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启发性的直观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巧用电教手段,培养审美素质
1、从语言文字表现出的自然美,培养审美素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描写的事物、景观表现出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草原》中对草原的描写:“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又大又绿的内蒙古草原,学生恐怕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这是什么样的美景,体会文中自然美更是难上加难,但当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后就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看着录像,听着与画面同步的配乐朗读,仿佛身临其境,面对美景赞不绝口,对文中语句的含义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从语言文字表现出的艺术美培养审美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表现出了高层次的艺术美,如《月光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文。以《月光曲》为例,在月光曲中作者把乐曲舒缓到高昂的变化与大海由平静到浪涌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了一种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了《月光曲》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谐美。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并不一定熟悉这个曲子,而且他们的想象力也有限。这时电教媒体就发挥了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作用,随着乐曲的节奏播放与之同步的录像画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3、从语言文字自身的音乐美培养审美素质:我国的汉语、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以语言而论,现代汉语语言明确响亮,和谐协调,富有音乐美。小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这种美,这时,如果在教学中插入配乐朗读的录音,就能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进而去摹仿,体会,逐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雾凇》一课就突现了这一特点,教学时,我运用了配乐朗诵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学生听着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仙境般的画面,如他们所说,仿佛看到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好像自己就在那十里长堤上漫步,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练而又美的像诗一般的语言。之后我再出示投影让学生听录音,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他们脑海里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音乐美,为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电教手段,培养智能素质
小学阶段,智能素质包括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智能和基本能力,小学教学中,这个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是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的最佳手段。
如教学“看图学文《卢沟桥的狮子》”,其中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形态各异的狮子,我先不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先用电教手段出示了几幅狮子图:蹲在石柱上的,低着头的,偎依在母狮怀里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的,然后让学生看这几幅图说出各种狮子的形态,并由形态、神态不同想象它们好象在干什么,想什么,学生充分表达完后再去读课文,于是这其中的语言文字便也内化为自己的了。接着,我又不失时机的出示其他画面让学生看图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实践证明,这样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云雀的心愿》一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此时若只是说教,学生也觉得环保无足轻重,因此我根据课文放了一段“黄河上游的森林被砍光而造成黄河水泛滥,把几个村庄淹没的录像”,学生看完便觉得环保已势在必行,个个决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家园。
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表现的是周恩来总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文中所表现的飞机遇险的体验是我们都没有过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这种惊惧和意识到一个降落伞包的重要性呢?我先放了一段飞机遇险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和飞机失事,机毁人亡的录像片,让学生体会到飞机坠毁的可怕。然后,我有方了一段飞机遇险时成可用降落伞安全着陆的录像片,使学生意识到在这个时刻拥有降落伞就意味着拥有了生命。这时,结合课文,同学们都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而且都表示了要学习总理美好品质的决心。由于巧妙地运用了电教手段,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了。因此说,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减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难度,有利于培养儿童品德素质。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巧妙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巧用电教手段,培养审美素质
1、从语言文字表现出的自然美,培养审美素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描写的事物、景观表现出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草原》中对草原的描写:“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又大又绿的内蒙古草原,学生恐怕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这是什么样的美景,体会文中自然美更是难上加难,但当我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后就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看着录像,听着与画面同步的配乐朗读,仿佛身临其境,面对美景赞不绝口,对文中语句的含义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从语言文字表现出的艺术美培养审美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表现出了高层次的艺术美,如《月光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文。以《月光曲》为例,在月光曲中作者把乐曲舒缓到高昂的变化与大海由平静到浪涌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了一种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了《月光曲》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谐美。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并不一定熟悉这个曲子,而且他们的想象力也有限。这时电教媒体就发挥了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作用,随着乐曲的节奏播放与之同步的录像画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3、从语言文字自身的音乐美培养审美素质:我国的汉语、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以语言而论,现代汉语语言明确响亮,和谐协调,富有音乐美。小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这种美,这时,如果在教学中插入配乐朗读的录音,就能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进而去摹仿,体会,逐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雾凇》一课就突现了这一特点,教学时,我运用了配乐朗诵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学生听着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仙境般的画面,如他们所说,仿佛看到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好像自己就在那十里长堤上漫步,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练而又美的像诗一般的语言。之后我再出示投影让学生听录音,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他们脑海里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音乐美,为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电教手段,培养智能素质
小学阶段,智能素质包括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智能和基本能力,小学教学中,这个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是提高儿童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的最佳手段。
如教学“看图学文《卢沟桥的狮子》”,其中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形态各异的狮子,我先不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先用电教手段出示了几幅狮子图:蹲在石柱上的,低着头的,偎依在母狮怀里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的,然后让学生看这几幅图说出各种狮子的形态,并由形态、神态不同想象它们好象在干什么,想什么,学生充分表达完后再去读课文,于是这其中的语言文字便也内化为自己的了。接着,我又不失时机的出示其他画面让学生看图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实践证明,这样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云雀的心愿》一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此时若只是说教,学生也觉得环保无足轻重,因此我根据课文放了一段“黄河上游的森林被砍光而造成黄河水泛滥,把几个村庄淹没的录像”,学生看完便觉得环保已势在必行,个个决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家园。
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表现的是周恩来总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文中所表现的飞机遇险的体验是我们都没有过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这种惊惧和意识到一个降落伞包的重要性呢?我先放了一段飞机遇险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和飞机失事,机毁人亡的录像片,让学生体会到飞机坠毁的可怕。然后,我有方了一段飞机遇险时成可用降落伞安全着陆的录像片,使学生意识到在这个时刻拥有降落伞就意味着拥有了生命。这时,结合课文,同学们都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而且都表示了要学习总理美好品质的决心。由于巧妙地运用了电教手段,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了。因此说,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减轻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难度,有利于培养儿童品德素质。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巧妙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