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内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而新课改政策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教学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教学规模较为薄弱,所以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校数量,而进入现代校区的数量已经达到巅峰,在规模上已经无法继续开展建设,想要继续对教育行业进行提升就只能从教学质量着手。新课改政策中提出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塑造新式教育人才。本文就以初中音乐教学为基础,细致分析声势律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完善我国教学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课程;实际运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65
近年来,我国教学强度不断增加,特别是初中阶段,既要巩固小学时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快速提升学生的情感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音乐学科的规划,有助于我们尽早完善学生的内心建设,激发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
一、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声势是指利用自身身体部位所产生的声音。不仅仅是音乐课程,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对声势的应用,比较常见的英语课堂中利用身体动作来加强对语法与单词的记忆,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而在音乐课程中对于声势的应用就更为重要。通过身体律动能够有效激发自身的情感,与此同时以身体作为乐器进行演奏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人类自诞生之初就出现了对于音乐的应用,在祭祀、婚丧的过程中都有对音乐的涉及。由此可见,在古代,人民就对音乐有了足够的重视。随着新教改政策出台,明确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个人建设已达到现阶段教学的需求,因此,国家大力推广音乐课程的教学。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乐感,促进音乐能力提升
在初中阶段,音乐课程的内容多半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声音、音准和节奏感为主。节奏感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前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情感与内涵的了解,同时对于自身协调能力做出巨大的提升。声势律动是指通过学生身体动作的律动帮助其捕捉相应的节奏感。从一定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体也是乐器的一种,在行走、工作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制造律动,学会观察这些节奏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乐感,促进音乐能力的提升。
2.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现如今大多数地区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状况的分析,长时间接受较为枯燥的教学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并且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效率都会出现下降。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我们发现音乐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识谱能力需要继续加强,当开展音乐课程时,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动作与乐谱上的节奏相结合,加强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同样,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加,而伴随着肢体动作律动的融合,其自身的创造能力也会相应地提升[2]。
3.促进思维发展,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高速发展阶段,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设。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发布,传统模式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否定,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应该具备全方面发展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拥有乐观、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通过音乐律动的学习能够促进对其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相关的动作来辅助乐曲。同时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帮助学生对歌曲的内在含义进行了深入了解。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就会有进一步的体验。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增加自身的表演天赋,可以从多角度對个人素养进行提升,实现全方面发展。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当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就需要一步一步地深化教学理念,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与身体律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乐感,深化对音乐中各种情感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建设。例如在进行音乐学习时,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场景与动作,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生态律动进行模仿,深入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2.采用游戏教学法,优化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
采用游戏教学的模式展开音乐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增加其自身的音乐天赋,促进协调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增加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歌曲进行学习。因为,来源于生活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减少课堂与学生之间距离。比如孩子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儿歌、民谣,我们都能以声势律动的形式进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3]。
3.开展多元化教学,促进声势律动教学的发展
在声势律动的教学中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表演竞赛,挑选相应的歌曲作为比赛项目,组内成员自行探讨对于身体动作的组成,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有所增加,对其的参与度也会直线上升。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当学生的表演结束后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升其对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萌发自身的音乐天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学生的表现有细致的了解,对声势律动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实现音乐素质的稳步提升。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来说,增加声势律动是具有必要性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现有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陈月娥.音乐教育新体系——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2).
[2]索世文.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3]王琴.律动校园,音乐绽放——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16).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建安初级中学528329)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课程;实际运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65
近年来,我国教学强度不断增加,特别是初中阶段,既要巩固小学时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快速提升学生的情感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音乐学科的规划,有助于我们尽早完善学生的内心建设,激发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
一、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声势是指利用自身身体部位所产生的声音。不仅仅是音乐课程,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对声势的应用,比较常见的英语课堂中利用身体动作来加强对语法与单词的记忆,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而在音乐课程中对于声势的应用就更为重要。通过身体律动能够有效激发自身的情感,与此同时以身体作为乐器进行演奏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人类自诞生之初就出现了对于音乐的应用,在祭祀、婚丧的过程中都有对音乐的涉及。由此可见,在古代,人民就对音乐有了足够的重视。随着新教改政策出台,明确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个人建设已达到现阶段教学的需求,因此,国家大力推广音乐课程的教学。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乐感,促进音乐能力提升
在初中阶段,音乐课程的内容多半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声音、音准和节奏感为主。节奏感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前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情感与内涵的了解,同时对于自身协调能力做出巨大的提升。声势律动是指通过学生身体动作的律动帮助其捕捉相应的节奏感。从一定角度来看,我们的身体也是乐器的一种,在行走、工作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制造律动,学会观察这些节奏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乐感,促进音乐能力的提升。
2.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现如今大多数地区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状况的分析,长时间接受较为枯燥的教学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并且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效率都会出现下降。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我们发现音乐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识谱能力需要继续加强,当开展音乐课程时,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动作与乐谱上的节奏相结合,加强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同样,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加,而伴随着肢体动作律动的融合,其自身的创造能力也会相应地提升[2]。
3.促进思维发展,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高速发展阶段,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设。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发布,传统模式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否定,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应该具备全方面发展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拥有乐观、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通过音乐律动的学习能够促进对其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相关的动作来辅助乐曲。同时通过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帮助学生对歌曲的内在含义进行了深入了解。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就会有进一步的体验。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增加自身的表演天赋,可以从多角度對个人素养进行提升,实现全方面发展。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当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就需要一步一步地深化教学理念,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与身体律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乐感,深化对音乐中各种情感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建设。例如在进行音乐学习时,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场景与动作,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生态律动进行模仿,深入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2.采用游戏教学法,优化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
采用游戏教学的模式展开音乐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增加其自身的音乐天赋,促进协调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增加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歌曲进行学习。因为,来源于生活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减少课堂与学生之间距离。比如孩子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儿歌、民谣,我们都能以声势律动的形式进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3]。
3.开展多元化教学,促进声势律动教学的发展
在声势律动的教学中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表演竞赛,挑选相应的歌曲作为比赛项目,组内成员自行探讨对于身体动作的组成,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有所增加,对其的参与度也会直线上升。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当学生的表演结束后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升其对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萌发自身的音乐天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学生的表现有细致的了解,对声势律动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实现音乐素质的稳步提升。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来说,增加声势律动是具有必要性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现有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陈月娥.音乐教育新体系——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2).
[2]索世文.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3]王琴.律动校园,音乐绽放——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16).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建安初级中学5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