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州50华诞感怀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kdkfjkld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3月,我随部队来到大理古城。当时我和谭百辛、林德宏都在军文工团美工队,年方20出头,风华正茂。建国之初部队实行的是供给制,生活比较艰苦,但我们这群年轻的文艺兵,个个豪情满怀,只顾在工作上努力去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我们经常深入到连队搜集素材,画速写,搞创作。身背行囊,爬山涉水,足迹遍及滇西的丽江、保山、芒市等地。虽然生活艰苦,但使我们得到锻炼,在美术创作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时,我先后创作了《机警的小林》(发表于重庆的《西南人民战士》杂志),与德宏等合作的《入藏准备》、《夜宿荒草坝》等连环画(发表于昆明军区《国防战士》画刊)。还集体创作了木刻组画《雪山进军》,及时反映了部队的战斗生活。
  1952年5月,部队整编,军文工团奉命撤销,百辛和德宏下放到驻丽江的师文工队,我被调到军直警卫连当文化教员,一年以后又调到军政治部文化处,具体负责管理图书,美术只能是业余爱好了。直到1956年转业后又调到下关,当上了电影美工宣传员。这年11月底,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
  韶华易逝,5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当年步入青年时代的我,转眼之间已是年逾古稀的“白发老翁”。那年月,电影是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我的本职工作较忙,长年累月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日。可我还是要挤时间坚持搞点业余美术创作。经常给《云南日报》和《边疆青年报》等报刊投稿。回首往事,历经风风雨雨,感慨万千。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我,是这块神奇、美丽的苍洱大地,以及这里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给予了我创作的源泉。功夫不负有心人,最使我难以忘怀的1960年春天,我有幸出席了云南省第二次文代会,同时,云南省第一次美术工作者代表会召开,正式成立了云南省美术家协会,选举产生了以袁晓岑先生为主席的第一届理事会。1962年,杨晓东同志和我被批准为白州最早的省美协会员,那时省美协会员尚不足百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昆明。记得1961年前后,在陈毅副总理的关心下,全国文联出台了《文艺十条》,使文艺界受到很大的鼓舞,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省美协纷纷举办各种画展,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省著名纳西族画家周霖的个人展晋京展出。而且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次个展,其盛况和获得的殊荣,是前所未有的。为进一步贯彻《文艺十条》,省美协还发出通知鼓励“自由创作”,提出“熟悉什么画什么,什么拿手就搞什么”。当时美协的具体领导人是时任秘书长的高德林,由于他思想解放,领导有方,为云南的美术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时期,我个人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除和百辛、德宏等合作搞木刻外,我的作品先后入选“云南省花鸟画展”、“人物速写展览”、“水彩画展”、“版画展”等十多次展览。也经常有机会到昆明观摩学习。
  为了迎接建国十周年的献礼活动,大理州第一次的美术展览,是在1959年6月27日起在下关文化馆展出。这次展览是蔡植本和我负责筹办,计展出各类作品200余件。筹展期间,我们还深入到喜洲古镇,办了一次农民画展。大理市在三月街期间,几乎都要在大理古城举办美术展览,以丰富三月街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群众业余美术创作骨干。这些展览,我都参与协助文化馆的同志筹办。回顾六十年代初,云南美术界可以说迎来了春天,由于贯彻执行了《文艺十条》的方针,不仅组织美术家深入生活,出外观摩,举办各种画展,全国各地知名画家来云南采风的也日渐增多。大理山川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加上1960年初放映了《五朵金花》电影后,更是名扬中外。由于我的工作单位在市中心,省美协常介绍来大理采风的画家找我了解情况,记得先后访问大理的美术家有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随同前来的还有染织系的教授,后任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的李绵璐等,我还陪同他们到者摩山收集白族装饰图案。还有四川美院的教授、山水画家冯建吴(画家石鲁的胞兄)等。我省著名画家袁晓岑、许敦谷、黄继龄曾经先后到大理写生,还登临苍山中和寺等风景名胜区。纳西族画家周霖多次到大理访问并当场挥毫示范。为了满足部分同行的请求,他总是不知疲倦地义务作画,赠我的条幅“芭蕉小雀”堪称精品,另外又赠我二幅小品,其中一幅《虎头兰》,40余年来,一直挂在我的斗室。我和他相识于1960年省美协成立之时,从此结下了忘年之交。自1962年起周霖先生担任了许多社会职务,经常因公务路过下关,几乎每次他都不顾旅途劳顿前来看我,给予我很多教诲。大约是1966年即将开始“文化大革命”前夕,他从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后,又一次路过大理,在洱海宾馆最后见到他一面。那时,他已预感到风雨欲来,一场席卷全国的灾难即将降临,心情似乎很沉重。十年浩劫,传来周霖不幸的消息,他受尽折磨,身心遭到摧残,手也瘫痪了,后来画上自称“瘫叟”。先生终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77年元月13日病逝于丽江,终年77岁。他一生对艺术执着追求,创作了大量有乡土气息、民族特点的诗、书、画作品,受到了人们的赞赏。时在省群众艺术馆任职的著名水彩画家李伟卿先生,博学多才。他于60年代初到大理、宾川等地采风,在下关举办了水彩写生展览,他的画用笔流畅、纯熟、独具风格,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后来在省委领导的关心下,他受命筹组开设“大观书画店”,地点在昆明南屏街,除经营北京“荣宝斋”的水印版画外,还代售我省名画家的作品,我曾为下关文化馆寄款到画店,购得袁晓岑的《白孔雀》和周霖的《紫藤小雀》画幅,当时仅15元一幅,如今袁先生的这件作品大约价值8万元左右。这些画现存于大理市博物馆。另外还有许敦谷和10余件荣宝斋印制的当代国画名家徐悲鸿、齐白石等的水印作品。谁知好景不常,1966年一场空前浩劫的“文革”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云南省美协被迫解散,部分画家被批被斗,作品也被批、被毁,人人岌岌可危,顿时谈“美”色“变”。
  经过“大革文化命”的十年,人们终于熬过来了,拨乱反正,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1978年起云南美术事业又才获得新的发展。1979年10月,为了拓展大理州美术工作者的视野,州文化局组织部分画家赴省外参观学习,其中有夏斌文、杨晓东、谢长辛等,先后历经昆明、重庆、广州、上海、北京等12座城市,参观展览64次,还沿途访问了许多高等美术院校,收集美术教学资料,回来后还举办了一次汇报展览。
  大理州文联成立于1982年秋,同时成立了美、影、书协会。夏斌文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有杨晓东、马福民、董浩川、谢长辛4位。1990年换届,分成摄影和美、书两个协会,美协主席以方世雄任职较长。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美协举办了不少画展,发展会员和推荐省美协会员工作开展得很好。1991年编印出版了《大理黑白版画》;2000年与大理省级经济开发区联合举办了一次大型美术、书法展,编印了《美术、书法作品选》。多年来,州美协做了大量的创作组织工作,培养了一批国画、油画、版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入选省级以上展览,许多作品还获得了奖,为大理州争得了荣誉。
  大理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举世闻名的旅游风景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知名的画家纷纷到大理采风,进行艺术交流活动。我有幸参与了部分接待和陪同,通过笔会,从中结识了许多仰慕已久的前辈名家,获益不少,使我终生都难以忘怀。记得1980年暮春时节,全国美协主席吴作人大师偕夫人肖淑芳莅临大理,下榻于洱海宾馆,此时正好召开全州文化工作座谈会,吴老到会看望大家还即席讲了话。过了几天,州文化局又通知,叫我们几位省美协会员陪吴老游览洱海公园,他应邀为洱海公园题写了园名,还乘兴写下“玉洱银苍”四个遒劲的篆字,后来刻成匾额悬挂在“望海楼”上。吴老曾到我家中小坐,见到我的篆刻作品后说:“你这印是学齐派的,刻得还不错。”随后题写了“长辛篆刻”4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吴老在大理停留了半月之久,其间曾去丽江、剑川、石鼓等地采风,曾即兴作了一首咏大理的五言律诗,书写成条幅赠给大理文化馆留念。他沿着50年前其恩师徐悲鸿的足迹,游览了大理的名胜古迹,又走访白族农家,深入了解风土人情。他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的风范,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83年10月,上海市政协赴滇参观团一行16人到大理访问,其中有著名画家唐云、王个簃、朱屺瞻、应野平、钱君匋、张雪父、吴青霞、黄幻吾等,他们都已年逾七旬,如此高龄的书画名家,一次就来了8位,这在地处祖国边疆的大理尚属首次,着实令人激动不已。贵宾们乘坐“风光号”游艇畅游了洱海,在船上他们时而凭窗远望苍山,时而忙于画速写,面对迷人的“玉洱银苍”景色大家皆赞叹不已。王个簃老先生十分高兴地说:“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看苍山洱海胜桂林”,身着民族盛装的白族歌唱家还为贵宾们演唱了民歌,博得阵阵掌声。席间,多才多艺的钱老豪情满怀,即兴赋诗一首:“洱海楼船破浪轻,船中各族话深情,高歌一曲苍山翠,惊起闲鸥拍翅鸣。”返沪后刻就阴文印一方“高歌一曲苍山翠”,并将全诗刻成精美边款,拓印一份寄赠给我留念。钱老还在洱海宾馆为我题写了一幅斗方隶书“追宗秦汉”四字,落款“长辛印家属正癸亥君匋”。钱老如此鼓励晚辈,让我终生难忘。按照日程安排,于10月19日下午前往大理古城,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三塔,然后到大理础石厂参观。在古城玉洱路参观了杨汝钊先生家的花园,号称“梅花草堂主人”、时年92岁高龄的朱屺瞻,对园中一株百年老梅情有独钟,注视良久。20日上午,在州政府会议室,上海市政协赴滇参观团与州政协、我州书画界人士等共90人欢聚一堂,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话会。老画家们精神焕发,分成二组,即兴挥毫作画,以唐云老先生开笔画松,吴青霞、黄幻吾等合作的“岁寒三友图”,最后由唐老落款赠与州政府。另外一幅由王个簃老先生领头,应野平、张雪父、钱君匋等合作的横幅花鸟,由王老赋诗题记:“初来大理心花放,看遍风光处处新,今日挥毫怀壮志,兴酣越画越精神。”此件赠州政协留念。书画家们还为我州部分名胜古迹书写了横额。席间,剑川文化馆杨郁生请钱老题写馆名,他那豪放的隶书,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连声叫绝,此件放大制成横匾,一直悬挂在剑川文化馆。当年来访问的老画家,除如今已逾90高龄的女画家吴青霞尚健在外,其他7人均已与世长辞,其中朱老于1996年去世,享年105岁。
  1986年8月,全国政协文化考察组一行到大理,其中有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邵宇。由省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姚钟华陪同,下榻于洱海宾馆。考察组要对大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及文物保护等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时间紧,任务重。州政协领导考虑利用晚上,请邵老和王世襄、罗哲文等专家留下墨宝,邵老画了一幅“红烛图”题诗怀念周恩来总理,王老和罗老各写下书法题赠州政协留念。
  1997年10月31日,全国政协书画家一行9人,由丽江乘车抵达大理,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有著名画家、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郭怡琮以及王成喜、孙瑛、赵士瑛等。次日由州政协副主席李文泰、盛世凯主任等陪同乘“苍山号”游艇畅游洱海,在游览苍洱风光中,还在船上举行了一次笔会,刘炳森为州政协题写了隶书“玉洱银苍”4字及行书1幅,郭怡琮画了一幅花鸟,以画梅闻名中外的王成喜画了幅十分素雅的白梅图,内含“风花雪月”之意,画中题记:“苍山洱海富风花雪月之妙,云南大理具春夏秋冬之美。”由旅美返国定居的台湾著名老画家孙瑛和以画舞蹈速写出名的赵士英也都留下了作品,赵士英还为我州著名演员叶新涛画了张速写像。在周城午餐后,画家们选购了不少扎染中式衣服。下午游览了感通寺,晚上在苍山饭店万花厅还举行了小型联欢会,想不到这几位画家还都会唱歌。11月2日,画家们乘飞机离开了大理赴昆明,结束了这次短暂的采风活动。
  由于州政协领导的重视,历年来省内外知名书画家访问大理时,都请他们留下墨宝,多次举办了“名家书画展”。我自1980年参加州政协委员行列始,从第五届到第十届,屈指25个春秋,作为文化艺术界和民主党派人士,除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外,还有幸能参与接待来访的书画名家,从中得到教益。
  我一如继往地爱着大理,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我曾洒下了汗水,度过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亲眼目睹了白族自治州日新月异的变化。抚今追昔,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感慨颇多,这里仅就自己参与的美术活动中,择要写下这点滴的回忆,最后,衷心祝愿大理明天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杨泽文)
其他文献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大理州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简称影视家协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工作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影视艺术家协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应运而生 蓬勃发展    电影电视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形式,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我国,电影和电视的宣传和文化娱乐功能,从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视事业在大
期刊
离开老家已多年,但一想起故乡的茶叶,周身还是禁不住浸满幸福。那感觉不紧不慢,体贴入微,温馨且亲切。  那时,村里人栽的茶树并不多,不过每家都有,就栽在房前屋后土地肥沃的地方,少的数十株,多的一两百株。家家户户虽不以经营茶叶为生计,但都精心薅锄,悉心照管,自家饮用的茶叶一般不需大老远跑到集市上去买。大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看似有些小农意识,细细想来,在当时的年代也自有其道理。就算是到了如今,那样的活
期刊
公元一九八二年,中国历史记载了我国文化工作中的一件重大事件,即:国务院首次公布了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依次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些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宝档案”的文化名城,大都是历史上建过都,抑或是山水风景名胜和人文荟萃之地,大理在其中三者兼而得之足见大理古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举足轻重因
期刊
第一次白族有了自己的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关怀下,1956年8月,中共大理地委和大理专署召开了全区各民族代表会议,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负责建州的各项筹备工作。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大理州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大理州历史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大胜利。成立这一天,在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下关市举行了有3万人参加的庆祝盛会。  第
期刊
一    离开鸡足山  回到大理  再回到北京  我的心  仍留在大理  留在鸡足山    二    于是  在细雨霏霏的日子  在纷纷扬扬的大雪时  在风沙弥漫的天气  我常常伫立窗前  透过连绵的雨丝  透过漫天垂落的雪片  透过灰蒙蒙的烟尘  似乎都能看到  那神奇奥秘  而又清澈明亮的鸡足山    三    两年前五月的一天  同友人一起攀登鸡足山  行至半山腰  迎来喜降的甘霖  而到了
期刊
1983年8月份,我从大理师范学校毕业,被县教育局分配到鹤庆县六合乡的白依山寨任教,白依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因穿白色的火草衣而得名。火草,是旧时用火镰取火的引火原料,勤劳的白依妇女采集来后,佐以大麻,搓成线,织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当然,也就发生了一系列与白依族孩子们之间的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那是我到白依山寨的第二个隆冬季节,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上,有个极为可爱的名叫绞查查的白依小男孩。黝黑的方
期刊
青黑的苔藓是岁月沧桑的眼睛  望着井边的小径  平平仄仄地伸入  唐诗宋词的意境    古井是悠闲的散文  散文里充满了云月风情  古井是旷远的朦胧诗  诗里翕张着鹰影    怡然的鱼儿吐着泡儿  在古井里做着意识流  恬然的绿藻吻着梦儿  在古井里描绘着存在主义的怪诞    古井是稻香花香氤氲的梦  梦清纯而芬芳  古井是蛙鸣和虫韵酝酿的向往  向往甜蜜地流向远方    古井用流利的高原乡音  
期刊
(一)    明于治乱秉忠良,  屈子谋国有主张。  楚王偏信奸邪计,  自毁长城取灭亡。    (二)    流放湖湘志未酬,  泽畔行吟屈子愁。  报国无门抒慷慨,  《离骚》一赋古今讴。    (三)    烈士投江万民哭,  纷纷泅水挽沉沦。  端午龙舟争渡热,  唤醒图强卫国心!
期刊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人们用身体的舞动,诉说着内心的喜怒哀乐舞蹈无文字障碍,是人类心灵沟通相互交流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劳作方式,产生出千姿百态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将使你领悟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奇异舞蹈向你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风采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大理舞蹈在舞蹈的历程轨迹中变化发展着  追溯历史,公元800年,南诏王朝的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以其恢弘的气
期刊
硕果满枝花烂漫    白剧,是流行于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它包括吹吹腔戏和由白族大本曲发展起来的大本曲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本曲剧与吹吹腔戏合流为白剧  白剧有几百年的历史,有过十分繁荣的时期那时村村有戏台,寨寨唱吹吹腔戏,逢年过节时唱,劳动时唱,迎神赛会时唱,举行结婚仪式时唱,办丧事时也唱,唱吹吹腔戏成了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民国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大汉族主义,歧视压制排挤少数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