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平米均价超过30万,挂出两三天就能轻松成交。”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5月,北京天价学区房的消息却一再刷新人们对于房价的认知。
今年2月,教育部的一则通知使得本来就房价高企的重点中小学学区房再次迎来一波疯抢。在通知中,教育部要求19个大城市今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意味着,能否就读名校主要取决于学生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划片结果。
京籍父母争相换房
早在杨柳上大学时,就从北京室友那里听说了北京小学入学的“惨烈”景象。为了让孩子能够就读顶尖小学,这位室友的亲戚一家七拼八凑在小学的划片区域内买了一套二十多平米的房子。由于学校规定必须在房子内居住满五年才能入学,他们一家只得周一到周五“蜗居”在这套小房子里,周末才能回到原来的大房子舒舒服服地住上两天。
彼时,杨柳刚从山东考入北京大学,唏嘘一番过后,她并不理解这位室友亲戚的做法。在她看来,把孩子送回山东老家接受教育也未尝不可。
指针拨到2014年,此时的杨柳已经是一岁孩子的妈妈了。毕业7年,在父母看来,她也算是小有所成。杨柳在股份制银行工作,她的老公在投行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是收入也算丰厚。2011年,双方父母各支持一部分,再加上二人的积蓄,他们在朝阳区买了一套两居室。
当了妈妈之后,杨柳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北京的小学入学政策,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没有小孩的时候,觉得在哪所学校读书都无所谓。我当初读书时,也没有择校这个概念。但是孩子出生之后,看着他的笑脸,我就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杨柳毕业后就解决了北京户口,老公是北京土著,孩子的户口不成问题。在跟小区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杨柳了解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对口小学并不知名,老公的户口在延庆,教育质量也不行。
起初杨柳并不着急,准备想想办法让孩子跨区去西城区上学,因为自己和老公的工作地点都在西城区。但是最新的北京幼升小政策一出,京籍孩子跨区上学的路被彻底堵死。纠结再三,杨柳和老公决定:为了儿子,换房!
记者见到杨柳时,她刚刚看完几套房子回来。“既要选择好的学区,又要总价合适,符合条件的房子真是少之又少。”杨柳疲惫地说。
非京籍父母扎堆办证
如果说最新的幼升小政策对于京籍父母是场战争的话,那么对于外地户籍的父母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王威最近也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他是浙江人,来北京做生意已经有6年时间,如今,企业已经做得小有规模。王威的妻子是一名全职太太,大女儿今年在读幼儿园中班,二女儿刚刚两岁。
早在刚来北京时,王威和太太就有共识:只租房,不买房。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双方都没有北京户口,社保又曾断过两年,目前还没有购房资格;二是北京房价太高,王威和太太都认为与其拿出几百万买房,还不如用来扩大生意规模或者买理财产品更为划算。
眼看着大女儿到上小学的年龄了,王威四处托关系,最后联系到一个在丰台某重点小学当数学老师的远房亲戚。这位亲戚答应帮忙让孩子入学,但是王威需要交给学校几万元赞助费。这所学校教学质量不错,而且距离王威租住的房子车程只需要半个小时,王威和妻子都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但是今年北京市教委的政策一出,明令禁止“共建生”和“条子生”,远房亲戚所在的小学在开内部会议时,校长明确表示今年一个计划外的学生都接收不了,彻底断了王威的希望。
没有办法,王威和妻子开始研究北京市外地户口的幼升小政策。根据北京市政府要求,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借读需要提供“五证”,而各区的规定又有所不同,会在“五证”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细则,例如要求父母必须在本区工作、社保连续缴纳3年之类的。
王威的妻子整理了几十页的文档,将附近几个区关于非京籍幼升小的政策都收集了起来,仔细研究了一番,准备开始办理相关证件。唯一庆幸的是,大女儿还有一年才上小学,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奔波办理各种证件。
老师:孩子上学需量力而行
高秋华(海淀区某重点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化名)
每年都会有朋友问我是否需要买学区房,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是否真的相差那么多?对于这个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孩子教育和整个家庭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从我的角度谈谈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教育。
首先,必须承认,重点小学和一般小学之间的差别肯定是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和课外活动上。能够就读重点小学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比较重视,从这方面来说,学习氛围要好一些。另外,重点小学的课外活动会相对丰富一些。以我们学校为例,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选择加入各个兴趣小组,各个小组都会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每年还会有出国表演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需要强调一点,从教育质量上来看,其实各所学校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以海淀区为例,海淀区内部还根据地域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学区内有重点小学也有非重点学校,平时基本上每两周各个教研组就会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各个学校的教学进度、考试习题都是同步的。单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之所以会出现重点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其实也是跟家长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班上的学生刚上一年级,家长就给报了各种才艺特长班、情景英语班等等,还有的家长咨询我什么时间开始学习奥数比较合适,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差异其实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足够重视,就算孩子就读于非重点学校,也能够培养很好的综合素质。
所以是否购买学区房,是否一定要孩子就读重点小学,希望家长能够量力而为。与其倾尽全力上一个让全家都很累的顶尖学校,倒不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
而且,从最近北京市教委的各项政策来看,通过未来几年新教育地图的建设,各家学校之间的差异也将进一步缩小。所谓新教育地图,是指各区县统筹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圈。未来,将有更多重点小学设立分校,各小学之间实施校长、教师轮换制。
另外,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我希望能够为各位家长提个醒:
首先,购买学区房并不一定就能上对口学校。学区房只是孩子入学的第一步,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有的学校会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落户时间、居住时间等做进一步规定。另外,有的学校会限定同一套房子在几年内只有一个入学名额。在购房之前,家长最好问清楚,原房主是否已经使用过入学名额。
其次,非京籍父母最好提前准备“五证”。在往年的招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某个证件没有顺利拿到而耽误孩子入学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学校也无能为力,因为相关政策摆在这里,只有满足硬性条件才能让孩子顺利入学。
第三,今年幼升小政策很严格,家长不要寄希望于像往年一样可以托关系、交赞助费入学。坦白地说,以前学校每年都会招收几个计划外学生,有的是某老师的亲戚,也有的是共建单位的子女,但是今年政策收紧,学校方面已经开了几次会传达相关政策,今年入学的家长还是按照相关政策走正常渠道入学更为稳妥。
房产专家:学区房更像“传家宝”
张大伟(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
学区房一般卖出的数量很少,房价高是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学区房的人一般也不愿意轻易卖出。自己儿子、女儿上了好学校之后,不可能不考虑孙子、孙女的上学问题。学区房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家族财富”,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都比较冷清,学区房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从这方面来说,入学政策如何变动其实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另外,学区房也是随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而波动的,当然有可能市场涨的时候涨得多一些,跌的时候跌得少一些,目前成交量也在放缓。如果房地产市场降温的话,学区房也难避免会出现退烧的情况。而媒体报道的单价偏高的学区房,其实只是市场的误读。因为这些房子本来地段就不错,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学区而涨起来的。
但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多拿一部分资金置换一个好一点学区的房子未尝不可,因为市场波动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所以说,要不要购买学区房,主要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房价波动和入学政策的变化,并不是购买学区房与否的决定因素。
今年2月,教育部的一则通知使得本来就房价高企的重点中小学学区房再次迎来一波疯抢。在通知中,教育部要求19个大城市今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意味着,能否就读名校主要取决于学生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划片结果。
京籍父母争相换房
早在杨柳上大学时,就从北京室友那里听说了北京小学入学的“惨烈”景象。为了让孩子能够就读顶尖小学,这位室友的亲戚一家七拼八凑在小学的划片区域内买了一套二十多平米的房子。由于学校规定必须在房子内居住满五年才能入学,他们一家只得周一到周五“蜗居”在这套小房子里,周末才能回到原来的大房子舒舒服服地住上两天。
彼时,杨柳刚从山东考入北京大学,唏嘘一番过后,她并不理解这位室友亲戚的做法。在她看来,把孩子送回山东老家接受教育也未尝不可。
指针拨到2014年,此时的杨柳已经是一岁孩子的妈妈了。毕业7年,在父母看来,她也算是小有所成。杨柳在股份制银行工作,她的老公在投行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是收入也算丰厚。2011年,双方父母各支持一部分,再加上二人的积蓄,他们在朝阳区买了一套两居室。
当了妈妈之后,杨柳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北京的小学入学政策,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没有小孩的时候,觉得在哪所学校读书都无所谓。我当初读书时,也没有择校这个概念。但是孩子出生之后,看着他的笑脸,我就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杨柳毕业后就解决了北京户口,老公是北京土著,孩子的户口不成问题。在跟小区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杨柳了解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对口小学并不知名,老公的户口在延庆,教育质量也不行。
起初杨柳并不着急,准备想想办法让孩子跨区去西城区上学,因为自己和老公的工作地点都在西城区。但是最新的北京幼升小政策一出,京籍孩子跨区上学的路被彻底堵死。纠结再三,杨柳和老公决定:为了儿子,换房!
记者见到杨柳时,她刚刚看完几套房子回来。“既要选择好的学区,又要总价合适,符合条件的房子真是少之又少。”杨柳疲惫地说。
非京籍父母扎堆办证
如果说最新的幼升小政策对于京籍父母是场战争的话,那么对于外地户籍的父母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王威最近也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他是浙江人,来北京做生意已经有6年时间,如今,企业已经做得小有规模。王威的妻子是一名全职太太,大女儿今年在读幼儿园中班,二女儿刚刚两岁。
早在刚来北京时,王威和太太就有共识:只租房,不买房。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双方都没有北京户口,社保又曾断过两年,目前还没有购房资格;二是北京房价太高,王威和太太都认为与其拿出几百万买房,还不如用来扩大生意规模或者买理财产品更为划算。
眼看着大女儿到上小学的年龄了,王威四处托关系,最后联系到一个在丰台某重点小学当数学老师的远房亲戚。这位亲戚答应帮忙让孩子入学,但是王威需要交给学校几万元赞助费。这所学校教学质量不错,而且距离王威租住的房子车程只需要半个小时,王威和妻子都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但是今年北京市教委的政策一出,明令禁止“共建生”和“条子生”,远房亲戚所在的小学在开内部会议时,校长明确表示今年一个计划外的学生都接收不了,彻底断了王威的希望。
没有办法,王威和妻子开始研究北京市外地户口的幼升小政策。根据北京市政府要求,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借读需要提供“五证”,而各区的规定又有所不同,会在“五证”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细则,例如要求父母必须在本区工作、社保连续缴纳3年之类的。
王威的妻子整理了几十页的文档,将附近几个区关于非京籍幼升小的政策都收集了起来,仔细研究了一番,准备开始办理相关证件。唯一庆幸的是,大女儿还有一年才上小学,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奔波办理各种证件。
老师:孩子上学需量力而行
高秋华(海淀区某重点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化名)
每年都会有朋友问我是否需要买学区房,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是否真的相差那么多?对于这个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孩子教育和整个家庭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从我的角度谈谈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教育。
首先,必须承认,重点小学和一般小学之间的差别肯定是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和课外活动上。能够就读重点小学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比较重视,从这方面来说,学习氛围要好一些。另外,重点小学的课外活动会相对丰富一些。以我们学校为例,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选择加入各个兴趣小组,各个小组都会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每年还会有出国表演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需要强调一点,从教育质量上来看,其实各所学校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以海淀区为例,海淀区内部还根据地域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学区内有重点小学也有非重点学校,平时基本上每两周各个教研组就会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各个学校的教学进度、考试习题都是同步的。单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之所以会出现重点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其实也是跟家长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班上的学生刚上一年级,家长就给报了各种才艺特长班、情景英语班等等,还有的家长咨询我什么时间开始学习奥数比较合适,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的差异其实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足够重视,就算孩子就读于非重点学校,也能够培养很好的综合素质。
所以是否购买学区房,是否一定要孩子就读重点小学,希望家长能够量力而为。与其倾尽全力上一个让全家都很累的顶尖学校,倒不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
而且,从最近北京市教委的各项政策来看,通过未来几年新教育地图的建设,各家学校之间的差异也将进一步缩小。所谓新教育地图,是指各区县统筹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圈。未来,将有更多重点小学设立分校,各小学之间实施校长、教师轮换制。
另外,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我希望能够为各位家长提个醒:
首先,购买学区房并不一定就能上对口学校。学区房只是孩子入学的第一步,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有的学校会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落户时间、居住时间等做进一步规定。另外,有的学校会限定同一套房子在几年内只有一个入学名额。在购房之前,家长最好问清楚,原房主是否已经使用过入学名额。
其次,非京籍父母最好提前准备“五证”。在往年的招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某个证件没有顺利拿到而耽误孩子入学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学校也无能为力,因为相关政策摆在这里,只有满足硬性条件才能让孩子顺利入学。
第三,今年幼升小政策很严格,家长不要寄希望于像往年一样可以托关系、交赞助费入学。坦白地说,以前学校每年都会招收几个计划外学生,有的是某老师的亲戚,也有的是共建单位的子女,但是今年政策收紧,学校方面已经开了几次会传达相关政策,今年入学的家长还是按照相关政策走正常渠道入学更为稳妥。
房产专家:学区房更像“传家宝”
张大伟(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
学区房一般卖出的数量很少,房价高是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学区房的人一般也不愿意轻易卖出。自己儿子、女儿上了好学校之后,不可能不考虑孙子、孙女的上学问题。学区房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家族财富”,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都比较冷清,学区房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从这方面来说,入学政策如何变动其实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另外,学区房也是随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而波动的,当然有可能市场涨的时候涨得多一些,跌的时候跌得少一些,目前成交量也在放缓。如果房地产市场降温的话,学区房也难避免会出现退烧的情况。而媒体报道的单价偏高的学区房,其实只是市场的误读。因为这些房子本来地段就不错,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学区而涨起来的。
但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多拿一部分资金置换一个好一点学区的房子未尝不可,因为市场波动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所以说,要不要购买学区房,主要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房价波动和入学政策的变化,并不是购买学区房与否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