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国迎来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时,关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进程亦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上,小学数学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人性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心灵成长。本文在从教改基础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多方面的深度剖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改革
相较其他小学课程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因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分析和运算能力[1]。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对此投入一定的精力和努力,而完善教师的数学教学策略,则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标。教师可在教改的基础上,完成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提升课堂的质量。
一、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和中学数学、高等数学相比,小学数学的课本知识较为简单,容易被多数学生所掌握、精通。若是仍旧按照传统教育模式授学,学生得不到其他深层次数学知识的拓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的高水平数学的学习。而新课改的小学教学策略,则是会在让学生吃透当前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将中学数学内容逐渐渗透进教学目标中,扩充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厚兴趣。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如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和学校落实到新课改的进度中,并且小学数学教师亦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策略改革中。调查显示,实施新课改后,教师将自己定义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改变了从前学生在课上寡言的状态,教学氛围亦是充满生气和有趣的。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多注重考试相关内容与分数高低,而新课改则不然,它注重的并非只是一紙考试分数,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改计划的推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和补课压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让学生有较多时间去学习或挖掘自己的乐趣爱好,并且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亦能感受到快乐。
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借助思维导图,归纳重难点知识
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逐渐加深,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达到对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而此时教师便需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比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以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思维导图是图像化思维方式,通过采用图片、文字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是一种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的学习工具,多运用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2]。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呢?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为例,在学习“偶数、奇数、质数、合数”这四个知识点,多数学生都会将其概念混淆,此时教师便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归纳区分作用,教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演示步骤如下:第一,将自然数可分为偶数、奇数、质数和合数;第二写出四者的概念和可做代表的数字;第三归纳出四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让学生将以上三个步骤的书写内容,绘制成直观化的图表形式。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时,亦可将其与其他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如情景假设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处于小学教育时期的学生,多表现为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对身边的人事物怀着强烈和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多媒体设施的播放影音功能便可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多媒体设施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的技术,可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更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旅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室都已经引进了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授学,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和兴趣。如教师在讲述“船与流水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船在水面上顺行与逆行的画面视频,并提出问题“在哪一种状态下的船只行驶速度较快?”让学生根据日常的观察学习和之前的视频解答,此时多数学生都应会回答小船的顺行速度较快。教师可在趁机提问“为什么顺行速度较快?”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冥思苦想亦得不出答案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便可引出本节课的公式定理“顺行=船速+水速,逆行=船速-水速”。最后教师可再慢速播放之前的流水视频,让学生加深对流水问题知识点的记忆和学习。
(三)开展探究式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教学亮点,是指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位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其中的小组成员优异者有之,学习困难者亦有之,以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3]。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位学生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便可小组讨论解决,而不是只会依赖教师,由此可促进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并逐渐形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在上课时,可恰当的采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如在讲到小学五年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两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布置一个实践作业,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用剪纸制作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并根据已完成的模型探讨二者的点线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做好讨论结果的书面记录。教师在学生完成实践环节时,亦可在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答疑和提示,帮助更好的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授课对象是处于萌芽期的小学生,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实践学科,便需要教师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学策略与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吕国栋.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J].夏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
[3]主角与配角: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吴辛巍.教育现代化.2017(4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改革
相较其他小学课程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因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分析和运算能力[1]。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对此投入一定的精力和努力,而完善教师的数学教学策略,则可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标。教师可在教改的基础上,完成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提升课堂的质量。
一、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和中学数学、高等数学相比,小学数学的课本知识较为简单,容易被多数学生所掌握、精通。若是仍旧按照传统教育模式授学,学生得不到其他深层次数学知识的拓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的高水平数学的学习。而新课改的小学教学策略,则是会在让学生吃透当前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将中学数学内容逐渐渗透进教学目标中,扩充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厚兴趣。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如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和学校落实到新课改的进度中,并且小学数学教师亦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策略改革中。调查显示,实施新课改后,教师将自己定义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改变了从前学生在课上寡言的状态,教学氛围亦是充满生气和有趣的。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多注重考试相关内容与分数高低,而新课改则不然,它注重的并非只是一紙考试分数,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改计划的推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和补课压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让学生有较多时间去学习或挖掘自己的乐趣爱好,并且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亦能感受到快乐。
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借助思维导图,归纳重难点知识
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逐渐加深,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达到对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而此时教师便需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比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以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思维导图是图像化思维方式,通过采用图片、文字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是一种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的学习工具,多运用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2]。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呢?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为例,在学习“偶数、奇数、质数、合数”这四个知识点,多数学生都会将其概念混淆,此时教师便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归纳区分作用,教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演示步骤如下:第一,将自然数可分为偶数、奇数、质数和合数;第二写出四者的概念和可做代表的数字;第三归纳出四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让学生将以上三个步骤的书写内容,绘制成直观化的图表形式。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时,亦可将其与其他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如情景假设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处于小学教育时期的学生,多表现为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对身边的人事物怀着强烈和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多媒体设施的播放影音功能便可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多媒体设施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的技术,可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更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旅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室都已经引进了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授学,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和兴趣。如教师在讲述“船与流水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船在水面上顺行与逆行的画面视频,并提出问题“在哪一种状态下的船只行驶速度较快?”让学生根据日常的观察学习和之前的视频解答,此时多数学生都应会回答小船的顺行速度较快。教师可在趁机提问“为什么顺行速度较快?”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冥思苦想亦得不出答案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便可引出本节课的公式定理“顺行=船速+水速,逆行=船速-水速”。最后教师可再慢速播放之前的流水视频,让学生加深对流水问题知识点的记忆和学习。
(三)开展探究式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教学亮点,是指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位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其中的小组成员优异者有之,学习困难者亦有之,以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3]。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位学生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便可小组讨论解决,而不是只会依赖教师,由此可促进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并逐渐形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在上课时,可恰当的采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如在讲到小学五年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两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布置一个实践作业,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用剪纸制作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并根据已完成的模型探讨二者的点线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做好讨论结果的书面记录。教师在学生完成实践环节时,亦可在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答疑和提示,帮助更好的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授课对象是处于萌芽期的小学生,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实践学科,便需要教师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善教学策略与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吕国栋.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J].夏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
[3]主角与配角: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吴辛巍.教育现代化.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