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时存在着“不知所云,东拉西扯”、“啰里啰嗦,长篇大论”、“语言简单,莫名其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问题。为什么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有这么多的问题呢?教师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笔者认为,在目标精准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然而方法的运用不是机械操作,文本自身也有不同的体裁,在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形成过程中,教师只有有目的地在各个阶段教学中依托文本,进行不同方法的引导,并加以训练,才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最后形成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本体裁,依托文本,融合人教版和浙教版提供的方法,重视方法的引导,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一、文本题目用一用
大多数文章的题目或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揭示文章的精神实质,或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或是叙述的主旋律,我们可以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再结合课文的具体叙述来推想、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既准确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1.概莫题外
以中段为例,不少文本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如:《爬天都峰》、《盘古开天地》、《孔子拜师》、《找骆驼》等,这类文章,读题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猜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读全文,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更为准确详细地概括。这样反复地训练,学生就会发现题目与文本的密切关系,掌握其中潜在的规律,灵活地运用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准确迅速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技能。
2.质疑问难
上个学期,学校组织年轻教师评优课活动。我听了许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一课。许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课题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地就提出课文讲“谁”全神贯注?他做什么全神贯注呢?怎样全神贯注?老师相机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预测并指向明确。随后运用问题串联法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以三年级为例,纵观课题,这样的文章很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孔子拜师》、《女娲补天》等,这些课题我们都可以采用质疑问难的办法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习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文本词语连一连
1.从文本中择要词暗示
吴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一课,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吴老师出示两组词语认读:第一组:异口同声、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兴奋,第二组:霎时、安静、沉静、寂然无声、躲闪的目光,然后根据老师出示的两组词语,联系一下课文和插图,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再告诉学生谁能把刚才的话连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是以变化为线索的,吴老师把词语进行了集中重组与“打包”,形成了板块出示,并且充分利用与课文的叙述相应的插图,依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词语暗示,巧妙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实现了整体把握。三上《掌声》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从线索中选词入手
笔者以前听过《颐和园》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相机在黑板上写下“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等词,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先游览了哪个地方接着又游览了哪个地方?并画出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交流后引导学生分别读文本首尾段,让学生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说说开头结尾各写了什么?最后让学生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开头结尾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这条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就轻而易举了。
中段教材中,有的课文是以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布局谋篇的,如四下《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像这位老师一样,依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从而有效把握主要内容。
三、文本句子摘一摘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过渡句等,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文章有直接概括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教学时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把这些句子摘录下来,稍加改动,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1.总起句串一串
三四年级的很多文本在构段上很有特点。《富饶的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因此,我们依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构段规律,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秋天的雨》等课文都可以采用此法进行训练。
2.过渡句变一变
过渡句在课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课文结构更严谨,让读者更清晰明了。教学《赵州桥》一课,关注到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重要的“资源”,就可以进行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有效训练。如《白鹅》,抓住独立成段的过渡句——第二段,主要内容的把握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文本思路理一理
1.排 序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太阳》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技艺甚高,极具特色。
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整体感知后,将感受板书于黑板。在零零散散的书写中,拼攒出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印象。
其次,进行排序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整理出顺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用“队员”、“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的关系,引导学生理清黑板上各句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设置“如果……就……”等几组关联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序、完整、通达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支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凡是这类分方面写的常识性的说明文,在起步阶段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能力的形成,真是妙不可言。
2.提 示
(1)借助小标题。《夜莺的歌声》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这篇课文长达6页,共37个自然段,因此可以用小标题提示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同样采用此法。
(2)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些文章里有几个关键的人物,可抓住这几个关键人物,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一位教师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说说写了几个人物。并出示文中几个神的名字: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指导学生读好它们。接着问学生:普罗米修斯和众神发生了什么事?出示人物关系示意图,让学生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如少原因,就请学生补上原因继续说,老师随机在人物关系示意图的箭头边添上关键词。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连起来完整简要地说,学生就能把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删去,而很好地把握住主要内容。
以中年级为例,许多课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运用提示法进行训练。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卖木雕的少年》、《小木偶的故事》等。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我们真心想着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法,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体验到轻松和愉快,也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天宝著.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 默 耕主编.经典教学方法荟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笔者认为,在目标精准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然而方法的运用不是机械操作,文本自身也有不同的体裁,在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形成过程中,教师只有有目的地在各个阶段教学中依托文本,进行不同方法的引导,并加以训练,才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最后形成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本体裁,依托文本,融合人教版和浙教版提供的方法,重视方法的引导,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一、文本题目用一用
大多数文章的题目或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揭示文章的精神实质,或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或是叙述的主旋律,我们可以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再结合课文的具体叙述来推想、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既准确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1.概莫题外
以中段为例,不少文本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如:《爬天都峰》、《盘古开天地》、《孔子拜师》、《找骆驼》等,这类文章,读题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猜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通读全文,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更为准确详细地概括。这样反复地训练,学生就会发现题目与文本的密切关系,掌握其中潜在的规律,灵活地运用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准确迅速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技能。
2.质疑问难
上个学期,学校组织年轻教师评优课活动。我听了许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一课。许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课题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地就提出课文讲“谁”全神贯注?他做什么全神贯注呢?怎样全神贯注?老师相机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预测并指向明确。随后运用问题串联法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以三年级为例,纵观课题,这样的文章很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孔子拜师》、《女娲补天》等,这些课题我们都可以采用质疑问难的办法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习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文本词语连一连
1.从文本中择要词暗示
吴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一课,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吴老师出示两组词语认读:第一组:异口同声、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兴奋,第二组:霎时、安静、沉静、寂然无声、躲闪的目光,然后根据老师出示的两组词语,联系一下课文和插图,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再告诉学生谁能把刚才的话连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是以变化为线索的,吴老师把词语进行了集中重组与“打包”,形成了板块出示,并且充分利用与课文的叙述相应的插图,依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词语暗示,巧妙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实现了整体把握。三上《掌声》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从线索中选词入手
笔者以前听过《颐和园》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相机在黑板上写下“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等词,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先游览了哪个地方接着又游览了哪个地方?并画出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交流后引导学生分别读文本首尾段,让学生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说说开头结尾各写了什么?最后让学生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开头结尾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这条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就轻而易举了。
中段教材中,有的课文是以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布局谋篇的,如四下《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像这位老师一样,依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从而有效把握主要内容。
三、文本句子摘一摘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过渡句等,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文章有直接概括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教学时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把这些句子摘录下来,稍加改动,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1.总起句串一串
三四年级的很多文本在构段上很有特点。《富饶的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因此,我们依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构段规律,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秋天的雨》等课文都可以采用此法进行训练。
2.过渡句变一变
过渡句在课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课文结构更严谨,让读者更清晰明了。教学《赵州桥》一课,关注到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重要的“资源”,就可以进行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有效训练。如《白鹅》,抓住独立成段的过渡句——第二段,主要内容的把握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文本思路理一理
1.排 序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太阳》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技艺甚高,极具特色。
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整体感知后,将感受板书于黑板。在零零散散的书写中,拼攒出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印象。
其次,进行排序与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整理出顺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用“队员”、“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的关系,引导学生理清黑板上各句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设置“如果……就……”等几组关联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有序、完整、通达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支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凡是这类分方面写的常识性的说明文,在起步阶段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能力的形成,真是妙不可言。
2.提 示
(1)借助小标题。《夜莺的歌声》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这篇课文长达6页,共37个自然段,因此可以用小标题提示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同样采用此法。
(2)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些文章里有几个关键的人物,可抓住这几个关键人物,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一位教师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说说写了几个人物。并出示文中几个神的名字: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指导学生读好它们。接着问学生:普罗米修斯和众神发生了什么事?出示人物关系示意图,让学生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如少原因,就请学生补上原因继续说,老师随机在人物关系示意图的箭头边添上关键词。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连起来完整简要地说,学生就能把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删去,而很好地把握住主要内容。
以中年级为例,许多课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运用提示法进行训练。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卖木雕的少年》、《小木偶的故事》等。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我们真心想着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法,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体验到轻松和愉快,也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天宝著.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 默 耕主编.经典教学方法荟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