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连续参加了四届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以下简称“市竞赛”),参赛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第一届的1位教学能手,到第三届10位教学能手占全市三分之二强,第四届获奖率达到95.5%,学院在不断挑战中收获良多。
科学分析,把握竞赛关键要素
广州市竞赛秉承设计导向的理念,有自成体系的一套评价指标和竞赛流程。为准确把握参赛的关键要素,学院对竞赛进行了科学分析。
市竞赛是怎样的比赛?广州市的竞赛倡导的“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技工院校核心价值观,从教育目标、组织形式、实施标准三方面概括了职业教育的应然状态。这与学院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混合式教学、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致,也符合“为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新要求。
为什么参加市竞赛?市竞赛的指标体系分为设计、实施、成效三部分,分别与学院“课程改进要求”“课堂教学要求”和“能力提升要求”相对应,对学院建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标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广州市的竞赛环节不断创新,富有挑战性,更有学习价值;比赛组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非常适合让教师们从行动中学习,在竞赛中成长。
谁来参加竞赛?广州市的竞赛有八大类别,每个类别每校最多可报5人参赛,每届比赛学院都有40位教师参加市级竞赛。项目多,涉及面广,校内组织了三类人员参加备赛工作,第一类人员以有专业成长需求的教师为主,第二类人员是作为技术支持的校教研员和往届获奖选手,第三类人员是作为质量把关的主管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四届竞赛下来,学院专任教师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比赛,有机会从行动中思考并改进专业工作。
如何开展备赛工作?每届市竞赛均历时近8个月,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考验。校内备赛分为选拔、集训和演练三个阶段。选拔阶段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开展系列主题培训,每个类别保证有1~2名种子选手。集训阶段,每个类别选手配备教练团队,对照评价表开展研讨,反复修改,文本达到设计创新、资料齐全、格式规范标准。演练阶段,说课选手要准备说课稿和课件,并反复练习。
竞赛如何为教学服务?将参加市竞赛与学院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11年学院借参赛的契机启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至今完成11个专业共90门一体化课程;2013~2015年探索竞赛评价指标中的混合式学习,尝试开发微课资源,使用慕课和云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实践;2016年为解决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分离的难题,开展高效课堂实验项目,有力推动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价值观深入全院课堂。
通过科学分析,学院对竞赛理念、竞赛标准、参赛群体、组织路径和工作成果转化等关键要素有了全面了解,明确了参赛组织的各项具体措施。
精心组织,全面提高参赛能力
反思每一届参加竞赛工作,定团队、立项目、技术指导、追求创新和组织保障都是不变的法宝,为此学院建立了“人”“技术”“制度”三个子系统,全面推进竞赛这件“事”。
宣传引导。怎样才能引导教师积极参赛?从浅层次来看,要找准宣传发动的时机和人群。学院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将竞赛纳入当年学院重点工作计划和部门绩效工作考核中,竞赛目标层层分解到系;二是通过学院工作会议、公告、教师大会等渠道宣传竞赛,通过教研组活动、督导观评课等渠道学习竞赛评价指标,营造氛围;三是物色选手,处于职业成长阶段的教师是重点宣传对象,这类教师有的入行2~3年,学习创新能力特别强,有的近期达到评职称的硬件要求,推一推可上一个台阶;四是校长动员会贯穿备赛全程,在选拔、集训和演练阶段,校长的鼓励对选手有不小的激励作用。
从深层次来看,找到了学院和教师双赢的平衡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整体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过程,具体而言,会经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的身份转变,不同身份能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具体做法有:一是在部署阶段,为不同身份的教师布置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如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是选手梯队,需参加選拔;课程责任人和专业带头人是教练人选,需参与培训和研讨;二是学院有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在与教师商议的基础上,将参赛和辅导任务列入本人的培养任务书,将参赛或辅导任务转化为可测量、可输出的目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个教师从能做的事情起步,进而把能做的事情做好,最后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逐渐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获得持续改进工作的能力,最终主动参赛。
技术指导。在教师竞赛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的挑战,如任务难度大、理念新、方法技术变化快、要求精益求精,仅靠教师个体的努力难以走远。我们的做法是在校内成立技术团队,该团队由校教研室和专业系承担具体工作任务,涉及的人群有校教研员、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和往届获奖选手。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研究竞赛评价指标。校教研室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分析学院当前教学过程和竞赛评价指标的差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推广翻转课堂实现混合式教学,推广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实现目标和评价一致。二是全校性系列主题培训。竞赛中最难的是如何系统呈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这将全面检验教师对工作和竞赛内涵的理解程度,检验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内在关联性和实施有效性的把控能力。技术团队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和选手备赛情况,开展全校性技术培训,系列主题包含了选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届竞赛,校内全校性的培训达22次,培训主题涵盖了竞赛各指标。三是小范围研讨和一对一指导。参赛选手分类别配备教练团,在系部、教研组和选手个人三级形成定期研讨制。系部讨论每月1次,往届能手和教研室一对一跟进。以我们的经验,技术团队高密度、高强度的辅导是备赛的关键一环。
制度保障。学院陆续出台了《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学名师评选表彰管理办法》《优秀教学团队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引进人才管理(试行)办法》《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及考核办法》《教科研成果及竞赛奖励办法》等涉及人才选拔、人才服务、评估激励三类共18项鼓励和促进教师成长成才的政策制度。
以赛促教,收获丰硕成果
经过科学分析、精心组织、认真备赛,学院参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其转化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学院持续获奖,树立“匠心”品牌。四届竞赛,学院获奖数量呈现阶梯式增长。2011年获奖22项;2013年获奖49项,其中教学设计文本、说课三个项目均取得了一等奖数和总获奖数双第一;2015年获奖52项,教学能手占全市能手的三分之二强;2017年获奖60项,获奖率95.5%。教师通过竞赛获益良多,从2011年1名教学能手、2013年5名教学能手,到2015年10名教学能手的进步,体现了学院参赛教师和辅导教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
以大赛为抓手,攻克学院难点工作。每一届大赛都有创新之处,有效地解决了学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工作。其中,2011到2013年,我们重点解决了如何获取有学习价值的任务这个难题;2013年比赛结束后,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效拓宽课堂学习的广度;2016年,学院全面普及基于云班课的手机课堂,既让手机变为教学工具,更让碎片化学习成为现实。
竞赛给学院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确立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观念,改进了教学工作。
科学分析,把握竞赛关键要素
广州市竞赛秉承设计导向的理念,有自成体系的一套评价指标和竞赛流程。为准确把握参赛的关键要素,学院对竞赛进行了科学分析。
市竞赛是怎样的比赛?广州市的竞赛倡导的“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技工院校核心价值观,从教育目标、组织形式、实施标准三方面概括了职业教育的应然状态。这与学院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混合式教学、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致,也符合“为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新要求。
为什么参加市竞赛?市竞赛的指标体系分为设计、实施、成效三部分,分别与学院“课程改进要求”“课堂教学要求”和“能力提升要求”相对应,对学院建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标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广州市的竞赛环节不断创新,富有挑战性,更有学习价值;比赛组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非常适合让教师们从行动中学习,在竞赛中成长。
谁来参加竞赛?广州市的竞赛有八大类别,每个类别每校最多可报5人参赛,每届比赛学院都有40位教师参加市级竞赛。项目多,涉及面广,校内组织了三类人员参加备赛工作,第一类人员以有专业成长需求的教师为主,第二类人员是作为技术支持的校教研员和往届获奖选手,第三类人员是作为质量把关的主管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四届竞赛下来,学院专任教师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比赛,有机会从行动中思考并改进专业工作。
如何开展备赛工作?每届市竞赛均历时近8个月,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考验。校内备赛分为选拔、集训和演练三个阶段。选拔阶段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开展系列主题培训,每个类别保证有1~2名种子选手。集训阶段,每个类别选手配备教练团队,对照评价表开展研讨,反复修改,文本达到设计创新、资料齐全、格式规范标准。演练阶段,说课选手要准备说课稿和课件,并反复练习。
竞赛如何为教学服务?将参加市竞赛与学院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11年学院借参赛的契机启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至今完成11个专业共90门一体化课程;2013~2015年探索竞赛评价指标中的混合式学习,尝试开发微课资源,使用慕课和云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实践;2016年为解决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分离的难题,开展高效课堂实验项目,有力推动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价值观深入全院课堂。
通过科学分析,学院对竞赛理念、竞赛标准、参赛群体、组织路径和工作成果转化等关键要素有了全面了解,明确了参赛组织的各项具体措施。
精心组织,全面提高参赛能力
反思每一届参加竞赛工作,定团队、立项目、技术指导、追求创新和组织保障都是不变的法宝,为此学院建立了“人”“技术”“制度”三个子系统,全面推进竞赛这件“事”。
宣传引导。怎样才能引导教师积极参赛?从浅层次来看,要找准宣传发动的时机和人群。学院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将竞赛纳入当年学院重点工作计划和部门绩效工作考核中,竞赛目标层层分解到系;二是通过学院工作会议、公告、教师大会等渠道宣传竞赛,通过教研组活动、督导观评课等渠道学习竞赛评价指标,营造氛围;三是物色选手,处于职业成长阶段的教师是重点宣传对象,这类教师有的入行2~3年,学习创新能力特别强,有的近期达到评职称的硬件要求,推一推可上一个台阶;四是校长动员会贯穿备赛全程,在选拔、集训和演练阶段,校长的鼓励对选手有不小的激励作用。
从深层次来看,找到了学院和教师双赢的平衡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整体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过程,具体而言,会经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的身份转变,不同身份能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具体做法有:一是在部署阶段,为不同身份的教师布置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如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是选手梯队,需参加選拔;课程责任人和专业带头人是教练人选,需参与培训和研讨;二是学院有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在与教师商议的基础上,将参赛和辅导任务列入本人的培养任务书,将参赛或辅导任务转化为可测量、可输出的目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个教师从能做的事情起步,进而把能做的事情做好,最后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逐渐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获得持续改进工作的能力,最终主动参赛。
技术指导。在教师竞赛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的挑战,如任务难度大、理念新、方法技术变化快、要求精益求精,仅靠教师个体的努力难以走远。我们的做法是在校内成立技术团队,该团队由校教研室和专业系承担具体工作任务,涉及的人群有校教研员、专业带头人、课程责任人和往届获奖选手。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研究竞赛评价指标。校教研室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分析学院当前教学过程和竞赛评价指标的差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推广翻转课堂实现混合式教学,推广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实现目标和评价一致。二是全校性系列主题培训。竞赛中最难的是如何系统呈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这将全面检验教师对工作和竞赛内涵的理解程度,检验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内在关联性和实施有效性的把控能力。技术团队根据竞赛评价指标和选手备赛情况,开展全校性技术培训,系列主题包含了选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届竞赛,校内全校性的培训达22次,培训主题涵盖了竞赛各指标。三是小范围研讨和一对一指导。参赛选手分类别配备教练团,在系部、教研组和选手个人三级形成定期研讨制。系部讨论每月1次,往届能手和教研室一对一跟进。以我们的经验,技术团队高密度、高强度的辅导是备赛的关键一环。
制度保障。学院陆续出台了《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学名师评选表彰管理办法》《优秀教学团队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引进人才管理(试行)办法》《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及考核办法》《教科研成果及竞赛奖励办法》等涉及人才选拔、人才服务、评估激励三类共18项鼓励和促进教师成长成才的政策制度。
以赛促教,收获丰硕成果
经过科学分析、精心组织、认真备赛,学院参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其转化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学院持续获奖,树立“匠心”品牌。四届竞赛,学院获奖数量呈现阶梯式增长。2011年获奖22项;2013年获奖49项,其中教学设计文本、说课三个项目均取得了一等奖数和总获奖数双第一;2015年获奖52项,教学能手占全市能手的三分之二强;2017年获奖60项,获奖率95.5%。教师通过竞赛获益良多,从2011年1名教学能手、2013年5名教学能手,到2015年10名教学能手的进步,体现了学院参赛教师和辅导教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
以大赛为抓手,攻克学院难点工作。每一届大赛都有创新之处,有效地解决了学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工作。其中,2011到2013年,我们重点解决了如何获取有学习价值的任务这个难题;2013年比赛结束后,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效拓宽课堂学习的广度;2016年,学院全面普及基于云班课的手机课堂,既让手机变为教学工具,更让碎片化学习成为现实。
竞赛给学院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确立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有效教学”的观念,改进了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