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角度说明了创设课堂引入情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材列举了活动型、问题型、探究型、信息型等引入情境的创设及在创设情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因地制宜,精心选择,用好用足教材;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扩展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
关键词:课堂;第一乐章;情境教学;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40-02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一开始对各个学科、每一节课都很新鲜好奇,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数学这门课,有的学生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此根源在于学科的特点。由此我们应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深挖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引入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作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串香蕉放在笼外,让笼内的一只名叫苏尔坦的黑猩猩设法取到手。如果给苏尔坦一根足够长的棍子,它会用棍子把香蕉拨进笼内便可;后来只给苏尔坦两根够不着香蕉的短棍,苏尔坦几次尝试都是徒劳,后来,它将较细的一根插入较粗的那根棍子的一端,用这加长了的棍子取得了香蕉。而从这个经典实验中,撇开心理学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这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是黑猩猩所喜爱的食物,试想如果我们在笼外放的不是香蕉,而是黑猩猩不感兴趣的石块,它还会不会有上述的“顿悟”呢?
从上面的心理学实验,我们也应得到这样的启发: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行动的执行者,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则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由此可以看到,对于每一节数学课来说,良好的开始(情境的创设)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课堂引入上下大力气,奏响课堂的第一乐章。
二、创设恰当的课堂引入情境形式
1.活动型情境
在新教材中,不论是哪个版本,都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一开始,我们可以把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时,我们让学生带上小剪刀和挂历纸。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经过活动,既让学生认识棱柱、圆柱、圆锥的特征和侧面展开图,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进行,学生个个动手,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时,我们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几个单项式(这些单项式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同类项,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再添上几个或擦去不用的),老师在这些单项式间添上加减号,再向学生提问:这些单项式的和形式书写得很长,看起来也很累,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其简炼一点呢?学生会七嘴八舌说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活动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可操作性,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2.问题型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分,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分,摞起来。如此重复下去,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 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可能,很好奇。此时,我们指出这个问题需用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学生在好奇中走进课堂。
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为此,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商店一次以每件120元卖出两件上衣,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教师指出,通过“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成本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
问题情境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3.探究型情境
教学引入时,不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在“矩形的判定”教学导入新课时,我们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工人师傅制铝合金窗?工人师傅制铝合金窗框时,首先第一步是截料,截出两两相等的四根料,如图1;然后,把这四根料拼成图2的四边形;最后,再用角尺使其中一个角为直角,如图3,经过固定后,就得到一个矩形的窗框了。你能说明工人师傅这样做的道理吗?
其中a=b,c=d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入新课,并且这样的情境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们很自然地就会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难度适中,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能够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信息型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图形的全等”时,我们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课件,在网上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网页上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及生活中全等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有哪些共性呢?”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我们从中选择与本节教学相关的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型情境的前提。
总之,创设好的引入情境是必要的,好的情境引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创设数学课堂引入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情境引入也不是孤立的,有些情境是相通的,比如前面所述“矩形的判定”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窗框的制作,把引入情境创设为活动型引入情境。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精心选择,用好用足教材;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扩展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奏响、奏好课堂的第一乐章”,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好之者”、“乐之者”。
参考文献:
[1]赵淑文.心理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刘娇娇]
关键词:课堂;第一乐章;情境教学;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40-02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一开始对各个学科、每一节课都很新鲜好奇,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数学这门课,有的学生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此根源在于学科的特点。由此我们应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深挖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引入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作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串香蕉放在笼外,让笼内的一只名叫苏尔坦的黑猩猩设法取到手。如果给苏尔坦一根足够长的棍子,它会用棍子把香蕉拨进笼内便可;后来只给苏尔坦两根够不着香蕉的短棍,苏尔坦几次尝试都是徒劳,后来,它将较细的一根插入较粗的那根棍子的一端,用这加长了的棍子取得了香蕉。而从这个经典实验中,撇开心理学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这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是黑猩猩所喜爱的食物,试想如果我们在笼外放的不是香蕉,而是黑猩猩不感兴趣的石块,它还会不会有上述的“顿悟”呢?
从上面的心理学实验,我们也应得到这样的启发: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行动的执行者,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则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由此可以看到,对于每一节数学课来说,良好的开始(情境的创设)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课堂引入上下大力气,奏响课堂的第一乐章。
二、创设恰当的课堂引入情境形式
1.活动型情境
在新教材中,不论是哪个版本,都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一开始,我们可以把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时,我们让学生带上小剪刀和挂历纸。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经过活动,既让学生认识棱柱、圆柱、圆锥的特征和侧面展开图,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进行,学生个个动手,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时,我们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写几个单项式(这些单项式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同类项,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再添上几个或擦去不用的),老师在这些单项式间添上加减号,再向学生提问:这些单项式的和形式书写得很长,看起来也很累,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其简炼一点呢?学生会七嘴八舌说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活动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可操作性,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2.问题型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分,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分,摞起来。如此重复下去,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 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不大可能,很好奇。此时,我们指出这个问题需用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学生在好奇中走进课堂。
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为此,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商店一次以每件120元卖出两件上衣,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教师指出,通过“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成本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
问题情境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3.探究型情境
教学引入时,不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在“矩形的判定”教学导入新课时,我们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工人师傅制铝合金窗?工人师傅制铝合金窗框时,首先第一步是截料,截出两两相等的四根料,如图1;然后,把这四根料拼成图2的四边形;最后,再用角尺使其中一个角为直角,如图3,经过固定后,就得到一个矩形的窗框了。你能说明工人师傅这样做的道理吗?
其中a=b,c=d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入新课,并且这样的情境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们很自然地就会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难度适中,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能够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信息型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图形的全等”时,我们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课件,在网上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网页上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及生活中全等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有哪些共性呢?”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我们从中选择与本节教学相关的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型情境的前提。
总之,创设好的引入情境是必要的,好的情境引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创设数学课堂引入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情境引入也不是孤立的,有些情境是相通的,比如前面所述“矩形的判定”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窗框的制作,把引入情境创设为活动型引入情境。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精心选择,用好用足教材;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扩展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奏响、奏好课堂的第一乐章”,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好之者”、“乐之者”。
参考文献:
[1]赵淑文.心理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