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从祥林嫂的问话来分析作者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人物语言描写的艺术性和批判力。
【关键词】人物语言 艺术性 批判力
祥:“你回来了?”
我:“是的。”
祥:“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祥:“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啊!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祥:“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是鲁迅《祝福》里祥林嫂与叙事主人公“我”一段对白。
马尔克斯在谈创作时,曾感慨:他感到最不耐烦和困难的就是人的对话。因为他发现在他熟悉和所要写的那片土地上,人们讲话的方式在生活中显得挺自然,可一旦写到书里就多少会给人“虚假”的感觉。正所谓,好的人物对白能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的教养,气质,思想,心理等,能使人物“活”起来,反之则必“死”无疑,必“假”无疑。
显然,鲁迅这段对白的处理没有马尔克斯的那种烦恼,“真实的”人物声音如在耳畔,人物形象如在眼前,体现了语言大师的非凡功力。
许多中学教师在处理这段对白时常常过于草率,或仅是就“我”的回答来分析“我”的心理及性格并作为树立“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佐证,几乎忽视对祥林嫂的问话的分析解读。本文尝试从祥林嫂的问话来分析作者鲁迅设置对话的用意。
这段对话虽然简短,只有四个来回,但句式、语气富于变化,跌宕起伏,出色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
“你回来了?”形式上是个问句,所表达的似乎仅是一句问候。但其内容值得思考,这是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去后的好几个年头了,比“我”离开鲁镇时间要长一些。从“我”初见到祥林嫂的对其描写来看,祥林嫂精神不济,似乎神智也不清了。但一句“你回来了”完全的否定了“我”的描写。“你”,表明了祥林嫂完全认识已经多年不见的“我”;“回来了”,说明她清楚地记得“我”当时的“在”,后来的“走”,如今的“回”。这个被鲁镇人厌见的、“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甚至“我”也只能通过“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祥林嫂,其实一直清醒的“活着”。而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无视无异于群体对个体的一场“活埋”。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这是祥林嫂的第二句问话。“这正好”,是个承启句。它既表现了祥林嫂受某种“心结”的折磨已久,同时也表露出她感觉到因为遇到“我”而极有可能为其解开那个“心结”的兴奋。“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严密的逻辑再次印证神智的清醒,也表现了她对“我”的信任与敬仰。祥林嫂认为解开其“心结”条件是“识字的”“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满足了条件,故而可信可敬也可求。那么,鲁镇有没有“识字的”,当然有;鲁镇有没有“出门人”,应该也有;祥林嫂却不信他们了。如果说,鲁镇是一个世界,那么,祥林嫂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了一个可信的可敬的人!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是个冗长的句子,虽然有停顿,但完全不是逻辑不清的原因,而是一种郑重与强调。“正要”暗示了祥林嫂一直在寻找询问的机会;“究竟”表明祥林嫂受这个问题折磨已久,或已询问过多人但没有得到令她满意的答案。“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是问题本身,正如孔庆东所说,这是一个二十世纪困扰人类的大问题。按理说,在鲁镇这个世界里应该没有人怀疑这个问题的,然而祥林嫂怀疑了。那么,祥林嫂问话的用意是什么,是希望有还是没有呢?许多同学根据祥林嫂曾经的生活经历分析的结论是祥林嫂希望没有魂灵,原因是祥林嫂已经将不久于人世了,活在世间时已饱受苦难,她祈求死后不再受煎熬,没有魂灵也就不会再受罪了。我想,祥林嫂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她不可能超越其他人的认知而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死后魂灵的有应该是她十分清晰认知。那么,她又为何如此问呢?因为她要作一个重大的决断,而这个决断的作出,需在魂灵的有无上作最后的确定。这个确定鲁镇人不能给她,因为鲁镇没有她可信任和敬仰的人。只有这个“识字的”“出门人”“见识得多”的“我”可以回答她。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这是“我”在回答了“也许有罢,——我想”之后祥林嫂的追问。论理,在祥林嫂第一个问题得到“我”的确切回答后,第二个问题实属多余。因为死后有魂灵就表明与人世间相对的就应该有一个阴间。既有阴间,那么天堂、地狱之类的也是一应俱全的,这本身符合祥林嫂的认知。以祥林嫂此时的神智原不该再问这个问题,那么,祥林嫂何故又问了呢?这是她四十余年人生中最后十几年里最困扰她的问题,虽已知道结果,但遇见了自己最信任敬仰的人她还是忍不住问了。“地狱”原本是她最惧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让她最惧怕的“地狱”让她苦苦支撑“活”了下来。虽然这世间无所依靠,但她不愿死后再被锯开。那又如何解释祥林嫂在遇见“我”听到“我”的回答后的不久就死去呢?那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最后一句问话。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这才是所有问话的核心。魂灵是有的,地狱也是有的,这是祥林嫂活在鲁镇这个世界里的固有认知,并且在她信任和敬仰的人那里得到确认——虽然这确认先清晰再混沌后模糊,但这些对祥林嫂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的重大决断已然作出,那就是在这祝福的夜里死去。难道祥林嫂不怕下地狱不怕被锯开了么?怕的!这毋庸置疑。但“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是她不去顾及其它的根本原因。当祥林嫂活在鲁镇这个世界上时,她失去劳动的权利,贫穷、欺压、嘲弄……即神权、政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的紧勒,但她都坚强的对抗着,艰难的活着。然而孤独、冷漠、没有亲情是不能让人活下来的,甚至其它的动物也活不下来。“死”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去处;但何时去死,死了除了摆脱,是不是还能获得?甚或会比较摆脱与获得的利益差,也就死的价值。祥林嫂选择死,获得是“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那是她在人间失去亲情和温暖;还会获得下地狱、被锯开命运。换种表达,祥林嫂宁愿用死和死后的下地狱、被锯开的命运来换得片刻的阴间的“一家人都能见面”时亲情和温暖。为什么“祝福”的时候死,因为祥林嫂比照人间的认知,只有“祝福”的时节一家人保证会团聚,或许在贺老六家生下阿毛的那个年底的“祝福”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到此为止,鲁迅安排祥林嫂这段问话的意图明晰起来:借祥林嫂的问话传递了鲁迅无可比拟的对现实的巨大批判力,即对于祥林嫂们,这现实的人间不如地狱!这又是怎样的深刻和绝望。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
【关键词】人物语言 艺术性 批判力
祥:“你回来了?”
我:“是的。”
祥:“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祥:“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啊!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祥:“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是鲁迅《祝福》里祥林嫂与叙事主人公“我”一段对白。
马尔克斯在谈创作时,曾感慨:他感到最不耐烦和困难的就是人的对话。因为他发现在他熟悉和所要写的那片土地上,人们讲话的方式在生活中显得挺自然,可一旦写到书里就多少会给人“虚假”的感觉。正所谓,好的人物对白能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的教养,气质,思想,心理等,能使人物“活”起来,反之则必“死”无疑,必“假”无疑。
显然,鲁迅这段对白的处理没有马尔克斯的那种烦恼,“真实的”人物声音如在耳畔,人物形象如在眼前,体现了语言大师的非凡功力。
许多中学教师在处理这段对白时常常过于草率,或仅是就“我”的回答来分析“我”的心理及性格并作为树立“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佐证,几乎忽视对祥林嫂的问话的分析解读。本文尝试从祥林嫂的问话来分析作者鲁迅设置对话的用意。
这段对话虽然简短,只有四个来回,但句式、语气富于变化,跌宕起伏,出色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
“你回来了?”形式上是个问句,所表达的似乎仅是一句问候。但其内容值得思考,这是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去后的好几个年头了,比“我”离开鲁镇时间要长一些。从“我”初见到祥林嫂的对其描写来看,祥林嫂精神不济,似乎神智也不清了。但一句“你回来了”完全的否定了“我”的描写。“你”,表明了祥林嫂完全认识已经多年不见的“我”;“回来了”,说明她清楚地记得“我”当时的“在”,后来的“走”,如今的“回”。这个被鲁镇人厌见的、“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甚至“我”也只能通过“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祥林嫂,其实一直清醒的“活着”。而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无视无异于群体对个体的一场“活埋”。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这是祥林嫂的第二句问话。“这正好”,是个承启句。它既表现了祥林嫂受某种“心结”的折磨已久,同时也表露出她感觉到因为遇到“我”而极有可能为其解开那个“心结”的兴奋。“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严密的逻辑再次印证神智的清醒,也表现了她对“我”的信任与敬仰。祥林嫂认为解开其“心结”条件是“识字的”“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满足了条件,故而可信可敬也可求。那么,鲁镇有没有“识字的”,当然有;鲁镇有没有“出门人”,应该也有;祥林嫂却不信他们了。如果说,鲁镇是一个世界,那么,祥林嫂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了一个可信的可敬的人!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是个冗长的句子,虽然有停顿,但完全不是逻辑不清的原因,而是一种郑重与强调。“正要”暗示了祥林嫂一直在寻找询问的机会;“究竟”表明祥林嫂受这个问题折磨已久,或已询问过多人但没有得到令她满意的答案。“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是问题本身,正如孔庆东所说,这是一个二十世纪困扰人类的大问题。按理说,在鲁镇这个世界里应该没有人怀疑这个问题的,然而祥林嫂怀疑了。那么,祥林嫂问话的用意是什么,是希望有还是没有呢?许多同学根据祥林嫂曾经的生活经历分析的结论是祥林嫂希望没有魂灵,原因是祥林嫂已经将不久于人世了,活在世间时已饱受苦难,她祈求死后不再受煎熬,没有魂灵也就不会再受罪了。我想,祥林嫂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她不可能超越其他人的认知而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死后魂灵的有应该是她十分清晰认知。那么,她又为何如此问呢?因为她要作一个重大的决断,而这个决断的作出,需在魂灵的有无上作最后的确定。这个确定鲁镇人不能给她,因为鲁镇没有她可信任和敬仰的人。只有这个“识字的”“出门人”“见识得多”的“我”可以回答她。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这是“我”在回答了“也许有罢,——我想”之后祥林嫂的追问。论理,在祥林嫂第一个问题得到“我”的确切回答后,第二个问题实属多余。因为死后有魂灵就表明与人世间相对的就应该有一个阴间。既有阴间,那么天堂、地狱之类的也是一应俱全的,这本身符合祥林嫂的认知。以祥林嫂此时的神智原不该再问这个问题,那么,祥林嫂何故又问了呢?这是她四十余年人生中最后十几年里最困扰她的问题,虽已知道结果,但遇见了自己最信任敬仰的人她还是忍不住问了。“地狱”原本是她最惧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让她最惧怕的“地狱”让她苦苦支撑“活”了下来。虽然这世间无所依靠,但她不愿死后再被锯开。那又如何解释祥林嫂在遇见“我”听到“我”的回答后的不久就死去呢?那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最后一句问话。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这才是所有问话的核心。魂灵是有的,地狱也是有的,这是祥林嫂活在鲁镇这个世界里的固有认知,并且在她信任和敬仰的人那里得到确认——虽然这确认先清晰再混沌后模糊,但这些对祥林嫂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的重大决断已然作出,那就是在这祝福的夜里死去。难道祥林嫂不怕下地狱不怕被锯开了么?怕的!这毋庸置疑。但“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是她不去顾及其它的根本原因。当祥林嫂活在鲁镇这个世界上时,她失去劳动的权利,贫穷、欺压、嘲弄……即神权、政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的紧勒,但她都坚强的对抗着,艰难的活着。然而孤独、冷漠、没有亲情是不能让人活下来的,甚至其它的动物也活不下来。“死”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去处;但何时去死,死了除了摆脱,是不是还能获得?甚或会比较摆脱与获得的利益差,也就死的价值。祥林嫂选择死,获得是“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那是她在人间失去亲情和温暖;还会获得下地狱、被锯开命运。换种表达,祥林嫂宁愿用死和死后的下地狱、被锯开的命运来换得片刻的阴间的“一家人都能见面”时亲情和温暖。为什么“祝福”的时候死,因为祥林嫂比照人间的认知,只有“祝福”的时节一家人保证会团聚,或许在贺老六家生下阿毛的那个年底的“祝福”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到此为止,鲁迅安排祥林嫂这段问话的意图明晰起来:借祥林嫂的问话传递了鲁迅无可比拟的对现实的巨大批判力,即对于祥林嫂们,这现实的人间不如地狱!这又是怎样的深刻和绝望。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