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中职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教材舍取、教学方式和手段及如何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思考了《数控模块化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数控仿真 教、学、做一体 工学结合 评价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技术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主体产业水平向高、精、密方向发展的今天更是举足轻重。中国制造业要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离不开数控技术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已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的专业人才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并遏制了我国制造业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大力培养数控人才已迫在眉睫。
《数控编程》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制造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了数控应用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搞好《数控编程》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门课程包含数控编程技术与实际加工两个教学过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易使初学者感到抽象、难学,加上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校经费不足、设备投入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使中职学校的数控编程教学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如何降低学习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确实是摆在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于这些我提出了一下几点思考:
一、教材校本化
面对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现实,面对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新的要求,学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教研教改入手。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更深层次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开发的校本教材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也不能以“成人”为中心,而是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注重学生未来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注重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化。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能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做到课程的开发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采用我们自己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学生现状所编著的《数控编程模块化》教材进行教学,能有效的解决教材整合的问题。
二、教学一体化
在教学上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就是要摈弃“师本位”,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实行理论与实习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该模式使教学过程实现了四位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一堂课同时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教师、车间为一体,教室既是理论的课堂,又是实习操作车间:教师、师傅为一体,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徒弟为一体,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实践技能的操作者。该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和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的过程,达到了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职业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课堂信息;利用利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能够弥补学校实际操作机床的不足;利用现场教学,在教学中模拟工厂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等,起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体验职场氛围的作用。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这种办学方式在国际上一直比较认同,它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国家多次发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深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半工半读”是一部分时间做工,一部分时间读书。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
三、考核综合化
考核对现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应该不仅只是指一次考试而已,而应该是考虑同学们对本门课的学习的一个综合考量,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给同学们一个综合评价。当然,教师应该认识到,一个简单的分数,如58分或94分,其作为反馈信息的质量是不高的,只有除这个分数之外,再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评语和该分数反映的具体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能力目标的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有限,跟不上教学实际;教学改革的步伐、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常法”,理实—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数控仿真 教、学、做一体 工学结合 评价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技术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主体产业水平向高、精、密方向发展的今天更是举足轻重。中国制造业要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离不开数控技术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已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的专业人才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并遏制了我国制造业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大力培养数控人才已迫在眉睫。
《数控编程》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制造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了数控应用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搞好《数控编程》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门课程包含数控编程技术与实际加工两个教学过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易使初学者感到抽象、难学,加上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校经费不足、设备投入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使中职学校的数控编程教学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如何降低学习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确实是摆在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于这些我提出了一下几点思考:
一、教材校本化
面对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现实,面对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新的要求,学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教研教改入手。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更深层次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开发的校本教材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也不能以“成人”为中心,而是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注重学生未来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注重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化。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能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做到课程的开发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采用我们自己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学生现状所编著的《数控编程模块化》教材进行教学,能有效的解决教材整合的问题。
二、教学一体化
在教学上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就是要摈弃“师本位”,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实行理论与实习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该模式使教学过程实现了四位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一堂课同时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教师、车间为一体,教室既是理论的课堂,又是实习操作车间:教师、师傅为一体,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徒弟为一体,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实践技能的操作者。该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和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的过程,达到了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职业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课堂信息;利用利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能够弥补学校实际操作机床的不足;利用现场教学,在教学中模拟工厂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等,起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体验职场氛围的作用。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这种办学方式在国际上一直比较认同,它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国家多次发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深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半工半读”是一部分时间做工,一部分时间读书。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
三、考核综合化
考核对现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应该不仅只是指一次考试而已,而应该是考虑同学们对本门课的学习的一个综合考量,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给同学们一个综合评价。当然,教师应该认识到,一个简单的分数,如58分或94分,其作为反馈信息的质量是不高的,只有除这个分数之外,再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评语和该分数反映的具体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能力目标的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有限,跟不上教学实际;教学改革的步伐、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常法”,理实—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