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备考的脚步却永远不能停,带着学生一路复习下来,忙碌而又充实,也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能在重压之下带着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走出清晰的一条路一直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个人觉得备考不应只是高三,尤其语文的复习,内容庞杂而繁琐,需要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形成知识链。正如写作需要多读书一样,只有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最终水到渠成。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经验是最好的老师,现就诗歌鉴赏谈谈个人的几点经验与反思。
一、方法技巧助读诗歌
1.习题课堂中的问题反思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难点,一来学生文学底子较浅、积累不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二来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不如对小说、散文那样来得高,兴趣不足,也是导致诗歌成为难点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在两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深入研究学情,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增强教学针对性,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帮助学生积累诗歌常识,强化其内功,让他们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能够基本读懂中等难度的诗词,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2.知识点梳理
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总结诗歌鉴赏的知识体系,如知识树、思维导图等。用知识点的形式把课本中厚厚的内容展现在一页中,直观效果更明显,学生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在复习时往往比较盲目,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明晰分类,能帮助和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学生有了成就感,远比把大堆的复习资料丢在他们面前要实用。
3.明确考纲
知道了考纲,学生就会更加明确答题的技巧。2017年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相较往年,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变化,更希望引领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4.教学重点
在一轮教学中应重理解诗意、重意境情感、重建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诗意理解的思维意识,初步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利于考点题型全面铺开。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读诗译诗,读诗要进入文本,勾画关键词、句,读懂诗中的情语、动词、形容词、写景诗句中的意象,以及题目和注释中的关键词,同时注意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使用,尤其是省略句,在阅读时通过联想补出诗中略去的一些环节,使语言畅达,意思显豁,便于理解。
其次,翻译过程应为学生初译、学生读悟、师生再译,将凝练的诗句泡开,即进行诗歌素描,疏通诗意,诗画一体。如《奉陪郑驸马韦曲》的诗歌素描: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惹人喜爱。这满杯的美酒應该终日痛饮,我满头白发正该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好好地享受。石角钩破了我的衣服,似乎是想要我住下,藤梢绿得刺眼,让人眼前一亮。何时我才能居住在这片竹林,戴上隐士的黑头巾隐居于此?
二轮教学中要突出练习和讲评,必须要求学生先做练习。首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专项练习,尤其是情感类、形象类和手法类。其次,教师对学生做完的题进行讲评时应要求学生能说出诗歌的内容、类型,以及题干的要求和考查的知识类型,思考出答题的思路,并且明确自己的疑问点。教师讲评时应该注重答题思路和考查类型。最后才是正确答案的展示。展示答案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原文照抄,我从不给学生规定死的答案,思路永远比正确答案重要。但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不能规范答题的专业术语,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一丝不苟地写出自己的答案,对比正确答案后用不同的笔标出自己的错误和与答案的不同处,进而总结出答题规律。
5.诗歌鉴赏中的新题型
其实客观题的出现有助于学生解读诗歌内容,但必须了解每道选择题的设题角度和设题陷阱,设题角度离不开诗歌的考查点:语言、内容、作用效果、艺术技巧、意象、情感主旨、基础知识等;不恰当的两项一般为设题陷阱,阅读理解中不外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
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诗歌鉴赏取材于宋朝著名诗人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首诗的内容和考生在考场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了解了古人考试时的情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有趣又意义深远。第l题今年改为客观题,是今年考题的另外一大变化。“五选二”,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B选项考查第三句: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其实对于这样的描写学生并不陌生,在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就有“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的描写,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而发出了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秋试”之“秋”的季节特点,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参加应试的举子们奋笔疾书、紧张忙碌的情状通过“春蚕食叶”的比喻表现出来,突出的是虚实相生。而本诗中对于举子的描写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了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考查的是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是本诗精妙之处。
做客观题和主观题一样,必须细划出选项中的考点要点,对照诗句一一分析,排除陷阱,保证读懂诗歌内容永远是答题的关键。
二、墨香韵味品读诗歌
传统诗词穿越时代而仍有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需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对接。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但是,通过硬性的应试要求让学生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去功利性地拆解诗歌,这样的解读会带来什么功效?或许我们很难站在功利角度进行考量,这些诗文能发挥的真正作用,或许正如复旦附中的语文老师黄荣华所言:“古诗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付考试,还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他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所以,如何能让枯燥的高三课堂成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所在,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鉴一首诗,识一个人
诗歌教学历来提倡“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与诗歌的关系,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也应了解诗人创作的诗歌类型,以此为规律和切入点,更能帮助我们去解读诗歌的情感。当然我们也要突破常规的教学框架,勇于思考,创新和尝试多种诗歌鉴赏方法,灵活运用。
2.品味风格,拓展运用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跳动的灵魂,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坚守是每一个时代的强音,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国忧民、屈子的执着坚贞,等等。林逋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诗人,在学习了林逋的《山园小梅》后,我为学生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
守望精神世界,灵魂自由,精神富有。一个人站在寂寂的宋朝,守望着梅林最后一抹芬芳。孤山上的那位隐士,茅屋陋舍,香梅白鹤,他可以安逸地抚梅而咏,一座孤山,便已是一个世界。
品格坚贞,志趣高远,逆境中的独守。山上孤独清静,笙歌缭绕,众芳摇落,梅便占尽风情,清香阵阵,凌寒自开,自己,也成了冰雪中傲然独放的一枝梅花。
如此这样,多了解一位诗人的古诗,便会对每首诗歌的解读有了想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3.学生讨论,在做上学
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习内容的10%;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像资料,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0%;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30%;学生通过讨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0%;学生通过实践,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5%;学生通过教授给其他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这一点是我做为年轻教师最欠缺的,在讲评时过多自我解读,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这也是高三教学后最深刻的反思,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制定课堂策略。
课堂操作先练后讲:
第1步,教师不讲,直接给出典型题让学生做;做完了,不讲答案。
第2步,给出5—10道同一类型的题,给出答案,让学生对这些题进行研究,找规律,找思路,讨论总结。
第3步,教师总结归纳命题规律解题思路和做题步骤。
第4步,学生答案展示(对例、错例),找根源,判分数。回过头来,修正自己的答案,并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5步,以后小测验时,会从上述题里边选典型题。(错题重做)
落实课堂效益,势在必行。
三、学科协作,事半功倍
高三的语文教学内容庞杂而繁琐,这无疑给我们年轻教师增添了许多困难,我们经验不足,对于一些方向的引领不善融会贯通,此时更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学校如能多提供专家指导或到外校听课指导的机会,更有助于一线教师的成长。同时年级组内应形成学科协作体,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满足高三教师的高效教研,也会让备考复习更有效率。
理科班的学生在語文学习上很多时候不愿花费太多精力时间去做复习总结,这就更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监督,这对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比如在试卷讲评方面,如果不把卷面讲解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难免会使课堂沉闷枯燥,降低课堂效益,但如果老师自己独立做试卷解析,工作量太大,很难完成,把每张试卷进行单项分类,分别由一位教师负责一个板块,资源共享,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统一复习进度,还能将讲评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探讨明确,以便为以后的备考复习更上一个台阶。
教育的真谛是爱与责任,更是一种艺术。如何用勤奋和智慧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但我会带着这份责任与坚持,在路漫漫其修远中上下求索。
一、方法技巧助读诗歌
1.习题课堂中的问题反思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难点,一来学生文学底子较浅、积累不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二来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不如对小说、散文那样来得高,兴趣不足,也是导致诗歌成为难点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在两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深入研究学情,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增强教学针对性,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帮助学生积累诗歌常识,强化其内功,让他们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能够基本读懂中等难度的诗词,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2.知识点梳理
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总结诗歌鉴赏的知识体系,如知识树、思维导图等。用知识点的形式把课本中厚厚的内容展现在一页中,直观效果更明显,学生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在复习时往往比较盲目,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明晰分类,能帮助和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学生有了成就感,远比把大堆的复习资料丢在他们面前要实用。
3.明确考纲
知道了考纲,学生就会更加明确答题的技巧。2017年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相较往年,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变化,更希望引领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4.教学重点
在一轮教学中应重理解诗意、重意境情感、重建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诗意理解的思维意识,初步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利于考点题型全面铺开。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读诗译诗,读诗要进入文本,勾画关键词、句,读懂诗中的情语、动词、形容词、写景诗句中的意象,以及题目和注释中的关键词,同时注意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使用,尤其是省略句,在阅读时通过联想补出诗中略去的一些环节,使语言畅达,意思显豁,便于理解。
其次,翻译过程应为学生初译、学生读悟、师生再译,将凝练的诗句泡开,即进行诗歌素描,疏通诗意,诗画一体。如《奉陪郑驸马韦曲》的诗歌素描: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惹人喜爱。这满杯的美酒應该终日痛饮,我满头白发正该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好好地享受。石角钩破了我的衣服,似乎是想要我住下,藤梢绿得刺眼,让人眼前一亮。何时我才能居住在这片竹林,戴上隐士的黑头巾隐居于此?
二轮教学中要突出练习和讲评,必须要求学生先做练习。首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专项练习,尤其是情感类、形象类和手法类。其次,教师对学生做完的题进行讲评时应要求学生能说出诗歌的内容、类型,以及题干的要求和考查的知识类型,思考出答题的思路,并且明确自己的疑问点。教师讲评时应该注重答题思路和考查类型。最后才是正确答案的展示。展示答案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原文照抄,我从不给学生规定死的答案,思路永远比正确答案重要。但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不能规范答题的专业术语,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一丝不苟地写出自己的答案,对比正确答案后用不同的笔标出自己的错误和与答案的不同处,进而总结出答题规律。
5.诗歌鉴赏中的新题型
其实客观题的出现有助于学生解读诗歌内容,但必须了解每道选择题的设题角度和设题陷阱,设题角度离不开诗歌的考查点:语言、内容、作用效果、艺术技巧、意象、情感主旨、基础知识等;不恰当的两项一般为设题陷阱,阅读理解中不外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
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诗歌鉴赏取材于宋朝著名诗人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首诗的内容和考生在考场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了解了古人考试时的情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有趣又意义深远。第l题今年改为客观题,是今年考题的另外一大变化。“五选二”,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B选项考查第三句: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其实对于这样的描写学生并不陌生,在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就有“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的描写,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而发出了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秋试”之“秋”的季节特点,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参加应试的举子们奋笔疾书、紧张忙碌的情状通过“春蚕食叶”的比喻表现出来,突出的是虚实相生。而本诗中对于举子的描写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了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考查的是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是本诗精妙之处。
做客观题和主观题一样,必须细划出选项中的考点要点,对照诗句一一分析,排除陷阱,保证读懂诗歌内容永远是答题的关键。
二、墨香韵味品读诗歌
传统诗词穿越时代而仍有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需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对接。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但是,通过硬性的应试要求让学生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去功利性地拆解诗歌,这样的解读会带来什么功效?或许我们很难站在功利角度进行考量,这些诗文能发挥的真正作用,或许正如复旦附中的语文老师黄荣华所言:“古诗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付考试,还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他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所以,如何能让枯燥的高三课堂成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所在,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鉴一首诗,识一个人
诗歌教学历来提倡“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与诗歌的关系,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也应了解诗人创作的诗歌类型,以此为规律和切入点,更能帮助我们去解读诗歌的情感。当然我们也要突破常规的教学框架,勇于思考,创新和尝试多种诗歌鉴赏方法,灵活运用。
2.品味风格,拓展运用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跳动的灵魂,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坚守是每一个时代的强音,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国忧民、屈子的执着坚贞,等等。林逋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诗人,在学习了林逋的《山园小梅》后,我为学生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
守望精神世界,灵魂自由,精神富有。一个人站在寂寂的宋朝,守望着梅林最后一抹芬芳。孤山上的那位隐士,茅屋陋舍,香梅白鹤,他可以安逸地抚梅而咏,一座孤山,便已是一个世界。
品格坚贞,志趣高远,逆境中的独守。山上孤独清静,笙歌缭绕,众芳摇落,梅便占尽风情,清香阵阵,凌寒自开,自己,也成了冰雪中傲然独放的一枝梅花。
如此这样,多了解一位诗人的古诗,便会对每首诗歌的解读有了想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3.学生讨论,在做上学
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习内容的10%;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像资料,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0%;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30%;学生通过讨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0%;学生通过实践,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5%;学生通过教授给其他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这一点是我做为年轻教师最欠缺的,在讲评时过多自我解读,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这也是高三教学后最深刻的反思,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制定课堂策略。
课堂操作先练后讲:
第1步,教师不讲,直接给出典型题让学生做;做完了,不讲答案。
第2步,给出5—10道同一类型的题,给出答案,让学生对这些题进行研究,找规律,找思路,讨论总结。
第3步,教师总结归纳命题规律解题思路和做题步骤。
第4步,学生答案展示(对例、错例),找根源,判分数。回过头来,修正自己的答案,并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5步,以后小测验时,会从上述题里边选典型题。(错题重做)
落实课堂效益,势在必行。
三、学科协作,事半功倍
高三的语文教学内容庞杂而繁琐,这无疑给我们年轻教师增添了许多困难,我们经验不足,对于一些方向的引领不善融会贯通,此时更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学校如能多提供专家指导或到外校听课指导的机会,更有助于一线教师的成长。同时年级组内应形成学科协作体,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满足高三教师的高效教研,也会让备考复习更有效率。
理科班的学生在語文学习上很多时候不愿花费太多精力时间去做复习总结,这就更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监督,这对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比如在试卷讲评方面,如果不把卷面讲解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难免会使课堂沉闷枯燥,降低课堂效益,但如果老师自己独立做试卷解析,工作量太大,很难完成,把每张试卷进行单项分类,分别由一位教师负责一个板块,资源共享,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统一复习进度,还能将讲评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探讨明确,以便为以后的备考复习更上一个台阶。
教育的真谛是爱与责任,更是一种艺术。如何用勤奋和智慧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但我会带着这份责任与坚持,在路漫漫其修远中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