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教学改革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何种素质,应该如何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如何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电一体化毕业生需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要求等。
【关键词】 素养;任务;工作过程;能力;教改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引言: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然而,很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在企业当中的表现很多都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企业当中都用不上。经过调查,在机电专业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有5%~10%能在企业当中得以应用,如果用到10%以上基本都是从事科研工作了。而且,在这5%~10%所用到的知识当中,很多知识已经比较落后,甚至早已经被企业所淘汰。[1]同时,很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也难以符合企业的要求,比如:不知道如何与公司员工合作,不擅长与人交流,做事情不到位等等。如何改善当前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呢,我认为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1 教改过程当中应坚持倡导学以致用
比较一下我国大学的教育方法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会发现,发达国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我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发达国家的大学经常会让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通过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学到了与这个任务相关的知识,并能够把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叫学以致用。而我国的大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独立的,毫无关联的,没有把知识通过一些典型任务融合起来,结果导致知识学完不知道怎么用,过段时间就忘记了,碰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就是我国在大学教育当中比较失败的地方。[2]
所以,在我国这两年的教学改革当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就是发达国家一直在执行的一种教育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还是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很被动,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人数过多,而实训设备不足,很难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设备,二是很多教师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以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依托,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对该产品进行设计加工,从而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现在一些国家示范性院校已经开始实施这种教育方法,在这种教育方法实施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践能力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观念也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教学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更换的过程,所以,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常抓不懈,要坚持投入,才能够最终获得教改的成功。
2 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我国的家庭大多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就让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等等,却不重视孩子基本素质的培养。我国的应试教育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如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却不怎么重视,原因是基本素养不是考核老师的指标,而升学率是考核老师的唯一指标。
我国的学生学习是很努力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通常都是很出色,但是很少有外国人说中国学生的素养很好。原因就在于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都没有重视孩子基本素养的培养。如果在大学再不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到企业中工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3]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在大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首先,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及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基本素养教育除了通过开设一些相关选修课和宣传栏进行宣传教育之外,在课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对学生做的事情进行时刻教育。比如:很多学生刚下课或刚考试完就在走廊里大声喧哗,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还有其他班级没有下课或正在考试。如果教师看到这种现象就应当对大声喧哗的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制造业中,在大多数工作岗位上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基本素养的好坏往往会左右你的发展。所以,基本素养的教育应该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
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长发展相结合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企业需要有专长的学生,有的企业需要素质全面的学生。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这两种人才的培养,这通常取决于学生个人的特点。
由于学生在企业当中能够用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少,所以,學生应该在大学时代多尝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将来工作当中碰见问题时能够以更全面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从一入校就分专业,从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状态很难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负责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开设的课程不要过于集中在某一个狭小领域,而要更注重知识的延伸与广度。现在流行通试教育,就是什么都要尝试,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压力不要过大,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和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一些专才学生,比如,让学生组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协会,如3D协会、英语协会和控制协会等,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学习资料和专业技能在学生之间得以传承,又能够在学校组织参加国家或省级技能大赛时提供参赛学生。
4 加强校企合作
虽然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标榜自己是与多少企业进行合作,但真正合作成功并且对学生学习和就业有帮助的确并不多。
所谓校企合作,并不是学校和企业签订一个校企合作的协议就称为校企合作,而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是否经常交流,比如,企业的技术人员有没有和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是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企业技术人员是否给在校学生进行指导,企业技术人员是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是否按企业的要求培养相关的学生,并安排培养好的相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等。
希望国家能够对校企合作给予帮助与指导,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资金的支持或政策的优惠等。因为,在当前的社会能够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并且就业后就能立刻上岗工作,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5 总结
总之,高校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就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要常抓不懈。而教改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教改的成功不能只靠学校领导和教师,还要得到企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教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钟秉林,中国高等教育,2008.8.
[2]颜红根,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3]许茂祖,北京教育.高教,2008.2.
【关键词】 素养;任务;工作过程;能力;教改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引言: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然而,很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在企业当中的表现很多都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企业当中都用不上。经过调查,在机电专业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有5%~10%能在企业当中得以应用,如果用到10%以上基本都是从事科研工作了。而且,在这5%~10%所用到的知识当中,很多知识已经比较落后,甚至早已经被企业所淘汰。[1]同时,很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也难以符合企业的要求,比如:不知道如何与公司员工合作,不擅长与人交流,做事情不到位等等。如何改善当前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呢,我认为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1 教改过程当中应坚持倡导学以致用
比较一下我国大学的教育方法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会发现,发达国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我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发达国家的大学经常会让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通过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学到了与这个任务相关的知识,并能够把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叫学以致用。而我国的大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独立的,毫无关联的,没有把知识通过一些典型任务融合起来,结果导致知识学完不知道怎么用,过段时间就忘记了,碰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就是我国在大学教育当中比较失败的地方。[2]
所以,在我国这两年的教学改革当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就是发达国家一直在执行的一种教育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还是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很被动,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人数过多,而实训设备不足,很难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设备,二是很多教师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以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依托,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对该产品进行设计加工,从而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现在一些国家示范性院校已经开始实施这种教育方法,在这种教育方法实施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践能力需要一个提高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观念也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教学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更换的过程,所以,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常抓不懈,要坚持投入,才能够最终获得教改的成功。
2 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我国的家庭大多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就让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等等,却不重视孩子基本素质的培养。我国的应试教育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如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却不怎么重视,原因是基本素养不是考核老师的指标,而升学率是考核老师的唯一指标。
我国的学生学习是很努力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通常都是很出色,但是很少有外国人说中国学生的素养很好。原因就在于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都没有重视孩子基本素养的培养。如果在大学再不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到企业中工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3]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在大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首先,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及修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基本素养教育除了通过开设一些相关选修课和宣传栏进行宣传教育之外,在课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对学生做的事情进行时刻教育。比如:很多学生刚下课或刚考试完就在走廊里大声喧哗,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还有其他班级没有下课或正在考试。如果教师看到这种现象就应当对大声喧哗的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制造业中,在大多数工作岗位上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基本素养的好坏往往会左右你的发展。所以,基本素养的教育应该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
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长发展相结合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企业需要有专长的学生,有的企业需要素质全面的学生。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这两种人才的培养,这通常取决于学生个人的特点。
由于学生在企业当中能够用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少,所以,學生应该在大学时代多尝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将来工作当中碰见问题时能够以更全面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从一入校就分专业,从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状态很难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负责人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开设的课程不要过于集中在某一个狭小领域,而要更注重知识的延伸与广度。现在流行通试教育,就是什么都要尝试,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压力不要过大,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和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一些专才学生,比如,让学生组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协会,如3D协会、英语协会和控制协会等,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学习资料和专业技能在学生之间得以传承,又能够在学校组织参加国家或省级技能大赛时提供参赛学生。
4 加强校企合作
虽然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标榜自己是与多少企业进行合作,但真正合作成功并且对学生学习和就业有帮助的确并不多。
所谓校企合作,并不是学校和企业签订一个校企合作的协议就称为校企合作,而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是否经常交流,比如,企业的技术人员有没有和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是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企业技术人员是否给在校学生进行指导,企业技术人员是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是否按企业的要求培养相关的学生,并安排培养好的相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等。
希望国家能够对校企合作给予帮助与指导,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资金的支持或政策的优惠等。因为,在当前的社会能够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并且就业后就能立刻上岗工作,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5 总结
总之,高校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就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要常抓不懈。而教改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教改的成功不能只靠学校领导和教师,还要得到企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教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钟秉林,中国高等教育,2008.8.
[2]颜红根,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3]许茂祖,北京教育.高教,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