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的归隐思想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66-01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著名文人,他诗歌中的隐逸思想成为后世文人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源自对封建黑暗统治的不满与逃避,源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哲学,一直为后人所歌颂。陶渊明生于落魄的官宦家庭,身处门阀制度森严、政治腐朽、战争不断的东晋,“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和当时崇尚道教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共同推动了其隐逸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陶渊明 隐逸 社会时代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文人,其诗歌成为后世经典,其中的归隐思想是后世文人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陶渊明成为后世儒家推崇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本论文初步厘清陶渊明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分析其形成和由来,并结合后世有代表性的文人的思想和诗歌作品,分析其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对后世的一些影响。
  1 陶渊明诗歌中归隐思想的形成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一个新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胸怀天下,热爱劳动,寄意田园,刚正不阿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表示关注或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试对此作出探讨。 
  1.1 社会政治环境:陶渊明的归隐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纵观陶渊明十三年中的几次出仕,我们不难发现他离开田园生活出仕多年,最终又走上归隐之路,与东晋时期动荡的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鲁迅先生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说过:“东晋一代政治,常有悍将构乱,跟着也有名将定乱,所以政象虽不甚佳,也还保持水平线以上的地位,到渊明时代却不同了。”谢安、谢玄等名臣相继去世,在陶渊明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一阶段,先是会稽王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专权,与王恭、殷仲堪等勾心斗角,政治局混乱。从他三十三岁时起,东晋内乱中孝武帝被杀,即位的安帝是个傀儡皇帝,王恭、殷仲堪和司马道子、王国宝等在混战中两败俱伤。接着是孙恩造反,司马元显专权,桓玄东下攻陷京师,总揽朝政,诛杀司马元显。元兴二年(403)桓玄篡晋,自称楚王。接着桓玄的部下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杀安帝、立恭帝。兵荒马乱的年代,陶渊明面临着人生价值的选择。
  1.2 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的归隐与他内儒外道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陶渊明自小接受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但当时时代思潮偏向道家,所以他的思想中道家思想占了上风。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魏晋时期,以老庄为主的玄学兴起,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玄学主流,以无为本,随之影响到了学风和士风的虚无玄远。东晋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寻求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有关系。也就是这种崇尚自然、超凡脱俗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辞官归隐。
  1.3 田园生活实践的影响: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南朝时借归隐提高自己名声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对现实混乱,权贵们争权夺位的厌恶。陶渊明的仕途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隐田园。后来有人劝他再度出仕辅佐帝王,他宁愿饥饿交加也不愿再涉足官场。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也正因为陶渊明是在出仕与不出仕的人生抉择中是几经徘徊而最终走向田园的,所以,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绝没有追逐时代潮流的盲目性,也没有附庸风雅的虚伪性,而让人感觉更真切。
  2 陶渊明诗歌中归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魏晋时期由于高蹈独善,崇尚自然的个性,追求上古社会的淳朴,本真,终身对自然,回归人之本性,人生道路的探索必然导致他离开黑暗的官场,选择美好的田园生活,他的这种不流世俗的人生选择给后世的人留下了一定的思考与借鉴价值。 
  2.1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可惜》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宋代大诗人苏轼对陶渊明评价很高:“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注明出处这个意见有没有看了?)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写到:“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注明出处这个意见有没有看了?)由此可见,苏东坡将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放在李白、杜甫之上。这是有失公允的。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精确地概括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苏东坡不但喜欢陶渊明的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写到:“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2.2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影响古代文学,而且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也较为深远。陶渊明的诗词对京派文人的影响很大,比如废名、凌叔华等。在京派文人的眼里,陶渊明可谓是中国古代所有诗人中“最享盛誉的诗人之一”,朱光潜曾说过:“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废名说:“我写小说,乃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在京派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陶渊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其诗句常常被引用,陶渊明的事迹为京派作家进行创作提高了大量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在新文学中得以体现,而且还让京派文学出现了独有的美学韵味。
  3 结语
  总而言之,陶渊明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率真,以及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文人学者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给他们一个栖身之所,远离世俗,另一方面当他们当他们对现实失望时,可以找到继续探索人生的支柱。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高建新.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2).
  [2] 赵治中.对陶渊明研究误区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3] 胡建次.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J].九江师专学报,2002,(2).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隔附子饼灸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的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20。常规护理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常
针对桑塔纳(轿车手动变速器中的三/四档)同步器齿毂高频感应淬火的关键技术,创新设计并开发的“屏蔽导流技术”,突破了复杂、异形齿轮高频感应加热的难关,使工件的表面硬度、深度达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研究  目前我国高中期间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消化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很关键。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另一方面学生的升学问题又不能不顾。因此因材施教非常必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城市白领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晚睡早起,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
据说,男人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动物”,他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会不断在心中隐秘地制造想法。
被继承人生前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将遗产交由前位继承人继承,待指定条件成就或指定期限到来时,前位继承人再将遗产交由后位继承人,这一使遗产利益发生两次转移的特殊继承制度称为后位继承制度。在国外,后位继承制度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因其具有充分保障被继承人的遗嘱自由、使家庭财产保留在家族内部、充分发挥遗产利用效率、使有限的遗产在不同阶段分别惠及前后位继承人、保护未成年人或胎儿财产权益等多方面的功能,被众
牌楼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明、清是牌楼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区的人们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化及经济实力,纷纷建造牌楼,山西也不例外。在山西这样一个多神信仰的地域,牌楼出现的
醉茄内酯作为茄科植物W.Somnifera典型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免疫调节、抗癌、降糖、神经保护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对于这类天然化合物在植物中的生物合
由湖北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经信委、省团委和省妇联联合主办;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一冶钢构有限公司和湖北省职工焊接技术协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技能大赛湖北省第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217-01    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全面发展。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上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