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种类繁多、内容上极具广度与深度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货币文化。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顾煊的《钱谱》问世,并逐步形成了专门对其进行研究的学科——中国钱币学。由于中国钱币学内容庞杂,常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因此特别需要一本深入浅出、融学术与通俗读物为一体的专著作为引领初学者入门的有效的学习途径。日前,欣闻学苑出版社出版了高英民所著的《中国古代钱币》,读后不禁额手相庆,深感此书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不失为值得一读的佳作。
接触中国钱币学,第一感觉是如何正确对待所研究的对象——中国古代钱币,又从何种正确途径来开始进行学术研究。这一问题常与研究者自身的学术素养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钱币》的作者高英民在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新中国考古学的摇篮——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又先后在四川、河北长期从事第一线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这为作者以考古学理论及其学术观点来研究中国钱币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书中,作者对大量的出土古钱币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又在20余年的研究积累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从而站在古代钱币学研究的前沿,得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新结论。如史书阙载的“成白”刀币,迄今以来的学术界多沿用旧说,定为赵国货币,作者根据考古出土情况及其形制特征,断定为战国中山国货币,此说得到钱币学界的认同。“两铢”钱因长期仅见传世品而遭人误解,作者根据重庆忠县刘宋墓出土的实物“两铢”钱,证实了南朝刘宋开铸“两铢”钱的史实。作者对出土资料进行详细介绍,但得出结论时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1980年成都西门外出土大批“太平百钱”和一件“太平百钱”铜母范,作者并没有贸然据此厘定铸行国别,而是认为这一资料为此钱“蜀汉说”增添了新的佐证。而对有考古断代价值的,则采取了肯定的态度。如史料对“定平一百”钱未有明确记载,《隋书·食货志》称梁初古钱中有此钱,有钱币学者认为铸于大成国李雄晏平年间(306~310年),作者依据1984年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出土的“定平一百”钱而否定了前人的错误观点。又如唐代的“大历元宝”、“建中通宝”,新、旧《唐书》均无记载,作者依据1992年新疆库车出土窖藏古钱3000余枚中主要是“大历元宝”、“建中通宝”,而在新疆以外地区绝少发现,仅零星见于安徽、河北、内蒙古等个别地方这一考古资料,推翻了有人认为“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系私铸钱的误解。此外,对于近年来的其他重要考古发现,该书也有及时的反映。书中介绍的古代钱币,时代上起夏、商、周,下至清末民初,时间跨度数千年,其中既有常见品,又有珍品、稀见品。对于新发现的珍品多以考古材料为据,宋代“绍圣重宝”折二型铜钱出自窖藏,可确定无疑,而辽代“会同通宝”系传世品,因非科学发掘所见,故尚存疑问,留待新的考古资料证实。
“半两”、“五铢”是秦汉至隋代的重要货币,如何从实事求是出发,简明扼要地理清这一历史时期货币发展的轨迹,以清晰的思路向读者加以介绍,确实是历来钱币学著作的一个难题。《中国古代钱币》作者从货币史的发展脉络着手,以大量的出土钱币资料与史料相结合,加上作者自有的分析解说,分期断代既清楚明了,又扼要地叙述了各个历史阶段所铸钱币的形制特征,使读者能够迅速地抓住要点,初步掌握“半两”、“五铢”分期断代的重要原则。对于同样处于重要历史地位的“开元通宝”钱,作者采取了相同的原则,以时代变迁为历史主线索,用不多的篇幅精炼地叙述了它的始铸及其演变,以及对五代十国钱币的影响。
中国钱币学并非单纯地继承前人所创设的古钱学,其研究方法、学术理论等吸收、借鉴了经济学、货币史、考古学、历史学、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这在《中国古代钱币》一书中也有所体现。作者在该书第一章“夏商周币制”中,以经济学的观点简明扼要地探讨了货币起源问题,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及产品交换的实际需要这一历史过程来说明“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再从货币的五项职能来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实物货币,以史料、考古和文字学资料,说明海贝是我国最原始的货币形态。同时又从货币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这一时期的人工仿贝,如陶贝、石贝、骨贝、玉贝、铅贝、无文铜贝等的相当部分是用作装饰品或殉葬品,这无疑是颇为中肯之举。该书不仅介绍了各种古代钱币的形制特点,同时扼要阐述了部分重要钱币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流通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其购买力,这对于古钱币爱好者乃至专业研究者拓宽视野、储备相关专业知识,均助益良多。例如书中认为汉代“五铢”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币值也较高。以谷价为例,西汉时平均物价为一石百钱,大体与秦代相当,在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的宣帝时期,还曾出现“谷石五钱”、“谷斗钱八”的情况。
以往的旧古钱学著录常以古钱为主,忽视了金银等其他货币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随着50余年新中国考古工作的辛勤耕耘,历代金银货币的面貌逐渐清晰。《中国古代钱币》以大量的考古资料为基础,在各个章节分别以专门的篇幅作了分析介绍,从而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尤为难得的是,该书还介绍了历代的金银比价以及金银与流通货币的比价。晚清,随着西方货币文化与中国货币的冲突、交流与融合,中国货币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大变革,货币生产也由浇铸转为机器生产。中国自铸银元由零星出现迅速发展到沿江沿海各个省份,以至深入内地,在短短的数十年内,所铸的机制银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版别不可记数,而遗存稀少的各种样币、试铸币等则成为研究中国机制货币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为收藏者追逐的目标。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仅以数千字的篇幅,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中国银元产生的社会背景、演变过程及流通状况,并专辟章节,详细介绍了银元的辨伪方法。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作者在引进当前中国钱币界已有成果后,又提出了银元的比重问题,为银元辨伪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图并茂的《中国古代钱币》,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而书中附录所列各种钱币的价目表,是依据目前市场交易价和拍卖价而制作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成彩虹〕
接触中国钱币学,第一感觉是如何正确对待所研究的对象——中国古代钱币,又从何种正确途径来开始进行学术研究。这一问题常与研究者自身的学术素养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钱币》的作者高英民在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新中国考古学的摇篮——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又先后在四川、河北长期从事第一线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这为作者以考古学理论及其学术观点来研究中国钱币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书中,作者对大量的出土古钱币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又在20余年的研究积累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从而站在古代钱币学研究的前沿,得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新结论。如史书阙载的“成白”刀币,迄今以来的学术界多沿用旧说,定为赵国货币,作者根据考古出土情况及其形制特征,断定为战国中山国货币,此说得到钱币学界的认同。“两铢”钱因长期仅见传世品而遭人误解,作者根据重庆忠县刘宋墓出土的实物“两铢”钱,证实了南朝刘宋开铸“两铢”钱的史实。作者对出土资料进行详细介绍,但得出结论时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1980年成都西门外出土大批“太平百钱”和一件“太平百钱”铜母范,作者并没有贸然据此厘定铸行国别,而是认为这一资料为此钱“蜀汉说”增添了新的佐证。而对有考古断代价值的,则采取了肯定的态度。如史料对“定平一百”钱未有明确记载,《隋书·食货志》称梁初古钱中有此钱,有钱币学者认为铸于大成国李雄晏平年间(306~310年),作者依据1984年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出土的“定平一百”钱而否定了前人的错误观点。又如唐代的“大历元宝”、“建中通宝”,新、旧《唐书》均无记载,作者依据1992年新疆库车出土窖藏古钱3000余枚中主要是“大历元宝”、“建中通宝”,而在新疆以外地区绝少发现,仅零星见于安徽、河北、内蒙古等个别地方这一考古资料,推翻了有人认为“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系私铸钱的误解。此外,对于近年来的其他重要考古发现,该书也有及时的反映。书中介绍的古代钱币,时代上起夏、商、周,下至清末民初,时间跨度数千年,其中既有常见品,又有珍品、稀见品。对于新发现的珍品多以考古材料为据,宋代“绍圣重宝”折二型铜钱出自窖藏,可确定无疑,而辽代“会同通宝”系传世品,因非科学发掘所见,故尚存疑问,留待新的考古资料证实。
“半两”、“五铢”是秦汉至隋代的重要货币,如何从实事求是出发,简明扼要地理清这一历史时期货币发展的轨迹,以清晰的思路向读者加以介绍,确实是历来钱币学著作的一个难题。《中国古代钱币》作者从货币史的发展脉络着手,以大量的出土钱币资料与史料相结合,加上作者自有的分析解说,分期断代既清楚明了,又扼要地叙述了各个历史阶段所铸钱币的形制特征,使读者能够迅速地抓住要点,初步掌握“半两”、“五铢”分期断代的重要原则。对于同样处于重要历史地位的“开元通宝”钱,作者采取了相同的原则,以时代变迁为历史主线索,用不多的篇幅精炼地叙述了它的始铸及其演变,以及对五代十国钱币的影响。
中国钱币学并非单纯地继承前人所创设的古钱学,其研究方法、学术理论等吸收、借鉴了经济学、货币史、考古学、历史学、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这在《中国古代钱币》一书中也有所体现。作者在该书第一章“夏商周币制”中,以经济学的观点简明扼要地探讨了货币起源问题,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及产品交换的实际需要这一历史过程来说明“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再从货币的五项职能来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实物货币,以史料、考古和文字学资料,说明海贝是我国最原始的货币形态。同时又从货币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这一时期的人工仿贝,如陶贝、石贝、骨贝、玉贝、铅贝、无文铜贝等的相当部分是用作装饰品或殉葬品,这无疑是颇为中肯之举。该书不仅介绍了各种古代钱币的形制特点,同时扼要阐述了部分重要钱币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流通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其购买力,这对于古钱币爱好者乃至专业研究者拓宽视野、储备相关专业知识,均助益良多。例如书中认为汉代“五铢”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币值也较高。以谷价为例,西汉时平均物价为一石百钱,大体与秦代相当,在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的宣帝时期,还曾出现“谷石五钱”、“谷斗钱八”的情况。
以往的旧古钱学著录常以古钱为主,忽视了金银等其他货币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随着50余年新中国考古工作的辛勤耕耘,历代金银货币的面貌逐渐清晰。《中国古代钱币》以大量的考古资料为基础,在各个章节分别以专门的篇幅作了分析介绍,从而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尤为难得的是,该书还介绍了历代的金银比价以及金银与流通货币的比价。晚清,随着西方货币文化与中国货币的冲突、交流与融合,中国货币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大变革,货币生产也由浇铸转为机器生产。中国自铸银元由零星出现迅速发展到沿江沿海各个省份,以至深入内地,在短短的数十年内,所铸的机制银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版别不可记数,而遗存稀少的各种样币、试铸币等则成为研究中国机制货币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为收藏者追逐的目标。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仅以数千字的篇幅,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中国银元产生的社会背景、演变过程及流通状况,并专辟章节,详细介绍了银元的辨伪方法。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作者在引进当前中国钱币界已有成果后,又提出了银元的比重问题,为银元辨伪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图并茂的《中国古代钱币》,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而书中附录所列各种钱币的价目表,是依据目前市场交易价和拍卖价而制作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