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提升学生能力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课堂教育明显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知识学得多,可实践太少了。因为学生脱离真实生活,似乎在虚拟中生活,所以学生对生活、学习变成没有乐趣,导致学生习作无话可说,一旦习作,不是抄袭就是胡编或者干脆不写。
  【关键词】学生 生活 能力
  我们都知道:要写一篇文章,除了常用的书面语言与修辞之外,还要谋篇布局的知识,更不可缺少的就是素材。书面语言与修辞、谋篇布局的知识,在课堂里都可以学得到,习作素材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所获取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所获取习作素材,唯一的途径就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获取习作素材,而且获取书本里头得不到的知识,并在社会、自然的接触过程中,获得多种能力发展。以下是我以往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现供同行参考。
  一、利用当地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而兴趣又是学生观察的前提,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才会聚精会神地观察。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常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很容易产生观察的动力。那么,教师就必须平时多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当时,草莓刚刚开始培育,媒体对草莓报道得神乎其神,而且草莓的确酸甜可口,芳香宜人,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学生对草莓特感兴趣。我就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门口的“草莓基地”。一到“草莓基地”,学生看到果实累累的草莓,个个垂涎欲滴,这就加深学生对草莓的兴趣。起先,学生的观察是比较零散的,自己注意了什么就观察什么,甚至有学生动手摘草莓果实往嘴里塞。后来,我就组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草莓的地与其他作物的地有何差异;再引导学生观察草莓果子长在藤的位置;最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草莓叶子的形状、颜色。在观察时,学生发现许多秘密,种草莓的地都要用塑料薄膜做成衣服穿起来;草莓的叶子是圆形的,每三片叶子一个组合,每个组合就像一把古代麦秆编织的扇子,果子都是呈三角形的。有的学生还发现草莓的果子是结在藤的节上,和野生红泡泡一样……
  接着,“草莓基地”的技术人员详细地介绍:“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洋莓,原产于南美洲,我国是在20世纪初才引进的。如何育苗、栽种、施肥、杀虫……”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并做好记录。技术人员话音未落,学生三三两两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这次参观在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倾听、交流、记录能力。
  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从问题意识入手。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预设问题提问,让学生回答,有时也让学生提问题,让老师回答,可是,一般的学生都不喜欢提问题,就是有少数学生喜欢提问题,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只要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认真观察,充分地思考,发现问题,就能产生问题意识,而且会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 、利用学校资源,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老师可以回答,比如:“种草莓的地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做成衣服似的穿起来?”但是,有些问题老师不可能给学生满意的答案,学生无法从老师那儿获取圆满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自己动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他们在某种兴趣的驱动下,就会积极地动脑思考,不断组织探讨研究。比如:“我们自己也能种草莓吗?”这时,老师不可能说:“你们行。”或者说:“你们不行。”只能说:“我们学校有‘劳动基地’,可以试一试吧。”在老师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兴趣更浓厚,信心更充足,积极性更高涨了,他们忙于选地开垦、积肥、追肥,等待季节播种。这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必须主动地引导他们,分组利用劳动课或活动课开垦,教师轮流带队,在口头上强调安全,在实际劳动中时时要注意安全。
  第一年,种植失败了,是因为学生没有种植的经验,施肥过勤,而且用肥浓度不按一定的比例,造成严重的肥害。《纲要》明确指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这时,老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不但不灰心,而且积极性更高,成功的欲望更强烈。第一次失败后,他们就主动虚心地找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农民伯伯请教,第二年种植成功了。草莓收成了,学生的心情十分激动,他们摘着红彤彤的劳动果实让老师分享,让师弟师妹们分享。
  通过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习作也有材料可写了,每次习作都能写上千把个字,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明显提高了,不论是抽考还是初考,学生学习成绩都理想,为上级学校不断地输送合格的生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思想境界也不断地提升了,他们体会劳动艰辛,体贴农民伯伯艰苦,农村的孩子也懂体贴、孝顺父母,疼爱弟妹;同时,爱护农作物,爱惜粮食,珍惜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
  由此可见,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实践不是简单地说教,也不是机械地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状况下自主地探究、操作。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而且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活动对基础教育是有利无弊的,也是我们目前基础教育最响亮的口号——“让学生‘两条腿’走路吧!”
其他文献
对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发酵菌粉中的各种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菌粉中营养成分较丰富,其中粗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5.73%和15.18%。菌粉中不饱和脂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正逐步融入弱智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去。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变化的立体式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弱智儿童 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  弱智学校教师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解决
大洼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2011、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实施5年来,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要求,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教材将“活动栏目”引入地理学科教学中,初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设计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栏目,共152个,篇幅占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以上,图文并茂,设计新颖,构思巧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这种教学方式,能
日光温室是设施生产的主体,其建设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种植产品的经济效益。总结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进行综合组装,推出适于本区生长环境的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一、类型结构  砖混结构半拱式日光温室,跨度7.5米,脊高4.1米,后屋面水平投影2米,长度100米。温室的山墙和后墙用砖砌筑,后屋面覆盖水泥预制板,前屋面骨架上弦用6分镀锌钢管,下弦用直径12毫米圆钢,腹杆用直径10毫米圆钢焊接成拱架
对融合子F2的培养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着重对温度、培养基pH,碳源种类和氮源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5℃,pH6.0,可溶性淀粉、2%(NH4)2SO4为其最适培养条件。其最适pH与两个亲本的基本相近,其最适生长温度
新民日光温室棚区集中于以大民屯镇为主的河东地区,辐射法哈牛、张家屯、兴隆堡、兴隆等乡镇,棚菜种植经验丰富,成功率高。截至2013年末,新民市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5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8.5万亩、冷棚34.5万亩,居沈阳市乃至全省各县、区之首。设施农业蔬菜产量161.18万吨,产值37.55亿元,纯收入22.5亿元。设施农业面积超万亩乡镇有13个,超5000亩规模乡镇6个,形成以黄瓜、西红柿、韭菜、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把握教材,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强化求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pH值对杨树菇深层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菇深层培养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60:1,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重心工作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应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