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陆地中森林作为大气中吸收CO2的主体,起到缓解气候变暖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和发展路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6.2;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293-01
引言
经济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需求,却使环境质量每况愈下,集中体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工业革命以来的人为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实现“碳去除”,世界将可能面临重大危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控制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但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穷、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挑战。因此,挖掘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寻找发展路径,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 林业碳汇概述
1.1 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促使增加森林碳汇并与碳汇交易等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其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经济属性“林业碳汇”与“森林碳汇”的区别在于,森林碳汇是一种森林生态服务,而林业碳汇是通过林业活动增加这种生态服务供给的过程或机制。
1.2 林业碳汇的功能、作用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在IPCC第四次的评估报告中做了专门的论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可以得出:森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从而积极的开展绿化造林、增加森林面积、禁止滥砍、滥伐和减少森林火灾等,都可以增强森林对CO2的吸收和固定。林业碳汇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
2 中国林业碳汇具有潜力,关键是改善森林质量
中国森林单位蓄积偏低,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很难得到改善。原因不仅包括森林面积扩张过快。也包括蓄积量增长过慢,说明可能存在目标导向不当和经营管理欠缺等原因。如果森林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将有巨大的碳汇潜力。不同发展情景之间的比较反映出,经济增长率调整对中国森林资源存量和碳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高增长情景下木材消耗量最大,森林碳汇供给最小;当前经济增长率适度调低有利于减少木材消耗,增加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实现经济和环境两部门的和谐发展;碳交易和林业改革对森林碳汇供给都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如经济增长率调整显著,效果也十分接近。
3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目标具有可行性
在不同发展情景下,中国自主减排承诺提出的2020年和2030年林业碳汇发展目标,都能够如期达成。就“基准情景”而言,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预测值比目标分别高2.6%,和14.93%:2030年蓄积预测值比目标值高10.65%。实际上这并非对中国林业建设的高估,因为“第八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当前,“2020年的立木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只能说明上述目标相对保守。就碳减排贡献而言,对于2030年的中国自主承诺碳减排目标,“基准情景”下森林碳汇的贡献率为4.53%。
4 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和发展路径
4.1 林业发展战略的转交
从价值取向上,需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嵌入和循环反馈的关系。从功能定位上,需要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生态服务供给导向型。从结构优化上,需要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一二三产结构,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和以农林业休闲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从产业升级上,需要注重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生产效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4.2 制度创新
从立法角度,《森林法》的修订需要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制度相协调,体现出森林生态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時还需要肯定市场机制在森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中国林业产业战略转型和林业碳汇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要通过绿色GDP核算反映出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成本;通过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包容性增长和森林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培养森林碳汇经营主体的角度,需要深化林权改革,改革林业税费制度和木材采伐制度,促进能力建设。从林业建设资金投入的角度,要从政府办林业转变为社会共同投入。
4.3 适应性治理
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需要从以行政命令推行和管制为主,逐渐转交为适应性治理,由集权转变为分权,注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自下而上形成的“自生秩序”,建立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相互监督、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林业发展机制。需要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能,建立多元化的森林资源治理体系,在这一系统中林业部门的职能在于规则制定、监督管理、沟通协调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此外,还需要打破林业部门与其它政府机构之间的条块分割,建立起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机制。
4.4 多中心治理系统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存在政府途径、市场途径、和自主治理的途径。但这些途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正如Landell—Mills和Porras所述:“对于林业部门的资源利用和管理,关键性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市场发展去替代政府干预,而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市场和机构、合作系统之间的最优组合。”因此需要及建立起多中心的治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市场、社会群体和其他组织都在公共资源治理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通过彼此间的的多元互动,决定了系统的最终产出。
参考文献
[1] 孙顶强,尹润生.林产品市场模型文献综述.林业经济,2016(11):74.80.
[2] 沈月琴,王小玲,王枫等.农户经营杉木林的碳汇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42-47.
[3]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下册),2007:481.492.
[关键词]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6.2;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293-01
引言
经济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需求,却使环境质量每况愈下,集中体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工业革命以来的人为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实现“碳去除”,世界将可能面临重大危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控制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但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穷、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挑战。因此,挖掘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寻找发展路径,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 林业碳汇概述
1.1 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促使增加森林碳汇并与碳汇交易等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其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经济属性“林业碳汇”与“森林碳汇”的区别在于,森林碳汇是一种森林生态服务,而林业碳汇是通过林业活动增加这种生态服务供给的过程或机制。
1.2 林业碳汇的功能、作用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在IPCC第四次的评估报告中做了专门的论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可以得出:森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从而积极的开展绿化造林、增加森林面积、禁止滥砍、滥伐和减少森林火灾等,都可以增强森林对CO2的吸收和固定。林业碳汇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
2 中国林业碳汇具有潜力,关键是改善森林质量
中国森林单位蓄积偏低,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很难得到改善。原因不仅包括森林面积扩张过快。也包括蓄积量增长过慢,说明可能存在目标导向不当和经营管理欠缺等原因。如果森林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将有巨大的碳汇潜力。不同发展情景之间的比较反映出,经济增长率调整对中国森林资源存量和碳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高增长情景下木材消耗量最大,森林碳汇供给最小;当前经济增长率适度调低有利于减少木材消耗,增加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实现经济和环境两部门的和谐发展;碳交易和林业改革对森林碳汇供给都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如经济增长率调整显著,效果也十分接近。
3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目标具有可行性
在不同发展情景下,中国自主减排承诺提出的2020年和2030年林业碳汇发展目标,都能够如期达成。就“基准情景”而言,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预测值比目标分别高2.6%,和14.93%:2030年蓄积预测值比目标值高10.65%。实际上这并非对中国林业建设的高估,因为“第八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当前,“2020年的立木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只能说明上述目标相对保守。就碳减排贡献而言,对于2030年的中国自主承诺碳减排目标,“基准情景”下森林碳汇的贡献率为4.53%。
4 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和发展路径
4.1 林业发展战略的转交
从价值取向上,需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嵌入和循环反馈的关系。从功能定位上,需要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生态服务供给导向型。从结构优化上,需要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一二三产结构,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和以农林业休闲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从产业升级上,需要注重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生产效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4.2 制度创新
从立法角度,《森林法》的修订需要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制度相协调,体现出森林生态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時还需要肯定市场机制在森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中国林业产业战略转型和林业碳汇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要通过绿色GDP核算反映出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成本;通过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包容性增长和森林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培养森林碳汇经营主体的角度,需要深化林权改革,改革林业税费制度和木材采伐制度,促进能力建设。从林业建设资金投入的角度,要从政府办林业转变为社会共同投入。
4.3 适应性治理
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需要从以行政命令推行和管制为主,逐渐转交为适应性治理,由集权转变为分权,注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自下而上形成的“自生秩序”,建立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相互监督、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林业发展机制。需要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能,建立多元化的森林资源治理体系,在这一系统中林业部门的职能在于规则制定、监督管理、沟通协调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此外,还需要打破林业部门与其它政府机构之间的条块分割,建立起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和合作的机制。
4.4 多中心治理系统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存在政府途径、市场途径、和自主治理的途径。但这些途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正如Landell—Mills和Porras所述:“对于林业部门的资源利用和管理,关键性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市场发展去替代政府干预,而在于是否能够建立起市场和机构、合作系统之间的最优组合。”因此需要及建立起多中心的治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市场、社会群体和其他组织都在公共资源治理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通过彼此间的的多元互动,决定了系统的最终产出。
参考文献
[1] 孙顶强,尹润生.林产品市场模型文献综述.林业经济,2016(11):74.80.
[2] 沈月琴,王小玲,王枫等.农户经营杉木林的碳汇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42-47.
[3]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下册),2007:48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