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民的身份认同建构离不开对网络特别是网络社区的使用,本文选择了网络社区的典型代表豆瓣网作为分析对象,对网络公共领域内网民身份认同的建构途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网民个人认同与群体认同在网络社区中的建构方式,从而揭示出网民在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媒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社区;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38-2
一、网民个人认同建构的途径——自我表达/自我叙述
豆瓣网为每一位豆瓣用户的参与提供了舞台。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的存在,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个体的“生命本质”借助行动与话语之流进行自我展示。阿伦特的观点与许多网民的心理不谋而合:网民透过在虚拟社区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等媒介使用行为所隐含的自我及他人指涉,进而展示自我、想象他人,通过对自我进行型塑,最终获得理想的认同。就豆瓣用户而言,主要是通过对豆瓣内三个主要模块的使用来展示自我、塑造形象和建构认同的。根据豆瓣使用指南中对豆瓣用户所进行的路径指引,我们按照其功能将豆瓣分为以下三大组成模块:品位模块,即记录与分享,包括读书、电影、音乐三个子模块;表达模块,即发现与推荐,包括我读、我看、我听三个子模块;交流模块,即会友与交流,包括同城、小组、友邻三个子模块。
(一)品位模块
主动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呈现”诉求,通过积极主动的发言,他们成为了个性化内容的创造者,实现了自我表达的最终目的——获取其他个人或群体对自我的认同。主动型用户主要是通过在小组讨论中发帖、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书评、影评、积极发起活动等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的。作为豆瓣网当之无愧的意见领袖,主动型用户往往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比起其他用户能更快的接收到最新的信息,他们具有较高的媒介文化产品观赏素养,独到的见解往往能充分的带动各种主题社区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们带领更多用户进行讨论,在他人对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的认同中,获得了自我满足,建构了理想的自我认同。
在品位模块中,主动型用户往往倾向于把自己对于一本文学作品或一部影视剧的理解与感悟诉诸与文字,透过书评或影评的方式进行展现。表面上看,这类用户行为主要是出于表达自身对于某部作品的或喜欢或厌恶的强烈感情,但考察其深层原因,不难发现这类用户在公开自我叙述后,更希望获得其他用户对自己看法跟随或赞同。从发帖者反复阅读跟帖、回帖者的反应会对发帖者今后的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受到鼓励继续发帖或受到批评丧失兴趣——可以看出主动型用户需要在他人关注的目光中获得被认同的满足感,从而建构自我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对于该类意见领袖而言,豆瓣网为其提供了充分利用自己的虚拟身份在各主题讨论区展现自身才华的广阔空间,而其他用户对于主动型用户发言的高度配合实质上就是对他们自身的高度认同。
被动型用户。在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的比例非常小,更多的用户选择成为跟随者,他们很少在网络社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是将自己置于看客的位置,豆瓣社区内的用户也是如此。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有一个原因是无法被我们忽略的,即网络用户表达意见、提出观点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内容的表达往往需要用户用心思考并编辑、组织成文,这样的要求对于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快餐型用户来说是一个门槛,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使如上面所言,被动型用户虽然失去了主动发言以型塑自我并建构理想认同的途径,但他们仍有自己的办法在豆瓣社区获得自身的满足。
(二)表达模块
从本质上说,表达模块中“我的豆瓣”页面就是用户的个人收藏夹,这个豆瓣用户用来管理自己的书籍、音乐、电影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用户的兴趣爱好,从中可以窥见他的个性,从而使其他用户得以顺利的解读出这个人的特质。
豆瓣用户在社区内进行的自我叙述也不是间断的。在表达模块下,以用户的阅读经历为例,他们的自我叙述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发表书评这么简单。用户更喜欢进入每一本书籍的页面,在想读、在读与读过三种选项之间做出标记,以此记录自己的阅读状态。不仅如此,豆瓣还为用户提供了撰写短评、星级打分以及设定标签的服务,帮助用户在“读过”一本书后,可以存档自己的阅读记忆。从“想读”到“在读”,进而发展到“读过”,这正是人们阅读一本书的三个必经阶段,豆瓣用户通过这种最简单的依据实际阅读状况修改状态的标记方式,完成了对自身一次连贯而又完整的读书经历的记录,进而完成了对自我认同的一次叙述。
当用户阅读过多本书籍以后,用户的个人主页上就会出现由诸如此类的微内容所呈现的阅读轨迹。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向,豆瓣用户还可以将多个书籍页面收集归纳为豆列,对自己的阅读书目进行规划。从“想读”到“读过”,从单本书的阅读到书单的形成,从阅读记录到未来的读书规划,豆瓣用户在诸如修改状态、星级打分、设定标签、撰写短评以及创建豆列等微内容的生产中,对自身经历进行了连贯完整的叙述,并于叙述中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建构。
(三)交流模块
“关于豆瓣”有着这样的自述:“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如果不能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①恰如豆瓣所言,交流模块下的豆瓣拥有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小组,这里抛弃了复杂的认证方式,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申请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若干小组,透过这种方式豆瓣用户不但扩张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展现了他们兴趣爱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因为在你加入这个小组的同时,也向其他同好做出了宣告:你和该小组成员具有相同的属性。不同的小组代表了不同的趣味,而趣味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人群的分类,加入一个小组就等于为自己的形象贴上了一个标签,属于个性展示的一个方面。反过来,小组也成为其他用户判断某人属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豆瓣用户加入小组的意义就在于向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定位。因此,兴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用户进行自我叙述的核心话语,也成为了他们建构自我认同的起点。 美国学者约翰·肖特认为:“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②豆瓣小组作为用户兴趣细分化的产物,在帮助用户产生共同话题、引起其他成员支持、呼应或建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小组成员的自我型塑提供了同类的参照。如果说一个小组可以印证用户的一个兴趣,那么多个小组的参与则在不同的角度型塑着更加立体和完整的自我认同。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社群引入Tag机制,豆瓣用户通过Tag发现一个个感兴趣的小组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理解为自我标记自身个性的过程,通过紧密联系的Tag构筑区用户可以发现更多未被发觉或未想起来的兴趣,这种找到小组并加入其中的做法也反映了豆瓣社区对用户自我追求的认同。
二、网民社会认同建构的途径
在构成社会认同的诸多条件之中,有两条需要被我们强调,即个体对与自身有着相似属性与背景的他者(即“我们”)的相似性的认知和对“我们”与其他群体成员(即“他们”)的差异性的认知。个体既通过所属群体维护自身地位,也通过所属群体的差异,排斥其他群体,提高自身价值。
用户对“我们”的相似性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其社区的归属感上。换言之,社群成员归属感的加强实质上就是对社区认同的加强,而这又通过以下六个因素表现出来:精确定制的内容、对社区品牌的认同、在网站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意识到其他志同道合的用户、有机会参与网站的发展以及参与虚拟社区。③豆瓣用户之所以始终保持着对社群的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豆瓣社区的信息内容与品质做到了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例如豆瓣社区的推荐功能,使许多用户的读书与观影兴趣的范围与深度得到了延伸,很多用户使用豆瓣就是为了在新书与新电影发行时,从豆瓣获知到正是有用的评价。
在豆瓣社区,用户之间的互动无处不在。首先,如前文所言,豆瓣用户不但可以针对书籍或影视剧作生产文本以进行自我展示,而且可以针对其他用户的评论进行推荐或者发表评论。其次,“豆瓣猜你会喜欢”这个功能使豆瓣有了更胜其他社群一筹的地方。豆瓣网强大的小组功能,使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某种相似兴趣的聚合,形成了一个成员关系虽不固定但情感稳固的群体。“加入小组的便利性、可收藏的小组数量的不限性、完全凭借兴趣圈定的小组的高度认同感”④使许多用户采取主动申请的方式加入小组寻找口味相同、志同道合的同好。在于群体成员交流感想、分享所好的过程中,无数个陌生却又具有共同话题的社群便形成了。这种用户分享信息、自己创造微内容的小组使得那些口味独特、兴趣迥异的人们,在对不同群体的兴趣进行划分的同时,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地,社群成员们在口味上的彼此吸引以及精神上的相互沟通使得小组的凝聚力更为紧密、小组成员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是否有机会参与到网站的发展和虚拟社区中,对社群成员归属感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豆瓣网采取的UGC模式使社区几乎所有内容的生产——书籍与影视剧的评论与推荐、同城活动的发起与联络、优秀评论的推荐与筛选——都是依托于用户的集体创制与贡献。这样的模式使豆瓣用户更加关注豆瓣的发展以及新功能的开发,社区用户的集体贡献不但创建了共同的社区文化,也使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得到凝聚与加强。另外,豆瓣网还通过“同城”栏目提高群体成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当身份与文化认同已成为当代人的危机时,城市成了我们自我认知的基础。⑤产生于豆瓣社区“同城”栏目中的社区认同使那些瓢泼于城市中的灵魂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得到了关爱、接纳与归属,感觉到自己是社区中有价值的一员,从而加深了对豆瓣网的归属感。
在提到网民的社会认同特别是对群体相似性的感知方面,不得不提意见领袖的作用。“文化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其成员建立他们的认同。”⑥相较于其他用户,意见领袖往往占有更多的稀有资源或原创信息,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面,观点独特而又善于迎合其他群体成员的心理,所发出的帖子质量高、回应多,于无形之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他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意见领袖的存在,对于豆瓣社区内各种各样兴趣小组的组建和丰富多彩的同城活动的发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小组凝聚力和强调小组成员存在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三、结语
豆瓣社区是web2.0环境下所架设的虚拟网络,该类社区的出现在建构网民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豆瓣网表现出的聚合功能以及它所营造的社群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其成为了深受众多用户喜爱的典型的网络虚拟社区,并为各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公共领域。在这里用户通过自我叙述、加入小组、推荐评价等方式得以展现自我,并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获得同好,并于以上几个部分的不断循环中对自我的身份进行建构。
【注释】
①夏文蓉:《发现趣味的价值——来自豆瓣的启迪》,《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10月。
②Shotter,J.,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1997.
③Mole,Chris,Mulcahy,Miriam.O’Donnell,Kevin&Gupta,Ashok.Making real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ies.www.peicewaterhousecoopers.com
④傅伟:《Web2.0时代网络传播特性分析——以豆瓣网发展为例》,《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⑤李彦:《Web.2.0网站的聚合功能分析——以豆瓣网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5期。
⑥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M],Belmont,CA:Wadsworth,2004.
【作者简介】白楠: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广告学方向)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网络社区;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38-2
一、网民个人认同建构的途径——自我表达/自我叙述
豆瓣网为每一位豆瓣用户的参与提供了舞台。阿伦特认为,公共领域的存在,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个体的“生命本质”借助行动与话语之流进行自我展示。阿伦特的观点与许多网民的心理不谋而合:网民透过在虚拟社区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等媒介使用行为所隐含的自我及他人指涉,进而展示自我、想象他人,通过对自我进行型塑,最终获得理想的认同。就豆瓣用户而言,主要是通过对豆瓣内三个主要模块的使用来展示自我、塑造形象和建构认同的。根据豆瓣使用指南中对豆瓣用户所进行的路径指引,我们按照其功能将豆瓣分为以下三大组成模块:品位模块,即记录与分享,包括读书、电影、音乐三个子模块;表达模块,即发现与推荐,包括我读、我看、我听三个子模块;交流模块,即会友与交流,包括同城、小组、友邻三个子模块。
(一)品位模块
主动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呈现”诉求,通过积极主动的发言,他们成为了个性化内容的创造者,实现了自我表达的最终目的——获取其他个人或群体对自我的认同。主动型用户主要是通过在小组讨论中发帖、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书评、影评、积极发起活动等行为来进行自我表达的。作为豆瓣网当之无愧的意见领袖,主动型用户往往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比起其他用户能更快的接收到最新的信息,他们具有较高的媒介文化产品观赏素养,独到的见解往往能充分的带动各种主题社区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们带领更多用户进行讨论,在他人对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的认同中,获得了自我满足,建构了理想的自我认同。
在品位模块中,主动型用户往往倾向于把自己对于一本文学作品或一部影视剧的理解与感悟诉诸与文字,透过书评或影评的方式进行展现。表面上看,这类用户行为主要是出于表达自身对于某部作品的或喜欢或厌恶的强烈感情,但考察其深层原因,不难发现这类用户在公开自我叙述后,更希望获得其他用户对自己看法跟随或赞同。从发帖者反复阅读跟帖、回帖者的反应会对发帖者今后的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受到鼓励继续发帖或受到批评丧失兴趣——可以看出主动型用户需要在他人关注的目光中获得被认同的满足感,从而建构自我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对于该类意见领袖而言,豆瓣网为其提供了充分利用自己的虚拟身份在各主题讨论区展现自身才华的广阔空间,而其他用户对于主动型用户发言的高度配合实质上就是对他们自身的高度认同。
被动型用户。在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的比例非常小,更多的用户选择成为跟随者,他们很少在网络社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是将自己置于看客的位置,豆瓣社区内的用户也是如此。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有一个原因是无法被我们忽略的,即网络用户表达意见、提出观点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内容的表达往往需要用户用心思考并编辑、组织成文,这样的要求对于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快餐型用户来说是一个门槛,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使如上面所言,被动型用户虽然失去了主动发言以型塑自我并建构理想认同的途径,但他们仍有自己的办法在豆瓣社区获得自身的满足。
(二)表达模块
从本质上说,表达模块中“我的豆瓣”页面就是用户的个人收藏夹,这个豆瓣用户用来管理自己的书籍、音乐、电影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用户的兴趣爱好,从中可以窥见他的个性,从而使其他用户得以顺利的解读出这个人的特质。
豆瓣用户在社区内进行的自我叙述也不是间断的。在表达模块下,以用户的阅读经历为例,他们的自我叙述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发表书评这么简单。用户更喜欢进入每一本书籍的页面,在想读、在读与读过三种选项之间做出标记,以此记录自己的阅读状态。不仅如此,豆瓣还为用户提供了撰写短评、星级打分以及设定标签的服务,帮助用户在“读过”一本书后,可以存档自己的阅读记忆。从“想读”到“在读”,进而发展到“读过”,这正是人们阅读一本书的三个必经阶段,豆瓣用户通过这种最简单的依据实际阅读状况修改状态的标记方式,完成了对自身一次连贯而又完整的读书经历的记录,进而完成了对自我认同的一次叙述。
当用户阅读过多本书籍以后,用户的个人主页上就会出现由诸如此类的微内容所呈现的阅读轨迹。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向,豆瓣用户还可以将多个书籍页面收集归纳为豆列,对自己的阅读书目进行规划。从“想读”到“读过”,从单本书的阅读到书单的形成,从阅读记录到未来的读书规划,豆瓣用户在诸如修改状态、星级打分、设定标签、撰写短评以及创建豆列等微内容的生产中,对自身经历进行了连贯完整的叙述,并于叙述中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建构。
(三)交流模块
“关于豆瓣”有着这样的自述:“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如果不能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①恰如豆瓣所言,交流模块下的豆瓣拥有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小组,这里抛弃了复杂的认证方式,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申请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若干小组,透过这种方式豆瓣用户不但扩张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展现了他们兴趣爱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因为在你加入这个小组的同时,也向其他同好做出了宣告:你和该小组成员具有相同的属性。不同的小组代表了不同的趣味,而趣味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人群的分类,加入一个小组就等于为自己的形象贴上了一个标签,属于个性展示的一个方面。反过来,小组也成为其他用户判断某人属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豆瓣用户加入小组的意义就在于向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定位。因此,兴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用户进行自我叙述的核心话语,也成为了他们建构自我认同的起点。 美国学者约翰·肖特认为:“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②豆瓣小组作为用户兴趣细分化的产物,在帮助用户产生共同话题、引起其他成员支持、呼应或建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小组成员的自我型塑提供了同类的参照。如果说一个小组可以印证用户的一个兴趣,那么多个小组的参与则在不同的角度型塑着更加立体和完整的自我认同。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社群引入Tag机制,豆瓣用户通过Tag发现一个个感兴趣的小组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理解为自我标记自身个性的过程,通过紧密联系的Tag构筑区用户可以发现更多未被发觉或未想起来的兴趣,这种找到小组并加入其中的做法也反映了豆瓣社区对用户自我追求的认同。
二、网民社会认同建构的途径
在构成社会认同的诸多条件之中,有两条需要被我们强调,即个体对与自身有着相似属性与背景的他者(即“我们”)的相似性的认知和对“我们”与其他群体成员(即“他们”)的差异性的认知。个体既通过所属群体维护自身地位,也通过所属群体的差异,排斥其他群体,提高自身价值。
用户对“我们”的相似性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其社区的归属感上。换言之,社群成员归属感的加强实质上就是对社区认同的加强,而这又通过以下六个因素表现出来:精确定制的内容、对社区品牌的认同、在网站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意识到其他志同道合的用户、有机会参与网站的发展以及参与虚拟社区。③豆瓣用户之所以始终保持着对社群的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豆瓣社区的信息内容与品质做到了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例如豆瓣社区的推荐功能,使许多用户的读书与观影兴趣的范围与深度得到了延伸,很多用户使用豆瓣就是为了在新书与新电影发行时,从豆瓣获知到正是有用的评价。
在豆瓣社区,用户之间的互动无处不在。首先,如前文所言,豆瓣用户不但可以针对书籍或影视剧作生产文本以进行自我展示,而且可以针对其他用户的评论进行推荐或者发表评论。其次,“豆瓣猜你会喜欢”这个功能使豆瓣有了更胜其他社群一筹的地方。豆瓣网强大的小组功能,使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某种相似兴趣的聚合,形成了一个成员关系虽不固定但情感稳固的群体。“加入小组的便利性、可收藏的小组数量的不限性、完全凭借兴趣圈定的小组的高度认同感”④使许多用户采取主动申请的方式加入小组寻找口味相同、志同道合的同好。在于群体成员交流感想、分享所好的过程中,无数个陌生却又具有共同话题的社群便形成了。这种用户分享信息、自己创造微内容的小组使得那些口味独特、兴趣迥异的人们,在对不同群体的兴趣进行划分的同时,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地,社群成员们在口味上的彼此吸引以及精神上的相互沟通使得小组的凝聚力更为紧密、小组成员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是否有机会参与到网站的发展和虚拟社区中,对社群成员归属感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豆瓣网采取的UGC模式使社区几乎所有内容的生产——书籍与影视剧的评论与推荐、同城活动的发起与联络、优秀评论的推荐与筛选——都是依托于用户的集体创制与贡献。这样的模式使豆瓣用户更加关注豆瓣的发展以及新功能的开发,社区用户的集体贡献不但创建了共同的社区文化,也使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得到凝聚与加强。另外,豆瓣网还通过“同城”栏目提高群体成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当身份与文化认同已成为当代人的危机时,城市成了我们自我认知的基础。⑤产生于豆瓣社区“同城”栏目中的社区认同使那些瓢泼于城市中的灵魂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得到了关爱、接纳与归属,感觉到自己是社区中有价值的一员,从而加深了对豆瓣网的归属感。
在提到网民的社会认同特别是对群体相似性的感知方面,不得不提意见领袖的作用。“文化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其成员建立他们的认同。”⑥相较于其他用户,意见领袖往往占有更多的稀有资源或原创信息,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面,观点独特而又善于迎合其他群体成员的心理,所发出的帖子质量高、回应多,于无形之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他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意见领袖的存在,对于豆瓣社区内各种各样兴趣小组的组建和丰富多彩的同城活动的发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小组凝聚力和强调小组成员存在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三、结语
豆瓣社区是web2.0环境下所架设的虚拟网络,该类社区的出现在建构网民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豆瓣网表现出的聚合功能以及它所营造的社群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其成为了深受众多用户喜爱的典型的网络虚拟社区,并为各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公共领域。在这里用户通过自我叙述、加入小组、推荐评价等方式得以展现自我,并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获得同好,并于以上几个部分的不断循环中对自我的身份进行建构。
【注释】
①夏文蓉:《发现趣味的价值——来自豆瓣的启迪》,《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10月。
②Shotter,J.,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1997.
③Mole,Chris,Mulcahy,Miriam.O’Donnell,Kevin&Gupta,Ashok.Making real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ies.www.peicewaterhousecoopers.com
④傅伟:《Web2.0时代网络传播特性分析——以豆瓣网发展为例》,《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⑤李彦:《Web.2.0网站的聚合功能分析——以豆瓣网为例》,《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5期。
⑥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M],Belmont,CA:Wadsworth,2004.
【作者简介】白楠: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广告学方向)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