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人才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思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极为重要的。创业教育是现代较为新型的教育观念之一,其在民办高校中的开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显著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星星之火,2002年确定清华、人大、北航、上海交大等九所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正式开启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无论高校是研究型、教学型还是职业教育型都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它推动高校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1创业教育的特点
1.1时代性的特点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现代高新技术为社会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讲求开放、竞争、创新以及变革。在这个时代,高新科技发展迅速,创造财富的核心便是知识。要想成功创业就必须贴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断改善和健全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世上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然是在时空条件当中存在的,所以贴合时代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以及文化状况都是巨大的影响因素,在一个时代当中存在的事物就必然会沾染上时代的气息。而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具有创新性和开创性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国家都在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人才,十分贴合当前的时代特征。
1.2创新性的特点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最原始的目的便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配置的,贴合时代气息的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在高校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但有学科综合、交叉以及渗透的优势,还有着提供教育的优势,可以在传授专業文化知识的时候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但让高校大学生提前掌握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对于建设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实践性的特点
创业教育的重心主要放在社会实践性上,创业教育的开展便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强大创业意识、创业基本品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品质的创业者,让高校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成为创业者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生活以及市场的竞争。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主要部分在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学习到主动思考和自主行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践当中不但学会了自主思考以及自主行动,而且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当中让之前所学习到的所有理论知识逐渐内化和深化。高校大学生在基础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调研以及社会实践这些实践教学阶段的各个环节,一步步自我提升,综合技能、自主思考能力、行动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技能都在逐步掌握和提升,这也是创业教育当中实践性的最佳体现。
2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2.1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要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要提高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戴丹、徐格(2016)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程度分析”中,通过网络调查法与实地调查法,调研发现有创业想法的占87%,说明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但是对创业的条件、如何创业等方面了解不足,尤其是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处在模糊阶段。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正处于知识学习阶段,对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及参加相关创新创业类竞赛缺乏信心,认为自身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不足以进行创新创业等,从而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学生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是渗透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领域的,自己应该平时就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看到自身创新创业的优势,提高创业信心。
2.2合理设置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
民办高校学生虽然入学时分数相对公办院校的学生低,但是他们思维都比较活跃,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及相关岗位对本模块内容的需求,进行启发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再者,民办高校应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出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让其和专业其他课程有力结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方面,民办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有效做法,比如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并且规定本校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
总之,目前,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仍需完善和加强。民办高校应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的灵活性优势,对外整合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对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为此,民办院校应从引与教、训练与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以真正实现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讨[J].徐建华,刘美玲,符史平.时代农机.2016(11)
[2]论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J].刘静.现代经济信息.2017(01)
[3]关于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J].华金凤.黄河之声.2017(02)
[4]延安时期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启示[J].杨海燕.法制与社会.2017(22)
[5]大学生自主创业困境探究——评《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武莹.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6]微营销对“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以微商为例[J].赵玲令,冯立安.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6)
[7]福建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研究[J].黄真真,陈雪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7)
[8]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及其培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凌俊,韦联桂.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4)
[9]南宁市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探讨与分析[J].陈丹丹,高勇强,韦译婷,闵晓阳.改革与开放.2017(15)
[10]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建议[J].潘泽江,彭昭,莱再提·吾拉孜.现代商贸工业.2017(24)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星星之火,2002年确定清华、人大、北航、上海交大等九所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正式开启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无论高校是研究型、教学型还是职业教育型都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它推动高校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1创业教育的特点
1.1时代性的特点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现代高新技术为社会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讲求开放、竞争、创新以及变革。在这个时代,高新科技发展迅速,创造财富的核心便是知识。要想成功创业就必须贴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断改善和健全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世上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然是在时空条件当中存在的,所以贴合时代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以及文化状况都是巨大的影响因素,在一个时代当中存在的事物就必然会沾染上时代的气息。而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具有创新性和开创性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国家都在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人才,十分贴合当前的时代特征。
1.2创新性的特点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最原始的目的便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配置的,贴合时代气息的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在高校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但有学科综合、交叉以及渗透的优势,还有着提供教育的优势,可以在传授专業文化知识的时候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但让高校大学生提前掌握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对于建设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实践性的特点
创业教育的重心主要放在社会实践性上,创业教育的开展便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强大创业意识、创业基本品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品质的创业者,让高校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成为创业者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生活以及市场的竞争。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主要部分在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学习到主动思考和自主行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践当中不但学会了自主思考以及自主行动,而且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当中让之前所学习到的所有理论知识逐渐内化和深化。高校大学生在基础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调研以及社会实践这些实践教学阶段的各个环节,一步步自我提升,综合技能、自主思考能力、行动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技能都在逐步掌握和提升,这也是创业教育当中实践性的最佳体现。
2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2.1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要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要提高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戴丹、徐格(2016)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程度分析”中,通过网络调查法与实地调查法,调研发现有创业想法的占87%,说明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但是对创业的条件、如何创业等方面了解不足,尤其是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处在模糊阶段。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正处于知识学习阶段,对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及参加相关创新创业类竞赛缺乏信心,认为自身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不足以进行创新创业等,从而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学生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是渗透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领域的,自己应该平时就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看到自身创新创业的优势,提高创业信心。
2.2合理设置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
民办高校学生虽然入学时分数相对公办院校的学生低,但是他们思维都比较活跃,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及相关岗位对本模块内容的需求,进行启发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再者,民办高校应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出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让其和专业其他课程有力结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方面,民办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有效做法,比如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并且规定本校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
总之,目前,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仍需完善和加强。民办高校应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的灵活性优势,对外整合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对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为此,民办院校应从引与教、训练与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以真正实现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讨[J].徐建华,刘美玲,符史平.时代农机.2016(11)
[2]论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J].刘静.现代经济信息.2017(01)
[3]关于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J].华金凤.黄河之声.2017(02)
[4]延安时期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启示[J].杨海燕.法制与社会.2017(22)
[5]大学生自主创业困境探究——评《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武莹.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6]微营销对“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以微商为例[J].赵玲令,冯立安.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6)
[7]福建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研究[J].黄真真,陈雪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7)
[8]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及其培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凌俊,韦联桂.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4)
[9]南宁市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探讨与分析[J].陈丹丹,高勇强,韦译婷,闵晓阳.改革与开放.2017(15)
[10]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建议[J].潘泽江,彭昭,莱再提·吾拉孜.现代商贸工业.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