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er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居于首位的,人物形象以何种形式出场,怎么出场,在写作上是大有讲究的。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从人物出场的安排上来看,作者曹雪芹可谓匠心独运。
  林黛玉进了贾府不是一下子就见到了很多人,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让人物有次序地出场的。首先见到的是“鬓发如银的”外祖母,在贾母的一一指点下,认识了王夫人、邢夫人和李纨。这三个人物是集体介绍的,被作者一笔带过。
  接着贾母的一句“请姑娘们来。”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就这样出场了。作者曹雪芹用极为简省的笔墨绘制了姐妹三人的肖像和神态。“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个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王熙凤的出场方式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三春”的出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忽听得后院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正当黛玉心里想着“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时,王熙凤在“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的氛围中,在“一群媳妇丫鬟围拥”下,从后房门进来了。敢在“老祖宗”面前这样放声大笑,足见她在贾母那里是多么的受宠,一出场,就显示出了她在贾家的特殊地位和泼辣的性格。下人们“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可见,王熙凤是个心狠手辣之人。
  王熙凤的出场,让我们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作为贾府的实际掌权人,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那?作者并没有吝惜自己的笔墨,出场后就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大肆地铺陈渲染,让她充分地亮了相。
  作者为王熙凤设计这样一个惊人的出场,凸显了她在贾家的特殊地位,符合她的身份。
  之后,贾母命人带黛玉去见她的两位舅舅。出于礼节,两位舅舅,必须要拜见的。但是,如果每个人物都是一一叙述,就无法突出主要人物,所以作者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方法:让贾赦带话安慰了一下黛玉,让贾政直接“斋戒”去了,谁都没见着。既做到了合礼数,又避免了实见时的尴尬,可谓一箭双雕。
  而宝玉则是在别人的“千呼万唤”中才出场的。在宝玉出场之前,作者做了充分的铺垫,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在贾母处用完晚饭后,黛玉等人正陪贾母闲聊。这时,“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因为之前听王夫人说过,宝玉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又听母亲说过,二舅母家的表兄“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宝玉就在黛玉非常好奇地盼望中出场了。
  “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作者用非常详尽的笔触对宝玉进行了肖像描写。在黛玉眼中,宝玉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哥。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还感到很眼熟、有亲切感。作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为了凸显他的重要性,作者让宝玉反复地亮相。宝玉向贾母请了安,又被贾母命去见王夫人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之后又通过肖像、动作、语言、《西江月》二词以及“摔玉”事件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此外,作者为了突出宝玉的特殊性,采用了有别于他人的侧面烘托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其他文献
借中国知网查阅1980年以来关于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所有的研究与实践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基础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四种方法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操作性强,对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地基式知识积累  最近美容界流行一种说法,叫“地基式美容”。意思是,只有打理好肌肤的真皮层,护肤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他们认为,真皮层
期刊
传统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词深析——背诵记忆”的模式,高耗低效。那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  首先,要“明读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童趣》的“项为之强”
期刊
高中语文推选新课改已尘埃落定,要想成为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就必须认真解读其中的理念观念,弄清它的目标要求。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目标,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阅读与鉴赏”的目标共有12条,其中第3条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关于此目标,大纲是这样要求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
期刊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的某种教学行为、对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开展,我校极为重视和强调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这句话表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首先,教学反思活动是以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通过开展反思活动,教师需要对已经结束的教学实践
期刊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当我们走下讲台时常常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如果我们课下不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由于思维的惯性,当我们再次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仍然没有本质的改变,因此我要说只有反思才能让你的课堂变的更美丽。  高三的一节文言实词推断课上老师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中的向解释为以前,课后交流的时候就有了争议,笔者认为应把向吾不为斯役里的向解释为假使,因为捕蛇者以前就是为
期刊
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百家中主要选取了儒道墨法等家,其中儒道两家的篇幅比较多,但是法家却仅仅只有一篇,而且是寓言故事,法家精髓并没有纳入其中。我觉得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一提到法家,很多人就会认为秦始皇用酷法苛政以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矣。所以对法家避之唯恐不及。实际上,秦的灭亡与法家的关系正如人与兵器一样。孟子曾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秦之灭亡,与法家无关。若有意忽略法家岂不是自断富强之路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也随之增强。与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产生矛盾,尤其是城乡划定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人民群众便捷充分享受医疗待遇。  一、统一医疗保险管理机构  1、整合经办机构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医保经办机构,按规格配备人员、办公经费。分别是新农合中心、城镇居民医保中心、城镇职工医保中心。目前,三个中心分属卫生和人社两个部门管理。两个部门承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加强书写训练,才能巩固识字;写字又是阅读和作文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一、扎实上好每堂写字课  为保证写字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开展写字课,并对写字教案的撰写由以往的个案转为集体备案,做到每堂写字课先有主备人精备个案,然后组内教师再对个案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的教案既有个性到共性,既有创造性又
期刊
一、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如微课),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硬件环境。首先,学校需要提供网络传递载体,即教学平台;其次,学生需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学习,包括学习终端(如PC、平板电脑)。  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环,教师在上课前将新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从而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由于文字只是静态的,视频是动态的,小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精力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目前,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因为收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让我们堪为担忧。首先,课外阅读的氛围较为单薄,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其次,阅读内容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