书的社会反映很热烈,程度甚至超出我与出版社的预料,图书一上市就连续数周占据亚马逊艺术类书籍的排行榜第一。目前,这本书早已售罄,我正在计划出版修订版。我想.读者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这也是普通人的梦想,人们能够通过这本书体会到另一种人生追求。最让我感动的是读者对我的肯定与鼓励,我很高兴能够看到这本书也激励着一些读者的人生梦想。
  是否也会拍摄其他题材的作品?
  陈业伟:我开始摄影之初并不是只拍雪山,现在也不是,一切与美有关的题材我都感兴趣。但是因为受到财力、精力的局限,目前我更加专注于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和青藏高原的拍摄,这个主题太宏大,足够我投入毕生精力。
  未来有哪些行摄计划?
  陈业伟:近100年前,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拍摄了珠峰绒布冰川,美国摄影师大卫·布里谢斯也曾与1987年将镜头对准那里。因此,我计划在相同位置进行拍摄,并与两位前辈的照片进行对比,用百年前后的影像呈现冰川严重消亡问题,警醒世人提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其他文献
01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大家都认可。那你是不是“食以肉为先”的人呢?  食肉,自古都是人们饮食的重点;而咏肉,也成为不少文人墨客的乐趣。苏轼是世人都熟悉的大文豪,除了千古流传的诗词外,他还研制了“东坡肉”,并作了首小诗《猪肉颂》来赞美它:“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读此诗,似能
期刊
40年前,35毫米单反相机还全部是手动对焦的胶片相机,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都很少,更不要提自动对焦了。市场上流行的日本相机品牌主要是“五大”,即尼康、佳能、美能达、宾得、奥林巴斯,另有理光、富士、雅西卡、柯尼卡等。那时流行的相机卡口包括尼康F、佳能FD、美能达MD、宾得PK、奥林巴斯OM、雅西卡Y/C等,林林总总超过了10个,对于使用多品牌的用户十分不方便。不过,当时的单反相机镜头与机身卡口都是相
期刊
佳能东京下丸子本部外观  在东京港区一家高层景观餐厅的觥筹交错声中,佳能社长真荣田雅也并没有跟着举杯,而是在身边中国记者的手机上写下了Hans Rosling这个名字,“书名是FACTFULNESS,我很喜欢读。”  这本暂且可以译为《真确》的书出版不久,就被比尔·盖茨在个人的读书网站上点名推荐,虽然这本书还没有中译本,但这位瑞典医学教授凭借在TED拥有历史最高点击数的演讲被全世界所周知——他一生
期刊
粉红色的赫特泻湖。  世界很大,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境,等待我们去探索。即使游客已经踏足澳洲,绝大多数游客前往的都是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大堡礁、塔斯马尼亚……而小众的西澳,正是这样一片秘境,就像上帝遗落在人间的极致美景,有着数不清的人间胜境。  西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州,世界上第二大州,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居住着200万人口,每人平均有一平方公里。首府珀斯,虽然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
期刊
海蔚蓝  中国的山寓意广博,中國人对山也有敬畏之心。  孔子便说:仁者爱山。这个“仁者”实在是一个慈悲高尚的人格象征,关爱人类,心忧天下。这种理想的人格与山结缘,无疑使中国山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借助山来阐述中国人对传统、当代以及未来的思考是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在纽约曼哈顿策划“山艺术·中国摄影家的镜像”大展的命题本意。这场包含27位摄影家63幅不同作品的展览将在纽约的核心地块
期刊
他是众多超一线明星的御用摄影师,全球报价最高的广告摄影师之一,被哈苏官网誉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摄影师”。纵观他大部分作品,都是从“人”的维度切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精神。他通过无数时代人物的面孔,解读着他眼中的这个时代。  他,就是艺术家汤辉。  人,闭上眼睛会有很多种原因,睡眠、放松、回味、打坐、思考......当然还有不屑、无视、痛楚、死亡......面对世间嘈杂的一切,闭眼,是否可
期刊
归乡  襁褓中的苦难,  年少的离愁,  模糊又深刻。  抹去泪痕。  用你清澈的眼睛  微笑吧。  我们总会  带着希望,  回到家乡。6月28日  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北部加拉蒙山区的杰拉吉尔镇前的过境点,返乡难民办理简单的登记、核验手续。今年5月,叙军方宣布大马士革及其周边地区武装分子被完全清除,安全局势好转,部分难民开始成规模地返乡。目前已有约3200名难民办理了登记返乡手续,准备返回他们
期刊
中國人相信,自然是人的精神栖居之所。因此,“山水”孕育着中国的历史与文明,成为传统文化、审美中最独特的DNA。  而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美学、哲学基础。无言的山水,千年来沉默地容纳着历代中国士人的抱负与情怀。走下朝堂的柳宗元对着万籁无声的群山写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告诉后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纯粹的自然中,渴望“出世”的人找
期刊
因拍摄黄山而出名的汪芜生,今年4月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一生中,他留下了一批极具辨识度的“黄山”影像:黑色的山,白色的云海,嶙峋的岩石和松枝,一片缥缈的山水意象。  汪芜生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73年担任安徽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1981年旅居日本和美国,2010年归国。他于1974年开始拍摄黄山,在他出版的8本摄影集中,有5本直接在标题中便提到了黄
期刊
杨泳梁是在上海旁边的郊区长大,从1980年代起,他就旁观着上海这座都市的发展。他年幼师从香港中文大学老师杨洋,接受了国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近十年,这段经历就像是向未来伸出的橄榄枝,让他形成了对中国文人山水以及古典绘画的良好审美,成为日后切入创作的角度。  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分院毕业后,在2005年,杨泳梁开始用水墨进行试验、创作,在转年便完成了《蜃市山水》系列,其中大量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