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质疑发问是“学会学习”的一种标志,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因此,对老师来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会思考。”作为低段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起始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以形成良好思考习惯。
一、立足学情,分析“伪问题”现象成因
(一)“无须问”,学生提问,不被重视
老师习惯于包打包唱,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師自问自答。提问往往成为老师的专利。学生提问不被重视,只是走过场。
(二)“无效问”,学生提问,只为迎合
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只为了迎合教师,被教师“牵着”一味地发问。
(三)“无疑问”,学生提问,变成形式
学生常常为了提问而发问,并非真正的有疑而问,这样的课堂实质上是虚假的、无意义的。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迫在眉睫。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会一味地被 教师牵着走,这既是解放了学生,也是解放了教师。
二、立足教学,寻求“伪问题”现象解决策略
(一)想方设法营造探讨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发问,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如教学《守株待兔》时,在朗读、学习体会种田人的想法“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时,一学生疑惑地问,“‘啊’后面为什么不是感叹号”。在没有相关预设的情况下,执教教师笑眯眯地对学生说,“那你把感叹号加进去读读看”,该生自信地朗读完之后,说自己读后觉得感叹号能更强烈地表达种田人想“不种田,只捡免”的想法。老师大加赞许道:“你真会学习,你可以给教材的编者写封建议信哦。”学生高兴地坐回座位。该生从疑惑到自信,再到高兴的体验中,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体会到了种田人的想法。在这里,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因地制宜激发质疑兴趣,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点燃其求知的欲望,促进其积极思维。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应鼓励学生提问题。如《乌鸦喝水》这一课,讲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水。讲读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乌鸦口渴了,但它找到的瓶子口小、身高、水少怎么也喝不到水。在此基础上,我打破常规教法,带学生学习最后一节,学生惊喜地发现乌鸦居然喝到了水。至此,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画了一个大问号:它是怎样办到的呢?学生急不可耐地阅读了课文的中间部分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时,有同学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里面的水就慢慢升高了呢?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是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瓶子的四周有玻璃挡着,水只能向上移动,水位就升高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悬念中解决了,学生们对这只聪明的乌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因势利导教给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1.注重示范引导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孩子寻找以下几处质疑点:
首先是课题,从课题入手,提问课题的意思是什么?谁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等等,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
其次从字、词、句着手,为什么写这个字而不用别的字?某个词是什么意思?若改用其他词怎样?以及把句中某个词去掉效果怎样?如《雷雨》一课中,体会“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体会“垂、挂、坐”等字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先让学生读句子,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可以换成哪些词?为什么不用其他词?
再次,从标点上慢慢认识,比如像蝌蚪的是什么符号等,最后从课文情节发展方面,这需要学生对课文了解得相当熟悉,才能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提出问题。总之,只有老师善问才能促使学生会问,而善问的目标就指向学生会问。
2.指导筛选问题
当老师让学生针对课文题目提问,或是让学生针对课文中某一段落提问,或是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时,学生常常会提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提出,其中很多问题是无效的。作为老师要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筛选出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帮助学生归类哪些问题是在表达相同的意思,帮助学生清晰思路,从研究关键词、关键句等角度去思考、挖掘,想想自己不懂的地方,再组织语言,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启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而使学生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故知新。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思考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会问,由“伪问题”变为“真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改变静态的教学,给了语文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
一、立足学情,分析“伪问题”现象成因
(一)“无须问”,学生提问,不被重视
老师习惯于包打包唱,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師自问自答。提问往往成为老师的专利。学生提问不被重视,只是走过场。
(二)“无效问”,学生提问,只为迎合
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只为了迎合教师,被教师“牵着”一味地发问。
(三)“无疑问”,学生提问,变成形式
学生常常为了提问而发问,并非真正的有疑而问,这样的课堂实质上是虚假的、无意义的。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迫在眉睫。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会一味地被 教师牵着走,这既是解放了学生,也是解放了教师。
二、立足教学,寻求“伪问题”现象解决策略
(一)想方设法营造探讨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发问,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如教学《守株待兔》时,在朗读、学习体会种田人的想法“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时,一学生疑惑地问,“‘啊’后面为什么不是感叹号”。在没有相关预设的情况下,执教教师笑眯眯地对学生说,“那你把感叹号加进去读读看”,该生自信地朗读完之后,说自己读后觉得感叹号能更强烈地表达种田人想“不种田,只捡免”的想法。老师大加赞许道:“你真会学习,你可以给教材的编者写封建议信哦。”学生高兴地坐回座位。该生从疑惑到自信,再到高兴的体验中,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体会到了种田人的想法。在这里,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因地制宜激发质疑兴趣,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点燃其求知的欲望,促进其积极思维。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应鼓励学生提问题。如《乌鸦喝水》这一课,讲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水。讲读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乌鸦口渴了,但它找到的瓶子口小、身高、水少怎么也喝不到水。在此基础上,我打破常规教法,带学生学习最后一节,学生惊喜地发现乌鸦居然喝到了水。至此,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画了一个大问号:它是怎样办到的呢?学生急不可耐地阅读了课文的中间部分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时,有同学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里面的水就慢慢升高了呢?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是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瓶子的四周有玻璃挡着,水只能向上移动,水位就升高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悬念中解决了,学生们对这只聪明的乌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因势利导教给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1.注重示范引导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孩子寻找以下几处质疑点:
首先是课题,从课题入手,提问课题的意思是什么?谁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等等,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
其次从字、词、句着手,为什么写这个字而不用别的字?某个词是什么意思?若改用其他词怎样?以及把句中某个词去掉效果怎样?如《雷雨》一课中,体会“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体会“垂、挂、坐”等字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先让学生读句子,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可以换成哪些词?为什么不用其他词?
再次,从标点上慢慢认识,比如像蝌蚪的是什么符号等,最后从课文情节发展方面,这需要学生对课文了解得相当熟悉,才能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提出问题。总之,只有老师善问才能促使学生会问,而善问的目标就指向学生会问。
2.指导筛选问题
当老师让学生针对课文题目提问,或是让学生针对课文中某一段落提问,或是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时,学生常常会提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提出,其中很多问题是无效的。作为老师要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筛选出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帮助学生归类哪些问题是在表达相同的意思,帮助学生清晰思路,从研究关键词、关键句等角度去思考、挖掘,想想自己不懂的地方,再组织语言,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启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而使学生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故知新。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思考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会问,由“伪问题”变为“真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改变静态的教学,给了语文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