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是指学生按照预定的意图或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某些工艺材料,直接运用自己的双手或者操作简单的工具,通过立体或平面造型的途径,制作具有观赏性、操作性或实用性的手工制品。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手工教学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意图,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运用特定材料制作手工制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必须充分发挥,考虑材料、造型、色彩、手法,设计构思出新颖、有趣、与众不同的形象。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只有高度协调,才能把构思的形象比较完美地制作出来。比如在以往的《漂亮的楼房》教学中,老师先放映城市建筑的录像带,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住的房子,展示做好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作欲望。再讲解楼房的基本形体、制作的方法步骤,对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的形象特征与造型特点,以便于学生巧妙设计与安排,尽可能挖掘作品表现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情趣。在构思成熟和准备好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从材料中选取形状、大小等方面均符合构思需要的泡沐,以切、划、挖等手法,制作出造型需要的各个部分,通过组合、添加,做出一栋栋别致的楼房,然后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再引导学生把各人所做的楼房组合在一块,做成一个小区。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会得到极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废物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在手工教学中,有一类制作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的。如挂历纸、塑料饮料罐、泡沐、碎布等做煎贴画,内容是风景、人物、动物等,如《校园》、《我的家乡》。也可用纸盒做楼房、汽车、电话等。在造型的同时,亦要注意色彩搭配及质地的利用。这种手工制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充分利用废旧物,变废为宝,并能锻炼学生的联想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教学,学生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面的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质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提高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通过利用废旧材料造型,学生提高立体塑形能力,并感受艺术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装饰之美。
3.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教师应通过对废弃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美和创造美,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4.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向学生宣传环保的意义,通过手工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爱我家园,爱我地球”的环保活动,以净化我们的地球,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手工制作与应用相结合
我们的手工制品,除了作为观赏物之外,也可用于教室、居室环境布置,节日装饰及作为各类玩具、用具、教具和另一类带有地方民间乡土气息的工艺美术。如教室的公告栏、学习园地的边框可用剪纸。在讲台、墙角放一束自己亲手制作的纸花,还可以制作布娃娃放在自己的房间,墙壁挂上剪贴画或壁挂,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增添不少色彩。在开晚会时,可做一些彩带、纸链、拉花,纸篮等装饰会场。还可在节日时做一些贺卡送人,既能锻炼能力,又显得情真意切,别具一番情趣。还有一类具有地方民间特色的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适应手工生产需要的一种工艺美术,它既是劳动生活内容,又表现了人民的审美理想和情操的艺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服饰有帽、包、头帕、围裙;食用用具包括陶瓷、金、银、染织品、竹藤、柳草编织物品;各种家具、建筑装饰雕刻、室内外饰物、玩具、节日用品等。我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将丰富的地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获得更大的市场,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如兴宁市工艺厂生产的木雕已走出兴宁,远销香港、欧美等地,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手工制作能提高学生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通过各种材料、各种手法的手工制作,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得到很好的锻炼,更加心灵手巧。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范围,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手工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才能及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课要加强手工教学。
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是指学生按照预定的意图或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某些工艺材料,直接运用自己的双手或者操作简单的工具,通过立体或平面造型的途径,制作具有观赏性、操作性或实用性的手工制品。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手工教学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意图,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运用特定材料制作手工制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必须充分发挥,考虑材料、造型、色彩、手法,设计构思出新颖、有趣、与众不同的形象。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只有高度协调,才能把构思的形象比较完美地制作出来。比如在以往的《漂亮的楼房》教学中,老师先放映城市建筑的录像带,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住的房子,展示做好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作欲望。再讲解楼房的基本形体、制作的方法步骤,对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的形象特征与造型特点,以便于学生巧妙设计与安排,尽可能挖掘作品表现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情趣。在构思成熟和准备好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从材料中选取形状、大小等方面均符合构思需要的泡沐,以切、划、挖等手法,制作出造型需要的各个部分,通过组合、添加,做出一栋栋别致的楼房,然后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再引导学生把各人所做的楼房组合在一块,做成一个小区。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会得到极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废物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在手工教学中,有一类制作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的。如挂历纸、塑料饮料罐、泡沐、碎布等做煎贴画,内容是风景、人物、动物等,如《校园》、《我的家乡》。也可用纸盒做楼房、汽车、电话等。在造型的同时,亦要注意色彩搭配及质地的利用。这种手工制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充分利用废旧物,变废为宝,并能锻炼学生的联想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教学,学生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面的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质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提高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通过利用废旧材料造型,学生提高立体塑形能力,并感受艺术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装饰之美。
3.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教师应通过对废弃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美和创造美,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4.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向学生宣传环保的意义,通过手工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爱我家园,爱我地球”的环保活动,以净化我们的地球,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手工制作与应用相结合
我们的手工制品,除了作为观赏物之外,也可用于教室、居室环境布置,节日装饰及作为各类玩具、用具、教具和另一类带有地方民间乡土气息的工艺美术。如教室的公告栏、学习园地的边框可用剪纸。在讲台、墙角放一束自己亲手制作的纸花,还可以制作布娃娃放在自己的房间,墙壁挂上剪贴画或壁挂,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增添不少色彩。在开晚会时,可做一些彩带、纸链、拉花,纸篮等装饰会场。还可在节日时做一些贺卡送人,既能锻炼能力,又显得情真意切,别具一番情趣。还有一类具有地方民间特色的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适应手工生产需要的一种工艺美术,它既是劳动生活内容,又表现了人民的审美理想和情操的艺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服饰有帽、包、头帕、围裙;食用用具包括陶瓷、金、银、染织品、竹藤、柳草编织物品;各种家具、建筑装饰雕刻、室内外饰物、玩具、节日用品等。我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将丰富的地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获得更大的市场,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如兴宁市工艺厂生产的木雕已走出兴宁,远销香港、欧美等地,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手工制作能提高学生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通过各种材料、各种手法的手工制作,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得到很好的锻炼,更加心灵手巧。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范围,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手工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才能及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课要加强手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