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人们喜欢讨论“80后”。今天,铺天盖地都是“90后”。话题永远热闹着。
苏珊·桑塔格说:“把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时代的生活以 10 年为单位打包是时下的流行做法,然而我对此并不热衷。”
用时代区分人群合理吗?“90后”的称呼具有正当性吗?
知乎上有人问“你同意把人群按年代分吗?怎么看待‘90 后’‘80’后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法律人郭磊回答:“按照年代、时代来划分,是一种人类社会学里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
所谓研究方法,即科学、正当。
社会历史学家威廉·斯特劳斯(W illiam Strauss)和尼尔·赫伊(Neil Howe)提出了世代划分,在他们1991年出版的著作《世代:1584年到2069年的美国未来历史》中把“社会世代”定义为“因处于同一历史坐标而享有集体人格面具的人的集合”。
按照出生时间,斯特劳斯与赫伊将美国分为这样几个时代:1883年至1900年是迷惘世代;1901年至1924年是军人世代,或称为最伟大的世代;1925 年至1942年是沉默世代;1943年至1960年是婴儿潮世代,即为众人所知的垮掉的一代;1961年至1981年是第十三世代;1982年至2000年对应着我们所说的“80后”“90后”,被称为千禧世代;2001年至今出生的一代叫作新沉默世代。
按照年代划分人群不是新的创造。世界范围内都这么做。
如果将“90后”放在历史的纵轴里,我们会给“ 90后”赋予一个怎样的形容词?
“90后”,出生于互联网的时代。相比“80后”,他们更早地被暴露在触手可及的网络信息中。他们看着日本动漫长大,青春期时接触了第一部美剧《成长的烦恼》,西方文化渗透在“90后”的成长空间里,这使得他们更加开放,更加反传统,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80后”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新事物在诞生,旧文化在消解,这些碰撞在他们内心曾引起化学反应。而“90后”是没有的,他们活在一以贯之的开放中,天然地吸收了多种文化。对于“90后”,他们可以说“我出生时,世界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但相比其他代际人们共享的集体记忆,“90后”的成长环境不是将他们变成同一个人,恰恰相反,是提供了让每一个人充分成为自己的土壤。自由之风如同一股催化剂,个体与个体分化,以独立的姿态往不同的方向生长,从而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群体。
在物理学概念里,“熵”代表了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如果把每个代际的人群看作一个个系统,给他们分别定义一个熵的值,“90后”系统也许是这几代人里数值最高的一代。处在各种文化冲击中成长的“90后”很像物理学里的布朗运动——微小的悬浮微粒在水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的受力使得微粒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90后”的运动也是无序的、多样的、独立的。
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也许年轻的“90后”未必知道这样一个个丰富的词汇背后的发展、逻辑和定义。但这些思想涌入了他们的生活,以不同的配比体现在个体的身上,交融杂合成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排斥,“90后”必须在自己的思考中进行选择,不论这个过程是理性的、感性的,还是不自觉的。
“应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在国外打拼的年轻人,你们的父母怎么办”“放弃国企稳定的工作去创业是正确的选择吗”。
知乎上这类问题的关注数惊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给予年轻人这么多的排列组合,每一个维度的选项都像是一股热能,促进着系统熵值的增加。
时代没有强扭着“90后”一定要做什么。在这个群体里,个性是多样的,梦想是斑斓的。自由舒展的环境使得个体情感体验成为一个人关注的重点,每个人得以更好地去感受自己,放大自我。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90后”不开心就辞职,不痛快就分手”的原因。
不仅个体与个体之间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每个个体也处在自我分裂的无序中。他们在网络上使用一种语言,在学校和家里使用另一套语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流行成为天然的平台,加剧着一个人的分化。很多“90后”拥有多个常用社交网络账号,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上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自我,这在其他代际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强烈关注于个人情感体验,任何一种情绪都容易放大,甚至失控。他们袒露自己的情感,杂乱的、一团乱线般交织着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将一个单独的人作为一个系统,那这一代人每个个体的系统也是处于“熵增”之中。
今天,“90后”分布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这是一个人自我建设最重要的十年。上一代人看着他们,有时觉得烦恼,有时觉得可爱。他们让你大跌眼镜,也让你惊喜满满,但多样化的存在和一个社会对多样的包容总是件好事情。祝福他们,祝福“熵增的一代”,祝福每个人都越来越成为自己。
苏珊·桑塔格说:“把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时代的生活以 10 年为单位打包是时下的流行做法,然而我对此并不热衷。”
用时代区分人群合理吗?“90后”的称呼具有正当性吗?
知乎上有人问“你同意把人群按年代分吗?怎么看待‘90 后’‘80’后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法律人郭磊回答:“按照年代、时代来划分,是一种人类社会学里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
所谓研究方法,即科学、正当。
社会历史学家威廉·斯特劳斯(W illiam Strauss)和尼尔·赫伊(Neil Howe)提出了世代划分,在他们1991年出版的著作《世代:1584年到2069年的美国未来历史》中把“社会世代”定义为“因处于同一历史坐标而享有集体人格面具的人的集合”。
按照出生时间,斯特劳斯与赫伊将美国分为这样几个时代:1883年至1900年是迷惘世代;1901年至1924年是军人世代,或称为最伟大的世代;1925 年至1942年是沉默世代;1943年至1960年是婴儿潮世代,即为众人所知的垮掉的一代;1961年至1981年是第十三世代;1982年至2000年对应着我们所说的“80后”“90后”,被称为千禧世代;2001年至今出生的一代叫作新沉默世代。
按照年代划分人群不是新的创造。世界范围内都这么做。
如果将“90后”放在历史的纵轴里,我们会给“ 90后”赋予一个怎样的形容词?
“90后”,出生于互联网的时代。相比“80后”,他们更早地被暴露在触手可及的网络信息中。他们看着日本动漫长大,青春期时接触了第一部美剧《成长的烦恼》,西方文化渗透在“90后”的成长空间里,这使得他们更加开放,更加反传统,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80后”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新事物在诞生,旧文化在消解,这些碰撞在他们内心曾引起化学反应。而“90后”是没有的,他们活在一以贯之的开放中,天然地吸收了多种文化。对于“90后”,他们可以说“我出生时,世界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但相比其他代际人们共享的集体记忆,“90后”的成长环境不是将他们变成同一个人,恰恰相反,是提供了让每一个人充分成为自己的土壤。自由之风如同一股催化剂,个体与个体分化,以独立的姿态往不同的方向生长,从而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群体。
在物理学概念里,“熵”代表了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如果把每个代际的人群看作一个个系统,给他们分别定义一个熵的值,“90后”系统也许是这几代人里数值最高的一代。处在各种文化冲击中成长的“90后”很像物理学里的布朗运动——微小的悬浮微粒在水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的受力使得微粒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90后”的运动也是无序的、多样的、独立的。
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也许年轻的“90后”未必知道这样一个个丰富的词汇背后的发展、逻辑和定义。但这些思想涌入了他们的生活,以不同的配比体现在个体的身上,交融杂合成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排斥,“90后”必须在自己的思考中进行选择,不论这个过程是理性的、感性的,还是不自觉的。
“应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在国外打拼的年轻人,你们的父母怎么办”“放弃国企稳定的工作去创业是正确的选择吗”。
知乎上这类问题的关注数惊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给予年轻人这么多的排列组合,每一个维度的选项都像是一股热能,促进着系统熵值的增加。
时代没有强扭着“90后”一定要做什么。在这个群体里,个性是多样的,梦想是斑斓的。自由舒展的环境使得个体情感体验成为一个人关注的重点,每个人得以更好地去感受自己,放大自我。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90后”不开心就辞职,不痛快就分手”的原因。
不仅个体与个体之间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每个个体也处在自我分裂的无序中。他们在网络上使用一种语言,在学校和家里使用另一套语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流行成为天然的平台,加剧着一个人的分化。很多“90后”拥有多个常用社交网络账号,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上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自我,这在其他代际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强烈关注于个人情感体验,任何一种情绪都容易放大,甚至失控。他们袒露自己的情感,杂乱的、一团乱线般交织着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将一个单独的人作为一个系统,那这一代人每个个体的系统也是处于“熵增”之中。
今天,“90后”分布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这是一个人自我建设最重要的十年。上一代人看着他们,有时觉得烦恼,有时觉得可爱。他们让你大跌眼镜,也让你惊喜满满,但多样化的存在和一个社会对多样的包容总是件好事情。祝福他们,祝福“熵增的一代”,祝福每个人都越来越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