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心三观”是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法门,天命观是孔子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
的传播经历了儒学化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用“一心三观”的视角来窥视孔子的天命观,探究儒释二教的互动。
【关键词】:一心三观;天命观;跳板;以佛释儒
一、“一心三观”初探
所谓“止观”是天台宗的修行法门,按照原始佛教戒定慧三学的教义,“止”即“定”也,主禅定修养;“观”即“慧”也,主义理智慧。“止观”并非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以“止观”为基础,天台宗开发出了“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一念三千”等诸多理论。今姑就“一心三观”作论。
大乘佛教于中国哲学中,本是极具形而上学色彩的;而天台宗于佛教诸宗派中亦颇具形而上学意味!同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一样,佛教也对世界作了真理界和现象界的区分,依佛教的术语叫“真谛”和“俗谛”或谓之“空谛”和“假谛”。而“一心三观”就是以此为理论背景产生的。
佛教讲“缘起性空”,依缘起说,佛教把“空”看作是世界真相,称为“空谛”;世俗世界的一切在佛教看来都是不真实的假相,称为“假谛”。天台宗鼓励人们超越世俗之常识而进入形而上之真相界,认识空的本质,此即为由假入空观,亦称“空观”;此一境界,于人生界和宇宙界言之,实是要脱离人生界而进入宇宙界并将视角放在宇宙界上,观察宇宙之普遍本质!
天台宗并不满足与只停留在真相界,而是更进一步要求认识世俗界因缘和合而产生诸多假相,这便要求再由“空谛”进入“假谛”,称为“由空入假观”,亦称“假观”。这与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虽同为形而上的研究,但西哲在到达真相界后,似乎不愿再对意见的领域做过多的探讨(巴门尼德如此,柏拉图亦如此),而佛教虽然对世俗的现象界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但是佛教的这一态度并不十分决绝,在进入形而上的真相界后,佛教仍是要回过头来观照世俗之现象界的,这一次关照,天台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认识世俗界诸假相之所以成立的理由,佛教谓之“因缘”。从宇宙与人生的关系来看,天台宗此举无疑又把人的认识从宇宙界拉回到了人生界,而这并非是一种堕落,相反却是一种人生界的进步。在“由假入空”的阶段,人的认识超越人生界而进入宇宙界,此时是“站在宇宙看宇宙”,所看到的自然是在人生界无法得知的真相;而在这个阶段,则是“站在宇宙看人生”,如此所得亦不同于在入“空观”之前所得,乃是真正的物之所以成物的特殊规定性!
但是,执于“空”或“假”并不是佛教的目的,天台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还提供了“空”“假”之外的第三种可能,即“中道第一义谛观”,亦称“中观”。所谓“中观”就是要了然“空”与“假”之临界处,并于恰到好处停留而不越雷池一步。所谓“中观”,实质上是真理界与现象界试图接触并融合的过程,一旦贯通,则虽不执于“空假”,却能不废“空假”,“中”即“空”即“假”。而这也意味着宇宙界与人生界的融合,此时,不再是“站在宇宙看宇宙”,亦非“站在宇宙看人生”,而是“我”即“宇宙”即“人生”,依中国哲学的术语,便是达到一种“天人合一”之境界!
天台宗认为“一心”在同一时间观照得“空”、“假”、“中”,遂有“一心三观”。
二、关于孔子“天命观”
对于宇宙人生,儒家的思考是倾向“天人合一”的,即从宇宙界与人生界的契合处立论。孔子在这一点的态度一般认为是“引而不发”,实际上,孔子只是善于“点到为止”,按照他的学生的话说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于超越人生经验的诸神秘事件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这应该可以看做是孔子立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即便在谈论宇宙人生、天人合一这样的话题,只要到了触及原则的边缘,他便马上戛然而止,如此便使人感觉“引而未发”,而事实上,他也未曾触及到那条原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身过程的一段话,也是最能反映孔子孔子“天命观”全貌的一段话。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进阶序列,这个序列中每个阶段都是在为下一阶段蓄力,直至不逾矩。在五十知天命这个阶段,孔子其实完成了两次飞跃——从人生界到宇宙界,再从宇宙界到人生界。在知天命之前的五十年,孔子经历学——立——不惑三个阶段,而后始知天命,当我们发现这是个进阶序列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孔子前五十年经历学——立——不惑都是渐渐地向天命靠近,而学——立——不惑都是人间事,也就把人生界不断向着宇宙界逼近;而五十岁知天命可谓是正式将人生界带进宇宙界,或谓之正式由人生界进入宇宙界,完成了第一次飞跃!我们说孔子对超越经验的事情是“点到为止”的,所以,孔子并未在宇宙界作过多停留,于是之后的耳顺和随心所欲不逾矩便又复归到了人生界。于是便完成了从宇宙界到人生界的第二次飞跃,而且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在经历两次飞跃后,虽同在人生界,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五十年于人生界苦苦掙扎,而之后的耳顺、随心所欲却是豁然开朗之境界,并不将自己囿于这狭隘的人生界。所以,在孔子的哲学中,“天命”只是一个从人生一境界向另一境界飞跃之“跳板”。“天命”究竟如何对人生界发生作用呢?孔子于此处戛然而止,只是借用这样一个“跳板”来完成飞跃!
三、以佛释儒
虽然天台宗之创立极晚于孔子,甚至佛教的理论已经很严重的冒犯了孔子的立论原则。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天台宗一心三观的思想对孔子的“天命观”做另一番解读。
我们谈到过孔子借助“天命”这个跳板完成了从人生界到宇宙界,再从宇宙界到人生界的两次飞跃。依“一心三观”的理论,第一次从人生界到宇宙界的飞跃,我们可以认为是“由假入空”,孔子的这次飞跃所做的工作,正类似“空观”,从世俗的现象界脱离而进入形而上的真相界,在孔子这里,“天命”或就代表着孔子追求的“道”。所以孔子一步步的把人生界向着宇宙界逼近,直至彻底的进入宇宙界。孔子只在宇宙界作了短暂停留便立刻开始了从宇宙界向人生界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可依“一心三观”的说法视作“由空入假”,即再由形而上的真相界复归到人生界。我们说过这次复归是“站在宇宙看人生”,孔子所看到的已非单纯的现象人生。孔子确乎是这样做的,也确乎达到了这般境界。所谓“耳顺”,“随心所欲”无非是孔子在向世人宣示他已不再囿于这狭隘的人生界而达于超脱自由之境界。似乎孔子的“天命观”到此便结束了,较之“一心三观”,孔子还少一个“中观”。事实上,孔子的思想亦十分圆融,我们似乎都忽略了孔子最后的三个字——“不逾矩”。孔子由宇宙界复归到人生界,由耳顺以至从心所欲,可谓是“由空入假”,对人生界做一种超越的重新认识与体悟,但孔子却以“不逾矩”约束从心所欲,正是“中观”,孔子此举将宇宙界亦置于人生界之中,宇宙界与人生界于此处相接,如此则宇宙界与人生界真正统一,人生界即宇宙界,宇宙界即人生界,如此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之宏大境界!
但所不同的是,佛教对待人生界,虽非决绝,却亦是否定。孔子却并不否认人生界之真实性。在进入宇宙界前,孔子学——立——不惑皆是对人生界之追问。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向来高举人事与其他诸事之上,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孔子不再宇宙界多做停留!
四、小结
孔子以极强的人文关怀关照宇宙人生,开启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并由此铸就了中国思想之根本精神。天台宗以“止观”为修行法门,开发出了极为圆融完满的理论体系,“一心三观”的理论贯通宇宙人生,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精神,也正由此,天台宗也在中国逐步壮大,直至蔚然大宗!
参考文献:
[1]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中华书局,2012年
[2]钱 穆,《中国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
[3]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
的传播经历了儒学化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用“一心三观”的视角来窥视孔子的天命观,探究儒释二教的互动。
【关键词】:一心三观;天命观;跳板;以佛释儒
一、“一心三观”初探
所谓“止观”是天台宗的修行法门,按照原始佛教戒定慧三学的教义,“止”即“定”也,主禅定修养;“观”即“慧”也,主义理智慧。“止观”并非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以“止观”为基础,天台宗开发出了“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一念三千”等诸多理论。今姑就“一心三观”作论。
大乘佛教于中国哲学中,本是极具形而上学色彩的;而天台宗于佛教诸宗派中亦颇具形而上学意味!同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一样,佛教也对世界作了真理界和现象界的区分,依佛教的术语叫“真谛”和“俗谛”或谓之“空谛”和“假谛”。而“一心三观”就是以此为理论背景产生的。
佛教讲“缘起性空”,依缘起说,佛教把“空”看作是世界真相,称为“空谛”;世俗世界的一切在佛教看来都是不真实的假相,称为“假谛”。天台宗鼓励人们超越世俗之常识而进入形而上之真相界,认识空的本质,此即为由假入空观,亦称“空观”;此一境界,于人生界和宇宙界言之,实是要脱离人生界而进入宇宙界并将视角放在宇宙界上,观察宇宙之普遍本质!
天台宗并不满足与只停留在真相界,而是更进一步要求认识世俗界因缘和合而产生诸多假相,这便要求再由“空谛”进入“假谛”,称为“由空入假观”,亦称“假观”。这与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虽同为形而上的研究,但西哲在到达真相界后,似乎不愿再对意见的领域做过多的探讨(巴门尼德如此,柏拉图亦如此),而佛教虽然对世俗的现象界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但是佛教的这一态度并不十分决绝,在进入形而上的真相界后,佛教仍是要回过头来观照世俗之现象界的,这一次关照,天台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认识世俗界诸假相之所以成立的理由,佛教谓之“因缘”。从宇宙与人生的关系来看,天台宗此举无疑又把人的认识从宇宙界拉回到了人生界,而这并非是一种堕落,相反却是一种人生界的进步。在“由假入空”的阶段,人的认识超越人生界而进入宇宙界,此时是“站在宇宙看宇宙”,所看到的自然是在人生界无法得知的真相;而在这个阶段,则是“站在宇宙看人生”,如此所得亦不同于在入“空观”之前所得,乃是真正的物之所以成物的特殊规定性!
但是,执于“空”或“假”并不是佛教的目的,天台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还提供了“空”“假”之外的第三种可能,即“中道第一义谛观”,亦称“中观”。所谓“中观”就是要了然“空”与“假”之临界处,并于恰到好处停留而不越雷池一步。所谓“中观”,实质上是真理界与现象界试图接触并融合的过程,一旦贯通,则虽不执于“空假”,却能不废“空假”,“中”即“空”即“假”。而这也意味着宇宙界与人生界的融合,此时,不再是“站在宇宙看宇宙”,亦非“站在宇宙看人生”,而是“我”即“宇宙”即“人生”,依中国哲学的术语,便是达到一种“天人合一”之境界!
天台宗认为“一心”在同一时间观照得“空”、“假”、“中”,遂有“一心三观”。
二、关于孔子“天命观”
对于宇宙人生,儒家的思考是倾向“天人合一”的,即从宇宙界与人生界的契合处立论。孔子在这一点的态度一般认为是“引而不发”,实际上,孔子只是善于“点到为止”,按照他的学生的话说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于超越人生经验的诸神秘事件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这应该可以看做是孔子立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即便在谈论宇宙人生、天人合一这样的话题,只要到了触及原则的边缘,他便马上戛然而止,如此便使人感觉“引而未发”,而事实上,他也未曾触及到那条原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身过程的一段话,也是最能反映孔子孔子“天命观”全貌的一段话。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进阶序列,这个序列中每个阶段都是在为下一阶段蓄力,直至不逾矩。在五十知天命这个阶段,孔子其实完成了两次飞跃——从人生界到宇宙界,再从宇宙界到人生界。在知天命之前的五十年,孔子经历学——立——不惑三个阶段,而后始知天命,当我们发现这是个进阶序列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孔子前五十年经历学——立——不惑都是渐渐地向天命靠近,而学——立——不惑都是人间事,也就把人生界不断向着宇宙界逼近;而五十岁知天命可谓是正式将人生界带进宇宙界,或谓之正式由人生界进入宇宙界,完成了第一次飞跃!我们说孔子对超越经验的事情是“点到为止”的,所以,孔子并未在宇宙界作过多停留,于是之后的耳顺和随心所欲不逾矩便又复归到了人生界。于是便完成了从宇宙界到人生界的第二次飞跃,而且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在经历两次飞跃后,虽同在人生界,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五十年于人生界苦苦掙扎,而之后的耳顺、随心所欲却是豁然开朗之境界,并不将自己囿于这狭隘的人生界。所以,在孔子的哲学中,“天命”只是一个从人生一境界向另一境界飞跃之“跳板”。“天命”究竟如何对人生界发生作用呢?孔子于此处戛然而止,只是借用这样一个“跳板”来完成飞跃!
三、以佛释儒
虽然天台宗之创立极晚于孔子,甚至佛教的理论已经很严重的冒犯了孔子的立论原则。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天台宗一心三观的思想对孔子的“天命观”做另一番解读。
我们谈到过孔子借助“天命”这个跳板完成了从人生界到宇宙界,再从宇宙界到人生界的两次飞跃。依“一心三观”的理论,第一次从人生界到宇宙界的飞跃,我们可以认为是“由假入空”,孔子的这次飞跃所做的工作,正类似“空观”,从世俗的现象界脱离而进入形而上的真相界,在孔子这里,“天命”或就代表着孔子追求的“道”。所以孔子一步步的把人生界向着宇宙界逼近,直至彻底的进入宇宙界。孔子只在宇宙界作了短暂停留便立刻开始了从宇宙界向人生界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可依“一心三观”的说法视作“由空入假”,即再由形而上的真相界复归到人生界。我们说过这次复归是“站在宇宙看人生”,孔子所看到的已非单纯的现象人生。孔子确乎是这样做的,也确乎达到了这般境界。所谓“耳顺”,“随心所欲”无非是孔子在向世人宣示他已不再囿于这狭隘的人生界而达于超脱自由之境界。似乎孔子的“天命观”到此便结束了,较之“一心三观”,孔子还少一个“中观”。事实上,孔子的思想亦十分圆融,我们似乎都忽略了孔子最后的三个字——“不逾矩”。孔子由宇宙界复归到人生界,由耳顺以至从心所欲,可谓是“由空入假”,对人生界做一种超越的重新认识与体悟,但孔子却以“不逾矩”约束从心所欲,正是“中观”,孔子此举将宇宙界亦置于人生界之中,宇宙界与人生界于此处相接,如此则宇宙界与人生界真正统一,人生界即宇宙界,宇宙界即人生界,如此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之宏大境界!
但所不同的是,佛教对待人生界,虽非决绝,却亦是否定。孔子却并不否认人生界之真实性。在进入宇宙界前,孔子学——立——不惑皆是对人生界之追问。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向来高举人事与其他诸事之上,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孔子不再宇宙界多做停留!
四、小结
孔子以极强的人文关怀关照宇宙人生,开启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并由此铸就了中国思想之根本精神。天台宗以“止观”为修行法门,开发出了极为圆融完满的理论体系,“一心三观”的理论贯通宇宙人生,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精神,也正由此,天台宗也在中国逐步壮大,直至蔚然大宗!
参考文献:
[1]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中华书局,2012年
[2]钱 穆,《中国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
[3]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