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作为一种原始冲动的表达手段,代表着欲望的发泄和才情的流露,如果不排除它的社会作用,这种可以记录,可以交流,甚至可以换取金钱的社会活动是令人向往和艳羡的。从亚里斯多德的娱乐性到康德的自由学说到席勒的生命冲动的理论建立,很多理论研究者解释了关于这类的说法和延伸叙事的内涵和外延。纯绘画表现在当下社会略显疲倦和式微,这种功利性传播手段对当代绘画的形象趋于滥觞。
【关键词】功利性;当代绘画;交融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131-1.5
艺术品有了市场就意味着有了身价,人们开始拿最原始的游戏来换取金钱,北京匡时2007年秋拍油画专场中,颇受关注的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的《牧羊人》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3200万元落槌,陈逸飞成名巨作《黄河颂》经过多轮反复拼抢,最终以40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仅仅是几个例子,在2013年的今天,这些价格已成过眼云烟,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不断被刷新。
虽然当下中国美术界创造了天价的美术作品的拍卖。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大量积累,人们投资目标的逐渐多元化的同时,这种看似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风险逐渐缩小,升值空间反而增大,还能够显示收藏家的文化修养和底蕴的假象蒙蔽了许多投资者,这类大量资金的注入和获取得以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多元发展。艺术品的生命得到了社会认可,有了经济效益,但在这个艺术大繁荣的背景下,留给我们大量的问题需要思考,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真的就是可以拿金钱去衡量的么,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的一刻,就不乏拍卖行和作者的炒作与作秀,扰乱了人们评判一件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这种标准的细微改变带动的是艺术初学者的价值观,例如以卖出天价的画为一种学艺术的最高目标。诚然,这是一个悖论。
首先看绘画的功利对美术教育的影响,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景象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社会的这种评价标准带动了绘画人的思想,有利可图已经成为艺术学习的另一目标,理想的缺失和萎缩,也许不再动脑不再思考,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下降,崇尚技术而少了一份对生活对艺术对自我品性的把握,日常的习作训练如果多一份专注与深入,对“功夫在诗外”的艺术熏陶多一份热爱与真诚,就会让我们多一些主观的能量与激情,多一份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观点与看法,多一份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真诚与丰富。如果只是跟风附和,画面必然显得没有生命力。
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绘画艺术逐渐的商业化,庸俗化,文艺青年开始们习惯并默认这类玩世不恭与生活享受,这种个性的生活态度带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消失。甚至不少画家接触色情血腥暴力的题材。艺术工作者的诞生离不开学校的艺术教育和个人思想的进步,和抛开技术和艺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修养显得倍加珍贵。
应该说,艺术在“成教化、助人伦”方面,艺术必然是真善美的映射,艺术道路的发展跟审美的趣味高下有着很大的关系。艺术有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人们不能够接受的不好的现象,但艺术不能就此妥协的为这些丑恶的事物服务,艺术始终代表着真善美。只要去体味生活感悟艺术中的快乐,那些美好的东西自然会来找到我们。年轻的艺术家使命是艰巨的,他们代表着中国艺术的未来与希望,代表着民族精神在艺术领取的传承与发展。如果体会不到绘画中的快乐,那就一定是我们的想法有了污点,有了不可告人的私心与杂念,因为它们的背后是欲望与贪婪。
其次是绘画者对绘画功利影响的回应。画画的人,虽然天天面对着画布,但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的影响,离不开现代文明的作用,而很多人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也许想到的是童年,也许想到的是金钱,也许想到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有着些许痛苦在身边围绕,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去迎接那命运之花绽放给我们的花蕾,那花蕾或许暗淡,或许飘渺,或许散发的香气让你感到无所适从,那就接受它吧,快乐也许就离你不远了。
如果我们能做到的心情的愉悦是很重要的,正如你的心是暖洋洋的,你的画就是暖洋洋的,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暖洋洋的,我相信这是有连带关系的,其实生活中也不乏艺术,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艺术,它有平稳,有起伏,有绚烂,也有平淡,你喜欢那种状态,那就表达出来,你的笑容是你的画笔,你的哭泣是你的肌理,去敢于表达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身边事物的看法,想怎么画就去画,忘记那些俗套的循规蹈矩的东西,想想快乐就在本性的门后,敲开它,你就得到了一种释然,一种淡然,一种随性抒发的快感。不要想太多,画画本来是快乐的事,古人得到了快乐,怎么现代人就沦为痛苦和欲望的奴隶了呢?正如“你想它是红的,它就是红的,追随你自己的眼睛和心,那只是表象,不要被迷惑,世界那么精彩,那么丰富,如果锁住了自己的心,那多么得不偿失,心要学会变得开阔,容纳那些不好的东西,学会消融,快乐的背后就是痛苦,你想要哪一面,命运就给你哪一面,你接不接受它就在那,不走不停。”这类流水账的叙事方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还不能令人眼前一亮吗。这在当下理念和观念满天飞的艺术世界,不啻为晴天霹雳。无法回避的是:这难道不是一种生活创作么,虽说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那就改掉它,征服它,努力的把不满意的地方用快乐的“颜色”去掉它,一层一层,交错叠压,那种最终效果是让人回味的,惊叹的,你会发现这就是生命的色彩,它是丰满的复杂的,不只是简单地涂涂画画就能生成的,它需要人类最原始的那些情感,快乐而无畏,深沉而悲壮。
结语:绘画代表着自由,代表着狂放,代表着我们心中燃烧的梦想,那是一种悲壮而华丽的想象,也是一种美好而朴实的向往,在这个后机械时代,绘画艺术想要获得更大自由呼吸的空间,更需要绘画本身原始意愿的释放,如果能主动去抛开一些功利性、抛开一些目的性,真诚坦然的把画面当作同别人交流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显示这是什么的工具。诚然,绘画技术很重要,但有时更需要一种态度的转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恰如其分的变技术为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罗丹,葛赛尔.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卡巴内.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唐国益(1984- ):河北秦皇岛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功利性;当代绘画;交融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131-1.5
艺术品有了市场就意味着有了身价,人们开始拿最原始的游戏来换取金钱,北京匡时2007年秋拍油画专场中,颇受关注的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的《牧羊人》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3200万元落槌,陈逸飞成名巨作《黄河颂》经过多轮反复拼抢,最终以40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仅仅是几个例子,在2013年的今天,这些价格已成过眼云烟,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不断被刷新。
虽然当下中国美术界创造了天价的美术作品的拍卖。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大量积累,人们投资目标的逐渐多元化的同时,这种看似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风险逐渐缩小,升值空间反而增大,还能够显示收藏家的文化修养和底蕴的假象蒙蔽了许多投资者,这类大量资金的注入和获取得以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多元发展。艺术品的生命得到了社会认可,有了经济效益,但在这个艺术大繁荣的背景下,留给我们大量的问题需要思考,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真的就是可以拿金钱去衡量的么,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的一刻,就不乏拍卖行和作者的炒作与作秀,扰乱了人们评判一件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这种标准的细微改变带动的是艺术初学者的价值观,例如以卖出天价的画为一种学艺术的最高目标。诚然,这是一个悖论。
首先看绘画的功利对美术教育的影响,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景象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社会的这种评价标准带动了绘画人的思想,有利可图已经成为艺术学习的另一目标,理想的缺失和萎缩,也许不再动脑不再思考,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下降,崇尚技术而少了一份对生活对艺术对自我品性的把握,日常的习作训练如果多一份专注与深入,对“功夫在诗外”的艺术熏陶多一份热爱与真诚,就会让我们多一些主观的能量与激情,多一份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观点与看法,多一份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真诚与丰富。如果只是跟风附和,画面必然显得没有生命力。
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绘画艺术逐渐的商业化,庸俗化,文艺青年开始们习惯并默认这类玩世不恭与生活享受,这种个性的生活态度带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消失。甚至不少画家接触色情血腥暴力的题材。艺术工作者的诞生离不开学校的艺术教育和个人思想的进步,和抛开技术和艺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修养显得倍加珍贵。
应该说,艺术在“成教化、助人伦”方面,艺术必然是真善美的映射,艺术道路的发展跟审美的趣味高下有着很大的关系。艺术有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人们不能够接受的不好的现象,但艺术不能就此妥协的为这些丑恶的事物服务,艺术始终代表着真善美。只要去体味生活感悟艺术中的快乐,那些美好的东西自然会来找到我们。年轻的艺术家使命是艰巨的,他们代表着中国艺术的未来与希望,代表着民族精神在艺术领取的传承与发展。如果体会不到绘画中的快乐,那就一定是我们的想法有了污点,有了不可告人的私心与杂念,因为它们的背后是欲望与贪婪。
其次是绘画者对绘画功利影响的回应。画画的人,虽然天天面对着画布,但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的影响,离不开现代文明的作用,而很多人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也许想到的是童年,也许想到的是金钱,也许想到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有着些许痛苦在身边围绕,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去迎接那命运之花绽放给我们的花蕾,那花蕾或许暗淡,或许飘渺,或许散发的香气让你感到无所适从,那就接受它吧,快乐也许就离你不远了。
如果我们能做到的心情的愉悦是很重要的,正如你的心是暖洋洋的,你的画就是暖洋洋的,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暖洋洋的,我相信这是有连带关系的,其实生活中也不乏艺术,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艺术,它有平稳,有起伏,有绚烂,也有平淡,你喜欢那种状态,那就表达出来,你的笑容是你的画笔,你的哭泣是你的肌理,去敢于表达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身边事物的看法,想怎么画就去画,忘记那些俗套的循规蹈矩的东西,想想快乐就在本性的门后,敲开它,你就得到了一种释然,一种淡然,一种随性抒发的快感。不要想太多,画画本来是快乐的事,古人得到了快乐,怎么现代人就沦为痛苦和欲望的奴隶了呢?正如“你想它是红的,它就是红的,追随你自己的眼睛和心,那只是表象,不要被迷惑,世界那么精彩,那么丰富,如果锁住了自己的心,那多么得不偿失,心要学会变得开阔,容纳那些不好的东西,学会消融,快乐的背后就是痛苦,你想要哪一面,命运就给你哪一面,你接不接受它就在那,不走不停。”这类流水账的叙事方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还不能令人眼前一亮吗。这在当下理念和观念满天飞的艺术世界,不啻为晴天霹雳。无法回避的是:这难道不是一种生活创作么,虽说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那就改掉它,征服它,努力的把不满意的地方用快乐的“颜色”去掉它,一层一层,交错叠压,那种最终效果是让人回味的,惊叹的,你会发现这就是生命的色彩,它是丰满的复杂的,不只是简单地涂涂画画就能生成的,它需要人类最原始的那些情感,快乐而无畏,深沉而悲壮。
结语:绘画代表着自由,代表着狂放,代表着我们心中燃烧的梦想,那是一种悲壮而华丽的想象,也是一种美好而朴实的向往,在这个后机械时代,绘画艺术想要获得更大自由呼吸的空间,更需要绘画本身原始意愿的释放,如果能主动去抛开一些功利性、抛开一些目的性,真诚坦然的把画面当作同别人交流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显示这是什么的工具。诚然,绘画技术很重要,但有时更需要一种态度的转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恰如其分的变技术为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罗丹,葛赛尔.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卡巴内.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唐国益(1984- ):河北秦皇岛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