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求、满足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几方面论述了创新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从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调配整改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探究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效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了其成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同样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只有不断创新,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才能与时俱进,扬起前进的航帆,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创新做了如下几方面的解析。
2. 创新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当前,在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招标承包制的形式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领导及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企业经营意识、竞争能力和市场观念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从管理体制到竞争格局等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创新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而相关项目是否顺利高效地实施,需要处理好的是项目与企业的关系,如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太多阻碍项目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障碍,比如,责任混乱,约束松垮、激励缺失等,就无法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2.2 创新是为顺应时代的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企业等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出一条创新、改革和发展的道理。自我国加入WTO以后,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个时代呈现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境遇,只有不断强化项目施工的创新,才可能有足够的条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项目施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实出自己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2.3 满足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建筑市场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额。纵观目前正处在发展时期的我国建筑市场,还存在着如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等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着建筑市场走向成熟的速度。在当前形势下,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承包方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因为合同问题造成的业主推卸责任问题;项目设计和监理在职责的落实中要遭遇重重阻碍的问题等; 还有就是职能错位现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比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之间的对同一杯羹的争夺,造成了项目分配中公正、公平的缺失;在建筑市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步伐,由于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就造成了很多不能全部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种种问题,比如,个人行为、政府支撑甚至所谓的灰色交易等,但是,即使这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暂时存在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依然如风般涌动。不断走向完善的建筑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平台,都在呼唤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勇于创新中,以稳健的步伐走向发展壮大。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效的创新策略探究
3.1 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何以走上不断创新的道路呢?这要求企业从几个重要的环节着手,在企业高层管理者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要对项目的创新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比如人才的引进和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等,企业的经营者要与时俱进,摆脱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做好企业管理,也就是说,要结合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到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当前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的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中,要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列入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保证落实的有效性。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也要结合实际追求模式的创新性,而不是固守一种模式,创新方案应该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及项目施工管理的根本需求制定,体现出时代要求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3.2 调配整改企业的管理模式
只有在适应的管理模式之下,生产经营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我国建筑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与建设产品的特点符合性较低,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我国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明显的季节性,在生产能力负荷上也表现出突出的不均衡,结合这些特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作出必要的调整,使我们的管理模式突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 在组织体系的建立上突出生产力具有较科学的弹性、呈现刚性的产业结构、对市场具有较大的融合性;
(2) 施工管理工作职能和施工作业工作职能做到明确分离;
(3) 项目计划和项目的控制突出科学化、实用化、高效化。
3.3 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作了大力度的调整的情况下,体制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一个项目生命的周期和以往同样是在所签合同的履约期之内的,但体制创新下的项目部,不再以派出机构在企业中定位,而是以分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由此现代企业制度就创建起来。
3.4 着力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个企业只有重视技术创新,才能使其技术、工艺、装备及生产方式等得到创新化的应用,其经营管理模式也才能得到创新化的改变,技术创新使企业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可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高效、优质的进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创新技术的强烈支撑,没有这种创新技术的做后盾,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就难以保障,因此,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且能够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还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仅如此,技术创新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还为企业体制、结构、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3.5 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评价
在建筑工程项目结束后,要对项目作出评价,评价应突出综合性、全面性、量化性等特点,任何单一的评价都是不科学的,片面的,比如,在评价中只关注质量而忽略了时间成本等,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结合合同目标的要求,如何做到低投入高回報,项目的绩效评价的科学化,应该遵照这一原则来进行,对项目的科学评价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4.结语
总之,从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的探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创新是任何企业生存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强大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是项目施工管理顺利高效的实施,而创新在其中所发挥出的是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金平.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2(01):193-194
[2] 李淼 李福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若干研究[J]建设科技2012(24):88-89
[3] 赵福宝.关于建设项目管理措施的论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2):154-154
[4] 赵辉.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内容与控制因素以及创新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07):130-130
[5] 韦诚.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3):27-27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了其成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同样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只有不断创新,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才能与时俱进,扬起前进的航帆,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创新做了如下几方面的解析。
2. 创新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当前,在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招标承包制的形式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领导及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企业经营意识、竞争能力和市场观念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从管理体制到竞争格局等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创新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而相关项目是否顺利高效地实施,需要处理好的是项目与企业的关系,如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太多阻碍项目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障碍,比如,责任混乱,约束松垮、激励缺失等,就无法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2.2 创新是为顺应时代的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企业等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出一条创新、改革和发展的道理。自我国加入WTO以后,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个时代呈现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境遇,只有不断强化项目施工的创新,才可能有足够的条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项目施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实出自己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2.3 满足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建筑市场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额。纵观目前正处在发展时期的我国建筑市场,还存在着如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等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着建筑市场走向成熟的速度。在当前形势下,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承包方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因为合同问题造成的业主推卸责任问题;项目设计和监理在职责的落实中要遭遇重重阻碍的问题等; 还有就是职能错位现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比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之间的对同一杯羹的争夺,造成了项目分配中公正、公平的缺失;在建筑市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步伐,由于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就造成了很多不能全部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种种问题,比如,个人行为、政府支撑甚至所谓的灰色交易等,但是,即使这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暂时存在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依然如风般涌动。不断走向完善的建筑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平台,都在呼唤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勇于创新中,以稳健的步伐走向发展壮大。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效的创新策略探究
3.1 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何以走上不断创新的道路呢?这要求企业从几个重要的环节着手,在企业高层管理者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要对项目的创新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比如人才的引进和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等,企业的经营者要与时俱进,摆脱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做好企业管理,也就是说,要结合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到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当前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的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中,要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列入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保证落实的有效性。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也要结合实际追求模式的创新性,而不是固守一种模式,创新方案应该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及项目施工管理的根本需求制定,体现出时代要求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3.2 调配整改企业的管理模式
只有在适应的管理模式之下,生产经营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我国建筑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与建设产品的特点符合性较低,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我国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明显的季节性,在生产能力负荷上也表现出突出的不均衡,结合这些特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作出必要的调整,使我们的管理模式突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 在组织体系的建立上突出生产力具有较科学的弹性、呈现刚性的产业结构、对市场具有较大的融合性;
(2) 施工管理工作职能和施工作业工作职能做到明确分离;
(3) 项目计划和项目的控制突出科学化、实用化、高效化。
3.3 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作了大力度的调整的情况下,体制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一个项目生命的周期和以往同样是在所签合同的履约期之内的,但体制创新下的项目部,不再以派出机构在企业中定位,而是以分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由此现代企业制度就创建起来。
3.4 着力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个企业只有重视技术创新,才能使其技术、工艺、装备及生产方式等得到创新化的应用,其经营管理模式也才能得到创新化的改变,技术创新使企业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可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高效、优质的进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创新技术的强烈支撑,没有这种创新技术的做后盾,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就难以保障,因此,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且能够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还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仅如此,技术创新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还为企业体制、结构、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3.5 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评价
在建筑工程项目结束后,要对项目作出评价,评价应突出综合性、全面性、量化性等特点,任何单一的评价都是不科学的,片面的,比如,在评价中只关注质量而忽略了时间成本等,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结合合同目标的要求,如何做到低投入高回報,项目的绩效评价的科学化,应该遵照这一原则来进行,对项目的科学评价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4.结语
总之,从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的探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创新是任何企业生存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强大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是项目施工管理顺利高效的实施,而创新在其中所发挥出的是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金平.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2(01):193-194
[2] 李淼 李福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若干研究[J]建设科技2012(24):88-89
[3] 赵福宝.关于建设项目管理措施的论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2):154-154
[4] 赵辉.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内容与控制因素以及创新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07):130-130
[5] 韦诚.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3):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