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阐述,围绕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外作业如何设计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外作业 设计 策略 初中科学
传统的作业设计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让学生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并且深入到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作业的创新自然也不会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还要创新作业的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 传统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教师在布置科学作业这一环节上存在着许多弊端:书面作业占绝大多数,且过于简单,或大量重复,或答案单一缺乏变化,或解题缺乏灵活性。偶尔有实验型、探究型作业,很少有小组合作型作业。不难看出各类作业比例严重失调,这些作业使学生无选择的余地,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长此以往,不仅在学生心中作业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 围着考试转,搞题海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作业有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越好,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认为熟能生巧,忽视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忽视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这种应试教育的题海作业,带来作业功能的异化,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外作业,而是从中考试题中摘取题目,大量训练,大肆“压宝”。因为他们深信,通过“大运动量训练”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极力网罗试题的类型,考试时学生就能得高分。
2. 围着教师转,搞统一作业。
多年来,教师已习惯于灌输者这一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进行教学,布置作业也不例外,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对于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只有执行、完成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过是为作业而作业,很少有其主体能力的调动与投入,这样统一的作业,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3. 围着教材转,搞“独立”作业。
不少教师课外作业的设计总是围绕着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做文章,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模仿,其形式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作业;且置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于不顾,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注重独立思考,忽视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较差。新课程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很多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因此,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严重挑战。
4. 围着对错转,搞“封闭”作业。
一方面,学生作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事实。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仅靠冥想,学生长期局限于书本提供的情境中,一旦要解决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缺乏实际生活内容融入的“封闭”作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另一方面,传统科学课外作业的评价,追求的是纯知识结果,只见分数不见人,非对即错是其主要评价方式。虽然这一过程中偶尔也有一定的文字交流,但缺乏教育性,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对于作业情况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二、 新课程下课外作业的设计策略
为改变目前作业的现状,使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布置,把握好学科作业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必须对科学作业功能、形式、要求等重新思考和个性化设计。有必要把作业设计提到实践层面上来。
1. 作业的设计应由教材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转变
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富有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初中科学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在讲“惯性现象”这一节时,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为课堂实例,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学生异议不大,一提到汽车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说向左,有的说向右,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此时学生讨论得激烈万分,就是教师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对此,教师可适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坐车的时候亲自体会一下。这样的作业,比教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情形,类似的争论,教师都可以及时将问题布置成体会型实践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又如学生对克、千克的认识,对某些物体甚至是人步行、骑车的速度都含糊不清,如果让学生实际地称一称某些物体的质量,自己亲自走一走、量一量,不仅了解了生活,而且对作业原有的“温故”作用也起到了升温的效果。又如:学习光学时,可让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磨制冰透镜等;学习力学时,可以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密度计等;学习电学时,可让学生制作指南针、电铃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作业。
这类生活实践作业既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情绪体验强烈。教师要大力挖掘这方面的学习资源。
2. 作业的设计应由温故知识向探究学习的转变
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業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探究性作业,教师抛出的是探究的源,学生得到是起于源头而流向不同的水,从而赋予了作业内容的创新性。
例如设计诸如:“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的,是什么原因出了问题呢?请你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帮小明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的题目;又比如在学习了“物体的自然冷却规律”后,提出问题“物体的自然冷却规律是怎么样的?”作为作业,让学生猜测。再如:电路中的等效电路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以前采用的方法是教师举例—归纳—作业练习,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总觉得学生被动参与的多,积极思考的少。现在改变方式以“电路及其等效电路的研究与认识”为课题布置给学生,学生自己实验、查找资料—研究探讨—论文交流答辩,最后教师指导形成结论。
探究性学习作业,也可以结合探究过程的几个方面,结合学生知识特点,分阶段突出设计某一环节探究内容为学习作业。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学生建立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的作业,培养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能力的作业等等。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但探究作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3. 作业的设计应从单向知识学习向综合联系的转变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科学学科的学习过程,包括作业的布置,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文、数学、社会、信息技术等学科与科学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作业,既有学科综合类的,又有学科渗透类的,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将各门学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
在学习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沸腾”知识后,学生对沸腾的特点虽然有所了解,但往往不深刻,教师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家庭已有的设备回家动手做一个“水的沸腾实验”。具体要求:(1)具体测量并记录有关实验数据;(2)把记录的实验数据用数学描点的方法在坐标上画出图像,你发现了什么?(3)仔细观察实验的全过程,写一篇观察日记,事后进行交流;(4)注意安全。几天后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成果。由于事先教师没有对表格怎么设计作业统一的讲解,学生的“业绩”会有较大差异,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别人的长处。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学习的作业,既很好地突现了本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又很好地把其它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起来了。有与语文学科结合的观察日记,也有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函数知识,更有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
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本身就离不开其它学科知识的要求,教师不应局限于本学科狭义的范畴,只有通过综合性作业,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才能促进学生认识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4. 作业的设计应由“封闭”形式向开放学习的转变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开放,带动学生作业天地也更为广阔了。让学生从书本中、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即开放性的作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學生的作业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机械操练,不再是可预见的、生成的封闭型的作业。当前布置一些能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课外开放性的作业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接受。
如,学习“探索宇宙”之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宇宙知识;在学习“食盐性质”时的作业布置也可以是开放性的,如:(1)从你家的厨房中了解食盐的科学性质,(2)从你的父母处了解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3)家庭及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食盐是哪里来的?
又如,学生可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学科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业更具综合性与开放性。布置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
5. 作业的设计由“独立”完成向协同合作的转变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对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作,要求作业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合作意识,作业过程需要学生的密切合作,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的协同合作,即合作性的作业。
这类作业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可以把学生个人亲身感受、体验和尝试过的一些“活”作业跟同学交流,并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完善“活”的作业。其二,探究性作业往往要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合作完成探究性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合作作业,宜采用将科学学习较好的与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外向的分到一起;(2)目的明确,有活动计划;(3)以独立思考为前提;(4)及时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例:了解你所在社区的废电池回收情况,如果不理想,你会协同社区有关领导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使居民养成自觉分类回收的习惯?此类作业由于投入精力较大,人员较多,一般不宜过多布置,每学期选择1~2个较为合理。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作业布置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要突出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动”字,学以致用,学练并用,才能把握课程真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目的。要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性作业,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关键词:课外作业 设计 策略 初中科学
传统的作业设计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让学生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并且深入到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作业的创新自然也不会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还要创新作业的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 传统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教师在布置科学作业这一环节上存在着许多弊端:书面作业占绝大多数,且过于简单,或大量重复,或答案单一缺乏变化,或解题缺乏灵活性。偶尔有实验型、探究型作业,很少有小组合作型作业。不难看出各类作业比例严重失调,这些作业使学生无选择的余地,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长此以往,不仅在学生心中作业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 围着考试转,搞题海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作业有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越好,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认为熟能生巧,忽视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忽视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这种应试教育的题海作业,带来作业功能的异化,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外作业,而是从中考试题中摘取题目,大量训练,大肆“压宝”。因为他们深信,通过“大运动量训练”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极力网罗试题的类型,考试时学生就能得高分。
2. 围着教师转,搞统一作业。
多年来,教师已习惯于灌输者这一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进行教学,布置作业也不例外,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对于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只有执行、完成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过是为作业而作业,很少有其主体能力的调动与投入,这样统一的作业,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3. 围着教材转,搞“独立”作业。
不少教师课外作业的设计总是围绕着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做文章,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模仿,其形式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作业;且置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于不顾,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注重独立思考,忽视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较差。新课程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很多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因此,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严重挑战。
4. 围着对错转,搞“封闭”作业。
一方面,学生作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事实。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仅靠冥想,学生长期局限于书本提供的情境中,一旦要解决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缺乏实际生活内容融入的“封闭”作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另一方面,传统科学课外作业的评价,追求的是纯知识结果,只见分数不见人,非对即错是其主要评价方式。虽然这一过程中偶尔也有一定的文字交流,但缺乏教育性,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对于作业情况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二、 新课程下课外作业的设计策略
为改变目前作业的现状,使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布置,把握好学科作业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必须对科学作业功能、形式、要求等重新思考和个性化设计。有必要把作业设计提到实践层面上来。
1. 作业的设计应由教材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转变
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富有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初中科学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在讲“惯性现象”这一节时,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为课堂实例,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学生异议不大,一提到汽车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说向左,有的说向右,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此时学生讨论得激烈万分,就是教师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对此,教师可适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坐车的时候亲自体会一下。这样的作业,比教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情形,类似的争论,教师都可以及时将问题布置成体会型实践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又如学生对克、千克的认识,对某些物体甚至是人步行、骑车的速度都含糊不清,如果让学生实际地称一称某些物体的质量,自己亲自走一走、量一量,不仅了解了生活,而且对作业原有的“温故”作用也起到了升温的效果。又如:学习光学时,可让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磨制冰透镜等;学习力学时,可以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密度计等;学习电学时,可让学生制作指南针、电铃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作业。
这类生活实践作业既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情绪体验强烈。教师要大力挖掘这方面的学习资源。
2. 作业的设计应由温故知识向探究学习的转变
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業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探究性作业,教师抛出的是探究的源,学生得到是起于源头而流向不同的水,从而赋予了作业内容的创新性。
例如设计诸如:“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的,是什么原因出了问题呢?请你根据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帮小明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的题目;又比如在学习了“物体的自然冷却规律”后,提出问题“物体的自然冷却规律是怎么样的?”作为作业,让学生猜测。再如:电路中的等效电路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以前采用的方法是教师举例—归纳—作业练习,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总觉得学生被动参与的多,积极思考的少。现在改变方式以“电路及其等效电路的研究与认识”为课题布置给学生,学生自己实验、查找资料—研究探讨—论文交流答辩,最后教师指导形成结论。
探究性学习作业,也可以结合探究过程的几个方面,结合学生知识特点,分阶段突出设计某一环节探究内容为学习作业。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学生建立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的作业,培养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能力的作业等等。
学生在探究作业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但探究作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3. 作业的设计应从单向知识学习向综合联系的转变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科学学科的学习过程,包括作业的布置,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文、数学、社会、信息技术等学科与科学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作业,既有学科综合类的,又有学科渗透类的,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将各门学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
在学习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沸腾”知识后,学生对沸腾的特点虽然有所了解,但往往不深刻,教师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家庭已有的设备回家动手做一个“水的沸腾实验”。具体要求:(1)具体测量并记录有关实验数据;(2)把记录的实验数据用数学描点的方法在坐标上画出图像,你发现了什么?(3)仔细观察实验的全过程,写一篇观察日记,事后进行交流;(4)注意安全。几天后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成果。由于事先教师没有对表格怎么设计作业统一的讲解,学生的“业绩”会有较大差异,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别人的长处。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学习的作业,既很好地突现了本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又很好地把其它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起来了。有与语文学科结合的观察日记,也有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函数知识,更有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
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本身就离不开其它学科知识的要求,教师不应局限于本学科狭义的范畴,只有通过综合性作业,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才能促进学生认识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4. 作业的设计应由“封闭”形式向开放学习的转变
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开放,带动学生作业天地也更为广阔了。让学生从书本中、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即开放性的作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學生的作业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机械操练,不再是可预见的、生成的封闭型的作业。当前布置一些能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课外开放性的作业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接受。
如,学习“探索宇宙”之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宇宙知识;在学习“食盐性质”时的作业布置也可以是开放性的,如:(1)从你家的厨房中了解食盐的科学性质,(2)从你的父母处了解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3)家庭及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食盐是哪里来的?
又如,学生可从自己的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学科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业更具综合性与开放性。布置此类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
5. 作业的设计由“独立”完成向协同合作的转变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对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作,要求作业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合作意识,作业过程需要学生的密切合作,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的协同合作,即合作性的作业。
这类作业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可以把学生个人亲身感受、体验和尝试过的一些“活”作业跟同学交流,并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完善“活”的作业。其二,探究性作业往往要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合作完成探究性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合作作业,宜采用将科学学习较好的与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外向的分到一起;(2)目的明确,有活动计划;(3)以独立思考为前提;(4)及时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例:了解你所在社区的废电池回收情况,如果不理想,你会协同社区有关领导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使居民养成自觉分类回收的习惯?此类作业由于投入精力较大,人员较多,一般不宜过多布置,每学期选择1~2个较为合理。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作业布置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要突出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动”字,学以致用,学练并用,才能把握课程真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目的。要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性作业,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