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游戏干预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游戏干预的概念界定
  刘焱认为,“游戏干预”是指成人通过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从而对幼儿的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游戏干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1]
  综合文献来看,关于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动词有很多:干预、介入、干涉、干扰,有很多学者不提游戏干预,而是以游戏“介入”为题。其中万中认为,幼儿游戏中的“介入”主要是指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行为,词义为中性;“干预”则是教师在参与幼儿游戏的同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由于影响结果的未知,她将“干预”一词界定为中性词。这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實施介入和干预行为时未经慎重思考、未把握恰当的干预时机和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而是过多地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控制,就会妨碍甚至遏止幼儿的游戏,使其“干预”异化为“干涉”,从而对幼儿游戏产生“干扰”。[2]她把这几个动词与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程度进行了相对应。而对于幼儿游戏来说,教师的参与“多一步”或“少一步”是大不相同的,不仅仅是一个动词的变化,更是游戏的性质的变化。
  二、教师干预幼儿游戏的不同方式
  1.非干预型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非干预型在学前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非干预型认为,游戏是幼儿的语言,这种模式注重的是游戏的情感宣泄和治疗功能,认为成人应当把对幼儿游戏的干预降低到最低限度。
  2.追随兴趣型
  “追随兴趣型”认为游戏是幼儿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的探索、认识周围环境,建构自己的经验。而成人的任务就是在观察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经验、新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适当的干预。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为幼儿的成长搭建支架。不应对于幼儿的一些冒险,创新性行为过度的担忧。
  3.诊断“缺失”型
  诊断“缺失”型与“追随兴趣型”相似的地方是都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不同在于诊断“缺失”型从一种预设的理论框架为依据,根据“理想”的游戏行为来确定幼儿当前的游戏活动中,“缺失”了哪些重要的因素,从而进行干预。
  4.积极引导型
  积极引导型中,教师既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也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支持者以及参与者,也作为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在积极引导幼儿的行为。
  除却第一种非干预型模式,其他三种干预模式虽然在干预的方式、方法、积极性、程度上有所差异,但是都认为在幼儿游戏中,成人应基于对幼儿的尊重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干预。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干预的实施
  (一)确定干预的必要性
  在进行游戏干预之前,确定干预的必要性非常重要。应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细致并充分的观察,然后思考是否要进行干预,干预以后会对幼儿游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曾针对幼儿游戏中的教师介入状况以及不同介入方式对幼儿游戏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教师介入的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的介入占据一定的比例[3]可见,并不是介入了幼儿的游戏就是正效应的,有效的介入对幼儿游戏来说才是促进型的,过多的、无效或负效的干预对幼儿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
  调查显示,我国教师干预幼儿游戏的行为比较频繁,单位时间内发生干预的次数几乎是挪威教师的10倍。[]虽然我们赞同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干预,但并不是要一味的干预,教师应该在实施游戏干预之前进行思考,确认是否有必要对这一行为或这一步骤进行干预,以及干预后是否会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负效能,进行了有必要有意义的思考以后,再确定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干预。
  (二)确定进行干预的时机
  Annukka Pursi认为成人的主动游戏信号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时刻(van Manen,1991),在这一时刻中,成人从游戏的角度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并为创造、维持和修复这一情境而行动[]这一特殊时刻是成人想要进行游戏干预的时刻,而有效的干预依赖于正确的干预时机,在观察了解以及确定要进行干预以后,下一步就是要把握干预的时机。
  华爱华认为介入时机取决于成人的期待和儿童的需要两个因素,认为以下六种情形包含了这两个因素当幼儿并没有投入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当幼儿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当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当幼儿缺少材料,游戏难以继续时,当幼儿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当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4]成人可以在这种时刻进行游戏干预。此外,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去要求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框架套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不要去代替儿童探索、思考,要给与儿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在实践中自由活动,当儿童游戏偏离一定轨道或出现一些不可控意外的情况下,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干预,且干预后要及时的退出,当儿童的游戏回归“正常的游戏”后,教师要及时退出幼儿的游戏,还给幼儿自由空间,要记住,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翁。
  (三)确定进行干预采用的方式方法
  刘焱在儿童游戏通论中指出,教师可采取的干预方式大概分为三种:[8]
  1.以自身为媒介
  教师可以把自己当做媒介,即通过自己参与游戏来对幼儿游戏进行干预,可以是“游戏者”也可以是“旁观者”,教师可以站在游戏之外,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干预,也可以以某种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进而对幼儿游戏产生干预。
  2.以材料为媒介
  当幼儿的游戏缺少材料,难以进行下去,或者出现了其他问题的时候,[9]教师除了以“自身”为媒介,还可以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来介入幼儿的游戏,提供新的材料,给予幼儿新的游戏思路[7]。
  3.以同伴为媒介
  同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幼儿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因素,有时以幼儿伙伴为媒介干预的效果比教师直接参与幼儿游戏的效果还要好,可以通过增加一个成员,或者分组的方式来进行干预,但是伙伴之间的互动,需要成人的介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教师干预幼儿游戏后反思
  反思才能使人进步和成长,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在进行干预游戏之后,教师就要及时的对自己的干预行为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干预的时机是否正确,自己干预游戏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是否柔和,是否进行了正效应的干预,这样的反思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游戏活动发展,也可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进步,这样才能在下一次的游戏干预中把握适度性。
  五、结论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来看,赞同对游戏进行干预的占大多数,但是要分清楚“干预”和“介入”并不是“干涉”。
  成功的干预案例的特点是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即兴性质。[10]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干预,过多或过少,多一步或少一步,不仅仅是一个动词的变化,也是游戏性质的变化,把握好进行干预的时机以及干预的方式方法,总的来说就是采用正确的干预方法在恰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干预。此外,不是干预游戏结束以后干预行为就结束了,反思也是游戏干预的重要步骤,通过反思教师才会更好的领悟游戏干预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以后游戏进程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自我的教学质量,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焱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72-3732万中,
  [2] 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56-60.
  [3] 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马丽婷.中国与挪威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游戏实践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 Annukka Pursi,Lasse Lipponen,Constituting play connection with very young children:Adul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lay [J] Learning,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ology,17(2018),21-37.
  [6] 華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28-229
  [7] 任琰.幼儿游戏中教师不当介入的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6.
  [8] 刘焱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72-373
  [9] 张哲.教师介入中班幼儿区域游戏的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1.
  [10] Pentti Hakkarainen,Milda Bredikyte,Kaisa Jakkula,Hikka Munter,武欣,宋占美.叙事性游戏中成人的游戏引导与儿童的游戏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4(04):3-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中职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大量的宝贵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人才缺口的不断完善,计算机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的社会就业环境,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完善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满足时代发
期刊
摘 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小学纷纷提升了对于学生们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数学老师为提升教学效率,往往会直接将解题模板烙印在学生心中。这也极大的不利于学生們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就要数学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尝试新式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展开研究,探讨培养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有
期刊
摘 要:我们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是为了提高时事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拉近学生与政治的距离,让政治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国内外纷繁的事件面前,能帮助使学生认清前进的方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础。本文以防疫抗疫为背景,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反思和总结了我的一些做法,期望能对同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抛砖引
期刊
摘 要:数学是构成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也是从小学至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这门科目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内涵,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有所提升。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以供
期刊
摘 要: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促使教育逐渐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发展为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并存、促进、融合。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都采取了各种措施,用以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与引导。其中,深度融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有效建立由“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结合(以下简称“三结合”)的青少年德育教育体系经过长期实践,被證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三结合教育;深度融合;德育教育;整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对于未来的思维、思考能力提升都是一个基础,教师科学合理设置数学课程,使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数学知识,能够良好的推动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就使得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足,这也就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去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以能够更加良好的理解数学当中的理论内容,从而能够充分的去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充分的
期刊
摘 要:數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统计数据、认识空间图形等能力,这均离不开计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它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启发智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式;  前言  数学计算能力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转化方式,就是把具有抽象性和
期刊
摘 要: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初中阶段才是他们学英语的开端,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理解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还因为教师监督不到位而缺少练习,导致学生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出现了学困生,而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成为了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经验总结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存在于每个班级,是相比意义上的概念,身份可以转变。笔者的班上就有几名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性与审美性的主要学科,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使用范围以及频率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小学生呈现出更为清晰和直观的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究了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充分“寓教于游戏”,优化课堂教学,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关于课堂游戏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设计有效游戏的技能技巧。下面,笔者将从课堂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游戏运用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等方面,浅谈关于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组织形式  游戏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恰当运用在教学中非常有利于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