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关于人体解剖结构的记载可追溯至《内经》中,《内经》中记载到人体解剖学的部分内容,是古人对人体结构的直观认识,“膏肓”是人体解剖学中的特有名词,其解剖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这只是古人的观点,因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因此史书中记载的这一观点的准确性也需要后人通过实践研究进行证实。
关键词:膏肓;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壶腹部;研究
病入膏肓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著名成语,出自于2000多年前的《左传·成公十年》中,书中记载“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焉,不可为也。”古人认为人体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疾病发展至膏肓之间,为药力不到之处,即药石无灵,无法救治。古人虽然对膏与肓在人体中的位置进行了定位,但对于膏肓的解剖部位确始终众说纷纭,模糊不清。本文根据《皇帝内经》中对膏与肓解剖结构的阐述为依据,对现代医学下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了相关探讨,以供同道之人参考借鉴,现做出以下综述。
1. 膏肓在人体中的部位
1.1对于膏肓部位的一般看法
早期我国许多研究学者对于膏肓具体解剖部位的定位不一致,各持己见,呈现出了众说纷纭、模糊不清的局面。多数学者对于膏肓在人体中的部位的一般看法为,“膏”为心尖脂肪,“肓”为人体心脏与隔膜之间[1]。
1.2文献中对于对于膏肓部位的认识
汉武帝建光二年即公元121年,许慎创作的《说文解字》中将“膏”字解释为“肥,人脂”,对“肓”的解释是“心下膈上”,这一观点与现今对于膏肓部位的一般看法具有一致性,但却与《皇帝内经》中对膏肓部位的记载确存在较大出入。《皇帝内经》中有许多章节都记载了“肓”,如《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和《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均记载了“肓之原在奇下”一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记载了“肓之原,出于脖脥”一句,脖脥即气海穴的别名,位于人体脐下三寸。《素问麻痹篇第四十三》中记载“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其中所描述的“肓膜”即“肓”。《灵枢四时气第十九》中记载“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煄肝,散于肓。”。总结《黄帝内经》中对于“肓”部位的定位为腹部,而非《说文解字》中所记载的“心下膈上”[2]。
1.3当代医学对膏肓部位的研究
当代多数研究也发现《皇帝内经》中记载的“肓”并不仅仅局限于“心下膈上”,而是将其定位于皮肤、组织、胸腹、腹之间具有曲折性、隐匿性、立体交叉、连续性组织之间的间隙,因具有这一属性的组织间隙不止一处,因此对于其所在部位的描述也不相同,如“肓膜”、“膈肓”、“肉肓”等,其本质是在人体腹部脐下附着于肠胃和肝脏之间的解剖部位,即现代医学中的大网膜[3]。大网膜实质上是人体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相连的四层腹膜,形状类似于伞状,附着状态为悬挂附着,大网膜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还含有血管和淋巴管等组织,具有较大的活动度。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大网膜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功能,对人体脏器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4]。解剖大网膜时,肉眼可见大量油脂,且肥胖患者大网膜脂肪明显多于正常人群,说明脂肪在大网膜组织中占较大比例,与《说文解字》中对“膏”字解释基本一致。现代医学解剖还发现,大网膜是人体聚集脂肪的主要部位,与古人对“膏”所在部位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
2.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总结出“膏”的部位为人体的脐部,其实质是连接在肠胃、大肠之间的大网膜,同时也是人体储存脂肪的重要部位。虽然古人对于膏肓的所在部位描述有误,但存在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即《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的“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焉,不可为也。”,时至今日,现代医学下也很难成功救治这一部位患病的患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肓之上,膏之下”这一描述是错误的,“膏之下”是指大网膜的后面,而“肓之上”是指位于患者脐部的肓之上,膏肓结合形成一个字母“L”型的包裹空间,字母L的一竖即为“膏之下”,一横即为“肓之上”,该解剖部位杂现代医学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
3. 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解剖学研究
以解剖学角度对人体的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分析,发现十二指肠壶腹部恰好为人体最中间、最隐蔽的部位,人体的胆管、肝管、胰管均在十二指肠乳头处的开口,众多要害器官在此处汇聚,这一位置特点决定了该部位的解剖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该部位患病患者现代医疗水平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按照膏肓部位定位的一般说法,膏肓的位置是在膈之上,心之下,该位置是一个相对扁平的区域,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也较简单,那么患者所患疾病也谈不上是不治之症了,可见机体组织定位对解剖结构的重大影响。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膏肓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为具有隐匿性,消化道下行至胃部后会在此处形成的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中有一个重要的部位,这个部位汇聚了人体专门负责吸收外界营养的重要器官、血管和筋膜,如左肾、右肾、下腔静脉、胰、肝胆等,若此部位患病,临床治疗难度极大。
4.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发生病变,即使应用现代化医疗手段也不易治疗,符合《左传》“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不可为也。”中对膏肓部位患病患者高危状态的描述,然而这一高危状态又何止于此。许雪涛[5]在对何休《左氏膏肓》与公羊、左氏之争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心包属“肓”实体部位的认识,就是《左传》中所描述的膏肓的位置,即“肓之上,膏之下”所指的位置,就是人体心包与心尖部脂肪之间的间隙,在现代解剖学来讲即心包腔内[6]。这与后人传出的“邪陷心包”之说,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由此可见史书、撰文记载对我国传统医学影响之深。
从《左传》中引申出的著名成语“并入膏肓”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一成语被用来形容患者疾病难已经处于危重状态了,难以救治,而并不是患者的病在某一部位,就药石无灵了[7]。与《左传》比较《内经》受到史书、撰文记载的影响则较小,《内经》中对“膏”与“肓”的描述仍然保持着对列的原有理论,摆脱了《左传》和《说文解字》对“膏”与“肓”“肓之上,膏之下”和“心下膈上”的传统注解,为现代医学研究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奠定了具有客观性的理论基础[8]。但也有部分学者思想腐朽,仍然以错误的史书、撰文记载为依据,结合西方机械观点对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逐渐背离了进行实践研究的所制定的研究目标,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史书、撰文记载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戎,闫智勇,唐勇,李文军,任玉兰. 肺俞、膏肓俞、四花穴灸治肺痿(肺纤维化)沿革[J]. 中国针灸,2014,06(11):61-63.
[2] Li Rong wen-jun li, yong-ning CAI, host, Luo Quanan, Zhou Mijuan, emerald li, Li Fugong, ming-fang liu. Moxibustion effects "yulung" BLM_ (A5) 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rat TGF-β1expression experimental study [J].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11,(9):42-44.
[3]周益新. 庄绰里籍及《灸膏肓腧穴法》考证[J]. 山西中医,2015,06(13):45-46.
[4]王民集,曹大明,张璞璘. 点刺肝俞、膏肓俞为主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10,11(15):28-30.
关键词:膏肓;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壶腹部;研究
病入膏肓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著名成语,出自于2000多年前的《左传·成公十年》中,书中记载“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焉,不可为也。”古人认为人体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疾病发展至膏肓之间,为药力不到之处,即药石无灵,无法救治。古人虽然对膏与肓在人体中的位置进行了定位,但对于膏肓的解剖部位确始终众说纷纭,模糊不清。本文根据《皇帝内经》中对膏与肓解剖结构的阐述为依据,对现代医学下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了相关探讨,以供同道之人参考借鉴,现做出以下综述。
1. 膏肓在人体中的部位
1.1对于膏肓部位的一般看法
早期我国许多研究学者对于膏肓具体解剖部位的定位不一致,各持己见,呈现出了众说纷纭、模糊不清的局面。多数学者对于膏肓在人体中的部位的一般看法为,“膏”为心尖脂肪,“肓”为人体心脏与隔膜之间[1]。
1.2文献中对于对于膏肓部位的认识
汉武帝建光二年即公元121年,许慎创作的《说文解字》中将“膏”字解释为“肥,人脂”,对“肓”的解释是“心下膈上”,这一观点与现今对于膏肓部位的一般看法具有一致性,但却与《皇帝内经》中对膏肓部位的记载确存在较大出入。《皇帝内经》中有许多章节都记载了“肓”,如《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和《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均记载了“肓之原在奇下”一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记载了“肓之原,出于脖脥”一句,脖脥即气海穴的别名,位于人体脐下三寸。《素问麻痹篇第四十三》中记载“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其中所描述的“肓膜”即“肓”。《灵枢四时气第十九》中记载“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煄肝,散于肓。”。总结《黄帝内经》中对于“肓”部位的定位为腹部,而非《说文解字》中所记载的“心下膈上”[2]。
1.3当代医学对膏肓部位的研究
当代多数研究也发现《皇帝内经》中记载的“肓”并不仅仅局限于“心下膈上”,而是将其定位于皮肤、组织、胸腹、腹之间具有曲折性、隐匿性、立体交叉、连续性组织之间的间隙,因具有这一属性的组织间隙不止一处,因此对于其所在部位的描述也不相同,如“肓膜”、“膈肓”、“肉肓”等,其本质是在人体腹部脐下附着于肠胃和肝脏之间的解剖部位,即现代医学中的大网膜[3]。大网膜实质上是人体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相连的四层腹膜,形状类似于伞状,附着状态为悬挂附着,大网膜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还含有血管和淋巴管等组织,具有较大的活动度。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大网膜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功能,对人体脏器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4]。解剖大网膜时,肉眼可见大量油脂,且肥胖患者大网膜脂肪明显多于正常人群,说明脂肪在大网膜组织中占较大比例,与《说文解字》中对“膏”字解释基本一致。现代医学解剖还发现,大网膜是人体聚集脂肪的主要部位,与古人对“膏”所在部位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
2.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总结出“膏”的部位为人体的脐部,其实质是连接在肠胃、大肠之间的大网膜,同时也是人体储存脂肪的重要部位。虽然古人对于膏肓的所在部位描述有误,但存在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即《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的“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焉,不可为也。”,时至今日,现代医学下也很难成功救治这一部位患病的患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肓之上,膏之下”这一描述是错误的,“膏之下”是指大网膜的后面,而“肓之上”是指位于患者脐部的肓之上,膏肓结合形成一个字母“L”型的包裹空间,字母L的一竖即为“膏之下”,一横即为“肓之上”,该解剖部位杂现代医学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
3. 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解剖学研究
以解剖学角度对人体的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分析,发现十二指肠壶腹部恰好为人体最中间、最隐蔽的部位,人体的胆管、肝管、胰管均在十二指肠乳头处的开口,众多要害器官在此处汇聚,这一位置特点决定了该部位的解剖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该部位患病患者现代医疗水平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按照膏肓部位定位的一般说法,膏肓的位置是在膈之上,心之下,该位置是一个相对扁平的区域,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也较简单,那么患者所患疾病也谈不上是不治之症了,可见机体组织定位对解剖结构的重大影响。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膏肓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为具有隐匿性,消化道下行至胃部后会在此处形成的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中有一个重要的部位,这个部位汇聚了人体专门负责吸收外界营养的重要器官、血管和筋膜,如左肾、右肾、下腔静脉、胰、肝胆等,若此部位患病,临床治疗难度极大。
4.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发生病变,即使应用现代化医疗手段也不易治疗,符合《左传》“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不可为也。”中对膏肓部位患病患者高危状态的描述,然而这一高危状态又何止于此。许雪涛[5]在对何休《左氏膏肓》与公羊、左氏之争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心包属“肓”实体部位的认识,就是《左传》中所描述的膏肓的位置,即“肓之上,膏之下”所指的位置,就是人体心包与心尖部脂肪之间的间隙,在现代解剖学来讲即心包腔内[6]。这与后人传出的“邪陷心包”之说,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由此可见史书、撰文记载对我国传统医学影响之深。
从《左传》中引申出的著名成语“并入膏肓”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一成语被用来形容患者疾病难已经处于危重状态了,难以救治,而并不是患者的病在某一部位,就药石无灵了[7]。与《左传》比较《内经》受到史书、撰文记载的影响则较小,《内经》中对“膏”与“肓”的描述仍然保持着对列的原有理论,摆脱了《左传》和《说文解字》对“膏”与“肓”“肓之上,膏之下”和“心下膈上”的传统注解,为现代医学研究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奠定了具有客观性的理论基础[8]。但也有部分学者思想腐朽,仍然以错误的史书、撰文记载为依据,结合西方机械观点对膏肓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壶腹部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逐渐背离了进行实践研究的所制定的研究目标,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史书、撰文记载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戎,闫智勇,唐勇,李文军,任玉兰. 肺俞、膏肓俞、四花穴灸治肺痿(肺纤维化)沿革[J]. 中国针灸,2014,06(11):61-63.
[2] Li Rong wen-jun li, yong-ning CAI, host, Luo Quanan, Zhou Mijuan, emerald li, Li Fugong, ming-fang liu. Moxibustion effects "yulung" BLM_ (A5) 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rat TGF-β1expression experimental study [J].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11,(9):42-44.
[3]周益新. 庄绰里籍及《灸膏肓腧穴法》考证[J]. 山西中医,2015,06(13):45-46.
[4]王民集,曹大明,张璞璘. 点刺肝俞、膏肓俞为主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10,11(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