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本真”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visiv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这是因为教学是生活。生活给我们的命题是:真实!同时我们也承认教学是艺术,艺术给我们的命题是:美。美的真谛是:真实。因此,课堂教学根本也在于“真实”,换言之:本真。
  那么,如何将美术学科这种人类艺术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人们丰富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陶冶呢?我们就提出了“美术本真课堂”这一概念。从孩子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学习的能动性,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美术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建立一种使孩子乐学、善学、学而善用、体现美术本真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因势利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美术本真的情趣
  首先,美术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性的需要,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对美好追求的渴望,在很小的时候人类就对涂鸦乐此不疲。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也必定是服务于社会生活,我们老师就是要将美术这一本真的内涵发掘出来,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生成一种对美的渴求,美术这门学科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如:我将《卡片设计》这一节课安排在元旦前一个星期进行教学,原因是:孩子们热衷于在节日里相互传递卡片,互道问候,而且经常还在卡片上涂改点什么的,这说明孩子们有一种利用卡片来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这种需求决定了学生对这堂课内容的兴趣。在这个时候进行卡片设计的教学,学生的兴致高,主动性强,加上我在语言上引导他们:认为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卡片送给朋友,更能够表达你对朋友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意,你们想不想这样去做呢。这堂课上得非常顺利,气氛热烈,孩子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课后学生还做了卡片我还给自己的父母亲、教师 、朋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深厚情意。
  其次,如果说“人的原始需求”是美术学科的本真,那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学习美术方法的本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学生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快乐。如:在三年级的美术课教学《剪蝴蝶》这一课中,我先向同学们展示对称的蝴蝶图案范作,在孩子们的惊叹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对称的蝴蝶图案制作方法,随后让他们自己尝试制作,因为我事先故意没有把对称的剪纸方法进行教学,所以好多同学是直接画完稿后沿着画稿线剪下,于是我将他们的作品与范作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是歪歪斜斜不对称,难看。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后我又问,如何才能很方便的剪出左右能够对称的蝴蝶图案呢,学生再讨论研究,他们得出的方法是将纸对折后再剪,这样剪出的图案就是对称的,他们非常兴奋。课后,我让孩子们将制作的剪纸图案把教室美化了一下,他们的劳动成果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肯定。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强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师生间本真的感情
  正如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与动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能产生良好的人本效益。我们只有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好这份天底下最纯真的感情——这种人性中本真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引导和点化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最善解人意、最可信赖的人。上课时说要和颜悦色,语言要更幽默风趣点,在表情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设计教学故事情景,使尽情地畅游在快乐的教学故事情景中在家里。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花式点心》一课中,设计了个情景:教师开了一家点心店,由于点心式样丰富,顾客特别多,一下子就卖光了,所以要同学们帮忙,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一起制作点心,然后上货架进行食品展示会,随后进行食品拍卖,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孩子们在这故事情景中快乐的游戏,情感与技能都得到了提升。
  其次,老师就是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父母亲。孩子们能够在老师那里得到会心的微笑,自己的心里话可以向老师稍稍地述说,遇到困难能够得到老师支持和鼓励,有时侯甚至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谅解,孩子们将有多爱你。比如说我在教学一年级美术《大鱼与小鱼》时,我们表演情景剧,我有时会去抚摸他们的头,有时会去抱抱他们,这样子多快乐呀。这样孩子们就根本体会不了自己在学习,而是在尽情的享受爱的滋润。
  最后,在课堂教学活动或课外美术活动中,老师要像孩子们一样,快乐的参与活动中去,能够用孩子的心态去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信封玩偶》中,老师和小孩子抱一抱,和老师亲近亲近,可以与他们撞撞头、碰碰鼻子,以这种形式与他交朋友,做游戏,鼓励他们,轻松、活跃的气氛会使得更温暖人心。
  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各学科综合的本真
  我国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学科综合,可以使学生形成更全面更立体更丰富的思考、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在各方面素质更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学科综合的本真。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学科综合呢?
  首先,美术学科内部各个不同学习领域内的综合。美术学科的教学领域可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表现”四大块,也可分为审美、情感、智能、文化、应用等。在教学中,这几个领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但在具体实施教学中,却又有各有侧重,相互影射。比如在教学《我的胸卡》一课中,更多的是设计应用领域,却也离不开造型表现的配合,有审美的构建,也有智能和应用的培养,可以说是大综合的表现。
  其次,是美术与姐妹艺术学科的综合。美术与姐妹艺术学科的综合,就是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影视,建筑,雕塑之间的综合,在这些艺术学科综合过程中,美术是本位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美术的本位教学向其它的艺术学科延伸,以期开阔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可以得到互为补充。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小雨沙沙》一课中,我结合《小雨沙沙》等其它有关歌曲进行教学,学生边欣赏图片,边听音乐,让学生在歌曲声中感受或细雨绵绵、或急风暴雨的情景,尽情的表现雨中之景。又如在《古诗配画》中,我们朗诵诗歌,理解和体会诗歌的美妙意境,在享受我国古代诗歌文学带给我们营养的同时,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真可谓是诗情画意。
  再者,美术课与艺术课程以外其它学科的综合。使孩子在情感,智力,创造,鉴赏与应用等方面,得到了水涨船高提高。比如说美术课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我在教学《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中,老师先描述自己的朋友,说的是自己的特征,让大家猜这朋友是谁,孩子们自然能从我的口述中猜中这个朋友就是老师我自己,在这种示范性的口头描述中,孩子们学到了观察和描述人物特征的方法,随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相互说说自己朋友的相貌特征,让自己的同桌猜猜他是谁。这样通过先观察人物特征,然后通过语言的组织来描述人物的特征,这样即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以提升,又懂得了如何用语言组织来描述的方法,使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绘画创作也更容易表现了,这种结合是多赢的。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得正确把握综合的尺度。在美术教学中,综合的学科领域很广泛,但必须注意,不是时刻都要综合,也不是每次综合都要面面俱到,我们要杜绝形式化的综合,而是要追求有价值的综合,使综合成为互补多赢的、自然浑为一体的教学活动。但是不管是怎么综合,美术始终是本位的,其它学科是为了美术教学而服务的,是美术学科的延伸与有益补充,不能喧兵夺主。
  总而言之,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回归到本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的发展观,少一些浮华,多一点真诚,用美术教育本真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德清县实验学校 浙江湖州)
其他文献
其实,关于铁林兄的书法及其全面的艺术成就,是可以请一位大人物来作一系列大文章的。因为在近三十多年的中国当代银幕荧屏上,铁林兄作为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导演,可谓是大放异彩的。他以自己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见证、参与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电视的发展与转捩。青春焕发的八十年代,他是中国新时期电影人文启蒙的“当红小生”。他的气质与风度连同年轻的气息,都成为了那一个时代人共同的记忆。  但是,多年以后
期刊
摘 要:尝试教学改变以往“讲授”、“教师控制”为特征的传统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通过尝试导课、尝试表现、尝试创新、以“试”促学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开展 “探究学习”,积极创建以生为本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 尝试教学 策略  尝试教学,有探究、发现教学的优点,却比探究发现更切实际、更有效率;尝试教学人人可以参
期刊
蒋远翼 油画《作家肖像》 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
期刊
苗 琼(教师) 彩铅画《交错》
期刊
目前,由于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忽视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评价研究,至今仍未形成评价体系。书法教学评价过于随意,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对学生书法评价的科学性,甚至抑制学生的书法热情,更影响书法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比姆曾说:“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评价对书法的“改进”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  一、评价对象多元化  在书法教学中,评价不是老师
期刊
唐利军  男,1994年毕业于浙江省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教育协会会员。金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义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一九九七年浙江省教育系统首届艺术节中国画银奖  一九九九年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一九九九年全国庆祝澳门书画展览作品入展  二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二0
期刊
陈 乐  原名陈崇乐,字子谦,斋号古风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画院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龙瑞,范扬,何加林,林容生等。现为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北京大学《美术报》季乐胜工作室画家,华夏好丹青精英班成员,洛阳青年美协副主席,洛阳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美协会员。  出版有《水墨年华——陈乐中国画艺术》,《古风雅韵——陈乐画集》,作品散见于《中国
期刊
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美术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的美术教育,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期刊
摘 要:本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碎撕贴画制作策略:集思广益,设计主题;头脑风暴,巧妙构图;小组协作,妙意粘贴。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 “名画临摹法”、“奇思妙想法”、“时事创意法”和“生活转换法”等有创意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构图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碎撕贴画 策略研究  在一次三年级的美术研讨课上,笔者带领同学们制作撕贴画,要求同学们把美术袋中
期刊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有一位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给他们一片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