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新一年定出工作总基调、明确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惯例在一年的岁尾如期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向是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风向标”。与往年有着明显不同的是,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满了“新意”。
这种“新”不仅表现在会议结束当晚发布的近5000字的公报中有着各种“新的表述”,也体现在中央决策层能审时度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的“全面概括”、“全新把握”,更是以剥茧抽丝的精神清晰地勾画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新常态”要求的大逻辑。为此,我们必须细细体味,深入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新一年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因势而谋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与往年比较平铺直叙地描述国内外形势不同的是,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很大的篇幅,更多的笔墨,从九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阶段性特征做出全面概括,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以及这个常态下经济运行各环节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表述“新常态”以来,整个2014年为媒体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汇就是“新常态”。
决定这样一个趋势性变化的内在因素,就是牵引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动力在转向,经济运行主体的生产结构和组织方式在调整,全社会生产要素在变化,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和模式在改变,由此也带来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和着力点的顺势而变。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集大成式”地加以细致分析,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维度做出阐释。
另外,随着市场体系的成熟,内外在市场竞争压力骤增,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其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要防范好“三期叠加期”累积的体制机制和经济运行风险,宏观调控方式就要更加科学灵活,资源配置方式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这就是今天中国经济的客观变化,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遵从逻辑,就是尊重规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这个大势,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准确把握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适应呢?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这才是应势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对此必须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坚持发展、主动作为。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个更加”,即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八个更加”内涵特别清晰,许多也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这既是判断我们认识到位不到位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步进入“新常态”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也要使改革的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同时,要立足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要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与此同时,会议提出,全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
顺势而为 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方针。我们依然可以将其概括为,“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强创新、防风险,惠民生”。
会议提出的2015年五个方面的经济工作,也是一改过去的文法套路,更加突出了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体现了既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更要“引领新常态”这个精神,做到顺势而为。因此,2015年经济工作值得期待的新看点将会是“新政策…‘新动力”“新格局”“新规划”。
新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在财政支出方面会促进“新四化”同步发展,会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通过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在财政税收上会更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性行业的减税力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激发大众创业。货币金融政策会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会着眼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企业负担,增强创新性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和水平,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向松的方向微调。同时,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更多地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
新动力。这次会议提出,“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的“三原则”。成就新动力的关键,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靠市场的力量和产业化的创新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靠政府为市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新的一年,在互联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将会异彩丰呈。
新格局。2014年我国已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目前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形成,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的一年以这三大战略为引领,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也会加快形成。这次会议特别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因此,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会是2015年的政策重点。
新规划。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之年。这个规划也必然会体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个全面”的精神,继往开来,创新思路,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这种“新”不仅表现在会议结束当晚发布的近5000字的公报中有着各种“新的表述”,也体现在中央决策层能审时度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的“全面概括”、“全新把握”,更是以剥茧抽丝的精神清晰地勾画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新常态”要求的大逻辑。为此,我们必须细细体味,深入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新一年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因势而谋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与往年比较平铺直叙地描述国内外形势不同的是,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很大的篇幅,更多的笔墨,从九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阶段性特征做出全面概括,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以及这个常态下经济运行各环节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表述“新常态”以来,整个2014年为媒体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汇就是“新常态”。
决定这样一个趋势性变化的内在因素,就是牵引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动力在转向,经济运行主体的生产结构和组织方式在调整,全社会生产要素在变化,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和模式在改变,由此也带来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和着力点的顺势而变。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集大成式”地加以细致分析,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维度做出阐释。
另外,随着市场体系的成熟,内外在市场竞争压力骤增,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其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要防范好“三期叠加期”累积的体制机制和经济运行风险,宏观调控方式就要更加科学灵活,资源配置方式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这就是今天中国经济的客观变化,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遵从逻辑,就是尊重规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这个大势,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准确把握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适应呢?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这才是应势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对此必须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坚持发展、主动作为。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个更加”,即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八个更加”内涵特别清晰,许多也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这既是判断我们认识到位不到位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步进入“新常态”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也要使改革的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同时,要立足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要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与此同时,会议提出,全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
顺势而为 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方针。我们依然可以将其概括为,“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强创新、防风险,惠民生”。
会议提出的2015年五个方面的经济工作,也是一改过去的文法套路,更加突出了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体现了既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更要“引领新常态”这个精神,做到顺势而为。因此,2015年经济工作值得期待的新看点将会是“新政策…‘新动力”“新格局”“新规划”。
新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在财政支出方面会促进“新四化”同步发展,会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通过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在财政税收上会更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性行业的减税力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激发大众创业。货币金融政策会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会着眼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企业负担,增强创新性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和水平,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向松的方向微调。同时,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更多地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
新动力。这次会议提出,“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的“三原则”。成就新动力的关键,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靠市场的力量和产业化的创新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靠政府为市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新的一年,在互联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将会异彩丰呈。
新格局。2014年我国已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目前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形成,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的一年以这三大战略为引领,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也会加快形成。这次会议特别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因此,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会是2015年的政策重点。
新规划。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之年。这个规划也必然会体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个全面”的精神,继往开来,创新思路,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