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是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主张将知识融入真实的问题情景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最终基于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来构建知识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新课改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想问
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主导下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教师又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一怕耽误教学进展,二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答或离题太远。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这道题怎么做?",等待问题的答案;教师最关心的是自己所教的班级中考的成绩。"思源于疑",离开问题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一节课,如果没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被激活,那么这节课就缺少了灵魂,老师上的再有激情,也不是一堂好课。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信任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習氛围,形成良好的质疑风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棵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要夭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发表见解的空间。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肤浅,还是具有探究价值,教师都应用点头、微笑、肯定、表扬的教态或赞赏性的语言加以鼓励,千万不能反驳学生使学生下不了台!使他们能体验到"问"的乐趣,进一步增强"问"的信心。
三、设计"问"的情景,是学生能问关键
教师备课不仅是熟悉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也非常重要。恰当的问题情境的设计对学生自学会有很大帮助。例如:
1.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问题的情景。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的产生问题,并探求答案。例如在"水的净化"的课题中,设计"如何帮助鲁滨逊在荒岛上获得一杯干净的饮用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方法后各抒己见。在"燃烧和灭火"的课题中,提供以下情景:一根燃着的蜡烛可以用哪些方法熄灭它?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整理答案:吹灭,泼水,盖上一个烧杯等。根据以上情景,学生自然会产生问题:以上几种做法都是灭火,为什么这样做会灭火呢?为什么那样做又不能灭火呢?着火的条件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生自然会感到亲切和印象深刻。
2.通过实验的设计,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实验去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如:镁在氮气中燃烧、"魔棒生烟"、白磷在热水中燃烧、溶液的导电性、.;也可故意做一些失败、反向的实验,如:用木炭作燃料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水倒入浓硫酸中、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既符合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又能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解决"问"的问题,使学生体验问的乐趣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理睬或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毫无疑问,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应当堂给于解决。较为复杂或具有探究价值的应组织学生课外去寻求答案,教师作评价和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才体验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学习境界。
其次: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使学生问题意识延续与发展
实际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大胆提问,有的教师或不予重视、理睬,继续讲他的课;或视为学生刁难老师、钻牛角尖,对学生甚至进行批评、挖苦。这样做,不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导致师生的关系对立,学生会对今后的化学学习产生反感、厌恶,严重会对整个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命运。那么,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一、肯定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问题或瞬间想法表达出来,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妨用以下语言给于鼓励:"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很高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连老师也想不到这样的问题"。必要时(如很少提出问题的学生或提出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给于最真情、最热烈的掌声。
二、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具有很好的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不宜定得太大,难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操作简单安全。如:在设计"酸雨模拟实验中能用二氧化碳代替二氧化硫吗?变性淀粉厂的废水呈酸性还是碱性?二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吗?......
三、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候学生的提问会触及到教师掌声的盲点,这时我们没有必要觉得尴尬,而应诚恳地告诉学生: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也不大清楚,我们一起来解决吧。这样做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嘲笑,反而会告诉学生:学无止境,在科学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假。或运用教师课堂机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告诉我问题的答案?"、"我暂时不告诉这个问题的答案,下节课上课前看谁回答得最好"。课后教师再寻找答案,又避免尴尬局面发生,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下功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想问
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主导下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教师又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一怕耽误教学进展,二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答或离题太远。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这道题怎么做?",等待问题的答案;教师最关心的是自己所教的班级中考的成绩。"思源于疑",离开问题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一节课,如果没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被激活,那么这节课就缺少了灵魂,老师上的再有激情,也不是一堂好课。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信任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習氛围,形成良好的质疑风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棵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要夭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发表见解的空间。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肤浅,还是具有探究价值,教师都应用点头、微笑、肯定、表扬的教态或赞赏性的语言加以鼓励,千万不能反驳学生使学生下不了台!使他们能体验到"问"的乐趣,进一步增强"问"的信心。
三、设计"问"的情景,是学生能问关键
教师备课不仅是熟悉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也非常重要。恰当的问题情境的设计对学生自学会有很大帮助。例如:
1.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问题的情景。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的产生问题,并探求答案。例如在"水的净化"的课题中,设计"如何帮助鲁滨逊在荒岛上获得一杯干净的饮用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方法后各抒己见。在"燃烧和灭火"的课题中,提供以下情景:一根燃着的蜡烛可以用哪些方法熄灭它?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整理答案:吹灭,泼水,盖上一个烧杯等。根据以上情景,学生自然会产生问题:以上几种做法都是灭火,为什么这样做会灭火呢?为什么那样做又不能灭火呢?着火的条件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生自然会感到亲切和印象深刻。
2.通过实验的设计,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实验去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如:镁在氮气中燃烧、"魔棒生烟"、白磷在热水中燃烧、溶液的导电性、.;也可故意做一些失败、反向的实验,如:用木炭作燃料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水倒入浓硫酸中、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既符合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又能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解决"问"的问题,使学生体验问的乐趣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理睬或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毫无疑问,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应当堂给于解决。较为复杂或具有探究价值的应组织学生课外去寻求答案,教师作评价和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才体验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学习境界。
其次: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使学生问题意识延续与发展
实际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大胆提问,有的教师或不予重视、理睬,继续讲他的课;或视为学生刁难老师、钻牛角尖,对学生甚至进行批评、挖苦。这样做,不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导致师生的关系对立,学生会对今后的化学学习产生反感、厌恶,严重会对整个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命运。那么,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一、肯定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问题或瞬间想法表达出来,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妨用以下语言给于鼓励:"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很高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连老师也想不到这样的问题"。必要时(如很少提出问题的学生或提出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给于最真情、最热烈的掌声。
二、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具有很好的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探究。但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不宜定得太大,难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操作简单安全。如:在设计"酸雨模拟实验中能用二氧化碳代替二氧化硫吗?变性淀粉厂的废水呈酸性还是碱性?二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吗?......
三、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候学生的提问会触及到教师掌声的盲点,这时我们没有必要觉得尴尬,而应诚恳地告诉学生: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也不大清楚,我们一起来解决吧。这样做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嘲笑,反而会告诉学生:学无止境,在科学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假。或运用教师课堂机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告诉我问题的答案?"、"我暂时不告诉这个问题的答案,下节课上课前看谁回答得最好"。课后教师再寻找答案,又避免尴尬局面发生,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下功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