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观摩活动
中图分类号:Q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39-01
最近,观摩了我校几位青年教师的课,感觉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去掉了更多的浮躁,教学风格更加朴实扎实。主要体现在对新课标倡导新的教学理念的把握上,特别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继承了与创新的关系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方面,都把握得较到位。
1 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欣喜地看到,青年教师的课,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新气象。
一教师执教《幸福是什么》一课,她立足基础知识,弘扬人文精神,努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前1/3课时通过快速读、指名读、评价后读、齐读等形式,扎扎实实的指导学生读三位青年的话及揭示幸福真正含义的话,“幸福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老师自始至终地让学生入情多读,体会感情,而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读,巧妙地体现了加强朗读指导与淡化朗读技巧的关系,通过一段话,一个句子的反复读培养语感,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后将近2/3课时,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把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呈现开放性,富有强力,知识目标相通,达到“双赢”。如:师生互动清唱歌曲《幸福在哪里》,采访现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及生生互动交流、讨论幸福是什么?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断受到老师以情击情,以心连心的感染,思想得到提高,个性得以张扬,发言才那么积极,情感才那么真挚,如一学生说,无论是顽皮的孩子,头脑不聪明的孩子,残疾的孩子,只要一家团团圆圆就是幸福。一学生说幸福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可以感觉到。一学生说,无忧无虑,快乐成长,天天好心情,就是幸福等等。学生组织的语言,既像平常话,又像诗,更富有哲理,让人品味,咀嚼,耐人寻味,这些多元化的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溢着人文魅力。
2 继承与创新:走向融合
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个性化解读,强调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里学习语文等等,这些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一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上语文课。一教师执教《信》一课,较合理地处理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如学课文中几段结构相似小节时,老师紧紧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感情,但在具体操作上,她精讲一小节,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学法,照此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其它小节,其中设计了让学生大胆想像的环节,使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朗读,而是生动具体,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中务实基础的继承,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新理念。
旧的并不一定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一定都是先进的。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给予继承,有些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融入新的思想,推陈出新,如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孩子可以终身受益。但“背诵”要得法。不给学生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死记硬背,这样做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
3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融为一体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学习”,但在学生“自主”的同时,教师究竟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却令许多教师深感困惑。要么放任自流,任马由缰。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对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大多定位准确,无论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教师都没有放弃自己应尽的教学职责,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教师执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能够依据教材内容,成功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情感是文章的主体,语文教学的灵魂,”这位老师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带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趣,她把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故事,细腻真切的生动描写,课下搜集具有说服力的图片,打动人心的背景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感知、感悟、回味,身心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我在为师生的精彩表现暗暗高兴时,也留下一些思考:
思考一:参加授课的老师竞赛意识强,其中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如何在教学中放开手脚,放弃表演的成分,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呈现出清新、自然、朴实的面貌,课堂有效性和真实性得到落实,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永恒的课题。
思考二: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其中:“质疑问难”阶段是阅读教学最深入的阶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要循循善诱,不要流于形式。
思考三:一些老师在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继承与创新、自主与主导关系方面,尽管思想上有着清醒的认识,教学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需要老师们的语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丰厚,驾驭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观摩活动
中图分类号:Q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39-01
最近,观摩了我校几位青年教师的课,感觉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去掉了更多的浮躁,教学风格更加朴实扎实。主要体现在对新课标倡导新的教学理念的把握上,特别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继承了与创新的关系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方面,都把握得较到位。
1 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欣喜地看到,青年教师的课,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新气象。
一教师执教《幸福是什么》一课,她立足基础知识,弘扬人文精神,努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前1/3课时通过快速读、指名读、评价后读、齐读等形式,扎扎实实的指导学生读三位青年的话及揭示幸福真正含义的话,“幸福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老师自始至终地让学生入情多读,体会感情,而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读,巧妙地体现了加强朗读指导与淡化朗读技巧的关系,通过一段话,一个句子的反复读培养语感,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后将近2/3课时,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把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呈现开放性,富有强力,知识目标相通,达到“双赢”。如:师生互动清唱歌曲《幸福在哪里》,采访现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及生生互动交流、讨论幸福是什么?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断受到老师以情击情,以心连心的感染,思想得到提高,个性得以张扬,发言才那么积极,情感才那么真挚,如一学生说,无论是顽皮的孩子,头脑不聪明的孩子,残疾的孩子,只要一家团团圆圆就是幸福。一学生说幸福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可以感觉到。一学生说,无忧无虑,快乐成长,天天好心情,就是幸福等等。学生组织的语言,既像平常话,又像诗,更富有哲理,让人品味,咀嚼,耐人寻味,这些多元化的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溢着人文魅力。
2 继承与创新:走向融合
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个性化解读,强调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里学习语文等等,这些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一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上语文课。一教师执教《信》一课,较合理地处理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如学课文中几段结构相似小节时,老师紧紧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感情,但在具体操作上,她精讲一小节,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学法,照此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其它小节,其中设计了让学生大胆想像的环节,使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朗读,而是生动具体,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中务实基础的继承,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新理念。
旧的并不一定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一定都是先进的。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给予继承,有些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融入新的思想,推陈出新,如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孩子可以终身受益。但“背诵”要得法。不给学生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死记硬背,这样做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
3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融为一体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学习”,但在学生“自主”的同时,教师究竟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却令许多教师深感困惑。要么放任自流,任马由缰。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对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大多定位准确,无论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教师都没有放弃自己应尽的教学职责,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教师执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能够依据教材内容,成功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情感是文章的主体,语文教学的灵魂,”这位老师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带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趣,她把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故事,细腻真切的生动描写,课下搜集具有说服力的图片,打动人心的背景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感知、感悟、回味,身心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我在为师生的精彩表现暗暗高兴时,也留下一些思考:
思考一:参加授课的老师竞赛意识强,其中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如何在教学中放开手脚,放弃表演的成分,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呈现出清新、自然、朴实的面貌,课堂有效性和真实性得到落实,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永恒的课题。
思考二: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其中:“质疑问难”阶段是阅读教学最深入的阶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要循循善诱,不要流于形式。
思考三:一些老师在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继承与创新、自主与主导关系方面,尽管思想上有着清醒的认识,教学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需要老师们的语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丰厚,驾驭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