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改革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何如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置对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部分,是中等和高等职院校需要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地方。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1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课程衔接是指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使它们之间相互发挥积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课程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组织和衔接,将是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毫无教育意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两者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如宏观的学制,微观的课程;有形的教学模式,无形的培养目标等等。
当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探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既体现出各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特色,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之处。英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教学和课程衔接,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核心技能课程为内容进行衔接。我国的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省市依靠区位优势和经济、人文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多年来发展职业教育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加上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协调水平、发展规模水平和拥有资源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高职的课程衔接是基础。如何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关系到中职与高职教育专业内部衔接的顺利实现,也切实关系到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教学规范、师资力量、生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探求一条适合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道路,显得尤为必要。
3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具体措施
3.1不断深化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衔接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是一项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一个过程,两个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有所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改革,高职院校应与中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上要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实行阶梯式培养,使学生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等三个层次呈现向上的趋势,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后达到满足中等学校学生的升学、高职学校的招生、企业任用的要求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3.2规范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教学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日常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专业划分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目录不统一;在课程的设置上,两者内容没有对应关系。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等和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和建立一体化的衔接关系。因为职能部门首先要在专业领域加以划分,从而让两个不同层次的院校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减少和避免重复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形成规范的教学秩序。
3.3加强师资建设,重视教学质量
中职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等问题,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中高职院校的教室往往是刚走出校门,只有理论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要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支持和鼓励教室下企业锻炼和参加培训,不断提升教室的工作能力,将市场和企业当前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其次,设置奖励,调动教师多搞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再次,建立职称和职务晋级机制,为教师争取待遇创造平台。同时在教学环节相关部门中也要举行讲课、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在课堂施展自身魅力、传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授娴熟的技能,通过这些渠道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总之,有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肯定能为教学工作带来明显的效果,但是教学质量不能单单只看教师队伍,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软硬件设施、学习氛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理念,共同教育学生。
3.4与时俱进,创新衔接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试点,寻求适合中高职对接的新模式。一是学制的衔接。在继续推行“3+2”的模式基础之上寻求学制的突破。二是招生考试的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应扩大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推行高职衔接中职的自主招生制度和保送制度,对优秀学生实行免试升学制度,努力拓展中高职相衔接的升学渠道。三是单招模式的衔接。近年来,单独招生考试已经在各高校实行,一般分为单独招生和对口单招两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平台。四是加强中高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和沟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内容,为今后学生的升学和继续教育打牢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与高职的教育也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位置。如何加强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课程衔接、招生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是形成我国职业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等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除了在课程衔接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在招考制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建富.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
注:本文系湖北省职教学会2013年度科学研究课题“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高研究”(项目编号ZJGA20131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1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课程衔接是指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使它们之间相互发挥积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课程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组织和衔接,将是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毫无教育意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两者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如宏观的学制,微观的课程;有形的教学模式,无形的培养目标等等。
当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探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既体现出各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特色,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之处。英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教学和课程衔接,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核心技能课程为内容进行衔接。我国的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省市依靠区位优势和经济、人文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多年来发展职业教育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加上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协调水平、发展规模水平和拥有资源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高职的课程衔接是基础。如何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关系到中职与高职教育专业内部衔接的顺利实现,也切实关系到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教学规范、师资力量、生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探求一条适合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道路,显得尤为必要。
3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具体措施
3.1不断深化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衔接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是一项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一个过程,两个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有所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改革,高职院校应与中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上要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实行阶梯式培养,使学生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等三个层次呈现向上的趋势,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后达到满足中等学校学生的升学、高职学校的招生、企业任用的要求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3.2规范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教学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日常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专业划分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目录不统一;在课程的设置上,两者内容没有对应关系。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等和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和建立一体化的衔接关系。因为职能部门首先要在专业领域加以划分,从而让两个不同层次的院校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减少和避免重复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形成规范的教学秩序。
3.3加强师资建设,重视教学质量
中职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等问题,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中高职院校的教室往往是刚走出校门,只有理论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要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支持和鼓励教室下企业锻炼和参加培训,不断提升教室的工作能力,将市场和企业当前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其次,设置奖励,调动教师多搞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再次,建立职称和职务晋级机制,为教师争取待遇创造平台。同时在教学环节相关部门中也要举行讲课、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在课堂施展自身魅力、传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授娴熟的技能,通过这些渠道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总之,有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肯定能为教学工作带来明显的效果,但是教学质量不能单单只看教师队伍,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软硬件设施、学习氛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理念,共同教育学生。
3.4与时俱进,创新衔接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试点,寻求适合中高职对接的新模式。一是学制的衔接。在继续推行“3+2”的模式基础之上寻求学制的突破。二是招生考试的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应扩大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推行高职衔接中职的自主招生制度和保送制度,对优秀学生实行免试升学制度,努力拓展中高职相衔接的升学渠道。三是单招模式的衔接。近年来,单独招生考试已经在各高校实行,一般分为单独招生和对口单招两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平台。四是加强中高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和沟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内容,为今后学生的升学和继续教育打牢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与高职的教育也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位置。如何加强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课程衔接、招生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是形成我国职业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等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除了在课程衔接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在招考制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建富.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
注:本文系湖北省职教学会2013年度科学研究课题“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高研究”(项目编号ZJGA2013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