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蒙医温针在治疗肩周炎上的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效果,以提高肩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的80例肩周炎病例,均是选自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即温针组和对照组各是40例。温针组接受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之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肩周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温针组中显效者23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中显效者20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整体有效率是82.5%,显著低于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蒙医温针治疗是可取的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肩周炎 蒙医温针 观察
肩周炎患者多表现为肩部明显有疼痛感,夜间症状明显比白天重,其肩关节功能较正常人有所降低。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关数据表明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且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最高。倘若肩周炎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患者会出现类如三角肌萎缩的不良结果,因此,及时治疗和准确诊断是提高治疗肩周炎有效率的关键[1]。作为传承悠久的治疗方案,蒙医温针法是一种普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且临床效果也得到相关学者的认可,而我院自使用该法以来也取得了十分良好的口碑。对此,本文选取了80例肩周炎患者,就蒙医温针法在治疗肩周炎上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80例肩周炎病例,均是选自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患者。依据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显示,温针组40例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30-7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4.2±7.1)岁,平均患病历程为(54.4±35.3)d。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4-7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5.3±6.8)岁,平均患病历程为(52.5±31.3)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诊断: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提及的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肩部周围明显疼痛,夜里疼痛加剧,受天气、劳累影响;②受到压力时肩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③实验室X线检查肩部结果显示为阴性;④已排除颈椎病、内部疾病造成的肩部疼痛。
1.3 治疗方法
1.3.1 温针组:
(1)材料准备:1寸纯银针和2寸纯银针若根,医用酒精,棉球(干湿若只),姜片,5条艾条,火柴。
(2)针刺方法:患者均接受蒙医温针治疗,取其坐位,在将肩部充分暴露的同时,取阿是穴、肩髃穴、肩贞穴、肩前穴、曲池穴、天宗穴等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然后采用事先准备好、已消毒的2寸纯银针对穴位进行穿刺,进针之后依次进行提、插、捻、转,成功得气之后于银针尾部插入艾条。用姜片覆盖住进针周围的皮肤,再点燃艾条。艾条燃尽后,结合患者病情确定重复艾条点燃的次数,常规患者连续重复两次即可[3]。
1.3.2 对照组:治疗取位和取穴均和温针组一致,用2寸纯银针快速进入穴位之后,采取单式手法,即进针得气之后均匀提、插、捻、转。用电针机进行电疗,强度以患者忍受度为主,半个小时之后出针。
两组均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一个疗程为一个星期,第二个疗程与第一个疗程相隔一个星期。
1.4 效果判定: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提及的关于肩周炎的效果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为:①显效:肩部疼痛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正常,对正常生活毫无影响;②有效:肩部疼痛症状逐渐好转,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对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③无效:臨床症状没有好转迹象,影响正常生活。整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温针组中显效者23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中显效者20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整体有效率是82.5%,显著低于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肩周炎多发于50岁体力劳动女性,其疼痛发作时较为广泛,肩关节功能会受限,治疗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文通过对8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结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温针组整体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说明蒙医温针法和电针法均能有效治疗肩周炎,但是前者治疗效果更佳。该结果和徐蕾[4]的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蒙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是因风寒、湿和扭伤等造成的寒性病症。蒙医温针法是采取特制的银针或者金针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予针刺加温灸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温针疗法的治疗原则在于“寒者温之,热者寒之”,在进针之后采取单式手法,联合艾条,借助艾条的温度让周围经络温热,因此可以起到温补气血、驱寒的功效[5]。在点燃艾条时,我们在患者进针处的皮肤表面放了姜片,可以起到防止灼伤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肩周炎患者采取蒙医温针治疗是可取的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4)::41-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3]向贵武.中医结合针灸疗法治疗130例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5-67.
[4]徐蕾.温针灸配合茯苓汤内服治疗肩周炎67例[J].中医正骨,2012,24(6):69-70.
[5]娜仁格日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36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5(5):6-8.
【关键词】 肩周炎 蒙医温针 观察
肩周炎患者多表现为肩部明显有疼痛感,夜间症状明显比白天重,其肩关节功能较正常人有所降低。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关数据表明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且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最高。倘若肩周炎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患者会出现类如三角肌萎缩的不良结果,因此,及时治疗和准确诊断是提高治疗肩周炎有效率的关键[1]。作为传承悠久的治疗方案,蒙医温针法是一种普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且临床效果也得到相关学者的认可,而我院自使用该法以来也取得了十分良好的口碑。对此,本文选取了80例肩周炎患者,就蒙医温针法在治疗肩周炎上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80例肩周炎病例,均是选自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患者。依据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显示,温针组40例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30-7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4.2±7.1)岁,平均患病历程为(54.4±35.3)d。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4-7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5.3±6.8)岁,平均患病历程为(52.5±31.3)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诊断: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提及的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肩部周围明显疼痛,夜里疼痛加剧,受天气、劳累影响;②受到压力时肩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③实验室X线检查肩部结果显示为阴性;④已排除颈椎病、内部疾病造成的肩部疼痛。
1.3 治疗方法
1.3.1 温针组:
(1)材料准备:1寸纯银针和2寸纯银针若根,医用酒精,棉球(干湿若只),姜片,5条艾条,火柴。
(2)针刺方法:患者均接受蒙医温针治疗,取其坐位,在将肩部充分暴露的同时,取阿是穴、肩髃穴、肩贞穴、肩前穴、曲池穴、天宗穴等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然后采用事先准备好、已消毒的2寸纯银针对穴位进行穿刺,进针之后依次进行提、插、捻、转,成功得气之后于银针尾部插入艾条。用姜片覆盖住进针周围的皮肤,再点燃艾条。艾条燃尽后,结合患者病情确定重复艾条点燃的次数,常规患者连续重复两次即可[3]。
1.3.2 对照组:治疗取位和取穴均和温针组一致,用2寸纯银针快速进入穴位之后,采取单式手法,即进针得气之后均匀提、插、捻、转。用电针机进行电疗,强度以患者忍受度为主,半个小时之后出针。
两组均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一个疗程为一个星期,第二个疗程与第一个疗程相隔一个星期。
1.4 效果判定: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提及的关于肩周炎的效果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为:①显效:肩部疼痛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正常,对正常生活毫无影响;②有效:肩部疼痛症状逐渐好转,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对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③无效:臨床症状没有好转迹象,影响正常生活。整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温针组中显效者23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中显效者20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整体有效率是82.5%,显著低于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肩周炎多发于50岁体力劳动女性,其疼痛发作时较为广泛,肩关节功能会受限,治疗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文通过对8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结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温针组整体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说明蒙医温针法和电针法均能有效治疗肩周炎,但是前者治疗效果更佳。该结果和徐蕾[4]的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蒙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是因风寒、湿和扭伤等造成的寒性病症。蒙医温针法是采取特制的银针或者金针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予针刺加温灸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温针疗法的治疗原则在于“寒者温之,热者寒之”,在进针之后采取单式手法,联合艾条,借助艾条的温度让周围经络温热,因此可以起到温补气血、驱寒的功效[5]。在点燃艾条时,我们在患者进针处的皮肤表面放了姜片,可以起到防止灼伤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肩周炎患者采取蒙医温针治疗是可取的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4)::41-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3]向贵武.中医结合针灸疗法治疗130例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5-67.
[4]徐蕾.温针灸配合茯苓汤内服治疗肩周炎67例[J].中医正骨,2012,24(6):69-70.
[5]娜仁格日乐.蒙医温针灸治疗肩周炎36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