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人类征服自然发展历程来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所用内燃机所需的自然资源已被迅速开发和利用,许多自然资源被破坏甚至枯竭,工业文明给人类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一系列人类“危机“。石油、煤炭的大量开采,地球上目前所剩余的石油、煤炭量已经不多,其枯竭在所难免,石油、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的污染物质,其中大气中CO2的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温室效应”,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我国中东部一些大城市的雾霾,已经让各级领导感觉到治理的难度,所以,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新能源的革命。
[关键词]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18-01
1、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缺乏政策资金支持,产业链未能贯通
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多年,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但由于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社会资本尚在观望,未出现大量社会资源流入该行业的的情况。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在强调减碳控排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作为化石类能源的替代品,拥有清洁,可再生等诸多优点,市场潜力巨大;辅以有效的政策引导,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定能逐步明朗。但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国家政策扶持在某些方面尚未完善。由于新能源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初期研发投入巨大,项目建成后成本回收周期又往往较长,因此产业链源头与末端在缺乏有效政策支撑的情况下,产业上下游没有完全贯通,呈现出上游研发机构资金匮乏,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有限的困局。
1.2、传统能源占比巨大,新能源应用缺乏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煤。以2014年中国能源结构为例,煤耗用量占总能源消耗比例已达66.0%,以下依用量递减分别是石油17.1%,天然气5.7%,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在内的全部非化石燃料的耗用占比仅为11.2%。反观在西方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的耗用在总能耗中已经开始扮演关键角色。以2016年德国能源结构为例,包括核能及可再生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的耗用量已经接近总耗用量的1/5(19.5%)几乎是清洁能源耗用比例的两倍。然而,中国领土面积广大,经纬度跨度广,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开发潜力巨大,较低的清洁能源消耗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是不充分的。
1.3、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研发与应用脱钩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国存在着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的问题。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短缺的情况,而各类研发机构虽然技术力量储备较为充足,却存在着研究方向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以加工为主,产能大,加工水平较高,但未掌握核心技术,生产的附加值、净利润均处于较低水平,沦为技术拥有者的代工厂。为改变这一现状,应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中的企业与研发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强调市场导向在研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2、新能源开发利用对策
2.1、政策引导同时加大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建立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政策,强化新能源产业的应用前景,制定基于循环经济的新能源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和金融监管机制。针对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专款专用;同时,运用税收调节功能,对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产品补贴等扶持政策,以扩大市场规模。国家开发银行和各地商业银行可以为投资新能源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对新能源企业进行财政贴息,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的企业,可以申请地方财政贴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资金。
2.2、推行以汽油醇为主的清洁能源
汽油醇是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醇(本建议为乙醇)所形成的改进型混合燃料。在保持原有动力性的基础上,视配方不同,加入量可达25%以内。汽油醇是一种较经济实用的清洁燃料,美国、巴西、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投入大量使用,以代替无铅汽油。使用汽油醇作燃料,对发动机有利,汽车无需改装,使用方便。
乙醇实质上是由粮食转化的太阳能,是永恒的可再生能源。乙醇与汽油混配做为清洁燃料,便形成了最彻底的最终消费,它蕴含了一个长期、稳定、巨大、可控、有效的粮食的转化方向和市场。99年全国汽油消费量近5000万吨,以加入乙醇15%计,需750万吨,可消化粮食2250万吨,占99年全国收购量的45%。按目前汽油的消费速度,三年后需转化粮食30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目前粮食产量的6%。而且乙醇的加入量可大可小,还有很大的调节空间。换句话来说,实行汽油醇政策,等于使政府拥有一个巨大的粮食转化手段和调控手段。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丰年多转化,欠年少转化。很容易地把粮食生产再度刺激起来,又很容易地把国家粮食贮备保持在我们想保持的任何水平上,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的生产、消费和贮备这一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2.3、加大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应抓住时机,增加新能源产业研发投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攻关,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集成应用能力。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为攻关主体,结合本省各市的能源特点与市场需求,进行相关技术创新。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方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力争站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应加快新能源研发和攻关,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标准,提升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尽管目前新能源对辽宁来说仍然是“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但其已经实现了一定的核心技术突破,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化前景,而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扩大规模、进一步与市场对接,并积极在一些地区解决技术问题和市场应用问题。
2.4、加强国际合作
要提升基于循环经济的新能源产业水平,就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争取早日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如果经济结构中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能源不足现状比较突出。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应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传统的石油加工业排放的气体、排出的废水即使进行了排污处理,对当地的环境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有效解决高耗能问题,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日益增强,近年来已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初具规模。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 曾鸣,杨雍琦,李源非,曾博,程俊,白学祥.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03):681-691.
[2] 姜洪殿,董康银,孙仁金,宋显昱.中国新能源消费预测及对策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6,34(08):1196-1202.
[3] 刘一.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关键词]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18-01
1、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缺乏政策资金支持,产业链未能贯通
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多年,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但由于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社会资本尚在观望,未出现大量社会资源流入该行业的的情况。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在强调减碳控排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作为化石类能源的替代品,拥有清洁,可再生等诸多优点,市场潜力巨大;辅以有效的政策引导,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定能逐步明朗。但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国家政策扶持在某些方面尚未完善。由于新能源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初期研发投入巨大,项目建成后成本回收周期又往往较长,因此产业链源头与末端在缺乏有效政策支撑的情况下,产业上下游没有完全贯通,呈现出上游研发机构资金匮乏,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有限的困局。
1.2、传统能源占比巨大,新能源应用缺乏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煤。以2014年中国能源结构为例,煤耗用量占总能源消耗比例已达66.0%,以下依用量递减分别是石油17.1%,天然气5.7%,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在内的全部非化石燃料的耗用占比仅为11.2%。反观在西方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的耗用在总能耗中已经开始扮演关键角色。以2016年德国能源结构为例,包括核能及可再生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的耗用量已经接近总耗用量的1/5(19.5%)几乎是清洁能源耗用比例的两倍。然而,中国领土面积广大,经纬度跨度广,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开发潜力巨大,较低的清洁能源消耗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是不充分的。
1.3、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研发与应用脱钩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国存在着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的问题。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短缺的情况,而各类研发机构虽然技术力量储备较为充足,却存在着研究方向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以加工为主,产能大,加工水平较高,但未掌握核心技术,生产的附加值、净利润均处于较低水平,沦为技术拥有者的代工厂。为改变这一现状,应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中的企业与研发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强调市场导向在研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2、新能源开发利用对策
2.1、政策引导同时加大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建立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政策,强化新能源产业的应用前景,制定基于循环经济的新能源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和金融监管机制。针对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专款专用;同时,运用税收调节功能,对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产品补贴等扶持政策,以扩大市场规模。国家开发银行和各地商业银行可以为投资新能源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对新能源企业进行财政贴息,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的企业,可以申请地方财政贴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资金。
2.2、推行以汽油醇为主的清洁能源
汽油醇是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醇(本建议为乙醇)所形成的改进型混合燃料。在保持原有动力性的基础上,视配方不同,加入量可达25%以内。汽油醇是一种较经济实用的清洁燃料,美国、巴西、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投入大量使用,以代替无铅汽油。使用汽油醇作燃料,对发动机有利,汽车无需改装,使用方便。
乙醇实质上是由粮食转化的太阳能,是永恒的可再生能源。乙醇与汽油混配做为清洁燃料,便形成了最彻底的最终消费,它蕴含了一个长期、稳定、巨大、可控、有效的粮食的转化方向和市场。99年全国汽油消费量近5000万吨,以加入乙醇15%计,需750万吨,可消化粮食2250万吨,占99年全国收购量的45%。按目前汽油的消费速度,三年后需转化粮食30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目前粮食产量的6%。而且乙醇的加入量可大可小,还有很大的调节空间。换句话来说,实行汽油醇政策,等于使政府拥有一个巨大的粮食转化手段和调控手段。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丰年多转化,欠年少转化。很容易地把粮食生产再度刺激起来,又很容易地把国家粮食贮备保持在我们想保持的任何水平上,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的生产、消费和贮备这一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2.3、加大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应抓住时机,增加新能源产业研发投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攻关,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集成应用能力。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为攻关主体,结合本省各市的能源特点与市场需求,进行相关技术创新。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方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力争站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应加快新能源研发和攻关,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标准,提升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尽管目前新能源对辽宁来说仍然是“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但其已经实现了一定的核心技术突破,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化前景,而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扩大规模、进一步与市场对接,并积极在一些地区解决技术问题和市场应用问题。
2.4、加强国际合作
要提升基于循环经济的新能源产业水平,就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争取早日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如果经济结构中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能源不足现状比较突出。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应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传统的石油加工业排放的气体、排出的废水即使进行了排污处理,对当地的环境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有效解决高耗能问题,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日益增强,近年来已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初具规模。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 曾鸣,杨雍琦,李源非,曾博,程俊,白学祥.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03):681-691.
[2] 姜洪殿,董康银,孙仁金,宋显昱.中国新能源消费预测及对策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6,34(08):1196-1202.
[3] 刘一.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