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各地均推出了生态资源保护相关举措,森林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相关从业者不可忽视的课题。基于此,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做到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39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森林产业是我国的基础重要产业,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不断推进,相关政府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随着全球温度越来越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了每个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且出现问题后,往往处理难度大、持续周期长、资金消耗大,需要格外重视。虽然目前不少地区都对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有成熟且科学的应对措施,但一些偏远地区对此仍然还不够重视,对于一些少见的森林病虫害没有有效的应对之法。相关工作者必须要意识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现在保护森林、发挥森林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1]。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应的防治基础设施设备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方法在防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受限于一些主客观因素,仍然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1.1 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方能胜任。特别是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人才在森林管理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森林病虫害防治经常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相关森林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就没办法随时解决突发情况,一旦暴发病虫害,导致治疗延误,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除此之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地点往往较为偏僻,年轻人即便专业对口,大多也不愿意到当地从事此工作,这就需要相关配套就业政策措施的支持。
1.2 难度不断升级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近些年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工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单一树种的耕种面积也越来越大,导致植物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剧。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导致越冬害虫成活率逐年攀升。据调研,许多省份的植物病虫相较于20世纪数量翻倍增长,甚至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外来物种。如黑龙江省出现了从外地传入该省的物种,且植物病虫相较于20世纪数量翻倍增长近2倍,直接导致局部森林病虫灾难严重,给林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除此之外,虽然一些常见的害虫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森林植物病虫的种类逐年增加,还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品种,导致防控难度不断升级。
1.3 观念陈旧,仍存在“重造林轻保护”的现象
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仍然存在“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相关人员没有及时报备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直接导致防治工作被动。此外,这样的错误思想还导致地区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预防技术落后,遇到紧急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2 优化对策
2.1 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防治意识
“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必须坚决改正。1)大力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防治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让人们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人们的防治意识。另外,在宣传中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发布有害生物病虫的信息,以便农民和林业从业者及时解发现,及时防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专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培训及实地调研,让从业者走到基层去看去了解,转变固定陈旧的防治思维,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构建多地区的防治体系联盟。2)政府及部门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林业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2]。
2.2 构建相应的监测预报体系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规律性,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预测预报工作,包括邀请专家对森林病虫害做主客观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等。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根据气候、湿度等条件把握森林的生长情况。建立科学的防治理念,开展科学的预报工作或活动,将是未来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趋势。林业从业者固守“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也有部分原因是监测预报体系欠缺。如果要切实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监测和预报工作,构建对应的监测预报管理体系。1)要投入资金购置对应的仪器和设施设备,完善硬件设施,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准确的现代化监测和预报,确保监测结果无误。2)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监测技术相关教育培训,好的设备要有专业的人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3)建立监测预报体系,完善监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结合当地林业特点制定防治应急方案,扩大监测防治网络,把监测重点放在森林重灾区,保证出现突发紧急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由专业人员处理[3]。
2.3 科学转变防治方式方法,加强综合治理
近年来,人工林越来越多,但营林人员一味追求林木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考虑“适地适树”原则,导致种下的树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浪费了财力,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要想科学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就应该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适合人工造林的土地进行林木培育,提高森林的自我保護和修复能力。另外,要提高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水平,把森林病虫害防治贯穿到林木生长的全过程,严格把关选苗、种树、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关注森林的管理养护,用科学的方法保护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也不能忽视,防治要从全面整理的角度出发,从选种、造林等前期环节开始就要把生态因素考虑进去,做好抚育管理工作,选择抵御风险能力强的树种。同时,要把品种单一的林区改建为混交林区,将稀疏林变为密集林,逐步形成品种多样、林木多样的森林体系。
2.4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森林病虫害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治,特别是针对近些年病虫害种类增多和防治难度升级等困境,更是需要科学的防治技术支持。有效改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从以下2方面入手。1)要坚持林业生态治理,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同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采用品质良好的树苗,混合造林、集体成片造林,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森林开采与植物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2)对于农药的使用也要符合国家规范,做到安全合理。如国家禁止使用的甲胺磷、除草醚、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应该严厉禁止使用,大力倡导使用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生物农药等安全农药,减轻化学农药使用对森林、空气、水源造成的污染。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技术推广力度,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措施[4-5]。
2.5 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措施,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开展中,尽量避免两种防治措施互相影响。在综合防治过程中,要在森林中建立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害虫天敌对害虫进行预防和控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另外,要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一旦引入的天敌在森林中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就可以持续长久地对森林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应该不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本文总结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便于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参考文献:
[1] 董旭霞.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7):31-32.
[2] 张伟业.森林植被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J].现代园艺,2020,43(3):175-176.
[3] 郭金涛,刘承普.浅谈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的内容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7,37(16):36.
[4] 董莺.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农家参谋,2019(21):76.
[5] 胡威威.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35):253-254.
(責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39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森林产业是我国的基础重要产业,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不断推进,相关政府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随着全球温度越来越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了每个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且出现问题后,往往处理难度大、持续周期长、资金消耗大,需要格外重视。虽然目前不少地区都对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有成熟且科学的应对措施,但一些偏远地区对此仍然还不够重视,对于一些少见的森林病虫害没有有效的应对之法。相关工作者必须要意识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现在保护森林、发挥森林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1]。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应的防治基础设施设备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方法在防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受限于一些主客观因素,仍然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1.1 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方能胜任。特别是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人才在森林管理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森林病虫害防治经常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相关森林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就没办法随时解决突发情况,一旦暴发病虫害,导致治疗延误,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除此之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地点往往较为偏僻,年轻人即便专业对口,大多也不愿意到当地从事此工作,这就需要相关配套就业政策措施的支持。
1.2 难度不断升级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近些年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工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单一树种的耕种面积也越来越大,导致植物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剧。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导致越冬害虫成活率逐年攀升。据调研,许多省份的植物病虫相较于20世纪数量翻倍增长,甚至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外来物种。如黑龙江省出现了从外地传入该省的物种,且植物病虫相较于20世纪数量翻倍增长近2倍,直接导致局部森林病虫灾难严重,给林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除此之外,虽然一些常见的害虫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森林植物病虫的种类逐年增加,还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品种,导致防控难度不断升级。
1.3 观念陈旧,仍存在“重造林轻保护”的现象
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仍然存在“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相关人员没有及时报备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直接导致防治工作被动。此外,这样的错误思想还导致地区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预防技术落后,遇到紧急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2 优化对策
2.1 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防治意识
“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必须坚决改正。1)大力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防治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让人们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人们的防治意识。另外,在宣传中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发布有害生物病虫的信息,以便农民和林业从业者及时解发现,及时防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专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培训及实地调研,让从业者走到基层去看去了解,转变固定陈旧的防治思维,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构建多地区的防治体系联盟。2)政府及部门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林业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2]。
2.2 构建相应的监测预报体系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规律性,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预测预报工作,包括邀请专家对森林病虫害做主客观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等。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不仅可以掌握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根据气候、湿度等条件把握森林的生长情况。建立科学的防治理念,开展科学的预报工作或活动,将是未来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趋势。林业从业者固守“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陈旧观念也有部分原因是监测预报体系欠缺。如果要切实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监测和预报工作,构建对应的监测预报管理体系。1)要投入资金购置对应的仪器和设施设备,完善硬件设施,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准确的现代化监测和预报,确保监测结果无误。2)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监测技术相关教育培训,好的设备要有专业的人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3)建立监测预报体系,完善监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结合当地林业特点制定防治应急方案,扩大监测防治网络,把监测重点放在森林重灾区,保证出现突发紧急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由专业人员处理[3]。
2.3 科学转变防治方式方法,加强综合治理
近年来,人工林越来越多,但营林人员一味追求林木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考虑“适地适树”原则,导致种下的树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浪费了财力,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要想科学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就应该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适合人工造林的土地进行林木培育,提高森林的自我保護和修复能力。另外,要提高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水平,把森林病虫害防治贯穿到林木生长的全过程,严格把关选苗、种树、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关注森林的管理养护,用科学的方法保护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也不能忽视,防治要从全面整理的角度出发,从选种、造林等前期环节开始就要把生态因素考虑进去,做好抚育管理工作,选择抵御风险能力强的树种。同时,要把品种单一的林区改建为混交林区,将稀疏林变为密集林,逐步形成品种多样、林木多样的森林体系。
2.4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森林病虫害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治,特别是针对近些年病虫害种类增多和防治难度升级等困境,更是需要科学的防治技术支持。有效改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从以下2方面入手。1)要坚持林业生态治理,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同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采用品质良好的树苗,混合造林、集体成片造林,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森林开采与植物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2)对于农药的使用也要符合国家规范,做到安全合理。如国家禁止使用的甲胺磷、除草醚、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应该严厉禁止使用,大力倡导使用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生物农药等安全农药,减轻化学农药使用对森林、空气、水源造成的污染。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技术推广力度,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措施[4-5]。
2.5 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措施,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开展中,尽量避免两种防治措施互相影响。在综合防治过程中,要在森林中建立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害虫天敌对害虫进行预防和控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另外,要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一旦引入的天敌在森林中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就可以持续长久地对森林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应该不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本文总结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便于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参考文献:
[1] 董旭霞.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7):31-32.
[2] 张伟业.森林植被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J].现代园艺,2020,43(3):175-176.
[3] 郭金涛,刘承普.浅谈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的内容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7,37(16):36.
[4] 董莺.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农家参谋,2019(21):76.
[5] 胡威威.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35):253-254.
(責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