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河北容城;北城村;东汉墓;发掘
【摘要】2010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配合津保高速铁路建设的调查勘探中,于容城县北城村发现了一座砖室墓,12月进行了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漆器、铜钱等。经分析墓葬的时代为东汉中期。
2010年4月,为配合津保(天津-保定)高速铁路的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容城县文物管理所对铁路沿线进行调查时,于容城县北城村村南发现了一座汉代墓葬,12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随葬品,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位置
墓葬(编号M1)位于容城县城关镇北城村南偏西,南距容城县城约1公里,北距北城村约150米,北侧20米有南水北调天津干渠东西通过(图一),地理坐标39°04′06.7″N、115°51′16.4″E,海拔11米。墓葬所在地为耕地,自然地貌平坦。
二、 墓葬形制
该墓葬已被破坏,上部结构不详。墓葬平面呈刀把形,方向185°。自南而北由墓道、前甬道、前堂、后甬道和后室组成。不含墓道南北通长6.28米,东西宽2.12~2.66米,深1.8米。墓口距地表深0.5米。除墓道为土圹外,其余部位均以砖砌成。墓砖系长方形青灰色素面砖,长27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
墓道土圹平底,东西宽1.36米,深1.8米,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仅发掘靠墓室长0.6米的一段。
前甬道位于墓道与前堂之间。长0.8米,宽0.85 米,残高0.87米。
前堂位于前甬道北侧,东西横长,西部宽出后室。长2.04米,宽1.18米,残高0.27米。
后甬道位于前堂、后室之间。南北长0.92米,东西宽0.85米。
后室位于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96米,东西宽1.52米。
墓壁砌砖除前甬道为顺向错缝平砌单行砖外,其余均为一两卧砌法,残存高0.4~0.9米;铺地砖为整砖和砖块,一字形横向平铺,单层;后室间有顺向铺砖,局部略有隆起,稍显凌乱。
三、随葬器物
该墓因遭破坏,随葬品均出土于填土中,有陶器、漆器、铜钱3类,共27件。
1、陶器 共20件。大部分为泥质灰陶,有少量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
陶鸡2件,泥质灰陶,手工捏制。M1∶9,公鸡,头昂尾翘,通体略显瘦高,鸡冠较显。长9.5厘米,高9.5厘米(图三,1)。M1∶8,母鸡,体宽,颈短,尾部稍宽,通体显得宽胖。长9.7厘米,高9.2厘米(图三,2)。
陶猪1件。M1∶7,泥质灰陶,手工捏制,嘴较尖,前伸,眼眶凸出,背脊凸起呈薄刃状,造型粗犷,形似野猪。长8.9厘米,高7.1厘米(图三,4)。
陶犬1件。M1∶6,泥质灰陶,手工捏制,身体细长,通体较矮,微弓,四肢粗矮,头略向右侧,耳朵竖立。长11.6厘米,高6.9厘米(图三,3)。
陶磨1件。M1∶10,为上扇,泥质灰陶,手工捏制,圆形,表面中部有一圆形凸棱,中间一道脊,形成两个相对的半月形深槽,底面较平,有手捏的痕迹。直径9.2厘米,厚2厘米(图三,5)。
柳斗1件。M1∶14,泥质灰陶,模制,呈头盔状,口下部饰一周凹弦纹,其下通体饰绳纹。口径5.2厘米,高5.5厘米,壁厚0.4~0.6厘米(图三,7)。
陶盘1件。M1∶5,泥质灰陶,圆形,平底。径35厘米,高2.5厘米(图三,6)。
陶仓2件。泥质灰陶,模制,仓顶搭放在仓体之上,不连在一起;顶部结构相同,一高一矮。M1∶1,悬山式瓦顶,正脊中间平直,两端向上翘起,两坡做成沟槽使凸起部分如瓦垅,前壁中部偏上有并排两个长方形气窗,两侧壁中上部各有1个圆形气窗。面宽26厘米,侧宽12厘米,通高46厘米(图三,9)。M1∶2,四壁较矮,无气窗,面宽26厘米,侧宽12厘米,通高28.5厘米(图三,10)。
陶釜1件。M1∶3,泥质灰陶,圆形,敞口,平沿,斜腹,平底。口径10厘米,底径5厘米,高3.5厘米(图三,8)。
陶楼2件。均残缺。M1∶22,仅存底座。长方盆形,泥质灰陶,平底。长41.1厘米,残宽18.3厘米,高7.5厘米。
陶灶1件。M1∶12,泥质灰陶,残缺。不规则长方形,较宽一端有一拱形火门。长21.6厘米,宽18厘米,高7.5厘米。
陶奁1件。M1∶11,泥质灰陶。圆形,直口,直腹,下部内折,底部残缺。残高15.3厘米。
耳杯1件。M1∶4,残缺。泥质灰陶,平底。
陶罐2件。仅存口沿。夹砂红褐陶,皆为方唇、母口、斜肩。
陶壶2件。仅存口沿。泥质灰陶,M1∶17,微敞口。
陶鼎1件。仅存1足。泥质灰陶,扁平状,手制。
2、漆盒1件,已成碎片。
3、铜钱6枚。锈蚀严重,为方穿圆钱,仅有两枚可辨钱文为“五铢”。
另外,在填土中发现一些散乱的墓主骨骼,经鉴定为男性,年龄45岁左右。
四、结语
经调查,在建设南水北调天津干渠时,曾发现过一些砖室墓,出土了陶器、铜镜等遗物,现在干渠线中仍可见汉代墓砖和陶片。我们曾对该墓周围进行了详细勘探,没有发现其它墓葬。故认为这一带曾是一处汉代的家族墓地,而所发掘的这座墓(下转80页)(上接27页)葬,则是墓地中最南面的一座。
该墓葬破坏严重,仅存墓室底部。从其形制看,与东汉中晚期的洛阳烧沟汉墓第四型[1]、涿州凌云集团新厂东汉墓群M1[2]比较接近,因此该墓的年代应在东汉中晚期。
墓葬因被破坏,所出土随葬品的组合已破碎不全,但仍出土了20多件,似乎表明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但东汉时期流行厚葬,该墓中的随葬品多为素面器,且做工比较粗陋,也折射出墓主人的身份不高,因此,推测墓主应该是农村中的中小地主。
以往的发掘资料表明,东汉时期这种前堂后室结构的墓葬,前堂多超出后室两侧,横陈于前端,而该墓葬的前堂、后甬道及后室的东壁皆贯穿于同一条直线上,形状比较特殊。这种做法是时代演化的反映,还是地方特色,有待进一步探讨。
发掘:高利军、樊冬冬、樊书海、王法岗
执笔:王法岗、樊书海、赵春明、张丽
绘图:梁彪、樊冬冬
————————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2]史殿海:《涿州凌云集团新厂东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7年3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
【摘要】2010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配合津保高速铁路建设的调查勘探中,于容城县北城村发现了一座砖室墓,12月进行了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漆器、铜钱等。经分析墓葬的时代为东汉中期。
2010年4月,为配合津保(天津-保定)高速铁路的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容城县文物管理所对铁路沿线进行调查时,于容城县北城村村南发现了一座汉代墓葬,12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随葬品,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位置
墓葬(编号M1)位于容城县城关镇北城村南偏西,南距容城县城约1公里,北距北城村约150米,北侧20米有南水北调天津干渠东西通过(图一),地理坐标39°04′06.7″N、115°51′16.4″E,海拔11米。墓葬所在地为耕地,自然地貌平坦。
二、 墓葬形制
该墓葬已被破坏,上部结构不详。墓葬平面呈刀把形,方向185°。自南而北由墓道、前甬道、前堂、后甬道和后室组成。不含墓道南北通长6.28米,东西宽2.12~2.66米,深1.8米。墓口距地表深0.5米。除墓道为土圹外,其余部位均以砖砌成。墓砖系长方形青灰色素面砖,长27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
墓道土圹平底,东西宽1.36米,深1.8米,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仅发掘靠墓室长0.6米的一段。
前甬道位于墓道与前堂之间。长0.8米,宽0.85 米,残高0.87米。
前堂位于前甬道北侧,东西横长,西部宽出后室。长2.04米,宽1.18米,残高0.27米。
后甬道位于前堂、后室之间。南北长0.92米,东西宽0.85米。
后室位于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96米,东西宽1.52米。
墓壁砌砖除前甬道为顺向错缝平砌单行砖外,其余均为一两卧砌法,残存高0.4~0.9米;铺地砖为整砖和砖块,一字形横向平铺,单层;后室间有顺向铺砖,局部略有隆起,稍显凌乱。
三、随葬器物
该墓因遭破坏,随葬品均出土于填土中,有陶器、漆器、铜钱3类,共27件。
1、陶器 共20件。大部分为泥质灰陶,有少量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
陶鸡2件,泥质灰陶,手工捏制。M1∶9,公鸡,头昂尾翘,通体略显瘦高,鸡冠较显。长9.5厘米,高9.5厘米(图三,1)。M1∶8,母鸡,体宽,颈短,尾部稍宽,通体显得宽胖。长9.7厘米,高9.2厘米(图三,2)。
陶猪1件。M1∶7,泥质灰陶,手工捏制,嘴较尖,前伸,眼眶凸出,背脊凸起呈薄刃状,造型粗犷,形似野猪。长8.9厘米,高7.1厘米(图三,4)。
陶犬1件。M1∶6,泥质灰陶,手工捏制,身体细长,通体较矮,微弓,四肢粗矮,头略向右侧,耳朵竖立。长11.6厘米,高6.9厘米(图三,3)。
陶磨1件。M1∶10,为上扇,泥质灰陶,手工捏制,圆形,表面中部有一圆形凸棱,中间一道脊,形成两个相对的半月形深槽,底面较平,有手捏的痕迹。直径9.2厘米,厚2厘米(图三,5)。
柳斗1件。M1∶14,泥质灰陶,模制,呈头盔状,口下部饰一周凹弦纹,其下通体饰绳纹。口径5.2厘米,高5.5厘米,壁厚0.4~0.6厘米(图三,7)。
陶盘1件。M1∶5,泥质灰陶,圆形,平底。径35厘米,高2.5厘米(图三,6)。
陶仓2件。泥质灰陶,模制,仓顶搭放在仓体之上,不连在一起;顶部结构相同,一高一矮。M1∶1,悬山式瓦顶,正脊中间平直,两端向上翘起,两坡做成沟槽使凸起部分如瓦垅,前壁中部偏上有并排两个长方形气窗,两侧壁中上部各有1个圆形气窗。面宽26厘米,侧宽12厘米,通高46厘米(图三,9)。M1∶2,四壁较矮,无气窗,面宽26厘米,侧宽12厘米,通高28.5厘米(图三,10)。
陶釜1件。M1∶3,泥质灰陶,圆形,敞口,平沿,斜腹,平底。口径10厘米,底径5厘米,高3.5厘米(图三,8)。
陶楼2件。均残缺。M1∶22,仅存底座。长方盆形,泥质灰陶,平底。长41.1厘米,残宽18.3厘米,高7.5厘米。
陶灶1件。M1∶12,泥质灰陶,残缺。不规则长方形,较宽一端有一拱形火门。长21.6厘米,宽18厘米,高7.5厘米。
陶奁1件。M1∶11,泥质灰陶。圆形,直口,直腹,下部内折,底部残缺。残高15.3厘米。
耳杯1件。M1∶4,残缺。泥质灰陶,平底。
陶罐2件。仅存口沿。夹砂红褐陶,皆为方唇、母口、斜肩。
陶壶2件。仅存口沿。泥质灰陶,M1∶17,微敞口。
陶鼎1件。仅存1足。泥质灰陶,扁平状,手制。
2、漆盒1件,已成碎片。
3、铜钱6枚。锈蚀严重,为方穿圆钱,仅有两枚可辨钱文为“五铢”。
另外,在填土中发现一些散乱的墓主骨骼,经鉴定为男性,年龄45岁左右。
四、结语
经调查,在建设南水北调天津干渠时,曾发现过一些砖室墓,出土了陶器、铜镜等遗物,现在干渠线中仍可见汉代墓砖和陶片。我们曾对该墓周围进行了详细勘探,没有发现其它墓葬。故认为这一带曾是一处汉代的家族墓地,而所发掘的这座墓(下转80页)(上接27页)葬,则是墓地中最南面的一座。
该墓葬破坏严重,仅存墓室底部。从其形制看,与东汉中晚期的洛阳烧沟汉墓第四型[1]、涿州凌云集团新厂东汉墓群M1[2]比较接近,因此该墓的年代应在东汉中晚期。
墓葬因被破坏,所出土随葬品的组合已破碎不全,但仍出土了20多件,似乎表明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但东汉时期流行厚葬,该墓中的随葬品多为素面器,且做工比较粗陋,也折射出墓主人的身份不高,因此,推测墓主应该是农村中的中小地主。
以往的发掘资料表明,东汉时期这种前堂后室结构的墓葬,前堂多超出后室两侧,横陈于前端,而该墓葬的前堂、后甬道及后室的东壁皆贯穿于同一条直线上,形状比较特殊。这种做法是时代演化的反映,还是地方特色,有待进一步探讨。
发掘:高利军、樊冬冬、樊书海、王法岗
执笔:王法岗、樊书海、赵春明、张丽
绘图:梁彪、樊冬冬
————————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2]史殿海:《涿州凌云集团新厂东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7年3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