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3
【摘要】抗菌素不但能够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微生物,包括霉菌、真菌、原虫及支原体等所引发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分析了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包括对症用药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给药疗程或方式不合理,并同时探讨了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建议,包括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掌握好用药指征;合理联用抗菌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
【关键词】抗菌素;使用现状;建议
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生长及杀灭细菌的作用,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但不合理应用抗菌素可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或引发不良反应[1]。本文分析了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相应的使用建议,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分析
1.1对症用药不合理
对症用药不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选药不合理及预防性用药不合理。科学选择抗菌素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选药不合理多因没有按照药敏测试结果所致,对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包括感染部位、性别、年龄及病情等考虑不周,凭个人经验盲目选药或单纯追求品种新、价格昂贵的药物也是选药不合理的表现。预防性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指征不强或无指征使用抗菌素。例如,在出现病毒感染但未出现细菌感染症状,如水痘、流感等时应用抗菌素,这不但会加重肾脏及肝脏负担,还会对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2]。再如,在心衰、昏迷、休克或中毒患者未出现细菌合并症状时,为患者应用抗菌素不但会引起耐药菌株出现,还会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此外,在对无细菌污染的手术切口进行处理时应用抗菌素也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例如,可对患者体内的正常菌落形态造成破坏,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或造成院内感染等。
1.2药物联用不合理
药物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存在配伍禁忌及不合理联用同类药物。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的抗菌素可造成两种药物之间出现拮抗作用,进而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联用快速型抗菌素与繁殖期抗菌素可出现药理拮抗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联用四环素类与青霉素类、联用氯霉素类与青霉素类均属于不合理用药。利用慢效抗菌素与繁殖期抗菌素,如联用磺胺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可造成药物的杀菌效果减弱,也属于不合理用药[3]。联用同一种类的抗菌素不但无法增强杀菌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例如,联用青霉素类药物氨苄西林与青霉素时,两种药物可产生拮抗,联用头孢拉定与青霉素时可造成药物毒性增加,而联用丁胺卡那与克林霉素时可造成神经肌肉的传导抑制性作用明显增强,如患者存在肌无力症状,则可造成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
1.3给药疗程或方式不合理
给药疗程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疗程过短或过长,疗程过短时可产生耐药菌株,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可导致死亡率升高。在给药疗程过长时,可引发不良反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二重感染。例如,左氧氟沙星,2片/次,2次/d,连续服用20d;连续7d口服阿洛西林钠均属于疗程过长现象。给药方式不合理主要指使用方法或使用剂量不合理,例如在为重症感染患者使用半衰期较短的青霉素时,应分为每天4次~6次快速静脉滴注给药,而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1次/d静脉滴注给药的情况,如此一来就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再如,使用头孢噻肟钠时,应分为2次/d~3次/d的方式进行静滴,而不合理给药方法通常表现为1次/d。在使用剂量方面,包括用药剂量过多或过少两种情况。例如,静滴100ml奥硝唑,1次/d,属于用药剂量过少;使用克林霉素时按照1.8g/次,1次/d的方法给药,则属于剂量过大。
2.抗菌素合理使用建议
2.1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掌握好用药指征
为了合理选用抗菌素,则应了解与熟悉药物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抗菌素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菌培养结果、感染程度及部位等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避免为病毒感染患者应用抗菌素,同时禁止将抗菌素作为退热剂[4]。在预防性用药方面,必须严格掌握好相应的用药指征,避免出现滥用的情况。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抗菌素的应用种类,以单一用药及少量用药为原则,以便在获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预防出现耐药菌株。如不需要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则尽量避免用药。
2.2合理联用抗菌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
对于病因不明、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的患者,如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在联用抗菌素时应考虑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同时避免将两种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为严重创伤感染、腹膜炎或尿路感染等混合性感染及慢性感染患者应用抗菌素时,也要注意合理联用抗菌素,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耐药菌株。例如,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联合使用异烟肼与链霉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也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给药方式的合理性,则首先应严格按照抗菌素使用的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同时要依据抗菌素的有效血药浓度及半衰期合理控制给药的间隔时间。在给药途径方面,应按照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合理选用外用、内服、局部、口服或肌注给药途径,并保证药物使用疗程与时间的合理性[5]。此外,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为了有效控制给药剂量,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使用药物后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则应事先将不适表现告知患者,以免因患者不了解不适症状而擅自停药。在治疗二重感染患者时,要避免出现疗程过长与剂量过大等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有效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基本要求。为了合理使用抗菌素,则应了解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从而注意在临床用药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左蕾,拜合提尼沙·吐尔地.低嗜中性球发热癌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时间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5):88-91.
[2]王同,陈孝谦,朱孟德,武玉斌,高峰,韩锐,郝伶俐,刘文琦,李秀.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生素应用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08-2910.
【摘要】抗菌素不但能够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微生物,包括霉菌、真菌、原虫及支原体等所引发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分析了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包括对症用药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给药疗程或方式不合理,并同时探讨了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建议,包括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掌握好用药指征;合理联用抗菌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
【关键词】抗菌素;使用现状;建议
抗菌素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生长及杀灭细菌的作用,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但不合理应用抗菌素可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或引发不良反应[1]。本文分析了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相应的使用建议,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分析
1.1对症用药不合理
对症用药不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选药不合理及预防性用药不合理。科学选择抗菌素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选药不合理多因没有按照药敏测试结果所致,对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包括感染部位、性别、年龄及病情等考虑不周,凭个人经验盲目选药或单纯追求品种新、价格昂贵的药物也是选药不合理的表现。预防性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指征不强或无指征使用抗菌素。例如,在出现病毒感染但未出现细菌感染症状,如水痘、流感等时应用抗菌素,这不但会加重肾脏及肝脏负担,还会对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2]。再如,在心衰、昏迷、休克或中毒患者未出现细菌合并症状时,为患者应用抗菌素不但会引起耐药菌株出现,还会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此外,在对无细菌污染的手术切口进行处理时应用抗菌素也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例如,可对患者体内的正常菌落形态造成破坏,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或造成院内感染等。
1.2药物联用不合理
药物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存在配伍禁忌及不合理联用同类药物。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的抗菌素可造成两种药物之间出现拮抗作用,进而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联用快速型抗菌素与繁殖期抗菌素可出现药理拮抗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联用四环素类与青霉素类、联用氯霉素类与青霉素类均属于不合理用药。利用慢效抗菌素与繁殖期抗菌素,如联用磺胺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可造成药物的杀菌效果减弱,也属于不合理用药[3]。联用同一种类的抗菌素不但无法增强杀菌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例如,联用青霉素类药物氨苄西林与青霉素时,两种药物可产生拮抗,联用头孢拉定与青霉素时可造成药物毒性增加,而联用丁胺卡那与克林霉素时可造成神经肌肉的传导抑制性作用明显增强,如患者存在肌无力症状,则可造成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
1.3给药疗程或方式不合理
给药疗程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疗程过短或过长,疗程过短时可产生耐药菌株,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可导致死亡率升高。在给药疗程过长时,可引发不良反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二重感染。例如,左氧氟沙星,2片/次,2次/d,连续服用20d;连续7d口服阿洛西林钠均属于疗程过长现象。给药方式不合理主要指使用方法或使用剂量不合理,例如在为重症感染患者使用半衰期较短的青霉素时,应分为每天4次~6次快速静脉滴注给药,而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1次/d静脉滴注给药的情况,如此一来就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再如,使用头孢噻肟钠时,应分为2次/d~3次/d的方式进行静滴,而不合理给药方法通常表现为1次/d。在使用剂量方面,包括用药剂量过多或过少两种情况。例如,静滴100ml奥硝唑,1次/d,属于用药剂量过少;使用克林霉素时按照1.8g/次,1次/d的方法给药,则属于剂量过大。
2.抗菌素合理使用建议
2.1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掌握好用药指征
为了合理选用抗菌素,则应了解与熟悉药物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抗菌素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菌培养结果、感染程度及部位等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避免为病毒感染患者应用抗菌素,同时禁止将抗菌素作为退热剂[4]。在预防性用药方面,必须严格掌握好相应的用药指征,避免出现滥用的情况。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抗菌素的应用种类,以单一用药及少量用药为原则,以便在获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预防出现耐药菌株。如不需要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则尽量避免用药。
2.2合理联用抗菌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
对于病因不明、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的患者,如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在联用抗菌素时应考虑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同时避免将两种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为严重创伤感染、腹膜炎或尿路感染等混合性感染及慢性感染患者应用抗菌素时,也要注意合理联用抗菌素,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耐药菌株。例如,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联合使用异烟肼与链霉素。严格控制给药方式也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给药方式的合理性,则首先应严格按照抗菌素使用的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同时要依据抗菌素的有效血药浓度及半衰期合理控制给药的间隔时间。在给药途径方面,应按照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合理选用外用、内服、局部、口服或肌注给药途径,并保证药物使用疗程与时间的合理性[5]。此外,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为了有效控制给药剂量,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使用药物后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则应事先将不适表现告知患者,以免因患者不了解不适症状而擅自停药。在治疗二重感染患者时,要避免出现疗程过长与剂量过大等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有效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基本要求。为了合理使用抗菌素,则应了解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从而注意在临床用药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左蕾,拜合提尼沙·吐尔地.低嗜中性球发热癌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时间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5):88-91.
[2]王同,陈孝谦,朱孟德,武玉斌,高峰,韩锐,郝伶俐,刘文琦,李秀.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生素应用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