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同时结合本企业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经验,就施工企业如何实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重点要求进行了提示。
【关键词】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How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arry out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Liu Ling-zhi
(Hunan Provinc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Compan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guidelines,combined with th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experi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are reviewed,and the key requirem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as prompt.
【Key words】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Risk control
1. 前言
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建立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单项工作,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无疑是有极大地帮助。
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实施
1.1 前期策划。
1.1.1 成立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与内业组。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涉及面广,过程复杂,工作量大,为顺利开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活动,应充分考虑领导者的作用,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最好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1.1.2 培训教育。
对企业员工和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进行危害辩识、风险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在工作前期进行。培训教育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如何进行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范围的界定等。
1.1.3 确定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工作程序。
1.1.4 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工作计划应根据本企业的经营性质、部门设置及职责分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制定。
1.2 过程实施。
1.2.1 信息收集。
1.2.1.1 内容:
(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及企业的管理文件,以此作为判断危害的标准、依据。
(2)事故统计(如事故隐患、已发生的事故、未遂事故及其原因)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监测数据、安全检查记录等。
1.2.1.2 方式:
(1)现场调查:一是要求现场报告有关情况,二是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2)询问交流:向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员请教、询问或交流,了解详细情况。
(3)查阅有关档案记录、资料。
1.2.2 危险危害因素辩识。
(1)作业活动划分。
危险危害因素的辩识首先应从作业活动划分开始,作业活动可按作业性质、施工(制造)类别、施工方法或工艺流程、地理位置、作业场所、环境状态、设备设施等来进行划分。
(2)确定危害辩识方法。
常用的辩识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辩识过程,不能应用于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
第二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3)危害辩识、评价过程采取的方式。
企业在危害辩识、评价时应遵循“由上往下布置,由下往上收集、汇总”的原则。
1.2.3 风险评价。
1.2.3.1 评价过程。
(1)对归纳汇总的危害因素进行统一编号,形成 “危害因素风险评价汇总表”,逐个评定。
(2)评定分两阶段进行,即先由项目部评定、汇总、上报,然后由公司评定。
(3)为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应将工作组成员分为若干单元,各单元独立评定。
1.2.3.2 确定重大风险(危险)因素。
经过辨识、评定汇总的“危害因素一览表”,虽然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但因其内容过多,为实行重点危害因素控制,必须确定重大危害因素。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应以以下几方面为依据。
(1)国家法律或其它明文规定的重大危害因素。
(2)显著不符合职业安全法律、法规的。
(3)直接可能导致事故,且没有适当控制措施的。
(4)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1.2.4 风险控制。
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是职业安全管理的核心,确定出重大危害因素后,企业应建立“重大危害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一览表”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下发至项目部、班组。可采用“事故易发点控制法”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1.2.4.1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概要。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1],就是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危害辩识的基础上,现实地、科学地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源点,应用科学的方法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通过简便易行的每日检查登记,掌握事故易发点的发展情况,及时整改隐患,使各项措施得以落实,从而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叫做事故易发点控制法。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与否、属于随机事件,而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事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不发生。根据事故树分析,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相遇而发生的。把一个事故易发点看作整个不安全隐患系统,把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环境分为三个子系统(如事故易发点示意图所示)
由图1可知,三个圆不重叠,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程度高,文明施工好,一般不易出事故;如图2两个圆的交叉部分是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要进行局部整改;三个圆叠加部分是事故概率高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整改;如图3三个圆整个重叠的现场是事故高危工点,整个现场要停工整顿。为控制事故的发生,对事故易发点逐日进行检查登记,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也就是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环境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存在,极大可能地消除这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
事故易发点示意图见图1~3。
图1 不重叠 图2 部分重叠 图3 完全重叠
实行事故易发点控制法,可以对设施项目各工序和各作业内容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事故易发点,使事故防范工作真正做到超前预测、体现施工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掌握事故易发点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防范,严密控制事故的发生;可以使参加施工生产的人员看到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把易发事故的工种和工序作为检查的重点,明确安全责任,充分发挥全体职工作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事故易发部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蛮干,杜绝事故的发生。
1.2.4.2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的实施步骤。
(1)突出重点、选准事故易发点。根据本工点的具体特点,选定安全检查项目,对这些项目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和要求,逐项分解,依次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易发点,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措施,而后编制成检查表。
(2)逐日对照检查。把整个工地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易发点分别列表后,由单位专(兼)职安全员对照表列内容逐日逐点检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打“√”,如打“√” 的点出了问题要追查安全员责任。不符合规定的打“×”,由安全员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纠正,同时做好记录备查。
(3)工点(项目)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要定期对所辖工点检查评比,每月将逐日检查的事故易发点检查登记表收集起来,根据检查表中的“√”和“×” 号的多少以及安全生产的实绩进行评比并及时处理。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突出施工现场对照检查,操作简便,切实可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应注重:确立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按生产流程或作业类别正确细划作业活动、正确选定评价方法,制定“危害因素一览表”,同时确定企业重大危险源等方面。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真正目的在于为后续开展危害控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信息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重在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龚成书,事故易发点检查控制事故法, 《建筑安全》 1996年.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3-30-283
[作者简介] 刘凌志(1976.07-),男,职称: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How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arry out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Liu Ling-zhi
(Hunan Provinc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Compan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guidelines,combined with th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experi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are reviewed,and the key requirem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as prompt.
【Key words】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Risk control
1. 前言
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建立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单项工作,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无疑是有极大地帮助。
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实施
1.1 前期策划。
1.1.1 成立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与内业组。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涉及面广,过程复杂,工作量大,为顺利开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活动,应充分考虑领导者的作用,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最好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1.1.2 培训教育。
对企业员工和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进行危害辩识、风险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在工作前期进行。培训教育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如何进行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范围的界定等。
1.1.3 确定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工作程序。
1.1.4 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工作计划应根据本企业的经营性质、部门设置及职责分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制定。
1.2 过程实施。
1.2.1 信息收集。
1.2.1.1 内容:
(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及企业的管理文件,以此作为判断危害的标准、依据。
(2)事故统计(如事故隐患、已发生的事故、未遂事故及其原因)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监测数据、安全检查记录等。
1.2.1.2 方式:
(1)现场调查:一是要求现场报告有关情况,二是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2)询问交流:向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员请教、询问或交流,了解详细情况。
(3)查阅有关档案记录、资料。
1.2.2 危险危害因素辩识。
(1)作业活动划分。
危险危害因素的辩识首先应从作业活动划分开始,作业活动可按作业性质、施工(制造)类别、施工方法或工艺流程、地理位置、作业场所、环境状态、设备设施等来进行划分。
(2)确定危害辩识方法。
常用的辩识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辩识过程,不能应用于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
第二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3)危害辩识、评价过程采取的方式。
企业在危害辩识、评价时应遵循“由上往下布置,由下往上收集、汇总”的原则。
1.2.3 风险评价。
1.2.3.1 评价过程。
(1)对归纳汇总的危害因素进行统一编号,形成 “危害因素风险评价汇总表”,逐个评定。
(2)评定分两阶段进行,即先由项目部评定、汇总、上报,然后由公司评定。
(3)为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应将工作组成员分为若干单元,各单元独立评定。
1.2.3.2 确定重大风险(危险)因素。
经过辨识、评定汇总的“危害因素一览表”,虽然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但因其内容过多,为实行重点危害因素控制,必须确定重大危害因素。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应以以下几方面为依据。
(1)国家法律或其它明文规定的重大危害因素。
(2)显著不符合职业安全法律、法规的。
(3)直接可能导致事故,且没有适当控制措施的。
(4)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1.2.4 风险控制。
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是职业安全管理的核心,确定出重大危害因素后,企业应建立“重大危害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一览表”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下发至项目部、班组。可采用“事故易发点控制法”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1.2.4.1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概要。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1],就是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危害辩识的基础上,现实地、科学地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源点,应用科学的方法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通过简便易行的每日检查登记,掌握事故易发点的发展情况,及时整改隐患,使各项措施得以落实,从而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叫做事故易发点控制法。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与否、属于随机事件,而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事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不发生。根据事故树分析,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相遇而发生的。把一个事故易发点看作整个不安全隐患系统,把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环境分为三个子系统(如事故易发点示意图所示)
由图1可知,三个圆不重叠,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程度高,文明施工好,一般不易出事故;如图2两个圆的交叉部分是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要进行局部整改;三个圆叠加部分是事故概率高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整改;如图3三个圆整个重叠的现场是事故高危工点,整个现场要停工整顿。为控制事故的发生,对事故易发点逐日进行检查登记,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也就是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环境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存在,极大可能地消除这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
事故易发点示意图见图1~3。
图1 不重叠 图2 部分重叠 图3 完全重叠
实行事故易发点控制法,可以对设施项目各工序和各作业内容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事故易发点,使事故防范工作真正做到超前预测、体现施工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掌握事故易发点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防范,严密控制事故的发生;可以使参加施工生产的人员看到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把易发事故的工种和工序作为检查的重点,明确安全责任,充分发挥全体职工作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事故易发部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蛮干,杜绝事故的发生。
1.2.4.2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的实施步骤。
(1)突出重点、选准事故易发点。根据本工点的具体特点,选定安全检查项目,对这些项目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和要求,逐项分解,依次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易发点,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措施,而后编制成检查表。
(2)逐日对照检查。把整个工地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易发点分别列表后,由单位专(兼)职安全员对照表列内容逐日逐点检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打“√”,如打“√” 的点出了问题要追查安全员责任。不符合规定的打“×”,由安全员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纠正,同时做好记录备查。
(3)工点(项目)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要定期对所辖工点检查评比,每月将逐日检查的事故易发点检查登记表收集起来,根据检查表中的“√”和“×” 号的多少以及安全生产的实绩进行评比并及时处理。
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突出施工现场对照检查,操作简便,切实可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应注重:确立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按生产流程或作业类别正确细划作业活动、正确选定评价方法,制定“危害因素一览表”,同时确定企业重大危险源等方面。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真正目的在于为后续开展危害控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信息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重在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龚成书,事故易发点检查控制事故法, 《建筑安全》 1996年.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3-30-283
[作者简介] 刘凌志(1976.07-),男,职称: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