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关于阅读教学和指导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内外阅读指导的有机结合,特别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角度入手对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希望为小学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素养 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将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阅读学习习惯,为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除此之外阅读学习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优美的词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词汇储备,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课外阅读指导入手探讨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应当明确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关键要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化的工作,教师引导和学生主观学习意愿是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课外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应当首先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课外阅读内容和课本文章阅读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课内文章的详细指导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沙漠之舟》一课中,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关于沙漠中骆驼前行的影视画面,为学生提供骆驼坚持不懈,不畏艰难行走的画面,再产生直观的视觉刺激效果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读文章深入分析并理解骆驼精神,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搜集关于描写骆驼的文章,让学生在下节课上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分享,并结合本文基本描写手法对课外文章的内容进行描述,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学生往往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在阅读学习中也容易被各种问题限制,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必须要对阅读的方法进行讲述。阅读方法的解释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教授学生划分阅读的主次内容,快速确定需要重点阅读的片段,提升学生阅读活动的针对性以及目的性。比如,阅读文章《翠鸟》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注意力引到对翠鸟外形以及活动方式的描写上,然后再对作者的观察顺序进行分析,最后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写作技巧。第二,教授学生如何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过程之前学生要形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夠提升学生的阅读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课内阅读内容进行引申鼓励学生搜集作者创作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协作过程中的内心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三、提高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合理性
  要想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必须要充分发挥阅读学习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强调对学生阅读方式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的材料,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读物才能够帮助学生在现有语文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实现语文学习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兴趣爱好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对此首先要考虑下阅读资料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一类阅读资料对于提高学生的智力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判断阅读资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要优先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优秀意志品质的资料。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坚毅品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优秀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后,还应当考虑阅读材料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读书交流会”活动进行,比如在《安徒生童话》中通过对“夜莺”故事的阅读不仅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容情感,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同学中间讲述故事内容,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
  结语:
  课外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从中获取文章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确保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合理性,从而保证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卫萍.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思考[J].汉字文化,2018,07:70-71.
  【2】邹金贤.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荐课[J].江西教育,2018,09:41.
  【3】赵文丽.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8,20:68-69.
  【4】闫石.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9:251-252.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色彩浓厚的学科,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就是对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视,高效的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并在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本文主要就体验式音乐教学的理性思考和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体验式教学 实践策略  1引言  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感受聆听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学会聆听与鉴赏音乐、体验与表现音乐,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音乐认识和体验,并能够加以应用与创造,从现实生活的音乐活动中来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本论文主要以音乐教学中的聆听与鉴赏两个方面来展开的具体研究讨论。  【关键词】:中学 音乐课程 聆听 鉴赏 审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注重学生阅读创新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阅读创造力  一、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创造力是当前新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文章从微课这类新生事物开始说起,用真实课例为我们呈现出微课助教的实效性。“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不是一朝一夕,我们正在努力探寻如何让友善的生命课堂真正绽放活力。  【关键词】:微课助教  一、认识微课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2、
期刊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创新教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创新教育,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目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思维活动。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音乐这门学科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教师在关注音乐教学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将音乐教学引入进来。这样不仅有效的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同时也使教学手段得到了优化,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在音乐学科中找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印象就是枯燥无用,对政治课没有什么兴趣和热情,而教师也因为一心关注成绩,所以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作为唯一一门承担着智育和德育双重任务的课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的增多,让我们更加地关注地德育缺失问题,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 思想政治课 德育缺失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
期刊
【摘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道德。“以德为本,以教为上”,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师德为先,传道授业解惑为上”。 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须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真善美,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关键词】:明德 培德 显德善教
期刊
【摘要】:幼儿园在素质教育下也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区域活动在教学中的融入,让幼儿在特定的场所、运用投放的材料来感知世界、思考问题、创造新的事物。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材料的投放则是开展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以及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都与材料的投放有直接性的关系。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由于对区域活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经常在课堂上被运用。然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呢?笔者在一些公开课或教研活动中发现,很多老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课堂效益不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真正理解新知识,体会多种感受,掌握多种方法与策略,提高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