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为历史还债

来源 :车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2年,塑料袋诞生;上世纪80年代,塑料袋正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年过百岁的塑料袋在进入鼎盛期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灾难”。然而,面对几百年才能分解的塑料袋,面对我们业已养成的倚赖塑料袋的习惯,我们并没有在白色污染日益肆虐的时候集体觉醒。
  


  于是,“限塑令”以政策的形式,全面规范我们的行为。
  2008年6月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生效,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很多人以为这是继猪肉、大米、汽油之后的又一次大涨价,再一次把怨气归咎于CPI或是转化为赚钱的动力。有人很洒脱:“一个塑料袋才3角钱,我还没穷到那个份儿上。”也有人算了一笔账:“塑料袋3角,购物袋10块钱,要我前期投入10块钱,33次以后保本,之后每次才赚3角,还要清洗购物袋,不划算!”
  事实上,塑料袋收费,其根本意义在于控制使用量,促进多次使用塑料袋和提倡可反复使用的替代产品。单从眼前的经济角度权衡利弊,是狭隘的。
  这不是钱的问题。
  
  关于塑料袋的记忆
  
  回想20余年前,父母买菜用竹篮去提,买水豆腐用瓷碗去装,买糕点用牛皮纸打包,买鱼就用一根稻草穿腮提着,家里的垃圾全倒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桶里。没有塑料的生活,于现今看来,多少有些原始。
  初见塑料的我们,甚至一度狂热。
  塑料,即可塑性材料,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按人们的需求搓圆捏扁,展平拉长,且成本低廉。由于塑料是可再生资源,我们只要一面不断制造其原料,一面回收旧的塑料制品,它的成本就能进一步下降。
  于是我们很快进入一个即用即抛的时代,塑料制品几乎完全归入一次性用品的范畴。我们每次消费一支冰棍,一根油条,乃至一颗奶糖,都要产生塑料垃圾。人们甚至因为懒得洗碗,发明了碗上套袋的用法。
  外出旅游的人们也许见过这一场面:只要是在枯水期经过任意一条河的沿岸,都能看到露出水面的树枝上挂满丝丝缕缕的塑料残片,那是丰水期时,上游居民托河水捎来的垃圾正挂在枝头展示。它们比其他废弃物顽强得多,需要300-500年才能分解。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小心翼翼保护的艺术品最终风化,我们随手扔下的垃圾也能在几个世纪后忠实地记录我们的行为。或者说,祖先之所以给我们留下千年文明而没有留下垃圾,是因他们没使用塑料。
  塑料垃圾,是大自然最难化解的一根骨刺。
  
  限塑,不得不做的选择
  
  看到这些数据时,每个人都会惊讶不已:全球每年使用5000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消耗6000万桶原油。我国每年使用500亿个塑料袋,展开可以将70个昆明市铺成塑料城。
  问题说得如此严重,并不是要把现代文明打回20年前。塑料不是洪水猛兽,人类也已经离不开塑料生活,我们要做的,只是约束一下自己。可以想象,上述数据即便只削减20%,也是一笔可观的节约账。
  爱尔兰自从2002年起向每个塑料袋收取15欧分以来,人均每年消费328个塑料袋降到21个。孟加拉国2002年关闭315家生产塑料袋的工厂,首都达卡的950万人每天1000万只的塑料袋消耗量减少了90%。从经济和法规的角度控制,限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限塑即景
  
  6月1日前后,《车与人》走访了昆明各超市、菜场和购物点。
  限塑前,昆明各大超市就开始有计划地引导消费者,无论是环保购物袋的推出,还是绿色通道(即不使用塑料袋的付费通道)的建立,都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推广了限塑的观念。6月1日,我们再次去超市时,面对付费塑料袋,多数顾客表示能接受,自备环保购物袋的也不在少数。
  几乎嵌入每个昆明人生活的嘉华饼屋也在限塑前早早推出了收费的可降解塑料袋。但也有市民反映,肯德基还在免费赠送塑料袋。商务部近日表示,餐饮场所暂不在此次“限塑”之列,商家可以免费提供合格的塑料袋供消费者打包。毕竟将剩菜打包也是一种节约行为,为此给予一些便利也无可厚非。
  我们每天不得不去的菜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几乎每个摊位前都高高悬挂收费两角的塑料购物袋,但私底下却悄悄预备着数量不少的超薄塑料袋。如果顾客需要,卖菜的小贩就会迅速从隐蔽的角落甚至围裙下翻找出来。因而,超薄塑料袋依然在商家与顾客间畅快地流通。
  因为难以管理,大街上流动的摊位上更是醒目且毫不避讳地挂着红红白白的超薄塑料袋。当被问及是否知晓超薄塑料袋禁止使用的问题时,一个小摊贩的回答颇具代表性:“知道啊。但不用这种塑料袋我们用什么呢?”再深入下去,他就拒绝回答了。
  


  诚然,塑料袋本身具有便利性和低成本的特性,它契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人们的卫生期待,因而即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造成了环境污染,也不愿轻易放弃。
  限塑,我们需要打一场攻坚战。
  
  坚守环保的先行者
  
  在印象中,麦德龙超市从两年前开业起,就一直坚持有偿使用塑料袋,而且定价较高,小袋0.3元大袋0.5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这一举动解读为大商场的傲慢和刻薄。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他们应该能察觉到消费者的反感,计算由此带来的营业损失。是什么让麦德龙如此坚持?
  
  
  麦德龙店长柯映辉,一个30来岁的德国人。停车时已经看到他按约定时间站在屋檐下等我,甫一落座,他就递来一份书面声明,上面明确了麦德龙以往使用的塑料袋已经能达到目前国家法规的质量要求;6·1限塑后麦德龙塑料袋价格不变。
  柯映辉具有典型的德国性格,不苟言笑,就事论事。整个采访过程中,我见到他的唯一一次兴奋是在他例举生活中环保习惯时。当时他突然变得滔滔不绝,掰着手指,语速提高,令他的翻译应接不暇,最后他连“电子邮件在电脑上看看就行了,尽量不要打印出来”都数到了。
  在别的国家推行自己的环保理念,倡导保护对方的环境,甚至愿意为此付出商业代价。就这一点而言,麦德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在漠视麦德龙的环保行为12年之后,终于决定迈出这一步。
  
  车与人:我们先聊聊麦德龙率先对塑料袋收费的事。
  柯映辉:麦德龙到昆明仅有3年,但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已经12年。从第一天起,我们一直坚持塑料袋有偿使用。这样能降低塑料袋的使用量,达到环保的目的。
  车与人:小袋0.3元大袋0.5元,价格是否偏高?你们是有意提价来控制用量吗?
  柯映辉:没有。我们的塑料袋对质量要求颇高,所以成本也高。小的承重15公斤,大的25公斤。质量好的袋子可以重复使用,我们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车与人:顾客能接受吗?
  柯映辉:一开始很难,我们接过多起投诉都是因为这个。而且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把这一点看作我们的弱点,常在这一问题上突出竞争优势。
  车与人:请谈谈塑料袋与购物袋的选择问题。
  柯映辉:事实上,即便塑料袋收费,利用率提高,我们仍然更提倡使用购物袋。它可反复使用,可清洗,是更环保更节约的做法。可能你认为背上一个购物袋出门不够时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保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车与人:商业不是讲究追逐利益,用更现实的思路看待问题吗?
  柯映辉:没有环境,哪来的商业?
  车与人: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柯映辉:我们的所有行为,生活乃至商业,不都是基于我们有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吗?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才能延续,也才有商业。
  车与人:能介绍一下麦德龙的企业文化中的环保理念吗?
  柯映辉:或许我举实际例子更好一些,你有没注意到,麦德龙里没有空调。我们用更宽阔的空间保证通风,节省了长年使用空调所需的能耗。你可以看到麦德龙出口一直放着一车纸箱与一盒绳子,纸箱都是货物的包装箱。我们愿意为顾客免费提供回收纸箱,以便更好地节省塑料袋。若单从价值计算,我们卖掉纸箱的钱足以支付向顾客提供塑料袋的花费。另外,我们用专业的流水线清洗与包装食品,麦德龙不销售裸露的食品,这样可以为顾客节省2次清洗的耗费。
  车与人: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居住在昆明的德国人,你对昆明的生活习惯,有什么环保方面的建议?
  柯映辉:这就太多了。垃圾分类收集;用垃圾桶代替垃圾篮,这样可以省去垃圾袋,简单清洗一下就行;购买小排量的汽车;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能走路、骑自行车就不坐车;电器关闭后记得切断电源,待机仍然会消耗一些电能……
  还有一件事,是我向欧洲介绍昆明的环保经验:昆明的太阳能利用得非常好,我多次向德国提及,希望他们向昆明学习。麦德龙占有一块很大的商业用地,我们也一直在考虑,一定要把屋顶的太阳能设施建起来。
  
  解构消费主义壁垒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一种并不仅仅满足于消费商品的一般使用价值,而更在乎消费其背后所代表寓意的文化象征符号的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人们在消费奢侈品的时候,除了注重奢侈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其实更在乎其所标注的身份、地位、品位等等附加的元素。同理,我们在消费塑料袋时,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比起菜篮子、布袋子更便利,而便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时尚”和“紧跟潮流”的意味。
  这就不难理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甚至塑造了我们的心理性格,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格,称为市场型人格。在这种人格的影响下,人对于自身最大价值的理解就不在于他内在地拥有了什么,而在于外在地交易了什么。
  然而,如果回归到塑料袋没有普及的过去,我们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为塑料袋缺失,而造成了不便利。因而,摒弃使用塑料袋的生活方式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消费习惯的改变或者回归。
  只是,塑料购物袋已衍生成庞大的家族,在人类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要改变依赖塑料袋的习惯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借助文化的内在影响力和塑造力,从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源头扭转被消费主义所左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限塑令”考验着我们的生态文明、心态文明,更考验着我们的消费习惯。在后塑料时代里,我们面临不可抗拒的改变,拒绝塑料袋和一次性消费,其实是更“紧跟潮流”的方式。而回归到菜篮子、布袋子的生活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至少,其循环使用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崇尚、并且遵循的。
  改变既往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会有阵痛。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限塑不是3角钱的博弈游戏,塑料袋也不是供富人挥霍的奢侈品。我们只想为子孙留下一方纯净的水土。人类不会停止繁育,父母们也不愿自己的孩子活得不如自己。那么,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吧。
  
  编辑/张晰 美编/周姝
其他文献
西山片区坐拥西山、滇池,占据了天然的优势区位。该片区包括了西山、滇池、广福等板块,汇集了华都、世纪半岛·苹果谷、滇池印象·国际花园、滇池卫城等众多精品楼盘。  目前开发商在西山、滇池板块频频出手,正是基于对此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考虑。早期的黄金海岸别墅、滇池高尔夫别墅,紧接着同德·极少墅等“新秀”也纷纷落户。除了开发别墅,小高层外,商铺也进入了开发商的视线,如大商汇的SOHO小高层是商住一体。 
期刊
进口升级马3两厢惊艳亮相    3月15日,Mazda3高端车型——升级版Mazda3两厢在云南宝泰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市。该车型由一汽马自达以原装进口的形式引进中国,为国内首款中级高端两厢轿车,引进的共有3款车型。  Mazda3两厢的上市,标志着Mazda3在国内产品线的向上延伸。它将与国产Mazda3三厢并肩作战,在A级车市场展开全面竞争。据悉,Mazda3两厢主要瞄准15万元以上的A级车高
期刊
《车与人》试车手试驾CAMRY  车型:08款丰田CAMRY  时间:2008年3月8日  地点:东绕城高速、金殿后山  车辆提供:广汽丰田中升滇池店    一个风靡全球的汽车传奇,辉煌延续;  一个令汽车业界翘首瞩目的王者,  再度加冕。    《车与人》试车手黄斌(29岁,实际驾龄5年,曾驾车型:丰田皮卡、别克、帕杰罗、风度)  这款CAMRY外形较为时尚,线条流畅,很有档次。我特别喜欢尾部,
期刊
“体检”通知书    “围绕现代新昆明城市定位,以建设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为目标”——昆明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发出宜居宣言。  此时,距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马丘比丘宪章》时隔31年。  此时,昆明市在“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已跃升第七位。  昆明的宜居宣言,一方面显示政府对城市定位的重新审视,但也至少说明昆明离“最宜居”尚有差距。  毫无疑问,找准优势,发现差距,才是建设中国最宜居
期刊
云南省载客汽车上牌排行榜
期刊
40新标牌给司机指路  昆明朱家村立交桥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司机反映最多的就是道路标志不清。现在,朱家村立交桥已安装40余个新的标志牌,目前已投入使用。  行驶到距朱家村立交桥入口200余米的地方,一块崭新醒目的路标立在路边。路标上有“东三环”、“石林方向”、“玉溪方向”和“呈贡新区”等标识,并有箭头指向,司机在这里可以提前变更车道,要去哪里一看就知道。    1年集中整治外挂车辆  昆明决定今年
期刊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同胞和灾区人民共同担当。云南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刻动员起来,伸出爱的双手援助灾区同胞。一时间,很多车辆车身上贴上了“汶川挺住”的车贴,它象征着更多的爱汇聚成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    六月,是一个被爱簇拥的月份。   奥运火炬在云南传递,人们浸染在对奥运的期待当中;高考举行,爱心送考的“爱心接力”行动正在展开;汶川地震灾区伤员转移到昆明接受治疗……  不
期刊
阮鸿献具有多重身份,奥运火炬手、云南省人大常委委员、慈善家……成就阮鸿献的却是老板这个身份。      5月27日,奥运火炬在云南传递之前,阮鸿献向正在召开的云南省人大常务会议请了个假,前往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为学生们讲了一堂主题为《人生的成功之路》的课。  在课堂上阮鸿献说:“人生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知道我自己是谁?要做的是什么?在做错了,做过了的时候,它就会提醒自己是谁。”  奥运火炬在昆明
期刊
人类在地球生活了两三百万年,于五千年前有了人类文明。“龙”的故事贯穿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但直到上世纪初,科学家证实,“龙”的确存在过。我国所在的这块大陆,在亿万年前,曾经孕育过一群巨龙。      奔走如飞的剑齿龙此刻安详地躺在蕨树阴里,静静地看着远处升起的大块大块的乌云,翼龙缓慢地滑在空中,久久不愿落下,泥塘里玩耍的小鳗龙们似乎有些惊恐不安,上岸时小爪子被干涸的土地裂缝卡住了,烈日蒸腾过的水面没
期刊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倾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清)孙髯“古今第一长联”上联    在苍崖万丈、云横绝顶的群山之间,六月初的滇池一湖碧绿如玉、烟波浩渺的池水荡漾着,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这位秀美的女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