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立异非中庸”:文悌与晚清变局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悌出身没落的满族世家,一生历道、咸、同、光、宣五朝,见证了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从日薄西山到崩溃瓦解的整个历程.他暴得大名,首先缘于御史任上严劾康有为"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不但成为满汉保守派攻击"康党"的重要口实,所举各项"康党"罪状,亦成为戊戌党狱之关键证词.戊戌政变后,文悌外任河南府知府,参与筹议洛阳陪都事宜.庚子事变后,他积极运动各方权要,欲赴行在瞻觐而未果.辛丑两宫回銮,路经洛阳,文悌大肆铺张,竭力迎逢慈禧太后及其心腹,引起朝野侧目,却未能如愿升迁.文悌前后为官45载,以贵东道终仕,处处标榜满族利益,动辄挥舞"文死谏"的道德大旗.揭櫫其人其事,尤其是他在晚清一系列重大变局中的观察与因应,有助于认识满族中下层官员的政治心态与当时深刻的满汉畛域,丰富对相关人物史事的理解.
其他文献
在非法采砂行为入罪的路径选择上,存在增设非法采砂罪论与适用非法采矿罪论两种分歧.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刑事解释的方式将非法采砂行为涵摄在非法采矿罪的构成要件中.虽有助于惩罚犯罪,却存在行为对象不符、行为方式不兼容、易滑向类推解释的风险与缺陷.从法益独特性、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实现一般预防以及现有法律基础等角度看,非法采砂行为具有独立制罪的正当依据.非法采砂罪的规范建构应以“违反国家采砂管理规定”为前置条件,以类型化思维进
1921年10月4日,上海法租界巡捕抓捕陈独秀,在其寓所搜获大量违禁书刊.10月26日该案审结,会审公廨判陈独秀缴纳罚金100元.舆论和时人回忆或认为陈独秀因过激言论违反北京政府《暂行新刑律》第221条获罪,或强调他被捕的原因与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身份有关.实际上,法庭认定陈独秀的言论无关煽惑,施以惩罚的唯一理由是陈独秀涉嫌在寓所经营一家未经注册登记的“秘密出版社”,有违《法租界印刷律》第1款.陈独秀案反映了中共一大前后法租界出版监管制度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宣传活动的干扰相对有限,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组织发
清末科举之改制停罢,与科举制度的内部危机关联密切.道光以来,各省乡试人数不断攀升,清廷不但无力限制,更放任地方大肆添建贡院号舍,对科举考试的严肃性乃至士习文风造成消极影响.这类工程多因增广学额、举额而起,实则与清廷管控乡试规模的态度和能力有关,而清末添建贡院号舍的新高潮与乡试规模失控亦是乾隆科举改革"崇尚实学"的指导思想及其政策遭到废置的表现.至此,科举既无裨于实学,不得不让位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