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数的再认识》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生可以正确分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其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更好的关于该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分数的再认识 以学定教 促进 学生发展 教学反思
引言
《分数的再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遵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经验,数学教学活动本质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因此我着力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得”一解决了的问题
1.课前,我了解了学情,概念教学对学生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达成对分数的再认识,必须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说才可以。
2.基于学情上,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
3.我把教学重难点确认为理解分数意义中“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学生虽对分数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但要理解“单位1”依然略有困难,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必须坚持让学生去说,有矛盾,有错误,才是进步的前提,经过我启发诱导、经过比较、归纳,去突破许多物体构成一个“1”这一难点。
4,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直观对比演示等方法,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智”一令人欣喜的地方
从教学上来看,孩子对于分数可能说掌控地较好,但这个较好浮在表面,对于分数的意义、“单位1”与分数整数的关系不够透彻,以致于在前半节教学中,学生思维较固化,不能灵活处理“单位1”的概念,在我通过对比演示“建模”(单位1的模型)后,学生才逐渐从原有的思维中慢慢跳脱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单位1”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这节课或许有所提升,一个单位“1”怎么去表示也让学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三、思考与对策一教学再创造
基于本节课上学生对“单位1”较模糊的认知,我认为认为仍有必要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计量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在这样的计量背景下丰富对单位“1”内涵的认识。同样在课堂中对分数的认识,我认为对每一个具体分数的理解尤为重要。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对“单位1”与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所欠缺。学生在对多个“单位1”的表述上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分数,或许是在一个整体的建立中有所欠缺,应让学生在自我举例中感知到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即为“单位1”,这样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也让学生自我强化理解分数的意义所在。
四、思考与感悟
(一)注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展开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课堂知识的实用性和学习价值。
(二)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既提升了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体参与以及团结协作与合作。教师应当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构建高效课堂的技巧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团结协作中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发展、在集体参与中提升,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求真、求实、求简的思维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思想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8,279(21):63-65.
【2】罗小艳.“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7):83-83.
【关键词】:分数的再认识 以学定教 促进 学生发展 教学反思
引言
《分数的再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遵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经验,数学教学活动本质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因此我着力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得”一解决了的问题
1.课前,我了解了学情,概念教学对学生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达成对分数的再认识,必须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说才可以。
2.基于学情上,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
3.我把教学重难点确认为理解分数意义中“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学生虽对分数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但要理解“单位1”依然略有困难,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必须坚持让学生去说,有矛盾,有错误,才是进步的前提,经过我启发诱导、经过比较、归纳,去突破许多物体构成一个“1”这一难点。
4,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直观对比演示等方法,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智”一令人欣喜的地方
从教学上来看,孩子对于分数可能说掌控地较好,但这个较好浮在表面,对于分数的意义、“单位1”与分数整数的关系不够透彻,以致于在前半节教学中,学生思维较固化,不能灵活处理“单位1”的概念,在我通过对比演示“建模”(单位1的模型)后,学生才逐渐从原有的思维中慢慢跳脱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单位1”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这节课或许有所提升,一个单位“1”怎么去表示也让学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三、思考与对策一教学再创造
基于本节课上学生对“单位1”较模糊的认知,我认为认为仍有必要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计量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在这样的计量背景下丰富对单位“1”内涵的认识。同样在课堂中对分数的认识,我认为对每一个具体分数的理解尤为重要。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对“单位1”与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所欠缺。学生在对多个“单位1”的表述上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分数,或许是在一个整体的建立中有所欠缺,应让学生在自我举例中感知到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即为“单位1”,这样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也让学生自我强化理解分数的意义所在。
四、思考与感悟
(一)注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展开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课堂知识的实用性和学习价值。
(二)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既提升了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体参与以及团结协作与合作。教师应当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构建高效课堂的技巧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团结协作中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发展、在集体参与中提升,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求真、求实、求简的思维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思想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8,279(21):63-65.
【2】罗小艳.“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