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品格塑造作用凸显,而语文较其他学科而言,其人文性更加丰富,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368
引言
语文属于初中基础性的学科,其在培养初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汲取人类文化精髓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科特点作为教学依据,借助语文课堂教学,把德育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使其能够更好地教育与影响学生。
一、将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时所使用的重要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分析,以此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当中周敦颐先生所写的散文《爱莲说》时,其中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很好地表达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周敦颐虽然身处世俗当中但是却不被俗物蒙蔽双眼,保有自己的本心。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学生慢慢就会被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所吸引,从而感受到作者对于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唾弃和对于自己美好理想的憧憬。利用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时刻谨记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以随波逐流,被金钱等物质蒙蔽双眼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将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传授、讲解的重任,还应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像一面镜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融合的润滑剂,能够增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往往对于老师说教会产生抵触心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宽容、仁爱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在专心写作,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突然说:“老师,这是我写的作文。”虽然他写的作文内容与主题有所偏差,但是在写作手法和用词上别出心裁,于是对他说:“写得很棒!尤其是比拟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如果能和主题契合,必定是一篇佳作!”并在全班传阅展示,没想到这一次肯定的评价使得他从此爱上了写作,经与教师交流写作心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水平,还应当具备师德师风,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德育理论,用心积累德育素材,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三、利用先进教学设备促进德育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部分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最为合适的教学环境,导致學生并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在很多时候都只注重自己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更多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在很多时候只能够机械化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在理解语文教材知识中的德育思想时并不具有较高的效率。为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出最为适合的语文教学环境,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最为合适的教学资源为学生阐释德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更加顺利地理解其中的德育内涵,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具备更加浓厚的兴趣,其心灵也能够获得彻底的洗礼。比如,教师在讲授《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可以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电影《城南旧事》中的经典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场景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观赏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片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核心思想具备更为强烈的探究意识。学生能够在欣赏视频资料的时候比对文章片段的细节内容,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描绘父爱时的深刻隽永,也能够深刻了解到文章主人公对于父亲的缅怀感恩之情。这样,学生在后续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学会更加珍惜亲情,并且能够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前需要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样才能够在网络上寻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研究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挖掘其中存在的各种德育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材研究环节中,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在学校中领悟到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而语文老师也应该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语文课本的优势作为依据,将学生自然地引导到放松、新鲜而和谐的德育环境中,使他们能够积极开展探索,不断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德育因素,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品学兼优、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斌.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1(03):88-89.
[2]何建强.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0(24):178-179.
[3]崔玲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0(A0):25-26.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368
引言
语文属于初中基础性的学科,其在培养初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汲取人类文化精髓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科特点作为教学依据,借助语文课堂教学,把德育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使其能够更好地教育与影响学生。
一、将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时所使用的重要教学资源,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分析,以此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当中周敦颐先生所写的散文《爱莲说》时,其中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很好地表达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周敦颐虽然身处世俗当中但是却不被俗物蒙蔽双眼,保有自己的本心。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学生慢慢就会被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所吸引,从而感受到作者对于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唾弃和对于自己美好理想的憧憬。利用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时刻谨记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以随波逐流,被金钱等物质蒙蔽双眼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将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传授、讲解的重任,还应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像一面镜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融合的润滑剂,能够增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往往对于老师说教会产生抵触心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宽容、仁爱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在专心写作,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突然说:“老师,这是我写的作文。”虽然他写的作文内容与主题有所偏差,但是在写作手法和用词上别出心裁,于是对他说:“写得很棒!尤其是比拟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如果能和主题契合,必定是一篇佳作!”并在全班传阅展示,没想到这一次肯定的评价使得他从此爱上了写作,经与教师交流写作心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水平,还应当具备师德师风,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德育理论,用心积累德育素材,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三、利用先进教学设备促进德育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部分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最为合适的教学环境,导致學生并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在很多时候都只注重自己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更多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在很多时候只能够机械化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在理解语文教材知识中的德育思想时并不具有较高的效率。为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出最为适合的语文教学环境,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最为合适的教学资源为学生阐释德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更加顺利地理解其中的德育内涵,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具备更加浓厚的兴趣,其心灵也能够获得彻底的洗礼。比如,教师在讲授《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可以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电影《城南旧事》中的经典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场景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观赏生动形象的影视作品片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核心思想具备更为强烈的探究意识。学生能够在欣赏视频资料的时候比对文章片段的细节内容,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描绘父爱时的深刻隽永,也能够深刻了解到文章主人公对于父亲的缅怀感恩之情。这样,学生在后续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学会更加珍惜亲情,并且能够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前需要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样才能够在网络上寻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研究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挖掘其中存在的各种德育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材研究环节中,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在学校中领悟到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而语文老师也应该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语文课本的优势作为依据,将学生自然地引导到放松、新鲜而和谐的德育环境中,使他们能够积极开展探索,不断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德育因素,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品学兼优、拥有健全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斌.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1(03):88-89.
[2]何建强.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0(24):178-179.
[3]崔玲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0(A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