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莫衷一是的时候,不妨跳出庐山、放宽眼界,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前不久,笔者有幸聆听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李玉贵老师执教的《北极熊学游泳》一课,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颇受启发。
启发一:文本解读的“儿童化”
《北极熊学游泳》是一篇简短浅显的课文,全文不足两百字:
北极熊在冰上捉到一只小海豹,小海豹说:“请你不要吃我,我会教你游泳。”
北极熊说:“我早就会游泳了!”小海豹说:“你没发现吗?我们住的地方越来越小了,过不了多久,我们都得搬家。只会游泳还不够,要游得够久、够远,才能游得到新家。”
北极熊看了看,发现冰山真的越来越小,只好让小海豹教他游泳。
不久,小海豹教会北极熊,他们一起游向大海里更远、更大的冰山。
这样一篇小童话,相信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二年级的孩子要读懂内容也不算难。但是,课堂上的语文学习与孩子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有所不同,李老师是怎样定位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呢?让我们听一听她在课堂上的这几个问题:
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真的。
如果你是小海豹,怎么说才能让北极熊不会吃掉自己呢?
作者写这个故事,是希望谁读到这个故事?为什么写这个故事?
或许,当我们面对这样一则文本还要纠结于是偏向内容还是表达的时候,李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哪怕是二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触摸作者的表达方法,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学中,李老师正是通过这几个关键问题入手,通过推论文章可能的读者,猜测文章可能的内容,分辨文章真实的部分与虚构的情节,从而引导孩子初步感受到了童话的特点,即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有趣的想象;同时,也逐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呼吁人们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关键的是,孩子这样的领悟不仅仅是通过文本内容品读出来的,更是通过对文本体例的理解与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中得出,难能可贵而又匠心独运。李老师的教材解读不可谓不“深”,为什么课堂上孩子同样学得津津有味?其原因就在于,李老师的解读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孩子阅读后自然而然提出的问题——故事哪些是真的?小海豹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儿童化的文本解读,才是真正为孩子的解读,才能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服务。反观我们身边一些青年教师,他们也在教材解读上下足功夫,却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结果孩子却望尘莫及,被远远地抛在教师身后。
启发二: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那么小海豹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呢?读读小海豹的话,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语是他没有被吃掉的原因,圈一圈。
学生自由练读。
生:小海豹说“你没发现吗”,是让北极熊自己去注意身边环境的变化。
生:这样说还有点启发北极熊。
师:是呀!你们看,如果小海豹这样说会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生硬的语气朗读)你没看到吗?你不知道吗?你自己不会看啊?……
生:这样说意思虽然差不多,可是只会让北极熊更生气,早就被吃掉了。
师:其实意思也不太一样耶!
生:“看到”“看见”只要长了眼睛都可以,可是“发现”不仅是看到,还要去想一想。
生:“你没发现吗”其实是小海豹要北极熊根据自己看到的,引起他的思考,这样才能打动北极熊。
师:你们个个都很厉害!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小海豹的话里还藏着什么字词,让他没有被吃掉。
生:我发现了“都得”这个词。这说明如果冰山变小了,北极熊和小海豹都要离开这个地方,没有别的选择。
师:这个词语,也被你发现了!读读这几个字(出示:我们住的地方越来越小了)是哪个字词让小海豹没有被吃掉呢?为什么要用“我们”呢?
生:小海豹用“我们”这个词,让北极熊听了很舒服,不让他生气。
生:“我们”这个词好像是说他们俩就像好朋友一样了。
师:说话很有方法,我们都要跟小海豹学说话!
乍看这个片段,更有点“口语交际”教学的味道。仔细品读一下,其实李老师的教学采用的完全是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析语言,理解内容。这段教学中,李老师紧紧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小海豹怎么让北极熊没有吃掉自己?其目的是让孩子具体感受小海豹说话时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语言表达的技巧。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这是个并不轻松的教学任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李老师通过前段教学,对人物关系进行了清晰定位,也就是“天敌”。面前是天敌北极熊,小海豹似乎在劫难逃,有什么办法能让北极熊不吃掉自己呢?怎么说服对方呢?从课堂来看,这既是小海豹面临的问题,更是每个孩子面临的问题。而这样的情境孩子并不陌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常常要想方设法,说服别人。每个孩子学习的起点并不是“0”,除了他们之前的语文学习和自己的阅读实践,其实还有一部分来自孩子自己的生活经历。李老师的教学,建立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难度却并不可怕,不轻松却有所收获。
启发三:课堂行进的“慢节奏”
镜头之一:课堂上,面对一些词句的品悟与理解,李老师好几次让全体学生起立,要求每个人都要静静地思考问题,直到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坐下。
镜头之二:一个孩子在回答问题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表达得不够清楚,旁边的孩子马上举手。李老师没有让举手的孩子发言,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等他讲完了你再举手补充。”
镜头之三:李老师叫了一个孩子回答问题,孩子一时说不出来,显得非常着急。李老师说:“你很努力地在想,你走在思考的路上。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小朋友!”直到那个孩子说完。
镜头之四:小组学习交流时,李老师提出,说话之前小伙伴之间需要面对面,面带微笑,眼睛看着对方,然后才能彼此对话。
…………
这样的细节,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不胜枚举。与我们追求效果、讲求效率的课堂不同,李老师的课堂似乎一下“慢”了下来,慢下来等孩子思考,慢下来等孩子发言,慢下来等孩子把话说完,把话听完……有的时候,简直让下面的听课老师感到着急。可就是这一“慢”,留给孩子真正思考的时间;也是这一“慢”,给了全班同学交流、分享的机会,而不是公开课上永远活跃的三分之一孩子。李老师就是以这样一种“慢”节奏的教学,不急不忙地引领孩子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就像是三千年前,一位智者带着一群学生,或临水而思,或席地而坐,各抒己见,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是导演,孩子才是真正的主演,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自己的空间展示。也许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小手直举的壮观,听不到小脸通红的争论,却仿佛看到了思维的火花,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正如李老师在课后交流时反复强调的,课堂就应该“放孩子去干活”。其实不仅仅是在课堂,从教材解读开始,到教学环节设计,再到课堂实践,每个环节教师都要抱有“放孩子去干活”的理念,心里装着孩子,眼里看到孩子,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全心全意地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服务,让语文学习实实在在地进行,这与我们新课程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只是对比之下,我们在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启发一:文本解读的“儿童化”
《北极熊学游泳》是一篇简短浅显的课文,全文不足两百字:
北极熊在冰上捉到一只小海豹,小海豹说:“请你不要吃我,我会教你游泳。”
北极熊说:“我早就会游泳了!”小海豹说:“你没发现吗?我们住的地方越来越小了,过不了多久,我们都得搬家。只会游泳还不够,要游得够久、够远,才能游得到新家。”
北极熊看了看,发现冰山真的越来越小,只好让小海豹教他游泳。
不久,小海豹教会北极熊,他们一起游向大海里更远、更大的冰山。
这样一篇小童话,相信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二年级的孩子要读懂内容也不算难。但是,课堂上的语文学习与孩子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有所不同,李老师是怎样定位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呢?让我们听一听她在课堂上的这几个问题:
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真的。
如果你是小海豹,怎么说才能让北极熊不会吃掉自己呢?
作者写这个故事,是希望谁读到这个故事?为什么写这个故事?
或许,当我们面对这样一则文本还要纠结于是偏向内容还是表达的时候,李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哪怕是二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触摸作者的表达方法,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学中,李老师正是通过这几个关键问题入手,通过推论文章可能的读者,猜测文章可能的内容,分辨文章真实的部分与虚构的情节,从而引导孩子初步感受到了童话的特点,即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有趣的想象;同时,也逐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呼吁人们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关键的是,孩子这样的领悟不仅仅是通过文本内容品读出来的,更是通过对文本体例的理解与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中得出,难能可贵而又匠心独运。李老师的教材解读不可谓不“深”,为什么课堂上孩子同样学得津津有味?其原因就在于,李老师的解读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孩子阅读后自然而然提出的问题——故事哪些是真的?小海豹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儿童化的文本解读,才是真正为孩子的解读,才能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服务。反观我们身边一些青年教师,他们也在教材解读上下足功夫,却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结果孩子却望尘莫及,被远远地抛在教师身后。
启发二: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那么小海豹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呢?读读小海豹的话,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语是他没有被吃掉的原因,圈一圈。
学生自由练读。
生:小海豹说“你没发现吗”,是让北极熊自己去注意身边环境的变化。
生:这样说还有点启发北极熊。
师:是呀!你们看,如果小海豹这样说会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生硬的语气朗读)你没看到吗?你不知道吗?你自己不会看啊?……
生:这样说意思虽然差不多,可是只会让北极熊更生气,早就被吃掉了。
师:其实意思也不太一样耶!
生:“看到”“看见”只要长了眼睛都可以,可是“发现”不仅是看到,还要去想一想。
生:“你没发现吗”其实是小海豹要北极熊根据自己看到的,引起他的思考,这样才能打动北极熊。
师:你们个个都很厉害!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小海豹的话里还藏着什么字词,让他没有被吃掉。
生:我发现了“都得”这个词。这说明如果冰山变小了,北极熊和小海豹都要离开这个地方,没有别的选择。
师:这个词语,也被你发现了!读读这几个字(出示:我们住的地方越来越小了)是哪个字词让小海豹没有被吃掉呢?为什么要用“我们”呢?
生:小海豹用“我们”这个词,让北极熊听了很舒服,不让他生气。
生:“我们”这个词好像是说他们俩就像好朋友一样了。
师:说话很有方法,我们都要跟小海豹学说话!
乍看这个片段,更有点“口语交际”教学的味道。仔细品读一下,其实李老师的教学采用的完全是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析语言,理解内容。这段教学中,李老师紧紧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小海豹怎么让北极熊没有吃掉自己?其目的是让孩子具体感受小海豹说话时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语言表达的技巧。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这是个并不轻松的教学任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李老师通过前段教学,对人物关系进行了清晰定位,也就是“天敌”。面前是天敌北极熊,小海豹似乎在劫难逃,有什么办法能让北极熊不吃掉自己呢?怎么说服对方呢?从课堂来看,这既是小海豹面临的问题,更是每个孩子面临的问题。而这样的情境孩子并不陌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常常要想方设法,说服别人。每个孩子学习的起点并不是“0”,除了他们之前的语文学习和自己的阅读实践,其实还有一部分来自孩子自己的生活经历。李老师的教学,建立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难度却并不可怕,不轻松却有所收获。
启发三:课堂行进的“慢节奏”
镜头之一:课堂上,面对一些词句的品悟与理解,李老师好几次让全体学生起立,要求每个人都要静静地思考问题,直到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坐下。
镜头之二:一个孩子在回答问题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表达得不够清楚,旁边的孩子马上举手。李老师没有让举手的孩子发言,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等他讲完了你再举手补充。”
镜头之三:李老师叫了一个孩子回答问题,孩子一时说不出来,显得非常着急。李老师说:“你很努力地在想,你走在思考的路上。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小朋友!”直到那个孩子说完。
镜头之四:小组学习交流时,李老师提出,说话之前小伙伴之间需要面对面,面带微笑,眼睛看着对方,然后才能彼此对话。
…………
这样的细节,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不胜枚举。与我们追求效果、讲求效率的课堂不同,李老师的课堂似乎一下“慢”了下来,慢下来等孩子思考,慢下来等孩子发言,慢下来等孩子把话说完,把话听完……有的时候,简直让下面的听课老师感到着急。可就是这一“慢”,留给孩子真正思考的时间;也是这一“慢”,给了全班同学交流、分享的机会,而不是公开课上永远活跃的三分之一孩子。李老师就是以这样一种“慢”节奏的教学,不急不忙地引领孩子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就像是三千年前,一位智者带着一群学生,或临水而思,或席地而坐,各抒己见,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是导演,孩子才是真正的主演,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自己的空间展示。也许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小手直举的壮观,听不到小脸通红的争论,却仿佛看到了思维的火花,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正如李老师在课后交流时反复强调的,课堂就应该“放孩子去干活”。其实不仅仅是在课堂,从教材解读开始,到教学环节设计,再到课堂实践,每个环节教师都要抱有“放孩子去干活”的理念,心里装着孩子,眼里看到孩子,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全心全意地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服务,让语文学习实实在在地进行,这与我们新课程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只是对比之下,我们在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