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先锋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西,一九六六年三月生,广西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我们的父亲》《请勿谈论庄天海》《蹲下时看到了什么》《东西作品集》(六卷)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二○○五年度小说家”奖、《新京报》“二○○五年度文艺类好书奖”;多部作品改编为影视剧,部分作品被译为法、韩、德、日、希腊和泰文等出版。
   周新民:我了解到,你是出生在乡村,有哪些因素推动你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东 西:我似乎有点写作天赋。小学时,常写顺口溜或者山歌,被老师选抄到墙报上。读高中时,作文偶尔得到语文老师表扬。看完电影写影评,放进县城电影院的投稿箱,署名“田代琳”的影评被印贴在电影院的橱窗里,还得到电影院奖的四张电影票,这是我的第一笔稿费。于是,我到图书馆借小说来读,读着读着,就有了做作家的冲动,想把自己遇到的不平写出来。但那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一个念想。
   后来考上河池师专中文专业,遇到韦启良和李果河老师,他们本身在写,也竭力鼓动学生们写。看到老师不停地拿稿费,手痒心急,开始悄悄写作,参加学校的“新笛文学社”,听作家老师讲课,参加征文活动。继而,诗歌获奖一次,散文获奖一次。信心爆棚。半夜三更起来写小说,幻想像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喻杉那样一夜成名。稿件一放进邮筒,脑海里就出现画面,想象这篇稿件如何历尽千山万水,到达编辑手里,又如何被编辑赏识,同意发表。十天半月,稿件没发,被退回来了。于是,又改投第二家,还是没发。休息一段时间,找找原因,再写第二篇。那时不敢投太高级的杂志,只投地市级或省级公开发行刊物。内刊发了许多,公开刊物只发表过一首小诗,在《河池日报》副刊上,赏八元稿费。领稿费时,柜台里的阿姨问,你的文章发表了?我自豪地点头。她说不简单呀。那年我十八岁。
   现在回想,促使我走上文学道路的恐怕有如下五个原因:一是过早地了解了人间百态,乡村的生活是叙事的,张家长李家短,我七八岁时都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像今天报纸上的连载小说,每天都有新情节,而且还出人意料。这些生活中的故事,一点也不比书上的故事逊色,黄色的尤甚;二是我有满腔的悲愤和委屈,这和家庭成分不好有关,读书时常被同学欺负,有了文字组装能力后,就想把委屈写出来;三是母亲勤劳、善良,她非常辛苦,却一直供我读书,我无以报答,总想用笔来写写她,写她的辛苦和艰难;四是作家这个神圣职业的吸引,那时的作家深受读者爱戴,他们可以为民请命,为民代言,还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像鲁迅,以笔为刀;五是欣逢文学最好时代,有老师们的鼓励,有编辑们认真的退稿信,还有远远超出工资的稿费回报。
   周新民:你的处女作是发表在《广西文学》一九八六年第八期的《龙滩的孩子们》。后来又发表了《孤头山》、《醉山》、《稀客》、《秋天的瓦钵》、《回家》、《祖先》、《地喘气》等小说。我注意到这个时期的创作,你都是用本名“田代琳”发表的。从一九九二年开始,你用笔名“东西”发表作品。我把你用本名发表作品的时段定位为创作起步时期。你曾说“这个时期没有目标,没有定法”。你能回忆下这个时期你尝试了哪些方法吗?
   东 西:读大专的时候,常到图书馆翻看最新文学杂志。当时中国文坛被扯得最多的就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家是贾平凹、韩少功、阿城、何立伟等等。他们所写的乡村与我的家乡相似,一草一木被他们雕刻,乡村的风俗被他们详细描述。越看越有亲切感,特别是平凹先生的《腊月·正月》,仿佛就在写我的村庄,里面人物姓氏与我的村庄人物姓氏巧合地部分吻合,我就想原来我身边也有文学资源,原来越土的越有价值。当时,作家们写乡土题材就像今天的“八○后”写城市题材一样时髦,这大大提振了我写作的信心。虽然,我没有写过类似于“寻根文学”的作品,但我曾经在日记上,笨拙地记录过乡村的生活,甚至记录过一只鸡如何从我面前走过。后来,阅读了先锋小说,莫言的、马原的、余华的、苏童的、格非的、吕新的……由此上溯,阅读了卡夫卡、罗布-格里耶、克洛德·西蒙、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加缪、萨特……那时被罗布-格里耶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震晕,羡慕嫉妒恨,觉得这样的小说才叫小说,由此迷恋先锋小说或者新小说,渴望写出主题深刻、细节精巧、语言独特的作品。
   周新民:你早期的作品,如《稀客》、《回家》表现出较强的先锋文学气息。这些文学作品的先锋气质主要体现在语言上,你在这个时期文学语言跳跃性比较强。我们知道,一九八○年代中国的先锋小说主要注重叙事形式,像马原、格非、孙甘露、苏童均是如此。你为何选择文学语言作为先锋实验的突破口?
   东 西:我不喜欢教科书的语言,不想让自己的语言被格式化。看过许多传统小说,觉得冗长,既无曲折情节,也无出人意料的细节,连语言也味同嚼蜡。这样的小说一扯就是几十年上百年,大都是写三个以上家庭之间的争斗,人物比电话号码本上的还多。评论家说这叫史诗般的作品。但我觉得这样的作品对人心没有提炼,对现实没有概括,甚至连主题都宽到无边。为什么新小说一刀见血?因为有作家的精心提炼。所以,自己写的时候就想避开冗长乏味,来点新奇,正好先锋小说横空出世,于是就看到了小说的另一种可能。那时候,我还拿不出别的创新能力,比如思想的、结构的等等,但在语言上来点创新似乎还有可能。
   周新民:从你的创作谈中我注意到,你这个时期的先锋文学实验和你的阅读有着紧密的关系。你曾说,“于是,我撇开教科书开列的大师们,專门去读一些我过去闻所未闻的著作,从中得到不少的教益。我开始以创新和不守规矩为乐趣。”你能回忆你在这个时期阅读过了哪些“过去闻所未闻的著作”?这些著作怎样影响了你的小说创作?
   东 西:在我读中文专业的时候,沈从文的小说被教科书屏蔽。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媒体开始大肆地介绍他,表扬他,吹捧他,我便找他的小说来翻,一翻就觉得他的小说真实,人物不虚假不浮夸,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沈从文的笔下是准确的,是符合人性的。小说中平凡的人,就像我的邻居。小说中描写的山水,仿如我的家乡。我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找到了证据。    再比如卡夫卡,在教科书中也只是短短的一节,就点了一下他的《变形记》。但他敢把人变成甲虫,仅此一点,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找他的小说来系统地读,才发现他的犀利。他了解人性,看透别人也看透自己,是绝望的写作。而我,对未来虽抱幻想,却不敢乐观。我喜欢卡夫卡看问题的角度,喜欢他的犀利,鲁迅跟他有得一比,是鲁迅的作品让我学会如何处理现实题材,他的深刻是我的榜样。
   福克纳的“绕”和“比喻”,对我有过启发。马尔克斯的奇崛与想象,特别是他外祖母讲故事的那种叙述调子,很实用。加缪的冷,萨特的深,我都一度想学。罗布-格里耶的出人意料,莫言早期作品中飞扬的想象力,贾平凹的乡土气息,苏童早期的叙述才华,余华的简洁有力,韩少功持续不断的创新,都曾在我的身上发生过化学反应。我从许多作家身上学艺,凡是我阅读过的,都可能影响过我,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但我更喜欢有探索精神、创意能力强的作家。
   周新民:我以为《天灯》是你创作生涯中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这篇小说同样是一篇先锋小说,它由四个部分“大火”、“稀奇”、“枯牛”、“散席”组成,构成了空间并置关系。《城外》也是一部致力于打破故事时间的小说。《幻想村庄》则采用“元小说”的叙事方法。这些小说无一例外地在小说形式上开拓。而这些作品发表的时间是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四年间,这个时间段被看做是中国先锋小说开始退潮时期,你为何还是如此醉心于小说叙事形式的探讨呢?
   东 西:我一直以为小说就是“发明创造”,总觉得自己可以把小说写得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每构思一篇小说,我都想找一种新的形式。先锋小说被评论界定义为一个流派,但我心目中的先锋小说却是永远的。比如王蒙老师写的意识流小说,算不算先锋?莫言的《红高粱》既打破了传统的抗战题材写作,又在叙述上天马行空泥沙俱下,这算不算先锋?韩少功的辞典体小说呢?应该算先锋吧。凡对写作形式有贡献的,都理应视为先锋写作。现在也还有先锋小说作家,他们潜伏在作家中,潜伏在网络上。他们默默地拓宽写作空间,却无人喝彩,但他们是文学的“发明家”。所以,写先锋小说或者说先锋写作是一个作家不退休的标志,也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
   周新民:《没有语言的生活》的发表对你来讲,是具有标志性的。这篇作品不仅仅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还拉开了你小说创作一个新阶段的帷幕。这篇小说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你为何从小说形式探索一下跳到了关注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呢?其深层次原因何在?
   东 西:把聋哑盲三个人放在一个家庭里,也算是一种形式探索吧?但这种形式却得益于现实的刺激。我迷信小说产生于思考和切身感受,而在表达时若能找到恰当的形式,那就大功告成。表面上《没有语言的生活》写得老实了,但试图写出点新意来的想法却是一以贯之的。小说形式的探索,一定要与内容有关,否则就沦落“为形式而形式”了。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可能会为一种新的形式而激动。后来,所谓后来,就是我开始思考“写作为何”的时候,我不再为单纯的形式而激动了。我得先激动内容或者主题,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形式。比如《没有语言的生活》,我想表达“看不见听不到说不出”的状态,结果盲聋哑这种形式就出现了。写《后悔录》的时候,我最先激动的是“后悔”,好像还没有任何人用二十万字来写过“后悔”,于是我要写,写曾广贤三十年的后悔。有了“后悔”,就找它与现实的关系,虽然他一直认为所有的错都是自己的错,对别人对社会没有一句控诉,但你看完之后,就会发现,一个人过着三十年后悔的生活,难道我们或者这个社会没有一点责任吗?即便是这个不那么先锋的小说,我也在找适合它的形式。首先我找到“如果”,第一句就是,“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那我就开始讲了。”最后一章全是“如果”,曾广贤把自己的选择全部倒回去叙述了一遍,如果我不这样,那就不会这样……“如果”是后悔的关键词。开始,读者知道曾广贤在跟一个人讲述他的故事,慢慢地读者会发觉,听故事的人是个女的,后来又会发现这个女的收费,再后来才知道听曾广贤讲后悔的是一个风尘女子,这个讲述或者叙述的过程就像镜头从特写慢慢拉开,最后变成全景。讲与听的关系,暗示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
   至于关注人物的内心,似乎从前的小说也关注,可能没那么明显。只要写人物,就一定会注意人物的内心。内心比天空还宽广,是文学的富矿。人物的所有动作都由内心生发。我在一篇创作谈里曾说过,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证明自己还是作家呢?首先,它是内心的秘密,正如福克纳所说:“必须發自肺腑,方能真正唤起共鸣。”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复杂的文件柜,上层放的是大众读物,中层放的是内部参考,下层放的是绝密文件。假若我是一个懒汉,就会停留在顶层,照搬生活,贩卖常识,用文字把读者知道的记录一遍,但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就会不断地向下钻探,直到把底层的绝密翻出来为止。这好像不是才华,而是勇气,就像卡夫卡敢把人变成甲虫,纳博科夫敢挑战道德禁令。
   周新民:以《没有语言的生活》为发端,你的小说充满了非常态的人物形象:有一些生理残缺者,如装着假腿假眼假牙的高动(《跟踪高动》)、瘸腿的马雄(《慢慢成长》)、软骨人邓加(《我们正在变成好人》)等;还有一些身体器官非常态的人,如目光能拉长的刘井(《目光愈拉愈长》)、嗜食的王小肯(((肚子的记忆》)、不会微笑的人们(《把嘴角挂在耳边》);此外,还有一些是心理畸形者,如对丈夫是否有外遇不断猜疑与求证的招婷婷(《猜到尽头》)、偏执暗恋邻居嫂子的春雷(《你不知道她有多美》)、连妻子都要双份的老赵(《双份老赵》)等。你为何集中笔墨塑造了这样一些非常态的人物呢?
   东 西:这些小说分别写于不同年份,并非集中笔墨来写非常态人物。小说像树上的瘤,抑或平静水面的一个旋涡,再淡一点,至少也应该是水面的涟漪。如果一个人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既无痛感,也不困难,所有的行为都在准则之中,那这样的人物写一个就够了,因为他们都差不多。而你列举的以上人物,却千差万别,他们分别代表了我心灵的某一小块,也有可能代表了读者心灵的某一小块。或许我已憋成内伤,才会冒出这么多非常态人物来。你要是不把他们拧到一起,我都忘了他们是非常态人物。有人评价《没有语言的生活》时说他们身体虽然残缺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是健全的。因此,这些非常态人物是拿来跟我们所谓的健全人进行对比的。我们过着有语言的生活,但语言却泛滥成灾。他们过着没有语言的生活,却心有灵犀。    周新民:自《没有语言的生活》开始,你的小说致力于思想领域的开拓。有三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思想主旨:自我认同危机、焦虑、荒诞。我们下面来一一探讨和分析。首先,你的小说充分地表现了当下社会的自我认同的危机。《离开》、《不要问我》、《我为什么没有小蜜》、《后悔录》等充分地表现了现代社会自我认同的危机。就我的阅读范围来看,专注现代人的自我认同危机的中国小说家并不多见。
   东 西:《不要问我》中的卫国,因为证件的丢失无法证明自己是自己,最后他害怕自己把自己忘了,就背自己的简历。这不是设计,是写到此处时突然爆发的灵感。我好像也害怕自己把自己忘了,非常不自信。有时魂不守舍,仿佛自己离开了自己。有时后悔,悔到肠子都青。米金德通过找小蜜来寻求认同,我通过写作来寻找认同。为什么喜欢加缪的《局外人》,因为我一直都仿佛在局外。从小我被“高大上”、“伟光正”排斥,是坏分子的后代。而这个坏分子出身,仅仅是因为祖上勤劳,积有田产。一个曾经被排斥的人当然渴望被认同,而被认同何其难也。反向,这个被排斥者,也很难认同别人。
   周新民:《睡觉》、《好像要出事了》、《猜到尽头》、《双份老赵》等小说开始关注人的生存焦虑。你选择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焦虑有何深层考虑?
   东 西:这种关注是无意识的,我没有专门去写焦虑,甚至你不提出来,我都没有意识到。你这么一总结,我就想起最近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叫《请勿谈论庄天海》,讲的是谁都不认识这个人,但谁都不能谈论他,谁谈论他谁就倒霉。看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睡觉》到现在的《请勿谈论庄天海》,我的焦虑还在继续。我的创作灵感大部分来自于体验和思考,凡是能让我脊背震颤的感悟或者事件,往往能写成小说。《猜到尽头》里的招婷婷,她莫名其妙地怀疑丈夫有外遇,但苦于没有证据,于是一直猜下去。她为什么要猜?因为社会风气使然,就像《我为什么没有小蜜》中的米金德因为没有小蜜而焦虑那样,招婷婷焦虑的是丈夫可能有外遇。既然有人把拥有小蜜当做必然,那就会有人追问爱情和婚姻是否可靠?招婷婷的焦虑来自于现实的压迫。所以,这些焦虑的小说,也都来自于对人的不信任和对现实的恐惧。我的写作观是:把自己当实验品,放到现实里去体验。只要你是一个敏感的人,你一定会感受到来自现实的压力,有了压力,你就一定会焦虑。
   周新民:《后悔录》、《把嘴角挂在耳边》、《慢慢成长》等小说表现了生存的荒诞性。说实话,中国作家在表现荒诞感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你在荒诞感的艺术表现上显然要超出很多作家。你的小说在对荒诞感的表现上是否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在表现荒诞性生存时,你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
   东 西:小的时候,我母亲因为成分问题,被拉去公社批斗,批斗她的理由是唆使我父亲不去修公路,而此刻我父亲就在修路的工地上。当时我坐在喇叭下听那几个积极分子揭批我母亲,拧紧眉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荒唐?另一条罪状,批我母亲带头捡青籽(可以卖钱),而其实我家一粒青籽都没捡,倒是揭批我母亲的邻居家门前正晒着几簸箕青籽。那时,我不到十岁,就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荒唐(那時候还不知道荒诞一词),一下就理解了什么是颠倒黑白,什么是指鹿为马。读高中时,我就想写作,想成为作家,其原因就是觉得这个世界黑白颠倒了,我要把它写出来。有人认为“文革”里发生的某些事是荒诞的,但现在我的研究生都不知道什么是“文革”,这是不是荒诞?简直是太荒诞了。即便我们跳过“文革”,今天现实中的荒诞比垃圾还多,俯首即是。有时我甚至觉得是荒诞把我逼上了写作之路。开始写荒诞的时候,我并不那么自信,但看了卡夫卡的小说之后,才发现这种写作简直就是写中国现实的最佳方法。重读他的作品,篇篇都指向我们今天的现实,好像他是中国籍作家,还活在我们中间。至于在表现荒诞性生存时我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还是评论家的分析更可靠。也许,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上生存的我们,写作时根本不需要什么表现荒诞生存的方法,照搬生活就够了,甚至生活远比小说更加荒诞。最后这十二个字,十多年前我说过,余华和阎连科也说过。
   周新民,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新文学评论》副主编、武汉作协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其他文献
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日前在宁波慈溪市举行颁奖典礼,诗人余怒凭《蜗牛》获得诗集奖,翻译家杨铁军凭《奥麦罗斯》获翻译奖,评论家霍俊明则凭借《转世的桃花》获诗学奖。袁可嘉诗歌奖由《十月》杂志社、慈溪市人民政府主辦,每两年举办一次。“袁可嘉不仅是翻译家,更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改变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对中国文学复苏、新时期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余怒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奖项,得到这个奖我特别惊讶,也很感谢
结束了五年的沉寂,莫言又开始变得“高产”起来。继去年9月在两本杂志中刊发新作后,莫言的多篇新作再次亮相。其中有小说,也有诗歌。不少故事以莫言家乡为背景,一首诗中还写到了“外星人”。《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莫言诗歌《高速公路上的外星人》(外二首)很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莫言体”。而《花城》杂志主编朱燕玲觉得,莫言正在“寻求一种突破文学边界的东西”。在《十月》雜志2018年第
第六届海南文学双年奖日前在万宁日月湾颁奖。与往届海南文学双年奖的获奖情况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海南文學双年奖呈现出多元化格局,除小说、人物传记、诗歌、散文等体裁作品获奖外,还有2部文学评论作品获奖。这也标志着海南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六届海南文学双年奖由省内知名作家、评论家组成7名评委,通过两个月的认真审读和评选,经过两轮投票评选,最终选出10篇(部)获奖作品与2位新人奖获奖作家。其中蒋浩的诗
曹军庆,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魔气》《影子大厦》,中短篇小说集《雨水》《越狱》《二十四小说》等。在《十月》《作家》《花城》《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小说三百多万字并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全国各大选刊多次转载。《云端之上》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并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曾获2015年十月文学奖、获两届屈原文艺奖,两届湖北文学奖、
读作家纪洪平的散文《红山脚下见故人》,对游记有了新的感受。作家摆脱老旧叙述的套路,注入新的元素。游记是作家的独特出场,独特是指特有的与众不同。这样的背景下,既不修正史,也不是休闲旅游,附作风雅,而是精神上的朝拜。  历史不是一具僵尸,摆在灯光下,展在人们视野里。历史是活着的,记录下每一件事情,和残破的建筑,它们是最好的证人。从每一句话,每一块砖瓦,梳理出时间的记忆,不是胡编乱造。走进一座建筑,呼吸
从海南省作协获悉,2016-2017年度“海南文学双年奖”日前评选揭晓,并通过海南省作协网等对外公布,共有12名诗人作家获奖。蒋浩的诗集《游仙诗·自然史》、钟彪的长篇小说《野风凛》获得一等奖;艾子的诗集《向后飞翔》、陈有膑的诗集《水的缝隙》、李景新的人物传记《桄榔载酒》获得二等奖;李音的文学评论《90后与文学的面具》、汪荣的文学评论《多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交往与文化间对话》、王勤的长篇小说《泡沫城》、
故乡是一个迷人的文学符号,她像是一个灵动而巨大的地理磁场,吸附着无数作家对她一往情深的想象和书写。生于故乡,长于故乡,成年后离开故乡去城市打拼,年老后又费尽气力回到故乡,这大抵是许多“农裔城籍”的作家相似的生活轨迹。在他们内心深处,尽管空间意义上的故乡早已不再是从前模样,村里的人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一种隐形的力量仍拉扯着他们,故乡依旧拥有让人深夜辗转反侧的魔力。  吴佳骏的《无处还乡》是
2019年第15届德国图书奖日前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正式揭晓,德国作家、文景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获得2019年德国图书奖。这本书的中文版权今年年初已由世纪文景购得。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萨沙·斯坦尼西奇太擅于讲故事,他甚至不信任讲故事本身。故乡和起源潜藏在在小说的每个句子里,引導着故事的讲述,但它们又已不可复得。这些起源只存在于碎片中,存在于虚构里,成为一种与故事可能性相互生
《莫言文学精神》出版纪念会日前在东京举行。出版纪念会由东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藤井省三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敏洁,庆应大学教授长堀祐造受邀发表基调演讲。来自中、美、日、韩、新加坡等多地的专家以及中日友好人士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林敏洁教授就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发表主旨演讲。林敏洁指出,藤井省三教授等人的译作助力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如今,莫言的文学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日本已有三十本译作出版,为日本读者
内容摘要:在我国教育“大思政”这一角度下,高校应该努力的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以及内容还有主体这三个方面的相关资源得到整合,使全面的以及全员的等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得以构建。其中的主体资源主要包含思政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者以及从校外聘请的老师等。其中的内容资源主要是由隐性以及显性教育组成。而其中的实践资源就是要重视校外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