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在教育教学制度日益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日益优化的背景之下,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首先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提出了未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具体策略,以期切实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为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当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生理早熟,但是心理成熟却相对滞后的情况。为此,这也就导致了初中生在青春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也針对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阶段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区别以及联系
(一)区别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本身的普及程度相对较晚,但是德育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且从中国古代时期开始就有了相应的传统德育教育。第二,从内涵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预防学生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以及尽可能帮助学生矫正相应的不良心理状态。但是德育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第三,从运用方法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通过全面的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咨询,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心理技术手段以及相应的观察指标。但是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对集体开展教育的形式,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直接开展教育工作。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注重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切实注重以及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而德育教育则是要求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将学生打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不断努力。
(二)联系
二者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这是因为二者在内容层面是相互贯通的。二者所强调的,都是注重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以及正确生活态度的培养。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都是希望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从教育改革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也可以逐步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了一个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现阶段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开始格外重视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为此,二者之间的融合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二、未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当前初中教育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专门针对初中生的完善的德育体系,为此,未来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二级网络,就爱你更好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分为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室、各班级心理教师等相应的层级,这样才能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合作机制,切实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性,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注重师资水平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就要求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较为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的教师团队,需要不断针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水平,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教育能力作出帮助,
第二,帮助教师积极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角色冲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原则、方法等等,所以这就需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进行改变,积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首先,需要帮助教师进行工作区域的转变,也就是说将工作领域向生活领域的回归。其次,需要将传统的工作观念进行转变,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一定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切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最终切实赢得学生对自身的信任。
(三)优化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
初中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本身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为此教师在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因为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都有所差别,为此在方法选择以及内容选择上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其次,则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科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在日常的学科教育中进行必要的渗透,进而切实体现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全面融合。
结束语: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开展,是切实保障初中生心理发展状态,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格外重视相关教育方法的改进与革新,尽可能将二者进行融合,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承华.初中阶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的措施[J].吉林教育,2020(36):43.
[2]张颖.试论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3]徐璇.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A]. 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5:3.
作者简介:
陈静怡(1988.10);女,汉族,厦门,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育。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当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生理早熟,但是心理成熟却相对滞后的情况。为此,这也就导致了初中生在青春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也針对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阶段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区别以及联系
(一)区别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本身的普及程度相对较晚,但是德育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且从中国古代时期开始就有了相应的传统德育教育。第二,从内涵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预防学生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以及尽可能帮助学生矫正相应的不良心理状态。但是德育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第三,从运用方法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通过全面的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咨询,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心理技术手段以及相应的观察指标。但是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对集体开展教育的形式,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直接开展教育工作。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注重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切实注重以及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而德育教育则是要求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将学生打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不断努力。
(二)联系
二者之间也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这是因为二者在内容层面是相互贯通的。二者所强调的,都是注重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以及正确生活态度的培养。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都是希望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从教育改革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也可以逐步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了一个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现阶段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开始格外重视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为此,二者之间的融合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二、未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当前初中教育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专门针对初中生的完善的德育体系,为此,未来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二级网络,就爱你更好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分为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室、各班级心理教师等相应的层级,这样才能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合作机制,切实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性,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注重师资水平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就要求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较为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的教师团队,需要不断针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水平,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教育能力作出帮助,
第二,帮助教师积极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间的角色冲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原则、方法等等,所以这就需要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进行改变,积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首先,需要帮助教师进行工作区域的转变,也就是说将工作领域向生活领域的回归。其次,需要将传统的工作观念进行转变,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一定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切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最终切实赢得学生对自身的信任。
(三)优化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
初中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本身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为此教师在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因为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都有所差别,为此在方法选择以及内容选择上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其次,则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科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在日常的学科教育中进行必要的渗透,进而切实体现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全面融合。
结束语: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开展,是切实保障初中生心理发展状态,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格外重视相关教育方法的改进与革新,尽可能将二者进行融合,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承华.初中阶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的措施[J].吉林教育,2020(36):43.
[2]张颖.试论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3]徐璇. 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A]. 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5:3.
作者简介:
陈静怡(1988.10);女,汉族,厦门,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