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起国际抗疫合作新标杆 带动中非关系实现新提升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本次峰会由中国和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南非、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共同发起,以视频方式举行。 摄影 黄敬文/新华社

  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非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相互声援、并肩战斗,树起国际抗疫合作新标杆,带动中非关系实现新提升。这次峰会是中非领导人在团结抗疫形势下举行的一次特殊聚会,各方就支持非洲抗疫、推进中非及国际抗疫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凝聚了中非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共同立场。
  2020年6月1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特别峰会由中方和非盟轮值主席国南非、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共同倡议,以视频方式举行。非盟峰会主席团成员国、非洲重要次区域组织轮值主席国等非洲国家领导人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应邀出席。联合国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作为特邀嘉宾与会。

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这无疑是一次特殊时期的特殊峰会。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非洲抗疫也在关键时期。此时此刻举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再次彰显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面对当前这场百年不遇的世界公共卫生危机,中非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中非命运共同体得到夯实和巩固。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重点强调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这四个“坚定不移”,展现了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指明了疫情形势下中非抗疫及务实合作的前行路径,擘画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未来方向,也为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早日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习近平主席讲话引发热烈反响和积极回应,与会非方领导人指出习近平主席真诚支持非洲国家抗疫,真正把中非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心坎上。中非合作将有力帮助非洲克服疫情影响,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的领导人指出,某些国家只说不做,中国真心为非洲着想,真诚帮助非洲,为非洲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引领全球抗疫合作。此次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恰逢其时,其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必将持续释放。
  进一步推进中非携手抗擊新冠疫情。中非领导人在峰会上一致决定加强团结抗疫的共同行动,携手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中国疫情艰困时刻,非洲从道义、物质上均给予宝贵支持。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国家抗疫行动,向非方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加快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建设,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尽快惠及非洲国家,并在落实G20缓债倡议基础上,加大对非洲国家以及重债穷国支持力度。针对疫情给中非合作带来的影响,中非双方同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聚焦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等领域,深化贸易、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等合作。上述倡议和主张契合中非双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际上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进一步彰显中非相互支持的坚强底色。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引发强烈共鸣。各方高度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赞赏中方积极驰援非洲抗疫。中非双方在峰会联合声明中明确写入,中方支持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非洲内部事务。中方支持在非洲落实“消弭枪声倡议”,敦促尽快解除对津巴布韦和苏丹的经济制裁。非洲国家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中方在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努力。中非双方一贯相互理解、坚定支持,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出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意涵。
  进一步提振全球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近来,多边主义遭遇逆流,种族主义沉渣泛起,个别国家企图将疫情政治化,国际公平正义面临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与会非方领导人对此高度赞赏,表示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面对病毒,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高人一等。只有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人类才能最终战胜病毒。中非双方呼吁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种族主义,共同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共同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共同防止歧视、污名化作法。这些重要共识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有利于维护中非等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有利于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

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


  “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非方人士表示,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中国用行动再次证明,中国是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非经受疫情严峻考验,友好互信更加巩固,强调中非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推进中非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与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非洲多国政党政要和专家学者表示,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再次展现了非中友谊的牢固和非中关系的韧性。非中加强合作,将有力帮助非洲克服疫情影响,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树立典范。
  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并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免除有关非洲国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在非方人士看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是在非洲人民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对于非洲国家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峰会结束后,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峰会成果。陈晓东表示,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功举行,在中非关系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我们坚信,经受疫情考验的中非关系将更加坚实牢固,中非友好将更加深入人心。展望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中非人民也终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方将同非方一道,落实好此次峰会成果,造福中非和世界各国人民。
6月17日晚,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 摄影 丁海涛/新华社
其他文献
话剧《名优之死》剧照。三幕话剧《名优之死》由田汉创作,以清末名须刘鸿升为原型,讲述注重戏德戏品的京剧名角刘振声,在徒弟刘凤仙小有名气而被流氓恶霸腐蚀后,起而抗争却倒毙于舞台上的故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经典大戏《名优之死》于 2021年1月12日起二度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正式开启新一轮演出。《名优之死》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的代表作,创作于1927年,作为,曾于1957年、1979年登上人艺舞台
期刊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他要求把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穿改革的全过程。  当前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硬骨头要啃,深水区要趟。目前,改革之舟已行至中流,如何迈步改革的“最先一公里”、如何畅通改革的“中梗阻”、
期刊
他临危受命,在震惊全国的香河“土地风波”之后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四年来,他治歪风、树正气,重新凝聚起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打造出绿色崛起、令人瞩目的一片新天地。  他出身农家,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平民本色,他最见不得群众受委屈。他双脚踩着泥土,始终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从点滴小事抓起,狠治“四风”顽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他,就是始终保持公仆本色,把对党忠诚扛在肩头的香河县委书记王凯军。 
期刊
在6月下旬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场专题论坛“全球可持续发展:智库的作用”吸引了众多国内智库“操盘手”到场学习。来自国内外多位重量级智库代表嘉宾出席论坛,专家发言聚焦在几个中国智库最关心的话题上,并为中国智库发展建言献策。  聚焦发展模式:不要照搬美国  “全球大多数的智库都在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麦甘认为,美国智库非常多元化,
期刊
1960年,时任副校长、83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在给学生讲课。自中国戏曲学院建校初期,学院聘请了王瑶卿、萧长华、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等教授来校授课,奠定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和育人基础,为中国戏曲学院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摄影 张修身、王德/人民画报1950年9月11日,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召开第一次新生入学开学典礼,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中国戏曲经历近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独
期刊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重温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辉煌和荣光,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组织相关近现代史专家学者,于近期推出了“1945·中国记忆”丛书。这套丛书共有7册,寓意纪
期刊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在党中央的整体部署下,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成都市成华区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为抓手,不断转变攻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释放了改革红利,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借鉴。  成华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调整和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由前置审批转向
期刊
【编者按】信息时代强化了舆论的社会主导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加倍放大了民意的影响力,民意表达也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把了解、倾听和吸纳民意,让民众参与领导决策作为领导和行政决策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法定程序之中。这样,就可以倾听民意,集中民智,避免领导决策的内部循环,最大限度地规避领导认知的盲区,弥补领导和行政决策的局限,提高国家领导与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
期刊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30多年来,海南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日前,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公布,海南再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的地理特征使其能够在拥抱海洋的同时,成为联结陆地和海洋的纽带,成为面向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开放门户,使得企业能够同时享受背靠中国、拥抱世界的双重发展
期刊
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现中国最高形式的开放形态,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下开放的挑战,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制度创新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制度体系,并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各项制度安排的落地,取得早期收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征和意义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作为最大贸易国之一,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不断推
期刊