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逻辑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教学目的”中提出“培养思维”的重要任务;思维自然离不开逻辑。我认为,所谓“思维”,也就是依靠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对阅读材料进行把握和剖析,从而达到《大纲》提出的“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效果。
  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但在实际运用中,则往往要复杂得多,一篇议论性作品就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体系,不但基本的语言单元要遵循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其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也是靠基本的逻辑形式联系起来的,而作品整体则是更多基本逻辑单元更复杂的生成,这是逻辑运用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认识并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逻辑秩序与组合变化,理清头绪,于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金开诚先生的《漫话清高》是一篇内涵丰富而论证严谨的文化随笔,谈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概念“清高”,内容包括“清高”一词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它并没有一个中心论点,但是纵横捭阖,笔涉今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娴熟运用论证技巧,在逻辑组合及体系上表现出高度造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逻辑论证的严谨性、开放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范例。本文拟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对这篇作品的逻辑运用技巧试作解析。具体说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从容不迫,论点之前善用引论。
  所谓引论,是指作者在论述某事时,不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提出论点,而是在论点出现之前先做铺叙,这些铺叙不做论证,却暗涉论点,其作用是自然平稳而委婉地引导出论点来。《漫话清高》第一段就是这样,没有提出具体论点,只是对“清高”一词作一番字面上的解释,然后说“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论题将要涉及的主要对象——--“隐士”上。这一段是全文的引子,从容不迫,气度雍容,为下面的议论作好了准备。
  但第二段仍未提出论点,它承接首段,从容不迫,举出例证来:“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人,恐怕要数许由了。”简述了许由拒绝唐尧禅让,到颖水去洗耳的传说故事,并宕开一笔指出这个美谈中反映出的古代人的价值取向的混乱。到了这时,作者才回到主题,于是,第三段水到渠成地指出:“凡是显贵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即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作者要阐述的第一个论点——“清高”的主要特点之一终于显露。有了前面这些引论,论点不仅变得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而且产生了生动形象、活泼摇曳的感染力量,比一开始就直接提出论点要亲切得多也艺术得多。所谓议论性文体的文学性,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思考、讨论、交流,去发现、去品味作者这种善于引导的高妙艺术。
  二、匠心巧运,论点后面再添补论。
  所谓补论,指作者经过层层推论提出某个论点之后,意犹未尽,另辟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对论点再作补充论述。如同丹青高手作画之后,颊上平添三毫,使人物神情毕现,作者以寥寥数笔使文章意蕴丰满起来。在第三段,论点提出之后,作者紧接着列举了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等人为例,进一步论述“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但这还不是补论,因为从性质上讲这些论据只是对论点起强化作用,而不是另辟一个论证角度,从某一侧面进行补充阐释以丰富其内容,这种补充阐释的文字出现在第四段,即关于陶渊明的例证与论述。作者说“历史上被称为清高的人中,陶渊明大约要算最突出的”,因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以“力耕”谋取“衣食”。这就点明了这一事例的特殊之点,亦即不同于上述各人的地方:诸葛亮等人都是仕途中人,脱离不开“富贵”二字的干系;而陶渊明则辞官为民,主动脱离仕途。对于论点而言这就另辟了一个论证侧面,形成了对于论点的补充,把前述论点的内涵更加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了;有了这个补充,“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就更加丰盈生动了。
  作品中还有另一种补论,从性质上看属于辩证思维的结果。这种补论分散在文章各处,例如第3段,由许由洗耳这一美谈宕开一笔,议论了古代士人混乱的价值取向。因为“清高”实质上是古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所以这里的议论实际上也是对论点的一个补充论述。再如第6段例举了李白“很难和清高挂钩”的言行举止之后,作者对李白的诗歌成就进行了评价,指出“没成为公认的清高样板,对他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这是把清高这种价值观放到一个更大的价值体系中来考察,不仅没离题,而且拓展了论点的外延,丰富了论点的意义,所以也是一种补充。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巧妙运用补充论述的手法,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合前四段来看,作者的逻辑安排极具匠心:首段引导,二段引论,三段提出论点并强化,四段补充论证。即:以论点为中心,前面有引导和引论,后面有强化,最后有补论。逻辑秩序井然而紧凑,意义贯通而富有变化。引导学生领略这种变化之妙,是教学这篇佳作的乐趣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载体。
  三、行云流水,引申之后再引申。
  无论是微观世界抑或宏观世界的大千事物,其内涵都是复杂、丰富和微妙的。作为事物丰富内涵的文字表述方式,作品分析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应该符合事物的本原面貌,其逻辑论证应尽量丰富严密、复杂多样。
  《漫话清高》依据论述对象的实际,抓住“清高”这一独特人文概念的复杂而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反复运用了引申和再引申的手法。这一运用在第五段最为典型,作者在论证“要得清高之名要有一些本事”的时候,前面已经列举了陶渊明、林和靖和倪云林三人为例,到这里本可以打住了,但是作者意犹未尽,写道:“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这就已经是引申了,但作者并未打住,而是继续引申:“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二则因为……”这段文字看起来已经离开论点相当远了,但其实仍然与论点的核心“要有一些本事才行”遥遥相应——清高需通过才艺的传扬来树立,有才艺而不做官更显清高。经过两次引申,到此打住似乎顺理成章了,然而,作者似乎一发而不可收,又开始了第三层次的引申:“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好像认为只要有才艺便可以做官。”这第三层次的引申离开论点更显其远了,但仔细想想会明白,它是对论点的合理延伸与正当发挥,它不仅使论述更加完整严密,而且增添了逻辑论证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并且使行文摇曳多姿。
  就全文来看,论题由“什么是清高”到清高评定标准的严格性与模糊性,再到清高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也是一个不断引申再引申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论述对象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体现了作者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
  总的来说,金开诚先生的《漫话清高》建立了一个完整自足而又开放的逻辑世界,体现出逻辑论证严谨性、开放性和丰富性的辩证统一。作者触手生春,使读者仿佛走入了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的大自然,处处是生生不息的景象,处处是思维的生长点,促人思考,锻炼着人的逻辑思维。教学这篇作品,就要抓住这个特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切忌无视其逻辑体系的整体艺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支离破碎、僵化教条地切割灌输。
  笔者按以上理解进行了教学,有几点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1.文中涉及的古代人物较多,有的学生较陌生,授课前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不足会产生课文解读的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展开。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充分准备,课内先交流后教学。交流人物信息要有主次有重点,否则会过多花费时间。
  2.这篇作品的论述层次丰富、内容繁复,与学生比较稚嫩的逻辑思维水平形成矛盾,教师要在这一矛盾中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师生互动的火候与分寸,适当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点拨,多疏导。过分放手会陷入枝节纷争,出现混乱失序的局面。
  3.关于清高概念的理解、思想内涵的分析也是本课的一个基本任务,这与本文强调的逻辑思维培养在时间分配上有一定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王光菊,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晓苏
其他文献
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三种现象:一种是充满了教师的话语霸权,语文教师的言说超出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一种是教师启而不发,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一种是在许多地方大行其道的模式化的“学案导学”,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根据事先在教辅书上找到的答案,做一些浅表化的发言。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话语言说的主体。  语文课堂中的言说其本质内涵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
当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就需要与别人交流,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能力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效果,对于学生将来找工作、融入社会更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在
傅谨,浙江衢州人,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所长,《戏曲艺术》杂志社主编,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黄春黎:傅老师,您好!看到您,我感到自己正与戏剧相对。在影视媒体尤其发达的今天,我们不断追求模拟真实的3D、4D、5D的感官刺激和享受,但同时也不能不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
洪治纲,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200余万字。出版有《守望先锋》《余华评传》《无边的迁徙》《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主体性的弥散》等个人专著十余部,以及《国学大师经典文存》《最
2020年1-4月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今年以来指数涨跌不大,但个股和板块内部涨跌差异巨大。)注:剔除了近半年上市的新股,上證主板包括部分科创板股票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蕴的关键词句。《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不平凡”三字便是统系全文之眼,眼在篇首。鲁迅《一件小事》中“——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他对于我——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段中的一“大”一“小”,就是全文之旨,眼在篇中。眼在篇末的俗称画龙点睛之笔,《
《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版)是一部以文化心理和艺术取向为视角透析中国当代西部作家精神世界乃至中国当代文化历程与现状的著作,著者李遇春先生打破主观阐释的藩篱,而采取史证、心证和形证相结合的新实证批评方法,对张贤亮、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红柯、李锐等几位西部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进行深层分析,其全新的实证与深透的阐释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为丰富、复杂且不断演变、承续发展的现实世界、精神世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曾任南京大学、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完成4项
散文,是阳光、空气与大海的酝酿,是青春、阅历和情感的发酵,如老酒般香醇醉人。但高中学生年纪尚轻,阅历尚浅,不容易从中品味出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寄托。要提高对散文艺术形象的领悟能力,就需要我们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掌握一些散文的基本特点,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一 抓线索,理思路,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不易把握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仿佛都是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他们
洪治纲,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评委。2000年获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7年10月,获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2008年11月,获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主要著作有:《审美的哗变》《余华评传》《永远的质疑》《无边的迁徙》《清平乐》《零度疼痛》《守望先锋》等。其中,《审美的哗变》获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四届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